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湯圓
錦鯉小奶娃,幫娘親種田成首富 作者:祝霜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熱熱鬧鬧的半個時辰過去,村民們開始陸陸續續歸家。
趙家人也很快迴到家中,沒想到周彧也跟了過來,笑嗬嗬告訴他們:“我們也做了幾個冰燈,拿過來和你們一起熱鬧熱鬧?”
誰能拒絕?
安安還拍手叫好,催著他們快去拿。
很快,趙家的院子裏就擺滿了冰燈,有的就放在平地上,有的擺在雞窩上,有的放在兔舍上,還有的放在蘑菇棚上……
大家齊動手,點亮了裏頭的短蠟燭,很快院子裏就變得光滑璀璨起來。
安安大張著嘴巴,眼睛裏滿是驚歎:“哇!好看!”原諒她現今的詞匯量還不足以寫一篇二百字無重複詞語的感慨。
周彧那邊做的冰燈形狀更特別一些,即便是凍出來隻是直筒或者四方模樣,也會被徐俠用快刀做修改,雕刻出不同的樣子。
燈壁上是周彧親手畫的色彩濃麗的圖案,有的圖案還是鏤空的,燭光透過縫隙漏出來,越發令人目眩神迷。
徐俠還把幾盞冰燈放在了牆頭上,這樣兩邊的院子都能看得到。
周彧的目光先落到了安安身上,見她撒丫子滿院子飛奔,一邊跑一邊哇哇叫,興奮的情緒感染到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然後看到兩個妹妹手牽手挨個冰燈欣賞,擁有了屬於少女的活潑開朗,真是令人欣喜。
最後落在了秦瑛身上,她的麵頰被凍得紅撲撲的,像是雪裏紅梅一般,雙眸中倒映著所看到的一切景象,並閃爍著她的喜悅。
許是長久的注視驚動了秦瑛,她轉頭循著視線望過來,正好與周彧的目光空中相碰,心頭猛地一跳,急忙轉開頭,臉上的笑容也不再似先前那般開朗。
周彧心中微微一歎,往後退了一步,招唿徐俠和章瑾之:“時辰不早了,咱們迴去吧。”
安安挽留:“周叔叔,天還早啊,迴去做什麽?我娘做了湯圓,一會兒咱們一起吃啊!”
周彧搖搖頭:“太叨擾了,我們還是迴去吧。”
趙大嬸趕忙說:“周大人別跟俺們這麽見外,咱湯圓做得多,今兒又是元宵節,咋能不吃呢?
“你們進屋裏坐,我這就去煮,很快就好啦!”
周彧不由自主看向秦瑛,仿佛她才是一家之主。
秦瑛的心跳還沒恢複正常,覺得兩頰也開始發燒,但出於禮節,的確是不能讓人家就這麽走了,便也跟著說:“大人和章先生、徐小哥若是不嫌棄的話,就請留下來吃一碗湯圓吧。”
周彧麵上不由自主浮現笑容,追問道:“會不會太麻煩了?”
“不會,”秦瑛不敢與他對視,搖了搖頭,“都是提前做好的,灶上的火也沒熄,很快就好。”
周彧這才正式答應下來,同章瑾之、徐俠一起,在趙虎的陪同下,進了前院的堂屋,趙虎忙著燒火、倒熱水,一邊喊安安也進屋來。
安安不樂意,她又不怕冷,“我等冰燈滅了再進去!”
周家姐妹便在院中陪著她。
秦瑛和趙大嬸迴後院的廚房煮湯圓,做湯圓的糯米粉是他們買了糯米自己磨的粉,仔細過了幾遍篩,十分細膩。
餡料是自己做的,有黑芝麻餡的,有紅糖的,也有幹果的……
秦瑛的生母是南邊人,會的花樣比較多。
而且,湯圓是南方的叫法,北方人都說元宵,做法也不一樣。
這一次做的湯圓是大家一起做的,跟著秦瑛一點點包起餡料,滾圓……
湯圓煮好之後,在湯麵上撒了一點秋天曬的幹野菊花花瓣,一股淡淡的幽香就飄散了出來。
然後舀進罐子裏,拿好了小碗和羹匙,趙大嬸火速裝進籃子裏提去前院。
秦瑛快速擺好桌子,湊了幾樣點心,才去喊周家姊妹和安安迴來吃湯圓。
周彧同章瑾之一邊喝水一邊閑聊,目光有意無意總是瞟向門口,等門簾掀起,趙大嬸走進來的那一瞬,他眼中飛快閃過一抹失望。
但臉上笑容不減,起身道:“趙嬸子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趙大嬸笑著搖頭,“你們嚐嚐,要是覺得好吃,還有好些生的呢,你們拿些迴去,半夜餓了,煮上幾顆也挺不錯的。”
周彧再次道謝。
很快湯圓都盛了出來,每人碗裏十顆,倒是都不大,比鴿子蛋還小些。
香味飄散出來,章瑾之嗅了嗅,誇讚:“這是誰的心思?還挺巧的,野菊花還能降熱去燥。”
周彧笑容繾綣,還能是誰?自然是秦姑娘了!
果不其然,趙大嬸笑著說:“是瑛子,她愛擺弄這些,秋天曬了不少野菊花,我們平素上火了就泡幾朵喝。你們快趁熱吃!”
周彧忙道:“趙嬸子也快去吃吧,一會兒都冷了。”
趙大嬸樂嗬嗬答應,吩咐趙虎稍後把碗收了送迴去,便轉身離開了。
趙虎這邊的櫥櫃裏也有點心和幹果,此刻都擺了上來。
熱乎乎的湯圓下肚,身心都跟著暖了起來,周彧長長唿出一口氣,讚道:“好吃!”
“嗯嗯!”趙虎吃得頭都不抬,“是好吃!我姐親手調的餡!加了好些糖呢!”
甜的吃多了不免起膩,喝上兩勺湯正好解膩。
湯圓吃完,就沒有再往下留的必要了,三人起身告辭,徐俠還說要去洗碗。
趙虎趕忙阻攔,快手快腳把碗和羹匙都收進籃子裏,道:“放心吧,就算是拿到後頭去也是我洗。
“洗完順手就收進碗櫃裏了,省得麻煩。
“不過俺家洗碗都是用溫水,不會冰到手的!”
晚上睡覺的時候,秦瑛翻來覆去有些睡不著,睡在她身邊的趙大嬸小聲問:“瑛子,咋啦?”
周家姐妹一開始跟她們睡了兩次,到底不太習慣,又去了客房那邊,這屋裏就睡著她們三代。
秦瑛有些煩躁,問:“娘,你說,女人就一定要成婚?”
“咋又想到這個了?”趙大嬸忙道,“咱家可不催你,你之前不也說了,就算一輩子不嫁人也沒啥。”
“唉,”秦瑛重重歎了口氣,“我那是無知。後來從章先生那借了一本書,是關於朝廷律法的,我才知道,原來本朝有規定,女子十八不嫁男子二十不娶都是犯法的。”
趙家人也很快迴到家中,沒想到周彧也跟了過來,笑嗬嗬告訴他們:“我們也做了幾個冰燈,拿過來和你們一起熱鬧熱鬧?”
誰能拒絕?
安安還拍手叫好,催著他們快去拿。
很快,趙家的院子裏就擺滿了冰燈,有的就放在平地上,有的擺在雞窩上,有的放在兔舍上,還有的放在蘑菇棚上……
大家齊動手,點亮了裏頭的短蠟燭,很快院子裏就變得光滑璀璨起來。
安安大張著嘴巴,眼睛裏滿是驚歎:“哇!好看!”原諒她現今的詞匯量還不足以寫一篇二百字無重複詞語的感慨。
周彧那邊做的冰燈形狀更特別一些,即便是凍出來隻是直筒或者四方模樣,也會被徐俠用快刀做修改,雕刻出不同的樣子。
燈壁上是周彧親手畫的色彩濃麗的圖案,有的圖案還是鏤空的,燭光透過縫隙漏出來,越發令人目眩神迷。
徐俠還把幾盞冰燈放在了牆頭上,這樣兩邊的院子都能看得到。
周彧的目光先落到了安安身上,見她撒丫子滿院子飛奔,一邊跑一邊哇哇叫,興奮的情緒感染到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然後看到兩個妹妹手牽手挨個冰燈欣賞,擁有了屬於少女的活潑開朗,真是令人欣喜。
最後落在了秦瑛身上,她的麵頰被凍得紅撲撲的,像是雪裏紅梅一般,雙眸中倒映著所看到的一切景象,並閃爍著她的喜悅。
許是長久的注視驚動了秦瑛,她轉頭循著視線望過來,正好與周彧的目光空中相碰,心頭猛地一跳,急忙轉開頭,臉上的笑容也不再似先前那般開朗。
周彧心中微微一歎,往後退了一步,招唿徐俠和章瑾之:“時辰不早了,咱們迴去吧。”
安安挽留:“周叔叔,天還早啊,迴去做什麽?我娘做了湯圓,一會兒咱們一起吃啊!”
周彧搖搖頭:“太叨擾了,我們還是迴去吧。”
趙大嬸趕忙說:“周大人別跟俺們這麽見外,咱湯圓做得多,今兒又是元宵節,咋能不吃呢?
“你們進屋裏坐,我這就去煮,很快就好啦!”
周彧不由自主看向秦瑛,仿佛她才是一家之主。
秦瑛的心跳還沒恢複正常,覺得兩頰也開始發燒,但出於禮節,的確是不能讓人家就這麽走了,便也跟著說:“大人和章先生、徐小哥若是不嫌棄的話,就請留下來吃一碗湯圓吧。”
周彧麵上不由自主浮現笑容,追問道:“會不會太麻煩了?”
“不會,”秦瑛不敢與他對視,搖了搖頭,“都是提前做好的,灶上的火也沒熄,很快就好。”
周彧這才正式答應下來,同章瑾之、徐俠一起,在趙虎的陪同下,進了前院的堂屋,趙虎忙著燒火、倒熱水,一邊喊安安也進屋來。
安安不樂意,她又不怕冷,“我等冰燈滅了再進去!”
周家姐妹便在院中陪著她。
秦瑛和趙大嬸迴後院的廚房煮湯圓,做湯圓的糯米粉是他們買了糯米自己磨的粉,仔細過了幾遍篩,十分細膩。
餡料是自己做的,有黑芝麻餡的,有紅糖的,也有幹果的……
秦瑛的生母是南邊人,會的花樣比較多。
而且,湯圓是南方的叫法,北方人都說元宵,做法也不一樣。
這一次做的湯圓是大家一起做的,跟著秦瑛一點點包起餡料,滾圓……
湯圓煮好之後,在湯麵上撒了一點秋天曬的幹野菊花花瓣,一股淡淡的幽香就飄散了出來。
然後舀進罐子裏,拿好了小碗和羹匙,趙大嬸火速裝進籃子裏提去前院。
秦瑛快速擺好桌子,湊了幾樣點心,才去喊周家姊妹和安安迴來吃湯圓。
周彧同章瑾之一邊喝水一邊閑聊,目光有意無意總是瞟向門口,等門簾掀起,趙大嬸走進來的那一瞬,他眼中飛快閃過一抹失望。
但臉上笑容不減,起身道:“趙嬸子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趙大嬸笑著搖頭,“你們嚐嚐,要是覺得好吃,還有好些生的呢,你們拿些迴去,半夜餓了,煮上幾顆也挺不錯的。”
周彧再次道謝。
很快湯圓都盛了出來,每人碗裏十顆,倒是都不大,比鴿子蛋還小些。
香味飄散出來,章瑾之嗅了嗅,誇讚:“這是誰的心思?還挺巧的,野菊花還能降熱去燥。”
周彧笑容繾綣,還能是誰?自然是秦姑娘了!
果不其然,趙大嬸笑著說:“是瑛子,她愛擺弄這些,秋天曬了不少野菊花,我們平素上火了就泡幾朵喝。你們快趁熱吃!”
周彧忙道:“趙嬸子也快去吃吧,一會兒都冷了。”
趙大嬸樂嗬嗬答應,吩咐趙虎稍後把碗收了送迴去,便轉身離開了。
趙虎這邊的櫥櫃裏也有點心和幹果,此刻都擺了上來。
熱乎乎的湯圓下肚,身心都跟著暖了起來,周彧長長唿出一口氣,讚道:“好吃!”
“嗯嗯!”趙虎吃得頭都不抬,“是好吃!我姐親手調的餡!加了好些糖呢!”
甜的吃多了不免起膩,喝上兩勺湯正好解膩。
湯圓吃完,就沒有再往下留的必要了,三人起身告辭,徐俠還說要去洗碗。
趙虎趕忙阻攔,快手快腳把碗和羹匙都收進籃子裏,道:“放心吧,就算是拿到後頭去也是我洗。
“洗完順手就收進碗櫃裏了,省得麻煩。
“不過俺家洗碗都是用溫水,不會冰到手的!”
晚上睡覺的時候,秦瑛翻來覆去有些睡不著,睡在她身邊的趙大嬸小聲問:“瑛子,咋啦?”
周家姐妹一開始跟她們睡了兩次,到底不太習慣,又去了客房那邊,這屋裏就睡著她們三代。
秦瑛有些煩躁,問:“娘,你說,女人就一定要成婚?”
“咋又想到這個了?”趙大嬸忙道,“咱家可不催你,你之前不也說了,就算一輩子不嫁人也沒啥。”
“唉,”秦瑛重重歎了口氣,“我那是無知。後來從章先生那借了一本書,是關於朝廷律法的,我才知道,原來本朝有規定,女子十八不嫁男子二十不娶都是犯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