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逃了,都逃了!
我!大梁活閻王,女帝勸我善良 作者:子率以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91章
“逃了?”
聽見高文中的話,眾人不由麵麵相覷,就連林時都有些訝異。
株襄城內,可還有兩萬大軍沒有撤走。
結果,主將先逃了?
林時沉默一瞬,問道:“你確定,他們兩個人都逃了,沒有留下一人死守株襄?”
“下臣,下臣確定,下人親眼看見周興霸背著顧元,拋下了城中兩萬守軍,孤身逃出城去。”
高文中滿臉悲憤的說著。
周興霸和顧元會逃,是連他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早知他麾下這兩萬人會成為棄子,當初他就該直接投降大梁。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等著被拋棄。
林時點點頭,倒也沒有多說什麽。
周興霸和顧元一齊逃走,雖然有些出乎他的預料,但......也實屬正常。
真正到了生死關頭,人性總還是自私的。
無私的人,始終是少數,因此,才需要去誇讚,需要去讓史書大誇特誇。
沉吟片刻,他扭頭看了一眼已經準備開拔的大軍。
對著高文中吩咐道:“高文中,我現在任命你為大梁株襄府守將,你速速迴城,收攏麾下軍士,重新籌建株襄城防務,本帥另有要務,便不與你多言了。”
言罷,林時對著眾將揮揮手,下令道:“傳令下去,大軍即刻開拔!”
“得令!”
眾將聞言,當即拱手領命。
高文中跪在地上,聽見林時的任命,整個人都有些懵逼,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他是來投降的啊。
怎麽又成了株襄府守將,還要重整株襄城防務?
這對嗎?
那他們之前艱難抵抗的意義何在?
林時宣布完高文中的命令,便不在他身上繼續浪費時間。
一座已經廢掉的株襄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失去了戰略意義。
所以,他並不在乎城中這兩萬守軍的結果如何。
更懶得去深思他們的投降是認真的,還是詐降。
反正,他們一支孤軍,也翻不出什麽浪花。
他們要真敢追出來,無非就是浪費點彈藥,順手將他們清理掉。
很快,大軍開拔,踏上了追殺顧元與周興霸的路程。
高文中站在原地,望著那消失在天際線下的梁軍,整個人都有些恍惚。
沉默,震驚,無語,悲憤,種種情緒交織,讓他忍不住長長歎出一口氣。
好消息,梁軍接受了他的投降,並且保留了他的官職,他不會再有生命之憂。
壞消息,這仗白打了,他麾下的將士也白死了。
失魂落魄的迴到株襄城,一時間,他竟然不知道該怎麽向麾下的將士宣布這個消息。
另一邊,林時卻是沒有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小插曲絆住腳步。
他帶著麾下將士一路追到了株襄城東三十裏處的齊軍大營。
可惜的是,還是晚了一步,齊軍已經棄營而去。
甚至連營地,都被一把火燒成了飛灰。
當然,林時倒是不急著追。
齊軍數萬人想要開拔,絕不是短短一天時間能做到的,除非齊軍拋棄所有輜重,奪路而逃。
而現在,齊軍既然已經離去,便意味著他們必然沒有攜帶太多的糧草輜重,甚至可能連甲胄都沒有穿戴整齊。
這樣的情況下,齊軍是跑不遠的。
甚至,很可能出現還未逃出安全距離,將士們便已經四散而逃的場麵。
所以,林時完全可以安安心心的休息一夜,養好精神,再慢慢去追。
下令大軍安營紮寨,林時便鑽進帥帳,打開行軍地圖,開始細細研究起來。
如今,顧元麾下這十八萬大軍,已經構不成威脅。
但他手上能用的大軍,現在也隻剩下他手裏這三萬人,和趙興業麾下那三萬人。
剩餘八萬人,則是已經在吳成的帶領下折返荊州,去和獻城縣那五萬南齊大軍打伏擊。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三路大軍,該是從南北西三個方向一路向金陵城突進。
最後在金陵城下會師,一舉拿下金陵之後,再北上與程名振麾下大軍南北夾擊兩淮之地,徹底收複中原。
隻不過,林時現在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他之前製定三路大軍滅齊的戰略時,隻是算了他手裏擁有的力量。
至於陸氏的留在南齊的後手,他則是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
但現在,陸氏留下來的後手,效果顯然要比他預想的好太多。
至少,三大世家能拉起近兩萬多人三萬人的大軍,就在他的預料之外。
此外還有大大小小數十家世家起兵反叛,雖不能動搖大齊的根基,卻也足以讓齊國君臣都忙得焦頭爛額。
所以,他現在,其實可以嚐試著,團結一下已經起兵的世家,將他們麾下的小股部隊,都吸納到自己麾下。
而這些世家,在軍中或多或少,也多少有些影響力。
屆時他兵臨金陵城下,說不定還能派出他們勸降一部份南齊禁軍。
思及此,林時沒有猶豫,當即喚李忠進門,朝他吩咐道:“李忠,你速速以本帥的名義,朝大齊各府縣發布一封召集令,號召起兵反抗暴齊的各路兵馬趕來相助本帥。”
李忠一愣,神色莫名有些古怪。
心道那些人能趕來相助嗎?
但考慮到這是林時的命令,他還是點點頭,領命而去。
吩咐完李忠,林時想了想,又派人叫來了夏靖。
夏靖進帳,整個人都有些懵。
問道:“大帥這麽晚喚末將前來,可是有什麽要事交代?”
林時點點頭,直言道:“你連夜整頓軍中騎兵,挑出五千人來,追上顧元麾下大軍,驅趕顧元為咱們開路。”
“開路?”
夏靖愣神一瞬,領會林時的用意之後,臉上頓時浮現一抹陰險的笑容。
“末將明白了,末將這就去辦!”
林時微微頷首,也沒有多言,示意夏靖自去之後,便和衣躺迴床上。
一夜休整,大軍的精神頭達到了頂峰,士氣更是如長虹慣日。
夏靖一早,便帶著五千大軍追了上去。
林時則帶著麾下兩萬五千名步卒,不緊不慢的跟在兩支軍隊後麵,一路暢通無阻的穿州過府。
而接下來的局勢,也正如林時所預料的那般。
顧元麾下大軍,在夏靖麾下五千輕騎的逼迫下,每日都有大梁的逃卒脫離隊伍。
一開始,周興霸還會用砍殺逃卒以作威懾,來防止其他將士逃走。
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林時麾下大軍依舊像是狗皮膏藥一樣粘在大軍身後,齊軍之中的將士,也逐漸失去了信心。
更兼大齊各處火起,導致糧道斷絕,軍中逐漸出現缺糧的境地,齊軍將士更是絕望。
連番打擊之下,縱然周興霸以強硬的手段,震懾住了一批人,但還是有更多的人,選擇逃竄。
於是,林時追擊的齊軍,便逐漸從八九萬人,減少到六七萬人,路程走到一半時,更是已經隻剩下了五萬人不到。
與此同時,林時發出去的召集令,也在大齊境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當林時麾下大軍行駛到距離金陵隻剩下不到千裏距離的吳郡之地時。
他也迎來了第一批趕來相助的世家私兵。
吳郡謝氏,百年簪纓士族,在大齊政壇名聲不顯,卻是真正意義上的百年世家。
而光是謝氏與其麾下一眾小世家,便給林時貢獻了足足六千大軍。
而林時,也沒有讓謝氏失望,在謝氏投效的第一時間,便帶兵順手屠戮了謝氏的百年之敵吳郡王氏。
並將謝氏打造成了大齊境內各路諸侯的標杆人物。
這一下,便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越來越多得到消息的叛軍加入了林時的隊伍。
當他終於將顧元麾下的殘軍吃幹抹盡,放顧元與周興霸進入金陵城時,他麾下的大軍也由三萬人迅速膨脹到了五萬人多人。
無獨有偶,當林時麾下五萬大軍兵臨城下之時,趙興業麾下的龍淵水師,也殺穿了大齊北境,將大齊北境上百家數得上名號的世家屠戮一空。
旋即帶上三大世家為他湊出來的三萬大軍,合計大軍六萬一路南下,與林時一西一北,互成犄角之勢,開始圍困金陵。
大梁兵圍金陵的消息,像風一樣迅速傳遍四海九州,一時間,天下巨震。
誰也沒想到,擁兵四十萬的大齊,在林時手底下,竟然連半年時間都沒有撐住,便已經陷入絕境。
一時間,中原周邊無數部族,紛紛派出使者前往太安城朝賀臣服。
同時,金陵城外,林時並未選擇與趙興業合兵,而是選擇圍而不攻,與金陵城外的二十萬京營展開對峙。
而這,倒是給了周興霸與顧元重整旗鼓的時間。
二人逃迴金陵城後,便以小皇帝蕭銳的名義發出詔令,召集大齊境內還未遭到戰火損害的各大世家起兵勤王。
隨著詔令下發,還真有不少世家響應,召集族中私兵,朝金陵城方向殺來,準備救駕勤王。
而林時對於顧元的這一係列手段,卻是始終選擇無視。
隻是在金陵城外與南齊大軍對峙,像是在等待什麽。
“報,大帥,荊州急報,深入荊州之地的五萬齊軍已被吳成將軍領兵全殲。”
“報,大帥,吳成將軍傳來急報,他已突破南朔府防線,不日將抵達安南郡。”
“報,大帥,安南郡三大世家授首,吳成將軍正朝著金陵城急行軍,不日將抵達金陵。”
一封封軍報傳進林時的帥帳,正是林時一直在等的麾下主力大軍的消息。
三路大軍之中,吳成的任務最重。
他不僅要負責殲滅獻城縣的五萬大軍。
還需要在殲滅那五萬大軍之後,迅速從南朔府入大齊國境,然後一路肅清大齊南方的世家大族。
這些世家大族,雖說向來標榜自己耕讀傳家。
但事實上是他們豢養的私兵,戰鬥力也不弱。
因此,吳成一路走來,很是費了一番功夫。
當然,這些事情,自然也瞞不過金陵城裏的顧元。
隨著梁軍不斷朝著金陵城逼近,顧元索性連裝都不裝了,直接將蕭銳和薑雲夢軟禁起來,將玉璽和代表皇帝身份的金印都搬到了自己的公廨裏。
一應聖旨和詔令,具由他親自經手下發。
而他這樣做,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保皇黨朝臣的不滿。
麵對這些保皇黨朝臣的發難,顧元的應對也很簡單。
誰反對,便讓周興霸帶人上門,直接屠殺其全府之人。
一番高危高壓的手段下來,整個南齊朝堂,都陷入了詭異的寂靜之中,所有人都在說顧元已經瘋了。
但顧元到底瘋沒瘋,隻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說一開始,他是打算給自己打出一個好的戰績,以便將來與大梁談判時取得更好的條件。
那麽現在,被林時一路追著打之後,他心中便隻剩下了報仇雪恨這一個念頭。
“人呢,人呢,都死哪裏去了?”
公廨裏,顧元的咆哮聲響徹天際。
親衛瑟瑟發抖的進門,行禮道:“大都督!”
顧元雙目通紅,胡子拉碴,惡狠狠地等著親衛,問道:“那些起兵勤王的世家,還沒有人到達金陵嗎?”
親衛趕忙搖頭:“迴......迴大都督的話,暫時,暫時還沒有收到消息。”
一聽這話,顧元頓時暴怒不已:“廢物,簡直是一群廢物!”
親衛瑟瑟發抖,滿臉驚懼之色。
顧元怒罵一句,狂暴道:“再去催,派人去告訴那些世家,我不管他們用什麽辦法,三日內必須趕到金陵勤王。”
“這......”
親衛滿臉為難之色,三日時間,哪能那麽快?
“去啊,愣著幹嘛?”
顧元催促一聲,繼續埋頭案牘。
這時,一名親衛忽然匆匆跑進公廨,滿臉天塌了的表情:“大都督,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顧元倏然抬頭,怒聲道:“說,又怎麽了?”
親衛一下子跪在顧元腳邊,一臉如喪考妣道:“陛下和皇後娘娘,他們,他們,不......不見啦!”
顧元一愣,像是有些沒反應過來。
親衛繼續說道:“方才屬下照例去給陛下和皇後娘娘送午飯,卻發現朝陽殿裏,朝陽殿裏.......”
“蠢材,朝陽殿怎麽了?”
顧元大怒,一腳踹在親衛的心口上。
親衛吐出一口血,滿臉驚懼道:“朝陽殿裏,已是空無一人。”
“什麽?”
一聽這話,顧元頓時像是白日見鬼一般,忍不住踉蹌著後退幾步。
下一刻,他整個人突然氣急敗壞的衝出公廨,直奔軟禁蕭銳和薑雲夢的朝陽殿而去。
親衛們趕忙帶人跟上,一路進宮。
抵達朝陽殿裏,顧元放眼望去,卻隻有自己留下來的禁衛守候,早已沒了蕭銳和薑雲夢的身影。
他不信邪的拽過一個親衛問道:“皇宮裏到處都搜過了嗎?”
親隨滿臉驚懼,顫聲道:“迴.......迴稟大都督,整個皇宮都已經搜過了,確實沒有陛下和皇後娘娘的身影。”
一聽這話,顧元頓時滿臉難以置信的後退兩步:“怎麽會,怎麽會,陛下怎麽可能,他怎麽會拋棄他的子民,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他失神一陣,忽然神色猙獰地問道:“內庫呢,可曾搜過?”
“內庫?”
眾人一愣,隨即有人像是如夢初醒般,迅速跑出宮外。
內庫,是最能證明陛下究竟是逃跑了還是落入賊人之手的證明。
顧元迴神,也忙帶著親衛跟上,去往皇宮內庫查驗。
隻是他剛帶人進入內庫之中,一顆心便瞬間沉入穀底。
隻見原本珍寶無數的內庫,此時已是一片狼藉,庫中寶物,更是早已消失不見。
顧元望著眼前空空如也的內庫,踉蹌著後退一步,忽然腳下一軟,整個人跌倒在地。
他萬萬沒想到,就在他想著如何禦敵的這段時間。
他的帝王,卻已經早就做好了舍棄大齊逃命的準備。
內庫之中的珍寶堆積如山,絕不是短時間內能轉移的,也就是說,他的陛下,早在大梁的大軍,還未打進大齊時,便已經在準備逃跑了。
“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
“他怎麽能逃,他對得起蕭這個姓氏嗎,他對得起這大齊子民嗎,他怎麽能逃,他怎麽能逃?”
顧元眼中淚水滾滾而下,心中是前所未有的無力和絕望。
他怎麽也想不到,他的帝王,會率先拋下所有人逃走。
就在這時,又是一名親衛匆匆進門,臉色難看的朝顧元拱手道:“大都督,屬下奉命帶著聖旨去往皇家祖地調動蕭氏族兵,但皇家祖地,早已,早已空無一人。”
一聽這話,顧元更是忍不住垂足頓胸。
“該死,該死啊,一定是薑雲夢這個臭女人鼓動的陛下,一定是,棄國而逃,他怎配,怎配,怎配做這個國家的帝王啊!”
顧元眼中流出血淚,胸中一口悶氣難以唿出,憋得嘴角溢出鮮血。
當然,這一切,都和薑雲夢與蕭銳沒什麽關係了。
因為此時,他們已經帶著麾下四萬蕭氏族兵,遠離金陵,即將逼近大江出海口。
這半年來,他們將朝政盡數交給張昭,將軍事盡數交給顧元,自己手上一點權力都沒有留下,為的就是這一天。
隻要他們順利趕到大江出海口,從今往後,那便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再也不用擔心大梁這柄懸在頭上的利劍何時會斬落下來。
更不必在擔憂權臣爭權,國家憂患。
往後,他們將會是新秩序裏,唯一的主人。
“逃了?”
聽見高文中的話,眾人不由麵麵相覷,就連林時都有些訝異。
株襄城內,可還有兩萬大軍沒有撤走。
結果,主將先逃了?
林時沉默一瞬,問道:“你確定,他們兩個人都逃了,沒有留下一人死守株襄?”
“下臣,下臣確定,下人親眼看見周興霸背著顧元,拋下了城中兩萬守軍,孤身逃出城去。”
高文中滿臉悲憤的說著。
周興霸和顧元會逃,是連他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早知他麾下這兩萬人會成為棄子,當初他就該直接投降大梁。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等著被拋棄。
林時點點頭,倒也沒有多說什麽。
周興霸和顧元一齊逃走,雖然有些出乎他的預料,但......也實屬正常。
真正到了生死關頭,人性總還是自私的。
無私的人,始終是少數,因此,才需要去誇讚,需要去讓史書大誇特誇。
沉吟片刻,他扭頭看了一眼已經準備開拔的大軍。
對著高文中吩咐道:“高文中,我現在任命你為大梁株襄府守將,你速速迴城,收攏麾下軍士,重新籌建株襄城防務,本帥另有要務,便不與你多言了。”
言罷,林時對著眾將揮揮手,下令道:“傳令下去,大軍即刻開拔!”
“得令!”
眾將聞言,當即拱手領命。
高文中跪在地上,聽見林時的任命,整個人都有些懵逼,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他是來投降的啊。
怎麽又成了株襄府守將,還要重整株襄城防務?
這對嗎?
那他們之前艱難抵抗的意義何在?
林時宣布完高文中的命令,便不在他身上繼續浪費時間。
一座已經廢掉的株襄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失去了戰略意義。
所以,他並不在乎城中這兩萬守軍的結果如何。
更懶得去深思他們的投降是認真的,還是詐降。
反正,他們一支孤軍,也翻不出什麽浪花。
他們要真敢追出來,無非就是浪費點彈藥,順手將他們清理掉。
很快,大軍開拔,踏上了追殺顧元與周興霸的路程。
高文中站在原地,望著那消失在天際線下的梁軍,整個人都有些恍惚。
沉默,震驚,無語,悲憤,種種情緒交織,讓他忍不住長長歎出一口氣。
好消息,梁軍接受了他的投降,並且保留了他的官職,他不會再有生命之憂。
壞消息,這仗白打了,他麾下的將士也白死了。
失魂落魄的迴到株襄城,一時間,他竟然不知道該怎麽向麾下的將士宣布這個消息。
另一邊,林時卻是沒有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小插曲絆住腳步。
他帶著麾下將士一路追到了株襄城東三十裏處的齊軍大營。
可惜的是,還是晚了一步,齊軍已經棄營而去。
甚至連營地,都被一把火燒成了飛灰。
當然,林時倒是不急著追。
齊軍數萬人想要開拔,絕不是短短一天時間能做到的,除非齊軍拋棄所有輜重,奪路而逃。
而現在,齊軍既然已經離去,便意味著他們必然沒有攜帶太多的糧草輜重,甚至可能連甲胄都沒有穿戴整齊。
這樣的情況下,齊軍是跑不遠的。
甚至,很可能出現還未逃出安全距離,將士們便已經四散而逃的場麵。
所以,林時完全可以安安心心的休息一夜,養好精神,再慢慢去追。
下令大軍安營紮寨,林時便鑽進帥帳,打開行軍地圖,開始細細研究起來。
如今,顧元麾下這十八萬大軍,已經構不成威脅。
但他手上能用的大軍,現在也隻剩下他手裏這三萬人,和趙興業麾下那三萬人。
剩餘八萬人,則是已經在吳成的帶領下折返荊州,去和獻城縣那五萬南齊大軍打伏擊。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三路大軍,該是從南北西三個方向一路向金陵城突進。
最後在金陵城下會師,一舉拿下金陵之後,再北上與程名振麾下大軍南北夾擊兩淮之地,徹底收複中原。
隻不過,林時現在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他之前製定三路大軍滅齊的戰略時,隻是算了他手裏擁有的力量。
至於陸氏的留在南齊的後手,他則是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
但現在,陸氏留下來的後手,效果顯然要比他預想的好太多。
至少,三大世家能拉起近兩萬多人三萬人的大軍,就在他的預料之外。
此外還有大大小小數十家世家起兵反叛,雖不能動搖大齊的根基,卻也足以讓齊國君臣都忙得焦頭爛額。
所以,他現在,其實可以嚐試著,團結一下已經起兵的世家,將他們麾下的小股部隊,都吸納到自己麾下。
而這些世家,在軍中或多或少,也多少有些影響力。
屆時他兵臨金陵城下,說不定還能派出他們勸降一部份南齊禁軍。
思及此,林時沒有猶豫,當即喚李忠進門,朝他吩咐道:“李忠,你速速以本帥的名義,朝大齊各府縣發布一封召集令,號召起兵反抗暴齊的各路兵馬趕來相助本帥。”
李忠一愣,神色莫名有些古怪。
心道那些人能趕來相助嗎?
但考慮到這是林時的命令,他還是點點頭,領命而去。
吩咐完李忠,林時想了想,又派人叫來了夏靖。
夏靖進帳,整個人都有些懵。
問道:“大帥這麽晚喚末將前來,可是有什麽要事交代?”
林時點點頭,直言道:“你連夜整頓軍中騎兵,挑出五千人來,追上顧元麾下大軍,驅趕顧元為咱們開路。”
“開路?”
夏靖愣神一瞬,領會林時的用意之後,臉上頓時浮現一抹陰險的笑容。
“末將明白了,末將這就去辦!”
林時微微頷首,也沒有多言,示意夏靖自去之後,便和衣躺迴床上。
一夜休整,大軍的精神頭達到了頂峰,士氣更是如長虹慣日。
夏靖一早,便帶著五千大軍追了上去。
林時則帶著麾下兩萬五千名步卒,不緊不慢的跟在兩支軍隊後麵,一路暢通無阻的穿州過府。
而接下來的局勢,也正如林時所預料的那般。
顧元麾下大軍,在夏靖麾下五千輕騎的逼迫下,每日都有大梁的逃卒脫離隊伍。
一開始,周興霸還會用砍殺逃卒以作威懾,來防止其他將士逃走。
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林時麾下大軍依舊像是狗皮膏藥一樣粘在大軍身後,齊軍之中的將士,也逐漸失去了信心。
更兼大齊各處火起,導致糧道斷絕,軍中逐漸出現缺糧的境地,齊軍將士更是絕望。
連番打擊之下,縱然周興霸以強硬的手段,震懾住了一批人,但還是有更多的人,選擇逃竄。
於是,林時追擊的齊軍,便逐漸從八九萬人,減少到六七萬人,路程走到一半時,更是已經隻剩下了五萬人不到。
與此同時,林時發出去的召集令,也在大齊境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當林時麾下大軍行駛到距離金陵隻剩下不到千裏距離的吳郡之地時。
他也迎來了第一批趕來相助的世家私兵。
吳郡謝氏,百年簪纓士族,在大齊政壇名聲不顯,卻是真正意義上的百年世家。
而光是謝氏與其麾下一眾小世家,便給林時貢獻了足足六千大軍。
而林時,也沒有讓謝氏失望,在謝氏投效的第一時間,便帶兵順手屠戮了謝氏的百年之敵吳郡王氏。
並將謝氏打造成了大齊境內各路諸侯的標杆人物。
這一下,便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越來越多得到消息的叛軍加入了林時的隊伍。
當他終於將顧元麾下的殘軍吃幹抹盡,放顧元與周興霸進入金陵城時,他麾下的大軍也由三萬人迅速膨脹到了五萬人多人。
無獨有偶,當林時麾下五萬大軍兵臨城下之時,趙興業麾下的龍淵水師,也殺穿了大齊北境,將大齊北境上百家數得上名號的世家屠戮一空。
旋即帶上三大世家為他湊出來的三萬大軍,合計大軍六萬一路南下,與林時一西一北,互成犄角之勢,開始圍困金陵。
大梁兵圍金陵的消息,像風一樣迅速傳遍四海九州,一時間,天下巨震。
誰也沒想到,擁兵四十萬的大齊,在林時手底下,竟然連半年時間都沒有撐住,便已經陷入絕境。
一時間,中原周邊無數部族,紛紛派出使者前往太安城朝賀臣服。
同時,金陵城外,林時並未選擇與趙興業合兵,而是選擇圍而不攻,與金陵城外的二十萬京營展開對峙。
而這,倒是給了周興霸與顧元重整旗鼓的時間。
二人逃迴金陵城後,便以小皇帝蕭銳的名義發出詔令,召集大齊境內還未遭到戰火損害的各大世家起兵勤王。
隨著詔令下發,還真有不少世家響應,召集族中私兵,朝金陵城方向殺來,準備救駕勤王。
而林時對於顧元的這一係列手段,卻是始終選擇無視。
隻是在金陵城外與南齊大軍對峙,像是在等待什麽。
“報,大帥,荊州急報,深入荊州之地的五萬齊軍已被吳成將軍領兵全殲。”
“報,大帥,吳成將軍傳來急報,他已突破南朔府防線,不日將抵達安南郡。”
“報,大帥,安南郡三大世家授首,吳成將軍正朝著金陵城急行軍,不日將抵達金陵。”
一封封軍報傳進林時的帥帳,正是林時一直在等的麾下主力大軍的消息。
三路大軍之中,吳成的任務最重。
他不僅要負責殲滅獻城縣的五萬大軍。
還需要在殲滅那五萬大軍之後,迅速從南朔府入大齊國境,然後一路肅清大齊南方的世家大族。
這些世家大族,雖說向來標榜自己耕讀傳家。
但事實上是他們豢養的私兵,戰鬥力也不弱。
因此,吳成一路走來,很是費了一番功夫。
當然,這些事情,自然也瞞不過金陵城裏的顧元。
隨著梁軍不斷朝著金陵城逼近,顧元索性連裝都不裝了,直接將蕭銳和薑雲夢軟禁起來,將玉璽和代表皇帝身份的金印都搬到了自己的公廨裏。
一應聖旨和詔令,具由他親自經手下發。
而他這樣做,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保皇黨朝臣的不滿。
麵對這些保皇黨朝臣的發難,顧元的應對也很簡單。
誰反對,便讓周興霸帶人上門,直接屠殺其全府之人。
一番高危高壓的手段下來,整個南齊朝堂,都陷入了詭異的寂靜之中,所有人都在說顧元已經瘋了。
但顧元到底瘋沒瘋,隻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說一開始,他是打算給自己打出一個好的戰績,以便將來與大梁談判時取得更好的條件。
那麽現在,被林時一路追著打之後,他心中便隻剩下了報仇雪恨這一個念頭。
“人呢,人呢,都死哪裏去了?”
公廨裏,顧元的咆哮聲響徹天際。
親衛瑟瑟發抖的進門,行禮道:“大都督!”
顧元雙目通紅,胡子拉碴,惡狠狠地等著親衛,問道:“那些起兵勤王的世家,還沒有人到達金陵嗎?”
親衛趕忙搖頭:“迴......迴大都督的話,暫時,暫時還沒有收到消息。”
一聽這話,顧元頓時暴怒不已:“廢物,簡直是一群廢物!”
親衛瑟瑟發抖,滿臉驚懼之色。
顧元怒罵一句,狂暴道:“再去催,派人去告訴那些世家,我不管他們用什麽辦法,三日內必須趕到金陵勤王。”
“這......”
親衛滿臉為難之色,三日時間,哪能那麽快?
“去啊,愣著幹嘛?”
顧元催促一聲,繼續埋頭案牘。
這時,一名親衛忽然匆匆跑進公廨,滿臉天塌了的表情:“大都督,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顧元倏然抬頭,怒聲道:“說,又怎麽了?”
親衛一下子跪在顧元腳邊,一臉如喪考妣道:“陛下和皇後娘娘,他們,他們,不......不見啦!”
顧元一愣,像是有些沒反應過來。
親衛繼續說道:“方才屬下照例去給陛下和皇後娘娘送午飯,卻發現朝陽殿裏,朝陽殿裏.......”
“蠢材,朝陽殿怎麽了?”
顧元大怒,一腳踹在親衛的心口上。
親衛吐出一口血,滿臉驚懼道:“朝陽殿裏,已是空無一人。”
“什麽?”
一聽這話,顧元頓時像是白日見鬼一般,忍不住踉蹌著後退幾步。
下一刻,他整個人突然氣急敗壞的衝出公廨,直奔軟禁蕭銳和薑雲夢的朝陽殿而去。
親衛們趕忙帶人跟上,一路進宮。
抵達朝陽殿裏,顧元放眼望去,卻隻有自己留下來的禁衛守候,早已沒了蕭銳和薑雲夢的身影。
他不信邪的拽過一個親衛問道:“皇宮裏到處都搜過了嗎?”
親隨滿臉驚懼,顫聲道:“迴.......迴稟大都督,整個皇宮都已經搜過了,確實沒有陛下和皇後娘娘的身影。”
一聽這話,顧元頓時滿臉難以置信的後退兩步:“怎麽會,怎麽會,陛下怎麽可能,他怎麽會拋棄他的子民,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他失神一陣,忽然神色猙獰地問道:“內庫呢,可曾搜過?”
“內庫?”
眾人一愣,隨即有人像是如夢初醒般,迅速跑出宮外。
內庫,是最能證明陛下究竟是逃跑了還是落入賊人之手的證明。
顧元迴神,也忙帶著親衛跟上,去往皇宮內庫查驗。
隻是他剛帶人進入內庫之中,一顆心便瞬間沉入穀底。
隻見原本珍寶無數的內庫,此時已是一片狼藉,庫中寶物,更是早已消失不見。
顧元望著眼前空空如也的內庫,踉蹌著後退一步,忽然腳下一軟,整個人跌倒在地。
他萬萬沒想到,就在他想著如何禦敵的這段時間。
他的帝王,卻已經早就做好了舍棄大齊逃命的準備。
內庫之中的珍寶堆積如山,絕不是短時間內能轉移的,也就是說,他的陛下,早在大梁的大軍,還未打進大齊時,便已經在準備逃跑了。
“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
“他怎麽能逃,他對得起蕭這個姓氏嗎,他對得起這大齊子民嗎,他怎麽能逃,他怎麽能逃?”
顧元眼中淚水滾滾而下,心中是前所未有的無力和絕望。
他怎麽也想不到,他的帝王,會率先拋下所有人逃走。
就在這時,又是一名親衛匆匆進門,臉色難看的朝顧元拱手道:“大都督,屬下奉命帶著聖旨去往皇家祖地調動蕭氏族兵,但皇家祖地,早已,早已空無一人。”
一聽這話,顧元更是忍不住垂足頓胸。
“該死,該死啊,一定是薑雲夢這個臭女人鼓動的陛下,一定是,棄國而逃,他怎配,怎配,怎配做這個國家的帝王啊!”
顧元眼中流出血淚,胸中一口悶氣難以唿出,憋得嘴角溢出鮮血。
當然,這一切,都和薑雲夢與蕭銳沒什麽關係了。
因為此時,他們已經帶著麾下四萬蕭氏族兵,遠離金陵,即將逼近大江出海口。
這半年來,他們將朝政盡數交給張昭,將軍事盡數交給顧元,自己手上一點權力都沒有留下,為的就是這一天。
隻要他們順利趕到大江出海口,從今往後,那便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再也不用擔心大梁這柄懸在頭上的利劍何時會斬落下來。
更不必在擔憂權臣爭權,國家憂患。
往後,他們將會是新秩序裏,唯一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