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滿意的很啊
萬人嫌美人下鄉,高冷軍官後悔了 作者:明中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苗金山不知道,他隻知道還好這次來海島看家的是趙爺爺,但凡是換成趙家父母,今兒的就算是準備萬全,可能也還是要被挑剔的。
想到這裏,他臉上的笑容也淡了幾分,心裏也有了一個決策。
若是可以的話,最好是今天就讓雙方把婚事定下來,在催下小應和向青早點把結婚證領了。
免得夜長夢多。
這就是當女方長輩和男方長輩的不同了。
苗金山這些想法,並未和外人說,他站在門口,安靜的等待著女方家裏的到來。
十點多點,吉普車開進苗氏船行的外麵,車子停下,趙向鋒和李應從前麵的座位上下來,先是後麵開門,扶著趙爺爺出來。
陳美娜和趙向青則是跟在後麵。
苗金山看到後,頓時快步迎接,“親家爺爺,來了,走走走,進去坐坐。”
在禮儀方麵,苗金山絕對做到了最好的地步。
趙爺爺自然也看到了,苗家門口的陣仗,足足幾十號人在迎接,他心裏對苗家的好感,也跟著上了一層。
甭管這是虛情還是假意,人家做了就好呀,起碼人家有這個心。要是隔著馮玉輝,算了,又提起那個糟心的小夥子了。
趙爺爺不是不懂禮的人,他點頭,“親家費心了。”
這話一說,苗金山眸光一閃,他就知道老爺子是個明白人,畢竟,自己做一堆事,對方要是不理解,這不是媚眼拋給瞎子看嗎?
苗金山笑了笑,從趙向鋒手裏接過他,“應該的,走了,老爺子,我扶您進去。”
苗金山今年虛歲六十四,趙爺爺今年七十二,算起來,趙爺爺比他也就大八歲。
其實也沒大到多少。但是兩人站在一塊,瞧著就是像是差輩的人一樣。
趙爺爺也沒拒絕他的好意,點頭跟著往裏麵走。一邊走一邊看,當看到那鼓樓的時候,他忍不住訝然,“這是鼓樓?”
“不是說這種建築是公家的嗎?”就像是四合院一樣,現在好多四合院都成了公家辦公的地方了,這要是私人占有四合院,那就要被扣上一個資本家的名頭了。
這也是趙家的房子分配的早,而且當年還捐出去了一批,這才算是保住了趙家現在的四合院。
苗金山笑了笑,“鼓樓按理說是公家的,但是我們這是船行,也不光隻是船行,當年我收留的孩子多,還找人辦了孤兒院的證,後麵孩子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個,住不下啊,海島又不適合建筒子樓,這邊海風大,濕度也高,後麵和單位做了申請,就建了鼓樓。”
“在後來這些孩子們也大了,這鼓樓也就順勢留了下來。”
趙爺爺聽完,他肅然起敬,“親家,你真厲害。”
那個年月那般艱難,這種情況下,他親家竟然還能養得起一百多個孩子,這真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啊。
苗金山笑了笑,“厲害什麽?我也是動機不純,當年我和我妹妹走丟了,看著這些孩子在外麵流浪怪可憐的,想著我收留了他們,也希望別人能看著我妹妹可憐的份上,收留我妹妹。”
老天開眼,他做了一輩子的好事,到最後他妹妹確實是被收養了,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苗銀花聽到哥哥說這話,紅了眼眶。
趙爺爺在她身上看了看,又看了看苗金山,拉著他的手,苗老弟,你是個心善的,你的福氣在後麵。”
一百多個孩子在養育的過程中,肯定是很辛苦,但是現在這些孩子都長大了,日子自然會好起來。
苗金山笑了笑,“老爺子,借您吉言。”
他邀著對方進去,趙爺爺似乎對鼓樓很感興趣,便提出,“苗老弟,若是方便,能帶我去看看這鼓樓嗎?”
他見過四合院,還未進這種鼓樓裏麵看著。
苗金山心說,還好讓那些孩子,把鼓樓裏外都打掃了,不然這會趙爺爺提出要看鼓樓,可算是慌了去。
想到這裏,苗金山多了幾分信心,“行啊,我帶您去走一圈?”
趙爺爺點頭。
後麵的小輩跟在後麵,等一圈轉完後,大家這才進屋商談正事。
“老爺子,你看看我們家基本就是這個情況了,我不瞞你,小應和向青的婚事我是非常看好的,向青這個孩子我也很喜歡,就是你也看到了,我們船行人多,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向青和小應結婚了,船行的這些人,絕對不會隨便的去打擾他們。”
“他們小兩口可以安心的過自己的日子,我們船行有人管,不用他們來操心,至於逢年過節,小應是大哥,他也不用隨便走動,下麵的弟弟妹妹,自然要來孝敬他的。”
這是把船行裏麵都交代的清楚。
趙爺爺原先還擔心,船行人太多,趙向青嫁過來,怕是搞不定這麽多婆家人,但是經過苗金山這一說,他倒是放心了不少。
苗金山作為長輩能夠收養孩子,這是心善,人心善了就壞不到哪裏去,而其次,他也拎得清,能夠在結婚之前就把這事給說清楚,婚後船行的事,不歸他們兩口子管,船行的人也不會去麻煩他們。
這等於說是把問題和苗頭給趁早給掐死了。
這讓趙爺爺也不由得高興幾分,“行啊,苗老弟,你這人厚道,來來來,你這親家我也認了。”
“中午咱們不醉不歸。”
苗金山要的就是這話,他微笑,“來,不醉不歸。”
酒過三巡,苗金山主動提起來,“老爺子,既然你也滿意我們家小應,就讓我家小應和你家孩子去領個結婚證如何?”
他才不管別的,他就擔心遲則生變,既然提前雙方都滿意的話,那不把結婚證給領了,那是傻瓜。
趙爺爺雖然喝高了,但是心裏卻門清,“這要看孩子們了。”
“我是不反對的。”
這一路考察下來,他對苗家真的挺滿意的,對李應就更滿意了。
有了這話苗金山去看李應,給他了一個眼色,李應思索了下,“幹爹,我和向青就算是結婚,也要先去部隊打結婚報告。”
“那你結婚報告打了嗎?”
李應咧嘴一笑,“昨兒的就打了。”
*
趙父一行人火急火燎從知青點抵達到了,駐隊家屬院,但是他們卻進不去,無他,駐隊本身就需要有家屬來簽字。
“同誌,我們正是趙向鋒的父母,請你讓我們進去。”趙父解釋,“我們急著找人。”
想到這裏,他臉上的笑容也淡了幾分,心裏也有了一個決策。
若是可以的話,最好是今天就讓雙方把婚事定下來,在催下小應和向青早點把結婚證領了。
免得夜長夢多。
這就是當女方長輩和男方長輩的不同了。
苗金山這些想法,並未和外人說,他站在門口,安靜的等待著女方家裏的到來。
十點多點,吉普車開進苗氏船行的外麵,車子停下,趙向鋒和李應從前麵的座位上下來,先是後麵開門,扶著趙爺爺出來。
陳美娜和趙向青則是跟在後麵。
苗金山看到後,頓時快步迎接,“親家爺爺,來了,走走走,進去坐坐。”
在禮儀方麵,苗金山絕對做到了最好的地步。
趙爺爺自然也看到了,苗家門口的陣仗,足足幾十號人在迎接,他心裏對苗家的好感,也跟著上了一層。
甭管這是虛情還是假意,人家做了就好呀,起碼人家有這個心。要是隔著馮玉輝,算了,又提起那個糟心的小夥子了。
趙爺爺不是不懂禮的人,他點頭,“親家費心了。”
這話一說,苗金山眸光一閃,他就知道老爺子是個明白人,畢竟,自己做一堆事,對方要是不理解,這不是媚眼拋給瞎子看嗎?
苗金山笑了笑,從趙向鋒手裏接過他,“應該的,走了,老爺子,我扶您進去。”
苗金山今年虛歲六十四,趙爺爺今年七十二,算起來,趙爺爺比他也就大八歲。
其實也沒大到多少。但是兩人站在一塊,瞧著就是像是差輩的人一樣。
趙爺爺也沒拒絕他的好意,點頭跟著往裏麵走。一邊走一邊看,當看到那鼓樓的時候,他忍不住訝然,“這是鼓樓?”
“不是說這種建築是公家的嗎?”就像是四合院一樣,現在好多四合院都成了公家辦公的地方了,這要是私人占有四合院,那就要被扣上一個資本家的名頭了。
這也是趙家的房子分配的早,而且當年還捐出去了一批,這才算是保住了趙家現在的四合院。
苗金山笑了笑,“鼓樓按理說是公家的,但是我們這是船行,也不光隻是船行,當年我收留的孩子多,還找人辦了孤兒院的證,後麵孩子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個,住不下啊,海島又不適合建筒子樓,這邊海風大,濕度也高,後麵和單位做了申請,就建了鼓樓。”
“在後來這些孩子們也大了,這鼓樓也就順勢留了下來。”
趙爺爺聽完,他肅然起敬,“親家,你真厲害。”
那個年月那般艱難,這種情況下,他親家竟然還能養得起一百多個孩子,這真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啊。
苗金山笑了笑,“厲害什麽?我也是動機不純,當年我和我妹妹走丟了,看著這些孩子在外麵流浪怪可憐的,想著我收留了他們,也希望別人能看著我妹妹可憐的份上,收留我妹妹。”
老天開眼,他做了一輩子的好事,到最後他妹妹確實是被收養了,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苗銀花聽到哥哥說這話,紅了眼眶。
趙爺爺在她身上看了看,又看了看苗金山,拉著他的手,苗老弟,你是個心善的,你的福氣在後麵。”
一百多個孩子在養育的過程中,肯定是很辛苦,但是現在這些孩子都長大了,日子自然會好起來。
苗金山笑了笑,“老爺子,借您吉言。”
他邀著對方進去,趙爺爺似乎對鼓樓很感興趣,便提出,“苗老弟,若是方便,能帶我去看看這鼓樓嗎?”
他見過四合院,還未進這種鼓樓裏麵看著。
苗金山心說,還好讓那些孩子,把鼓樓裏外都打掃了,不然這會趙爺爺提出要看鼓樓,可算是慌了去。
想到這裏,苗金山多了幾分信心,“行啊,我帶您去走一圈?”
趙爺爺點頭。
後麵的小輩跟在後麵,等一圈轉完後,大家這才進屋商談正事。
“老爺子,你看看我們家基本就是這個情況了,我不瞞你,小應和向青的婚事我是非常看好的,向青這個孩子我也很喜歡,就是你也看到了,我們船行人多,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向青和小應結婚了,船行的這些人,絕對不會隨便的去打擾他們。”
“他們小兩口可以安心的過自己的日子,我們船行有人管,不用他們來操心,至於逢年過節,小應是大哥,他也不用隨便走動,下麵的弟弟妹妹,自然要來孝敬他的。”
這是把船行裏麵都交代的清楚。
趙爺爺原先還擔心,船行人太多,趙向青嫁過來,怕是搞不定這麽多婆家人,但是經過苗金山這一說,他倒是放心了不少。
苗金山作為長輩能夠收養孩子,這是心善,人心善了就壞不到哪裏去,而其次,他也拎得清,能夠在結婚之前就把這事給說清楚,婚後船行的事,不歸他們兩口子管,船行的人也不會去麻煩他們。
這等於說是把問題和苗頭給趁早給掐死了。
這讓趙爺爺也不由得高興幾分,“行啊,苗老弟,你這人厚道,來來來,你這親家我也認了。”
“中午咱們不醉不歸。”
苗金山要的就是這話,他微笑,“來,不醉不歸。”
酒過三巡,苗金山主動提起來,“老爺子,既然你也滿意我們家小應,就讓我家小應和你家孩子去領個結婚證如何?”
他才不管別的,他就擔心遲則生變,既然提前雙方都滿意的話,那不把結婚證給領了,那是傻瓜。
趙爺爺雖然喝高了,但是心裏卻門清,“這要看孩子們了。”
“我是不反對的。”
這一路考察下來,他對苗家真的挺滿意的,對李應就更滿意了。
有了這話苗金山去看李應,給他了一個眼色,李應思索了下,“幹爹,我和向青就算是結婚,也要先去部隊打結婚報告。”
“那你結婚報告打了嗎?”
李應咧嘴一笑,“昨兒的就打了。”
*
趙父一行人火急火燎從知青點抵達到了,駐隊家屬院,但是他們卻進不去,無他,駐隊本身就需要有家屬來簽字。
“同誌,我們正是趙向鋒的父母,請你讓我們進去。”趙父解釋,“我們急著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