第600章 工分加分紅
萬人嫌美人下鄉,高冷軍官後悔了 作者:明中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話還真把司務長給問住了,他差點沒被氣笑,“我要是會定報酬的話,我肯定早都安排了,你出差半個月迴來,我還沒決定好,那就是我也不知道。”
“我們討論過不能定工資。”
“這個肯定是不行的。”
定工資若是被有心人注意了去,那是把陳美娜害了。
陳美娜思索了下,“那按照工分呢?”
“我也考慮過工分,用工分轉換成錢,但是我們這個不好定。”
“不像是生產隊按照勞動力來評工分,我們合作社的工分其實很難定。”
因為每個人的任務都不輕鬆,你不能說後廚比前廳拿的高,但是同樣的,前廳若是比後廚拿的高,那後廚肯定也不高興。
陳美娜摸了摸下巴,“那如果以工分+分紅提成呢?”
“什麽意思?”
陳美娜,“把這些工人都當做利益共同體,我們不是來聘請他們來幹活的,而是他們本身就是漁業合作社的一份子,他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漁業合作社的負責人。”
司務長還是沒聽懂,他一臉懵,“你在說什麽?”
陳美娜知道這個說法太過現代化了,她仔細組織了下語言,想讓司務長能聽明白的那種。
“工分你知道的,我們根據不同的崗位來定製不同的工分,然後再拿分紅,按照多勞多得的方法來計算。”
“而且這個叫分紅,也不叫工資。”
司務長納悶,“你這不就是工資嗎?分紅就是工資啊?”
“可是工資每個人是固定的,但是分紅不一樣,每個人每個月的分紅是不一樣的,再加上工分作為基礎,兩者合並,我就不信了。”
陳美娜咬著牙,“這樣還有人能舉報我們,我就不信了!”
她幾乎是兩手準備。
外麵許會計也不知道聽到了多少,他推門進來,直截了當,“我覺得陳美娜的這個提議好,既有工分,又避免了發放工資。”
其實他也挺愁的,因為他是會計,每個月發放報酬的時候,是他來做的,這種事情還沒定好,眼看著都要月底,快滿一個月了,在不商量好怕是不行的。
“不過,具體是怎麽操作的?”
陳美娜咬著指甲,一邊想,一邊說,“按照工種的難度來定工分,例如大堂招待漁民和客人的,這是臉麵,六個工分,在例如在後廚做魚罐頭的,這種核心技術活,隻有固定的一些人來做的話,這類人的工分就會高,他們可以拿到七個,或者是八個工分。”
“在接著有高工分就有低工分,像是後期要組建的牡蠣養殖隊,海帶清洗隊,鹹魚曬幹隊,再或者是蝦子瑤柱處理隊。”
“這些人的工分可能就低點,隻有四個。”
司務長愣了下,“為什麽?”
“這些人的活也不輕鬆的。”
陳美娜,“這些活是不輕鬆,但是替代性太強了,小孩子能做,大人能做,老人也能做,隻要有手都會做。”
“所以這類活注定了工分不會高,但是同樣的,他們也不會低。”
這還賣了一個關子,以至於司務長和許會計都有些聽不懂,“你都說了,他們的工分低,工分低了,正常來說不應該工資也低嗎?”
按照他們的理解,這應該是正反饋的。
陳美娜,“不是,你們把一個條件漏掉了。”
“什麽?”
“分紅和提成。”
“所謂的分紅和提成,就是按照個人的勤快和勞動成果來的,比方說,雖然鹹魚隊的工分隻有四個,但是如果有人天生手腳麻利,正常來說曬一百斤鹹魚是七毛錢,對方如果一天曬了五百斤呢?那她是不是就是三塊五的的工資?按照這個算法,她一個月能有九十到一百塊的工資呢。”
“司務長,許會計,你們也是駐隊出來的,自然知道駐隊的工資架構,咱們駐隊的這些人,有多少級別的工資,是能達到每個月九十,或者是上百塊的?”
司務長喃喃道,“那還真沒有。”
“我都忙死了,一個月也才七十多的工資。”但是就這,他工資在周圍都算是高的了。
至於一個曬鹹魚的工人,一個月能拿到一百,這是司務長不敢想的,這不比他還值錢了啊。
他這樣想的,也就這樣問出來了。
陳美娜,“你別想了,正常來算不顯實,一個人一天曬兩百斤鹹魚才是正常的工作量,這要是曬了五百斤,相當於對方一整天,幾乎都是不吃不睡,全部用來工作了。”
“這種人未來可能會有,但是鳳毛麟角,可以忽略不計。”
這個解釋便讓司務長內心舒服了許多。
“這還差不多,不然我都要懷疑自己的價值了,每天從早忙到晚,連飯都顧不得吃,到頭來工資卻還沒個曬鹹魚的高,那我可真是還不如去找一塊豆腐撞死算了。”
陳美娜笑他,“那不至於。”
“不管怎麽說,您這個司務長還是食物鏈的頂端。”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這一記馬屁拍的好,司務長眉開眼笑,“那其他人呢?”
“也是按照工作量來的。”她一一細說下來,司務長聽的頭暈眼花,倒是許會計開始拿了本子,開始記筆記起來。
到最後,他心裏有了成算,“那就按照你說的來。”
“不過。”許會計歎口氣,薅了薅他為數不多的頭發,“就是這樣算工資太麻煩了,每個月要發工資的那幾天我可能要忙死,不對。”
他突然反應了過來,“如果每天都要統計工作量的話,那我就不光是算工資的前幾天忙了,那代表著我每天都會很忙。”
不然,到了發工資的時候,他沒有這些數據,也是白搭啊。
這還不如固定工資呢,每個月按照固定工資發就行了。
哪裏用得著這麽麻煩。
陳美娜,“所以許會計你要添個助手,每天幫你統計合作社,每個人的工分,以及工作量。”
許會計不情願,他是個葛朗台,“那豈不是說又要多發個人的工資?”
“陳美娜,你知道我們合作社現在有多少人嗎?”
“我們討論過不能定工資。”
“這個肯定是不行的。”
定工資若是被有心人注意了去,那是把陳美娜害了。
陳美娜思索了下,“那按照工分呢?”
“我也考慮過工分,用工分轉換成錢,但是我們這個不好定。”
“不像是生產隊按照勞動力來評工分,我們合作社的工分其實很難定。”
因為每個人的任務都不輕鬆,你不能說後廚比前廳拿的高,但是同樣的,前廳若是比後廚拿的高,那後廚肯定也不高興。
陳美娜摸了摸下巴,“那如果以工分+分紅提成呢?”
“什麽意思?”
陳美娜,“把這些工人都當做利益共同體,我們不是來聘請他們來幹活的,而是他們本身就是漁業合作社的一份子,他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漁業合作社的負責人。”
司務長還是沒聽懂,他一臉懵,“你在說什麽?”
陳美娜知道這個說法太過現代化了,她仔細組織了下語言,想讓司務長能聽明白的那種。
“工分你知道的,我們根據不同的崗位來定製不同的工分,然後再拿分紅,按照多勞多得的方法來計算。”
“而且這個叫分紅,也不叫工資。”
司務長納悶,“你這不就是工資嗎?分紅就是工資啊?”
“可是工資每個人是固定的,但是分紅不一樣,每個人每個月的分紅是不一樣的,再加上工分作為基礎,兩者合並,我就不信了。”
陳美娜咬著牙,“這樣還有人能舉報我們,我就不信了!”
她幾乎是兩手準備。
外麵許會計也不知道聽到了多少,他推門進來,直截了當,“我覺得陳美娜的這個提議好,既有工分,又避免了發放工資。”
其實他也挺愁的,因為他是會計,每個月發放報酬的時候,是他來做的,這種事情還沒定好,眼看著都要月底,快滿一個月了,在不商量好怕是不行的。
“不過,具體是怎麽操作的?”
陳美娜咬著指甲,一邊想,一邊說,“按照工種的難度來定工分,例如大堂招待漁民和客人的,這是臉麵,六個工分,在例如在後廚做魚罐頭的,這種核心技術活,隻有固定的一些人來做的話,這類人的工分就會高,他們可以拿到七個,或者是八個工分。”
“在接著有高工分就有低工分,像是後期要組建的牡蠣養殖隊,海帶清洗隊,鹹魚曬幹隊,再或者是蝦子瑤柱處理隊。”
“這些人的工分可能就低點,隻有四個。”
司務長愣了下,“為什麽?”
“這些人的活也不輕鬆的。”
陳美娜,“這些活是不輕鬆,但是替代性太強了,小孩子能做,大人能做,老人也能做,隻要有手都會做。”
“所以這類活注定了工分不會高,但是同樣的,他們也不會低。”
這還賣了一個關子,以至於司務長和許會計都有些聽不懂,“你都說了,他們的工分低,工分低了,正常來說不應該工資也低嗎?”
按照他們的理解,這應該是正反饋的。
陳美娜,“不是,你們把一個條件漏掉了。”
“什麽?”
“分紅和提成。”
“所謂的分紅和提成,就是按照個人的勤快和勞動成果來的,比方說,雖然鹹魚隊的工分隻有四個,但是如果有人天生手腳麻利,正常來說曬一百斤鹹魚是七毛錢,對方如果一天曬了五百斤呢?那她是不是就是三塊五的的工資?按照這個算法,她一個月能有九十到一百塊的工資呢。”
“司務長,許會計,你們也是駐隊出來的,自然知道駐隊的工資架構,咱們駐隊的這些人,有多少級別的工資,是能達到每個月九十,或者是上百塊的?”
司務長喃喃道,“那還真沒有。”
“我都忙死了,一個月也才七十多的工資。”但是就這,他工資在周圍都算是高的了。
至於一個曬鹹魚的工人,一個月能拿到一百,這是司務長不敢想的,這不比他還值錢了啊。
他這樣想的,也就這樣問出來了。
陳美娜,“你別想了,正常來算不顯實,一個人一天曬兩百斤鹹魚才是正常的工作量,這要是曬了五百斤,相當於對方一整天,幾乎都是不吃不睡,全部用來工作了。”
“這種人未來可能會有,但是鳳毛麟角,可以忽略不計。”
這個解釋便讓司務長內心舒服了許多。
“這還差不多,不然我都要懷疑自己的價值了,每天從早忙到晚,連飯都顧不得吃,到頭來工資卻還沒個曬鹹魚的高,那我可真是還不如去找一塊豆腐撞死算了。”
陳美娜笑他,“那不至於。”
“不管怎麽說,您這個司務長還是食物鏈的頂端。”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這一記馬屁拍的好,司務長眉開眼笑,“那其他人呢?”
“也是按照工作量來的。”她一一細說下來,司務長聽的頭暈眼花,倒是許會計開始拿了本子,開始記筆記起來。
到最後,他心裏有了成算,“那就按照你說的來。”
“不過。”許會計歎口氣,薅了薅他為數不多的頭發,“就是這樣算工資太麻煩了,每個月要發工資的那幾天我可能要忙死,不對。”
他突然反應了過來,“如果每天都要統計工作量的話,那我就不光是算工資的前幾天忙了,那代表著我每天都會很忙。”
不然,到了發工資的時候,他沒有這些數據,也是白搭啊。
這還不如固定工資呢,每個月按照固定工資發就行了。
哪裏用得著這麽麻煩。
陳美娜,“所以許會計你要添個助手,每天幫你統計合作社,每個人的工分,以及工作量。”
許會計不情願,他是個葛朗台,“那豈不是說又要多發個人的工資?”
“陳美娜,你知道我們合作社現在有多少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