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完全不理會媒體的悲觀預測。
《過春天》一部電影票房不佳而已,還能影響整個公司?
李元青依然跟個沒事人一樣參加青奕公司春節檔慶功宴。
多日未相見的陳曦和李元青,如期出現在慶功宴現場。
雖然同框了,但依然沒有交流,都把對方當做了空氣人。
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慶功宴的氣氛相當詭異。
員工拿到紅包依然開心,可他們臉上都掛上了淡淡憂愁。
李元青致辭時寬慰大家。
“公司最近清理了一些蛀蟲,我想大家都應該高興才對,這對公司以及你們個人的業績都是好事,少了一些吃裏扒外的家夥,大夥也能輕鬆些。
公司的行動暫時不會結束,但也不會影響到大家的正常工作,大家該吃吃,該喝喝。”
陳曦沒有發言。
慶功宴進行到一半。
李元青和劉奕菲離場了。
伴隨著他的離開,其他前來捧場的幾位導演也緊接著離去,黃克要不是因為《唐人街探案2》是本次慶功宴主角,他也想走。
因為有部分前來捧場的媒體記者已經在對他們這些導演旁敲側擊打聽公司內部情況。
他們離場也是不願就這個話題多談。
導演們私下也有試探交流,都是願意跟著李元青,沒他在,九位導演裏至少有八個要去單幹開個人工作室,因為有他坐鎮,大夥才願意報團。
導演們躲避這個話題。
媒體就隻能在藝人身上再挖點新東西。
藝人裏,潘粵明一定會跟著陳曦走,陳窈有可能也是如此。
舒暢百分百跟著公司,謝苗出去打拚會很累,大概率留在公司。
張若雲本來想跟親爹走,結果自己被親爹賣了,他的麻煩事還有一大堆,現在完全不考慮脫離公司。
倪妮很有可能單幹。
於是媒體抓住倪妮這個突破口,想要從她身上挖點料。
倪妮雖然也很懵,但她有應對方法。
她的經紀人表示倪妮最近很忙,沒空接受采訪。
倪妮確實很忙。
《天才槍手》報名了今年香江金像獎。
倪妮入圍了最佳女主角。
這可不是微博queen類似的熱度獎項,這是實打實的電影節榮譽。
金像獎雖然沒落,可對倪妮這種演員來說,依然值得她全力以赴。
這下,所有人都好像被下達了封口令。
媒體隻能從當事人的隻言片語和他們的行為上進行揣測。
慶功宴的“無互動”就夠他們寫八百篇文章了。
就在公司“內鬥”依然被外界認為很激烈時。
李元青和陳曦悄悄找了個會麵地點商談大事。
確實是突發情況,讓眾人始料未及。
川寶發起了301調查。
將對華國進口的商品進行大規模征稅,並限製華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
貿易戰開打!
明明去年他還來華國顯得格外友好,突然就掄起了大棒!
國際環境一變,文化政治也要發生變化。
“我打算下個月再提交一次改編立國之戰的方案。
是時候放下幻想,鬥爭的主題會占上風。”
陳曦笑道。
“你這樣搞會不會讓上麵很沒麵子,才把你的提議駁迴,一個月不到又被交到了領導麵前,還可能必須要通過,因為此一時彼一時了。”
“你也說了此一時彼一時,這次電影局肯定會往中選部提交,更上麵會幫忙定調的。”
其實陳曦希望李元青不要糾結立國之戰改編,其他主旋律題材也可以考慮一下,但見李元青如此執著,她把想說的話給咽了迴去。
李元青沒有注意到對方的欲言又止,而是說起另外一件事。
“公司那隻最大的蛀蟲基本有眉目了,我現在有了點猶豫,想聽聽你的意見。”
“你是說馬越嗎?”
“你知道他的事?”
“我也是剛猜到,華策那個合同捅出來的時間不對勁。
按照上麵的合同,要到2019年才全部履行,現在才2018年,明顯是有人在搞事。
專門挑這個時間點,就是故意給你使絆子,給公司抹黑。
全公司上下,隻有馬越接觸藝人做多,裏麵有多少貓膩也就隻有他清楚了。”
李元青歎了口氣。
“那些職務侵占至今沒有上兩百萬,事情還不算大條,交給警方就足夠。
可我感覺馬越如此抵觸,甚至不惜用億元財務糾紛轉移注意力,怕是他涉及金額特別巨大,真爆出來可能...”
陳曦不說話了,這種事隻能讓李元青抉擇,公開還是隱瞞,陳曦都表示可以。
“看你。”
李元青還沒想好怎麽處理。
就被張局一個電話喊去了電影局。
李元青還覺得奇怪,自己還沒提交呢,怎麽電影局先把他喊過去了。
張局先讓秘書給李元青泡了茶。
他真的很想問,李元青是不是和川寶有聯係,怎麽就這麽巧?
美利堅的工作室剛賣掉,兩邊就鬧掰。
川寶上台時,李元青就提議改編立國之戰。
上個月剛打迴去,估摸著下個月又得討論是不是真要把題材交給李元青。
當然,今天把李元青喊來不是為了這件事。
而是上麵有了新任務,希望李元青能挑起這副擔子。
“你不是一直想要拍主旋律嘛,這次就是想問問你對明年獻禮建國七十周年有沒有好的想法。”
李元青很無語,他不是想要拍主旋律,他就是純粹想要拍立國之戰。
但他還是順著張局的話提了點自己的想法。
“七十年,肯定有不少值得紀念的瞬間,找一些難忘的曆史時刻拍出來,我覺得觀眾應該會有興趣。”
“那你覺得什麽樣的曆史時刻值得拍?”
“那可太多了,我這一時也挑不出最好的,可以等我迴去想想。”
“有哪些方麵,總能現在想出來吧。”
“呃,你比如說,科技進步的瞬間,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就值得拍。又或者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也很值得紀念。
這些對華國曆史產生深刻影響的瞬間都值得紀念。
而且我認為應該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找一些參與事件的小人物進行關注拍攝,才能讓觀眾有更多共鳴。”
張局點點頭。
“想法很好,要不你抽個空提交一份方案上來。”
“張局,那我之前那個...”
“那個不急,我答應你會幫你時刻留意,咱們先把一些肯定能通過的項目完成,再一點點增加難度嘛。”
既是安撫也是事實,華美之間說不定又調和好了呢,國際風雲如此詭譎,誰又能看透未來呢。
《過春天》一部電影票房不佳而已,還能影響整個公司?
李元青依然跟個沒事人一樣參加青奕公司春節檔慶功宴。
多日未相見的陳曦和李元青,如期出現在慶功宴現場。
雖然同框了,但依然沒有交流,都把對方當做了空氣人。
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慶功宴的氣氛相當詭異。
員工拿到紅包依然開心,可他們臉上都掛上了淡淡憂愁。
李元青致辭時寬慰大家。
“公司最近清理了一些蛀蟲,我想大家都應該高興才對,這對公司以及你們個人的業績都是好事,少了一些吃裏扒外的家夥,大夥也能輕鬆些。
公司的行動暫時不會結束,但也不會影響到大家的正常工作,大家該吃吃,該喝喝。”
陳曦沒有發言。
慶功宴進行到一半。
李元青和劉奕菲離場了。
伴隨著他的離開,其他前來捧場的幾位導演也緊接著離去,黃克要不是因為《唐人街探案2》是本次慶功宴主角,他也想走。
因為有部分前來捧場的媒體記者已經在對他們這些導演旁敲側擊打聽公司內部情況。
他們離場也是不願就這個話題多談。
導演們私下也有試探交流,都是願意跟著李元青,沒他在,九位導演裏至少有八個要去單幹開個人工作室,因為有他坐鎮,大夥才願意報團。
導演們躲避這個話題。
媒體就隻能在藝人身上再挖點新東西。
藝人裏,潘粵明一定會跟著陳曦走,陳窈有可能也是如此。
舒暢百分百跟著公司,謝苗出去打拚會很累,大概率留在公司。
張若雲本來想跟親爹走,結果自己被親爹賣了,他的麻煩事還有一大堆,現在完全不考慮脫離公司。
倪妮很有可能單幹。
於是媒體抓住倪妮這個突破口,想要從她身上挖點料。
倪妮雖然也很懵,但她有應對方法。
她的經紀人表示倪妮最近很忙,沒空接受采訪。
倪妮確實很忙。
《天才槍手》報名了今年香江金像獎。
倪妮入圍了最佳女主角。
這可不是微博queen類似的熱度獎項,這是實打實的電影節榮譽。
金像獎雖然沒落,可對倪妮這種演員來說,依然值得她全力以赴。
這下,所有人都好像被下達了封口令。
媒體隻能從當事人的隻言片語和他們的行為上進行揣測。
慶功宴的“無互動”就夠他們寫八百篇文章了。
就在公司“內鬥”依然被外界認為很激烈時。
李元青和陳曦悄悄找了個會麵地點商談大事。
確實是突發情況,讓眾人始料未及。
川寶發起了301調查。
將對華國進口的商品進行大規模征稅,並限製華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
貿易戰開打!
明明去年他還來華國顯得格外友好,突然就掄起了大棒!
國際環境一變,文化政治也要發生變化。
“我打算下個月再提交一次改編立國之戰的方案。
是時候放下幻想,鬥爭的主題會占上風。”
陳曦笑道。
“你這樣搞會不會讓上麵很沒麵子,才把你的提議駁迴,一個月不到又被交到了領導麵前,還可能必須要通過,因為此一時彼一時了。”
“你也說了此一時彼一時,這次電影局肯定會往中選部提交,更上麵會幫忙定調的。”
其實陳曦希望李元青不要糾結立國之戰改編,其他主旋律題材也可以考慮一下,但見李元青如此執著,她把想說的話給咽了迴去。
李元青沒有注意到對方的欲言又止,而是說起另外一件事。
“公司那隻最大的蛀蟲基本有眉目了,我現在有了點猶豫,想聽聽你的意見。”
“你是說馬越嗎?”
“你知道他的事?”
“我也是剛猜到,華策那個合同捅出來的時間不對勁。
按照上麵的合同,要到2019年才全部履行,現在才2018年,明顯是有人在搞事。
專門挑這個時間點,就是故意給你使絆子,給公司抹黑。
全公司上下,隻有馬越接觸藝人做多,裏麵有多少貓膩也就隻有他清楚了。”
李元青歎了口氣。
“那些職務侵占至今沒有上兩百萬,事情還不算大條,交給警方就足夠。
可我感覺馬越如此抵觸,甚至不惜用億元財務糾紛轉移注意力,怕是他涉及金額特別巨大,真爆出來可能...”
陳曦不說話了,這種事隻能讓李元青抉擇,公開還是隱瞞,陳曦都表示可以。
“看你。”
李元青還沒想好怎麽處理。
就被張局一個電話喊去了電影局。
李元青還覺得奇怪,自己還沒提交呢,怎麽電影局先把他喊過去了。
張局先讓秘書給李元青泡了茶。
他真的很想問,李元青是不是和川寶有聯係,怎麽就這麽巧?
美利堅的工作室剛賣掉,兩邊就鬧掰。
川寶上台時,李元青就提議改編立國之戰。
上個月剛打迴去,估摸著下個月又得討論是不是真要把題材交給李元青。
當然,今天把李元青喊來不是為了這件事。
而是上麵有了新任務,希望李元青能挑起這副擔子。
“你不是一直想要拍主旋律嘛,這次就是想問問你對明年獻禮建國七十周年有沒有好的想法。”
李元青很無語,他不是想要拍主旋律,他就是純粹想要拍立國之戰。
但他還是順著張局的話提了點自己的想法。
“七十年,肯定有不少值得紀念的瞬間,找一些難忘的曆史時刻拍出來,我覺得觀眾應該會有興趣。”
“那你覺得什麽樣的曆史時刻值得拍?”
“那可太多了,我這一時也挑不出最好的,可以等我迴去想想。”
“有哪些方麵,總能現在想出來吧。”
“呃,你比如說,科技進步的瞬間,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就值得拍。又或者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也很值得紀念。
這些對華國曆史產生深刻影響的瞬間都值得紀念。
而且我認為應該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找一些參與事件的小人物進行關注拍攝,才能讓觀眾有更多共鳴。”
張局點點頭。
“想法很好,要不你抽個空提交一份方案上來。”
“張局,那我之前那個...”
“那個不急,我答應你會幫你時刻留意,咱們先把一些肯定能通過的項目完成,再一點點增加難度嘛。”
既是安撫也是事實,華美之間說不定又調和好了呢,國際風雲如此詭譎,誰又能看透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