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霧中,炮聲接連不斷。
炮彈衝破濃霧,擊中的卻是那大寨內層大門前的火炮車。
沒錯,那七輛火炮車還沒來得及開火,就被飛來的炮彈擊中。
而且,射來的炮彈不止一枚。
數十枚炮彈鋪天蓋地而來,七輛火炮車無一幸免。
被炮彈擊中,火炮車中的彈藥儲備瞬間爆炸。
七輛攻城用的火炮車,變成了七顆威力巨大的炸彈,周邊的海匪被全數卷進了爆炸之中。
而,那擊中火炮車的炮彈,並不是來自大寨內層。
炮彈的發射地點,在更遠的地方。
這些炮彈來自於大寨之外,那迷霧籠罩的大海之上。
這是海上艦隊的炮火支援。
與此同時,大寨外層和海匪本營海港,也遭到了炮擊。
海上的炮火十分的猛烈,讓那些還沒有完全從混亂中調整過來的海匪,再一次陷入了慌亂。
是赤州和梅林間的艦隊攻來了嗎?
濃霧彌漫的海上,海匪本營海港和那兩處正在沉沒的水寨之間。
赤州和梅林間兩國的艦隊,依然在和那些不依不饒的海獸纏鬥。
這片海域,漂浮著巨大的海獸屍體,和巨型戰船的殘骸。
而這些屍體和殘骸之間,爆炸仍在不間斷的響起。
傷痕累累的海獸,也沒有放棄攻擊剩餘的戰船。
這些被馴養的海獸,沒剩下幾隻活的了。
而赤州和梅林間兩國的巨型戰船,也損失了大半,剩下的也無一完好。
巨型戰船和巨大海獸之間的衝突,依然沒有分出最後的勝負。
那炮擊海匪大寨,支援大寨內層守備的,並不的這兩國的艦隊。
另一邊,厄沙、舟鐮和帝山三國的艦隊,雖已經完成了對水寨的攻勢,但卻還在向大寨方向前進中。
三國艦隊所在的位置,還沒有赤州與梅林間兩國艦隊離大寨近。
支援的炮火,也不是來自這三國的巨型戰船。
那這炮擊海匪大寨和海港的,是什麽人?
是石船!
海匪海港之外,裝備了火炮的百餘艘石船,正在全力炮擊海匪大寨和海港。
在火山島俘獲的數百石船,裝備了火炮的,也就隻有這港前的百餘艘而已。
雖說,這百餘艘石船的火力,與由巨型戰船組成的赤州、梅林間艦隊相比,相差甚遠。
但,那卻也隻是相對而言
能動用上百戰船的海戰,本身就不算是小規模戰役了。
即便這些石船隻有相當於中型戰船的火力,但卻依然不可小覷。
石船的火炮,覆蓋了海匪船港和海匪大寨。
猛烈的攻勢,讓原本就處於混亂中的海匪死傷慘重。
這些石船,原本就是準備用來橫渡喀蘇魯海的。
所以,對於聯合艦隊來說,石船就是能否順利到達彼岸仙境的關鍵。
這麽金貴的石船,聯合艦隊指揮絕不會輕易派出參戰的。
而事實上,在攻擊開始之後,石船艦隊就被調到了交戰圈外,隻等結束之後與聯合艦隊匯合。
不過,為了確保在艦隊投入戰鬥之後,石船艦隊能自保,以防被偷襲。
這石船艦隊中的火力軍需,以及戰鬥人員都是配備齊全了的。
隻是,這樣的配置,也僅是夠將石船艦隊的戰力驅動起來。
聯合艦隊的主要戰力,還是投入了這次對海匪本營的進攻。
這石船艦隊中的兵將水手,都是五國抽調出來的。
要保持戰力,這石船艦隊也需要一個統帥,但原本五國就沒有統一的調度指揮。
而這石船艦隊戰力的組成,又十分的複雜。
若像赤州與梅林間艦隊那般,指派燕門水師提督施良忠做臨時統帥,在這石船艦隊是行不通的。
赤州與梅林間,因為領土之間並不接壤,所以向來沒有直接的仇怨。
但像厄沙與梅林間,舟鐮與帝山這般國土相互接壤,國與國之間爭鬥多年,結下的仇怨不可謂不深。
即便為了共同的利益,各國軍隊統帥之間,能暫棄仇怨,通力合作。
可兵將之間,卻並不見得有這樣的胸懷。
這般算來,安排哪一國的將帥來臨時指揮石船艦隊,都可能會有一兩國兵將不服。
這裏可是沙場,兵將不和可能會直接導致覆滅。
為了避免因為兵將之間的嫌隙,影響艦隊的安危,五國統帥一致同意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那就是,選一個非五國的將領來臨時指揮石船艦隊。
換句話說,就是從不屬於五國的中部勢力中選出石船艦隊的統帥。
既然是艦隊,首要考慮的是水戰指揮能力。
而在中部勢力中,精通水戰指揮的,隻有一人。
那就是曾經在蒙哥帝國洛德島水軍,擔任過戰艦管事的老漢斯。
原本在五國聯合艦隊攻勢開始前,老漢斯確實是按計劃,帶領石船艦隊在外圍等待。
但,這老獵人雖未參戰,卻也十分關心戰事。
雖說,在濃霧之中,並不能看清具體的戰局發展。
但,在海上水寨和大寨之中的大火卻一樣搶眼。
根據先前的部署,結合大霧中不斷閃爍的炮火和爆炸,老漢斯同樣能判斷艦隊的動向。
起初的攻勢都十分的順利,不管是大寨起火,還是艦隊發起猛攻,都如計劃開展。
直到,大寨和水寨之間炮火和爆炸變得密集起來,老漢斯便覺察出了不對。
按照部署,最先進入大寨和水寨之間的,應該是赤州和梅林間的艦隊。
那密集的炮火,自然是來自這兩國戰船。
可,按位置來看,這兩國艦隊並未到達指定的炮擊位置。
而且,兩國艦隊之中,還有不尋常的爆炸出現。
這般的異常,隻能說明兩國艦隊是遇到了預料之外的阻擊。
老漢斯知道,這兩國艦隊能否在短時間內順利進入指定位置,並對海匪大寨發起進攻,直接關係到最後的成敗。
但,大寨和水寨見的激戰,持續的時間過長,而且沒有立即結束的征兆。
從大局著想,老漢斯也顧不得先前的計劃,直接命令石船艦隊朝海匪大寨壓進。
此時海匪的海上防禦,隻有那些被馴養的海獸。
而這些海獸,都被赤州和梅林間兩國的艦隊吸引。
老漢斯指揮的石船艦隊,繞開兩國艦隊開火的位置,十分順利的插入到了海匪船港。
進入指定位置,老漢斯立馬發起了攻勢。
而且,他有限命令攻擊了大寨內最高處的火光,以此支援大寨內層的野鬼。
那最高處的火光,便是攻寨的火炮車所在的位置。
此時,唐斬和野鬼斬首隊投下的火油,將火炮車外殼引燃,這火光正好指引了石船艦隊的炮火......
......
炮彈衝破濃霧,擊中的卻是那大寨內層大門前的火炮車。
沒錯,那七輛火炮車還沒來得及開火,就被飛來的炮彈擊中。
而且,射來的炮彈不止一枚。
數十枚炮彈鋪天蓋地而來,七輛火炮車無一幸免。
被炮彈擊中,火炮車中的彈藥儲備瞬間爆炸。
七輛攻城用的火炮車,變成了七顆威力巨大的炸彈,周邊的海匪被全數卷進了爆炸之中。
而,那擊中火炮車的炮彈,並不是來自大寨內層。
炮彈的發射地點,在更遠的地方。
這些炮彈來自於大寨之外,那迷霧籠罩的大海之上。
這是海上艦隊的炮火支援。
與此同時,大寨外層和海匪本營海港,也遭到了炮擊。
海上的炮火十分的猛烈,讓那些還沒有完全從混亂中調整過來的海匪,再一次陷入了慌亂。
是赤州和梅林間的艦隊攻來了嗎?
濃霧彌漫的海上,海匪本營海港和那兩處正在沉沒的水寨之間。
赤州和梅林間兩國的艦隊,依然在和那些不依不饒的海獸纏鬥。
這片海域,漂浮著巨大的海獸屍體,和巨型戰船的殘骸。
而這些屍體和殘骸之間,爆炸仍在不間斷的響起。
傷痕累累的海獸,也沒有放棄攻擊剩餘的戰船。
這些被馴養的海獸,沒剩下幾隻活的了。
而赤州和梅林間兩國的巨型戰船,也損失了大半,剩下的也無一完好。
巨型戰船和巨大海獸之間的衝突,依然沒有分出最後的勝負。
那炮擊海匪大寨,支援大寨內層守備的,並不的這兩國的艦隊。
另一邊,厄沙、舟鐮和帝山三國的艦隊,雖已經完成了對水寨的攻勢,但卻還在向大寨方向前進中。
三國艦隊所在的位置,還沒有赤州與梅林間兩國艦隊離大寨近。
支援的炮火,也不是來自這三國的巨型戰船。
那這炮擊海匪大寨和海港的,是什麽人?
是石船!
海匪海港之外,裝備了火炮的百餘艘石船,正在全力炮擊海匪大寨和海港。
在火山島俘獲的數百石船,裝備了火炮的,也就隻有這港前的百餘艘而已。
雖說,這百餘艘石船的火力,與由巨型戰船組成的赤州、梅林間艦隊相比,相差甚遠。
但,那卻也隻是相對而言
能動用上百戰船的海戰,本身就不算是小規模戰役了。
即便這些石船隻有相當於中型戰船的火力,但卻依然不可小覷。
石船的火炮,覆蓋了海匪船港和海匪大寨。
猛烈的攻勢,讓原本就處於混亂中的海匪死傷慘重。
這些石船,原本就是準備用來橫渡喀蘇魯海的。
所以,對於聯合艦隊來說,石船就是能否順利到達彼岸仙境的關鍵。
這麽金貴的石船,聯合艦隊指揮絕不會輕易派出參戰的。
而事實上,在攻擊開始之後,石船艦隊就被調到了交戰圈外,隻等結束之後與聯合艦隊匯合。
不過,為了確保在艦隊投入戰鬥之後,石船艦隊能自保,以防被偷襲。
這石船艦隊中的火力軍需,以及戰鬥人員都是配備齊全了的。
隻是,這樣的配置,也僅是夠將石船艦隊的戰力驅動起來。
聯合艦隊的主要戰力,還是投入了這次對海匪本營的進攻。
這石船艦隊中的兵將水手,都是五國抽調出來的。
要保持戰力,這石船艦隊也需要一個統帥,但原本五國就沒有統一的調度指揮。
而這石船艦隊戰力的組成,又十分的複雜。
若像赤州與梅林間艦隊那般,指派燕門水師提督施良忠做臨時統帥,在這石船艦隊是行不通的。
赤州與梅林間,因為領土之間並不接壤,所以向來沒有直接的仇怨。
但像厄沙與梅林間,舟鐮與帝山這般國土相互接壤,國與國之間爭鬥多年,結下的仇怨不可謂不深。
即便為了共同的利益,各國軍隊統帥之間,能暫棄仇怨,通力合作。
可兵將之間,卻並不見得有這樣的胸懷。
這般算來,安排哪一國的將帥來臨時指揮石船艦隊,都可能會有一兩國兵將不服。
這裏可是沙場,兵將不和可能會直接導致覆滅。
為了避免因為兵將之間的嫌隙,影響艦隊的安危,五國統帥一致同意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那就是,選一個非五國的將領來臨時指揮石船艦隊。
換句話說,就是從不屬於五國的中部勢力中選出石船艦隊的統帥。
既然是艦隊,首要考慮的是水戰指揮能力。
而在中部勢力中,精通水戰指揮的,隻有一人。
那就是曾經在蒙哥帝國洛德島水軍,擔任過戰艦管事的老漢斯。
原本在五國聯合艦隊攻勢開始前,老漢斯確實是按計劃,帶領石船艦隊在外圍等待。
但,這老獵人雖未參戰,卻也十分關心戰事。
雖說,在濃霧之中,並不能看清具體的戰局發展。
但,在海上水寨和大寨之中的大火卻一樣搶眼。
根據先前的部署,結合大霧中不斷閃爍的炮火和爆炸,老漢斯同樣能判斷艦隊的動向。
起初的攻勢都十分的順利,不管是大寨起火,還是艦隊發起猛攻,都如計劃開展。
直到,大寨和水寨之間炮火和爆炸變得密集起來,老漢斯便覺察出了不對。
按照部署,最先進入大寨和水寨之間的,應該是赤州和梅林間的艦隊。
那密集的炮火,自然是來自這兩國戰船。
可,按位置來看,這兩國艦隊並未到達指定的炮擊位置。
而且,兩國艦隊之中,還有不尋常的爆炸出現。
這般的異常,隻能說明兩國艦隊是遇到了預料之外的阻擊。
老漢斯知道,這兩國艦隊能否在短時間內順利進入指定位置,並對海匪大寨發起進攻,直接關係到最後的成敗。
但,大寨和水寨見的激戰,持續的時間過長,而且沒有立即結束的征兆。
從大局著想,老漢斯也顧不得先前的計劃,直接命令石船艦隊朝海匪大寨壓進。
此時海匪的海上防禦,隻有那些被馴養的海獸。
而這些海獸,都被赤州和梅林間兩國的艦隊吸引。
老漢斯指揮的石船艦隊,繞開兩國艦隊開火的位置,十分順利的插入到了海匪船港。
進入指定位置,老漢斯立馬發起了攻勢。
而且,他有限命令攻擊了大寨內最高處的火光,以此支援大寨內層的野鬼。
那最高處的火光,便是攻寨的火炮車所在的位置。
此時,唐斬和野鬼斬首隊投下的火油,將火炮車外殼引燃,這火光正好指引了石船艦隊的炮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