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脫下甲胄,換上春衫,林時快步走出帥帳。


    帥帳外,一眾親衛已經早早聚齊,隻等林時出現。


    不遠處,李璦的隊伍也已經豎起了旌旗。


    軍中一眾將領正圍在他身邊說著什麽。


    林時大步朝眾人走近,麵上掛著輕鬆自得的笑容。


    看見林時出現,諸將默契的停下話頭,轉身齊齊朝林時行禮。


    林時點點頭,對著李璦問道:“李司馬,可曾準備好了?”


    “迴大帥的話,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發。”


    李璦微微頷首,指著身後長長的車隊,應了林時一聲。


    “大帥這就要走嗎?”


    程名振望著林時問道,臉上浮現些許不舍之色。


    李晟甕聲道:“要走,起碼也吃飽了肚子再走啊。”


    林時沒有理會李晟的屁話,對著程名振說道:“虎符和節令都在帳中,將士們,就交給你了。”


    程名振一愣,趕忙正色道:“大帥放心,若是不能拿下淮南,末將提頭來見!”


    林時走上前,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沒再多說什麽。


    該交代的事情,昨夜都已經說完,他絕對信任他一手帶出來的這些將領。


    李璦牽馬上前,對著林時道:“大帥,走吧!”


    林時接過馬韁,翻身上馬,帶著親衛,跟著李璦的隊伍緩緩走出大營。


    將士們昨夜也知道了林時要走的事情,紛紛走出營帳相送。


    一群將領們更是送出大營數裏,仍舊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最後還是林時出聲驅趕,眾將這才戀戀不舍的迴營。


    出了大營,林時的狀態馬上就從軍中主帥轉變成了路上的旅人。


    淮南之地多勝景,淮河之名更是馳名天下。


    好不容易能在這中原核心之地走上一遭,林時自然不會放過一路觀景的機會。


    戰馬緩緩前行,隊伍緩緩前行。


    道路兩旁,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農田。


    農田與官道之間,有柳樹相隔。


    淮河緩流,垂柳倒落,漁者歌,行者唱。


    林時毫不懷疑,當戰爭結束之後,這樣的盛世景象,將會蔓延至整個天下。


    李璦明了林時的打算,也故意放慢了隊伍前進的速度。


    一路陪著林時遊山玩水,領略大魏風土人情。


    他縱馬跟在林時身旁,笑問道:“大帥善詩文,在我大梁素有詩仙之稱,見此美景,不知可有佳作湧現於心頭?”


    聽見李璦的吹捧,林時不由笑罵道:“滾蛋,滿天下誰人不知道我的詩仙之名是花錢買來的,你誠心要看我出醜是吧?”


    一聽這話,李璦趕緊告罪:“大帥說的哪裏話,世上誰人不知,當年雲夢公主入郢都時,大帥曾一一曲《洛神賦》,打得魏國詩詞之作抬不起頭來?末將也是想著氣氛到這裏了,便隨口一問,大帥若是不想作,那不作便是。”


    看著李璦謹小慎微的樣子,林時情不自禁的翻了個白眼,但也懶得和他廢話。


    他一向認為,裝逼這種事情,是要分環境的。


    隻有在特定的人跟前,裝逼才能起到完美的效果,比如美女。


    現在滿隊伍都是一群大老爺們兒,他裝逼給誰看啊,他又不是有病。


    於是,他果斷倒躺在馬背上,繼續看起了風景。


    一路走,一路看,林時非常享受這難得的愜意時光。


    但再愜意的時光,也總有結束的時候。


    半個月時間一晃而過,當林時從遊人的心態之中迴過神來之時,高大的神都城牆,也出現在了林時眼前。


    望著眼前的大魏舊都,如今的大梁東都,林時也不禁有些感慨。


    當初他在郢都城剽竊洛神賦的時候,也沒有想過,有一天,他竟然真能帶兵將神都給打下來。


    畢竟,那會兒他也就是一個有點本事的狂生罷了。


    也得虧姬玲瓏不是什麽昏君,沒在一開始他口出狂言的時候直接將他砍了。


    不然,如今天下局勢若何,還未可知呢。


    思及此,林時突然來了剽竊的興趣。


    他望著越來越近的洛陽古城牆,忽地高聲誦念道:“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聽見林時突然念詞,一旁的李璦頓時愣了一下。


    但在聽見林時念完整首詞的內容之後,一張老臉頓時就激動起來。


    他忙縱馬上前,一臉激動地問道:“大帥,這......這詩餘......這詩餘,是大帥即興所作嗎?”


    林時也不知道他在激動個什麽勁兒,但看見他麵紅耳赤的樣子,還是微微頷首,臉上也適時的浮現一抹矜持。


    聽得林時確認,李璦頓時更加激動,當即高聲道:“好!”


    林時詫異的看了他一眼,終究還是沒忍住心裏的疑惑,問道:“我寫詞,你好什麽好?”


    “不是我好,不是我好!”


    聽見林時的質問,李璦滿臉激動的搖頭,解釋道:“末將是說,大帥這首詩餘寫得好,寫得好啊,真的好!”


    聽著李璦樸素的誇讚,林時不由挑了挑眉,笑吟吟地問道:“那你說說,這首詩餘到底好在何處?”


    李璦興奮道:“此詩餘,用詞精簡,卻又朗朗上口,表麵上看,大帥似是寄情於山水,詞間充斥著豪放不羈;末將卻是能從中聽出大帥那淡泊的胸懷,堪稱謫仙臨凡,當真是難得一見的傳世佳作。”


    李璦濤濤不絕的講著,臉上的興奮之色越來越濃。


    林時忽然有些後悔讓他開口了。


    以前怎麽沒發現,這廝是個碎嘴子,還這麽會拍馬屁?


    這詞,是他說那意思嗎?


    李璦卻是越說越興奮,手舞足蹈道:“更難得的......”


    “停!”


    見李璦像是咀了炫邁,根本停不下來,林時趕忙叫停他。


    李璦一愣,頗有些意猶未盡的挺住話頭,扭頭朝林時問道:“怎麽了大帥,末將有哪裏說得不對嗎?”


    “沒有,說得很好,每一句話都說到了點子上!”


    林時先是肯定了一下李璦的馬屁,隨即解釋道:“我是想告訴你,咱們要進城了,你要真覺得這首詞好,那就下去寫個一千字......”


    林時解釋著解釋著,忽然停下了話頭。


    他突然想起來,當初也有人這麽誇他的詩好。


    隻不過,那人不像李璦這般,真能把他的詩誇出花兒來。


    反正翻來覆去,也就知道一個好字,要不然就是給他來上一句大帥寫的詩肯定是好詩。


    林時頓了頓,忽然理解了那句忽有故人心上過是什麽意思。


    於是,他果斷改口道:“寫個一萬字的讀後感吧,誇誇這首詩到底哪裏好。”


    李璦欣然應允,並未因為林時要他寫一萬字而退縮。


    對於他一個文人來說,不怕寫文章誇詩詞,就怕沒有好的詩詞給他誇。


    畢竟,這年頭的好詩實在太少了。


    天下到處都不穩定,人們連飯都吃不飽,自然沒心情作詩。


    他點頭應下,見城門近在咫尺,當即也不多言。


    一行人緩緩走進城中。


    隨著大梁早早培養好的預備官員湧入新納之土,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穩住的中原的百姓。


    因此,幾個月時間過去,神都城早已從戰爭的泥潭之中掙脫出來,再一次變得繁華,井然有序。


    隻是百姓們在看見如此大規模的隊伍進城時,眼中仍是有些畏懼之色。


    沒辦法,林時麾下親衛和李璦的親衛,盡是帶甲的精銳,一看就不好惹。


    一行人進城,順著中央大街一路前行,最終,在中央大街盡頭的承天門前頓住腳步。


    如今的北魏皇宮,已經被大梁的禁軍封禁。


    所謂皇權不可辱,能辱皇權的,唯有皇權,所以現如今北魏的皇宮名義上乃是大梁的行宮。


    因此,林時和李璦的目的其,其實是朱雀門右邊新立的洛陽留守衙門。


    衙門裏,許多身著大梁官服的官員正在忙碌。


    官員們陡然發現衙門前多出這麽一條長長的隊伍,為首之人,還是本該在軍中的林時,頓時變得誠惶誠恐起來。


    “您是,雍國公?”


    官員們有些不確定。


    畢竟,林時現在,應該在軍中指揮大軍攻取淮南,怎麽也不應該出現在這裏才對。


    林時倒是不意外他們的表現。


    此次他返迴太安城,本身也沒有經過朝中的允許。


    他除了給姬玲瓏去過信之外,便隻給陸清去了消息。


    官員們不知道他迴京,這並不奇怪。


    關鍵時候,還是李璦站出來,給一眾留守神都的官員解釋來龍去脈。


    聽見林時竟然是要迴京陪伴陛下生產,一群留守洛陽的官員頓時爆發出極大的熱情。


    官員之中為首的洛陽留守許先寧更是親熱的上前,將林時和李璦引進了衙門裏。


    開玩笑,不出意外的話,從今往後,這位大帥便不止是軍神了,更是未來的太子殿下的生父。


    此時不巴結,更待何時?


    林時和李璦進了衙門裏,倒是沒再洛陽留守衙門停留多長時間。


    他來衙門,一方麵,是為了了解如今朝中是怎麽治理中原的,另一方麵,便是陪李璦來。


    現如今,神都成為了大梁的糧道轉運中心,便也成了李璦的大本營。


    林時不會在神都多停留,但李璦卻是還有留在神都,為淮南的大軍供應糧草的。


    因此,他必須要協調如今神都城內的各個衙門,以此來保證糧道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兩人從留守衙門裏出來,天色也暗了下來。


    李璦將林時引到了他在神都的軍司馬府住了一夜。


    次日,林時便拜別了李璦,帶著親衛繼續往太安城趕。


    而他一同帶走的,還有李璦誇讚他那首鷓鴣天的一萬字文章。


    沒錯,李璦真熬夜將一萬字誇他的文章給寫了出來。


    就連林時,也被他較真的性格給打動了。


    他發誓,他真的隻是隨便說說,誰能料到李璦是真寫啊。


    但李璦既然寫了,林時便也卻之不恭了。


    離開神都,林時眼前的景色就逐漸變得熟悉起來。


    他沒有走洛河官道,而是選擇了從潼關進關。


    行至渭水原的時候,他特意停住了腳步,帶上從神都城中購買的祭品來到了大河邊上的一座石碑前祭拜。


    石碑,是英雄碑,上麵刻的是當初奉命掘開大河,為林時爭取時間,最後讓大梁徹底占據潼關而犧牲那兩千名將士的名字


    這樣的石碑,漢中也有,太安也有,以後神都也會有。


    而大河邊著一座,格外特殊。


    隻因沒有這兩千人,大梁就不可能徹底占據雍州,有鯨吞天下的機會和資本。


    林時,也不可能如現在這般,成為軍中仙神的代名詞。


    所以,林時既然從這裏顱骨哦,那就必須要來祭拜一番。


    石碑最上麵的名字,叫做辛林。


    林時還記得,辛林是最早跟著他,也是最早成為他心腹之人,比薑望和段從,都還要更早。


    早在去景山府賑災的時候,辛林便已經和他寸步不離了。


    同時,他也是林時的心腹之中,死得最早的一個人,而且是屍骨無存。


    他站在石碑前,望著碑上那一個個名字。


    這些名字的主人是何相貌,有的林時還記得,有的卻是早已模糊。


    親衛們上前擺上供品和香燭,林時卻是未曾上香,而是從懷中逃出來李璦誇讚他的文章,在蠟燭上點燃。


    “辛林啊,你說你不會誇人,現在我找到會誇人的人了,這是他寫的文章,你好好看一看,學一學,若能學個兩三分,也不枉李璦昨夜熬了一宿沒睡。”


    林時絮絮叨叨的將一遝紙張燒在碑前,李璦一夜的心血,就這麽化作了灰燼。


    當然,這都不重要,反正上麵的內容林時也沒細看。


    太多了,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留著自己看,還是燒過去折磨辛林好一些。


    燒完文章,林時便靜靜的站在碑文前方,也不再多話。


    “大帥,天色不早了,咱們上路吧!”


    望著林時怔怔出神的樣子,親衛不由小聲提醒了一句。


    林時迴神,抬頭看看天色,遙望一眼已經近在咫尺的潼關。


    對著親衛輕輕頷首道:“走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梁活閻王,女帝勸我善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率以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率以正並收藏我!大梁活閻王,女帝勸我善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