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請喝酒
錦鯉小奶娃,幫娘親種田成首富 作者:祝霜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圍響起一陣嗡嗡的議論聲。
周二夫人朗聲道:“誰不知道這孩子是安安,咱們周、秦、趙三家的大寶貝!
“從今日起,安安便是我周家長房嫡長孫女了!
“待來日開了祠堂,她的名字便會記上族譜!”
周彧已經提前跟她說過,言明這是周秦成親的前提,而他又是非秦瑛不可,安安這個女兒他也認定了。
周二夫人再三確認之後,便說依他,若是老爺子那裏出了什麽差池也由自己去勸說。
周二夫人肚裏已經打了幾個轉,上位者沒有那個不是滿肚子彎彎繞的,當今這位太子殿下雖說是由自家拚死護衛著殺出重圍的,但君臣之間的罅隙終歸還是會出現,並逐步擴大。
光是二房避守邊疆還不夠,必須讓長房也能在京中安穩才行。
文若此舉看似是被情愛衝昏了頭腦,但這孩子自幼聰慧過人,必定也是經過了一番權衡的。
給太子留下文若泥足深陷於情愛的印象,也不錯。
再者,安安這孩子也的確可人疼,才來了這幾日,自己一家上下都被她迷住了,每天若是不摸摸她的小臉兒,看看她的笑容,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
這小小的山村仿佛也有靈性一般,自從來到這裏,便覺神清氣爽,身上的暗疾都好了不少。
跟趙家人相處也十分融洽,雖說趙大嬸識字不多,但為人和善,教養的兒女都十分出挑,這便已十分難得。
再說秦瑛這孩子,出身書香門第,跟著親娘九死一生來到這窮鄉僻壤,也沒完全丟下書本。
會讀書倒也罷了,關鍵不管大家閨秀能做的針線,還是鄉下農婦做的農活,她都信手拈來。
更難得的是,心思靈巧,敢於嚐試,原先看到周彧在書信上描述的種種,總覺得是他“情人眼裏出西施”的緣故,親眼得見,才知不過是寫實。
這樣的女子才是文若的賢內助,不,說是“賢內助”倒委屈了她,也就是這世道對女子多偏見,不然這孩子將來的成就不遜於文若。
鞭炮聲將周二夫人的思緒拉迴,她親自抱過安安,轉身進了內堂。
周彧父母不在了,祖父和叔父不能來,她這個嬸娘要代為行使“高堂”的權力。
不過,她還是將兄嫂的靈位擺在了主位,自己隻在側坐。
司儀正指揮著一對新人“一拜高堂”,便聽外麵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緊跟著有人大喊:“太子手諭到!”
堂內堂外霎時安靜到落針可聞。
周二夫人眉頭輕皺,招手叫過總管,低聲吩咐了幾句。
周彧臉上飛快掠過一絲不悅,轉頭看向章瑾之,章瑾之衝他點點頭,轉身飛快離開,徐俠也給呢了上去。
來傳旨的是翰林院的一位翰林,跟章瑾之是老相識,章瑾之一見便含笑道:“原來是惠平兄!一路風塵,辛苦辛苦,來人,還不趕緊扶劉大人下馬!”
劉頌劉惠平,與章瑾之是同科進士,年紀還稍長一歲,是個文弱的讀書人,一路奔波,一把老骨頭都要散架了,每人攙扶還真下不來。
徐俠上前,張羅人幫忙將他扶下馬,他的隨扈便被周家的管家安排去休息飲酒。
章瑾之親自上前挽住了劉頌的手臂,滿麵春風道:“惠平兄來得巧了,今日是我們周大人的好日子,你可要好好喝兩杯!”
“章年兄,弟是來……”劉頌撫了撫斜背在肩上的包袱,想要開口,隻是凍得久了,舌頭有點發僵。
“一路辛苦,咱們進去再說,又不是什麽十萬火急的事情。”章瑾之笑嗬嗬領著他進了一個小院子,徑直進屋,一進門熱氣撲臉,菜肴的香氣霸道襲來。
黑山一帶進了十月便十分寒冷,此地才經曆過旱災,還沒有恢複元氣,沿途吃不到什麽好東西,劉頌早已是渾身僵硬,饑腸轆轆。
章瑾之按著他坐下,吩咐人去打熱水給他淨手,已經斟了一杯溫酒遞到他唇邊:“惠平兄,先飲一杯暖暖身子。”
劉頌盛情難卻,滿飲了這一杯,溫熱的酒業下肚,身上的寒冷被消去了不少。
周家的仆從已經端了溫水過來服侍淨手。
章瑾之又遞了第二杯酒過來,劉頌雙手不得閑,又急著驅寒,道了謝,就著章瑾之的手喝了。
章瑾之不慌不忙又倒了一杯,趁他還沒擦手,又給他灌下。
仆從送了手爐腳爐過來,又服侍劉頌換了鞋子。
劉頌舒服地歎了口氣,這才感覺活了過來,感慨道:“章年兄,這山裏可真……難為周世子和你在這裏一呆就是數年!”
“惠平兄辛苦了,來來來,再飲一杯,”章瑾之又給他斟了一杯酒,“這山裏風大天寒,山路又難走,惠平兄,真難為你啦!”
劉頌心中舒服了些,又喝了一杯,肚裏已經暖了過來,任由仆人過來幫忙換了外頭的衣裳。
章瑾之又跟他道了幾句辛苦,一邊不動聲色給他敬酒,因喝得舒服了,劉頌來者不拒。
不過短短一刻鍾,已經喝了一壺酒,一筷子菜都沒吃。
章瑾之笑嗬嗬說道:“惠平兄,幹飲易醉,吃些菜,這些菜雖然都是山裏的野物,烹調得當,倒也十分適口。”
劉頌舉箸剛要吃,便聽外麵通稟:“周二夫人到。”
門簾挑起,周二夫人身後跟著一串人進來了。
劉頌趕忙起身相迎。
周二夫人滿麵春風,溫和道:“劉大人一路辛苦,今日正好趕上我們家辦喜事,酒宴粗鄙,怠慢了。
“無以為敬,我敬劉大人一杯!”
不容劉頌說話,端起婆子斟滿的酒杯,一飲而盡。
劉頌見此,自是不敢怠慢,也滿飲了自己的杯中酒,章瑾之立刻給滿上。
周二夫人側身,拉過身後的趙大嬸,介紹道:“這位便是我家文若的嶽母,親家母知道劉大人是京城來的貴人,特意來敬一杯酒。”
劉頌上下掃視了趙大嬸一番,見她雖然也是穿金戴銀的,但臉上的風霜表明出身不高,本來不想給這份麵子,但礙於周二夫人在場,隻得喝了這一杯。
周二夫人讚道:“劉大人好酒量!來來來,虎子,你姐夫不得閑,你替你姐夫敬劉大人一杯!”
小舅子不小舅子的,倒不算什麽,但劉頌能不給周彧麵子?
周二夫人朗聲道:“誰不知道這孩子是安安,咱們周、秦、趙三家的大寶貝!
“從今日起,安安便是我周家長房嫡長孫女了!
“待來日開了祠堂,她的名字便會記上族譜!”
周彧已經提前跟她說過,言明這是周秦成親的前提,而他又是非秦瑛不可,安安這個女兒他也認定了。
周二夫人再三確認之後,便說依他,若是老爺子那裏出了什麽差池也由自己去勸說。
周二夫人肚裏已經打了幾個轉,上位者沒有那個不是滿肚子彎彎繞的,當今這位太子殿下雖說是由自家拚死護衛著殺出重圍的,但君臣之間的罅隙終歸還是會出現,並逐步擴大。
光是二房避守邊疆還不夠,必須讓長房也能在京中安穩才行。
文若此舉看似是被情愛衝昏了頭腦,但這孩子自幼聰慧過人,必定也是經過了一番權衡的。
給太子留下文若泥足深陷於情愛的印象,也不錯。
再者,安安這孩子也的確可人疼,才來了這幾日,自己一家上下都被她迷住了,每天若是不摸摸她的小臉兒,看看她的笑容,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
這小小的山村仿佛也有靈性一般,自從來到這裏,便覺神清氣爽,身上的暗疾都好了不少。
跟趙家人相處也十分融洽,雖說趙大嬸識字不多,但為人和善,教養的兒女都十分出挑,這便已十分難得。
再說秦瑛這孩子,出身書香門第,跟著親娘九死一生來到這窮鄉僻壤,也沒完全丟下書本。
會讀書倒也罷了,關鍵不管大家閨秀能做的針線,還是鄉下農婦做的農活,她都信手拈來。
更難得的是,心思靈巧,敢於嚐試,原先看到周彧在書信上描述的種種,總覺得是他“情人眼裏出西施”的緣故,親眼得見,才知不過是寫實。
這樣的女子才是文若的賢內助,不,說是“賢內助”倒委屈了她,也就是這世道對女子多偏見,不然這孩子將來的成就不遜於文若。
鞭炮聲將周二夫人的思緒拉迴,她親自抱過安安,轉身進了內堂。
周彧父母不在了,祖父和叔父不能來,她這個嬸娘要代為行使“高堂”的權力。
不過,她還是將兄嫂的靈位擺在了主位,自己隻在側坐。
司儀正指揮著一對新人“一拜高堂”,便聽外麵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緊跟著有人大喊:“太子手諭到!”
堂內堂外霎時安靜到落針可聞。
周二夫人眉頭輕皺,招手叫過總管,低聲吩咐了幾句。
周彧臉上飛快掠過一絲不悅,轉頭看向章瑾之,章瑾之衝他點點頭,轉身飛快離開,徐俠也給呢了上去。
來傳旨的是翰林院的一位翰林,跟章瑾之是老相識,章瑾之一見便含笑道:“原來是惠平兄!一路風塵,辛苦辛苦,來人,還不趕緊扶劉大人下馬!”
劉頌劉惠平,與章瑾之是同科進士,年紀還稍長一歲,是個文弱的讀書人,一路奔波,一把老骨頭都要散架了,每人攙扶還真下不來。
徐俠上前,張羅人幫忙將他扶下馬,他的隨扈便被周家的管家安排去休息飲酒。
章瑾之親自上前挽住了劉頌的手臂,滿麵春風道:“惠平兄來得巧了,今日是我們周大人的好日子,你可要好好喝兩杯!”
“章年兄,弟是來……”劉頌撫了撫斜背在肩上的包袱,想要開口,隻是凍得久了,舌頭有點發僵。
“一路辛苦,咱們進去再說,又不是什麽十萬火急的事情。”章瑾之笑嗬嗬領著他進了一個小院子,徑直進屋,一進門熱氣撲臉,菜肴的香氣霸道襲來。
黑山一帶進了十月便十分寒冷,此地才經曆過旱災,還沒有恢複元氣,沿途吃不到什麽好東西,劉頌早已是渾身僵硬,饑腸轆轆。
章瑾之按著他坐下,吩咐人去打熱水給他淨手,已經斟了一杯溫酒遞到他唇邊:“惠平兄,先飲一杯暖暖身子。”
劉頌盛情難卻,滿飲了這一杯,溫熱的酒業下肚,身上的寒冷被消去了不少。
周家的仆從已經端了溫水過來服侍淨手。
章瑾之又遞了第二杯酒過來,劉頌雙手不得閑,又急著驅寒,道了謝,就著章瑾之的手喝了。
章瑾之不慌不忙又倒了一杯,趁他還沒擦手,又給他灌下。
仆從送了手爐腳爐過來,又服侍劉頌換了鞋子。
劉頌舒服地歎了口氣,這才感覺活了過來,感慨道:“章年兄,這山裏可真……難為周世子和你在這裏一呆就是數年!”
“惠平兄辛苦了,來來來,再飲一杯,”章瑾之又給他斟了一杯酒,“這山裏風大天寒,山路又難走,惠平兄,真難為你啦!”
劉頌心中舒服了些,又喝了一杯,肚裏已經暖了過來,任由仆人過來幫忙換了外頭的衣裳。
章瑾之又跟他道了幾句辛苦,一邊不動聲色給他敬酒,因喝得舒服了,劉頌來者不拒。
不過短短一刻鍾,已經喝了一壺酒,一筷子菜都沒吃。
章瑾之笑嗬嗬說道:“惠平兄,幹飲易醉,吃些菜,這些菜雖然都是山裏的野物,烹調得當,倒也十分適口。”
劉頌舉箸剛要吃,便聽外麵通稟:“周二夫人到。”
門簾挑起,周二夫人身後跟著一串人進來了。
劉頌趕忙起身相迎。
周二夫人滿麵春風,溫和道:“劉大人一路辛苦,今日正好趕上我們家辦喜事,酒宴粗鄙,怠慢了。
“無以為敬,我敬劉大人一杯!”
不容劉頌說話,端起婆子斟滿的酒杯,一飲而盡。
劉頌見此,自是不敢怠慢,也滿飲了自己的杯中酒,章瑾之立刻給滿上。
周二夫人側身,拉過身後的趙大嬸,介紹道:“這位便是我家文若的嶽母,親家母知道劉大人是京城來的貴人,特意來敬一杯酒。”
劉頌上下掃視了趙大嬸一番,見她雖然也是穿金戴銀的,但臉上的風霜表明出身不高,本來不想給這份麵子,但礙於周二夫人在場,隻得喝了這一杯。
周二夫人讚道:“劉大人好酒量!來來來,虎子,你姐夫不得閑,你替你姐夫敬劉大人一杯!”
小舅子不小舅子的,倒不算什麽,但劉頌能不給周彧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