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金馬的電影人中內地占多數。
但從得獎數量來看反而是內地電影的“小年”。
金馬組委會用“李元青拿金馬影帝”的噱頭掩蓋了灣灣電影大獲全勝的事實。
互聯網上全是關於李元青拿影帝的討論與狂歡!
甚至還有人開盤相賭,賭李元青何時與妻子一樣達成華語三金演員獎!
陳曦和忻鈺坤等人連夜迴了北平,開慶功宴也得在大本營開,同時他們都很可惜《大聖歸來》沒能拿獎。
這部電影扛起了國漫複興的大旗,十二億票房證明其商業地位,奈何獎項這一塊沒能得到圓滿。
所以許多“自來水”都很不開心。
甚至有團隊成員迎合“自來水”發表了不滿。
【可以健康麵對公平競爭下的結果!但對於自娛自樂的金馬獎!我隻能說一個字!不服!!!感謝一路走來所有支持和關心我們的好朋友們!我們將腳踏實地!穩步前行!感恩!你們永遠在我心中!!!】
很可惜,但結果已定。
青奕公司也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金馬獎的文藝屬性越來越強,灣灣麵對大陸電影的票房連破紀錄、影院裂變式開張、資本大狂歡、ip湧動等熱鬧場景,也隻能用緊抓獎項的方式堅守自身。
李元青讓陳曦把金馬影帝的獎杯擺在公司就好,不是很重要的榮譽就可以對外展示,值得珍藏的獎杯才放迴家裏,對外標一行頭銜就行。
在美利堅的李元青,感覺到此次電影公關有些棘手。
《八二年生的柳一菲》太不符合奧斯卡學院評委的口味了。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女主角入圍倒是容易些。
勸服這群奧斯卡評委還是得打“種族牌”,雖然不齒,但這是唯一的辦法。
李元青很想專心公關。
奈何國內行業內動向都希望他能發聲。
11月底。
津門舉辦了一場“原創與ip相煎何太急”論壇。
論壇上,阿裏影業副總裁徐遠翔首先拋出了“屌絲購票心理學”概念。
“華國電影接近500億的市場,平均觀眾年齡21.3歲,大概85%到86%的群體來自於19到29歲,也就是說台上在座各位都是被電影票房拋棄的。
可以說你們加起來,加上外延那麽多人也就是10%多一點的票房。這個現實決定了什麽呢?
我認為有三件事,首先要有一個ip,第二是強大的明星陣容,韓國、意大利這些地方,導演身價比明星低多了。這個故事雖然很爛,但是有很多明星陣容,我至少看張臉也可以。第三條,你這個電影有沒有概念,有沒有逆襲的可能性。
如果這三個條件一條都不具備,你肯定是顆粒不收。
這就是屌絲購票心理學。”
在這個基礎上,徐遠翔圖窮匕見。
“我們不會再請專業編劇,包括跟很多國際大導演談都是這樣,我們會請 ip 的貼吧吧主和無數的同人小說作者,最優秀的挑十個組成一個小組,然後再挑幾個人寫故事。我不要你寫劇本,就是寫故事,也跟殺人遊戲一樣不斷淘汰,最後那個寫得最好的,我們給重金獎勵,然後給他保留編劇甚至是故事原創的片頭署名。
然後我們再找一些專業編劇一起創作,這個是符合超級 ip 研發過程的……”
他的言論在編劇界引起軒然大波!
當時論壇還沒結束,就有編劇站出來反駁道“我們不是純粹的手法的技術工人”。
“我們不僅僅是編劇技術手法的提供者,我們還應該是一個思想文化藝術價值本身、藝術內容本身的創造者。”
但徐遠翔則居高臨下的表示道。
“我是在給在座的編劇們指出一條生路。”
這場針鋒相對的論壇由此出圈。
論壇結束後,國內編劇聯合起來對其口誅筆伐!
電影《心花路放》和《老炮兒》的編劇董潤年迴擊道。
“把貼吧吧主和無數同仁小說作者圈養在一起廝殺,這不叫創作,叫養蠱,這是對所有人尊嚴的踐踏。創作從根本上關乎的是人心,不是金錢。”
香江電影人文劵批評道。
“如果有錢就能做好電影,李嘉誠早就出手了,幾時輪到這些土豪?!”
著名影評人周黎明也發表微博。
“按此邏輯,不僅編劇不需要,導演也是多餘的,有一個切換鏡頭的導播足矣。最後,什麽ip也不用,讓走紅明星對著鏡頭搞怪,一定能博得眼球。這大概是馬芸或他的手下給中國電影指明的方向吧。”
大量編劇集體轉發博文。
【阿裏影業,走好不送~】
李元青作為國內唯一奧斯卡編劇,他也沒有表示沉默。
他在微博發布長文。
<無論怎麽分析電影和市場,請你們要把觀眾和從業者都當人看!>
【這些年,我一直告誡青奕公司高管,盡量不要與阿裏影業合作,賺錢排在其次,理念差別太大才是根本。
阿裏公司從上到下,所有人是思想裏都透著一股傲慢,一種不把人當人的奇怪思維。
在他們眼裏,“人”沒有思想,隻是數據的奴隸。
因此,隻要把數據分析好了,他們就能通過數據操控“人”。
就像這個徐副總,上來就先把掏錢的潛在客戶定義為“屌絲”。
屌絲配有思想嗎?
作為屌絲,我拍什麽你看什麽不就好了?
這是他們沒把觀眾看成一個個具有獨立思維的人的體現。
同樣,後麵關於編劇的論斷也是一樣的底層邏輯——即編劇隻是電影行業的一顆螺絲,那個好用就換哪個,不好用丟掉就可以。
至於大夥的勞動成果?
耗材哪來勞動成果?
所以,我在這裏告誡阿裏馬芸及你的所有手下,哪怕你們不把客戶當成上帝也沒關係,但請你們把他們當成人,一個有尊嚴、能思考、活生生的人!
給你們勞動的員工不是螺絲釘,他們也是人。
他們有基本人權,不是數據npc。】
這套說辭第二天就登上了文化報紙。
第一條核心論點就是【請把觀眾和從業者當人,他們有基本人權!】
第二條則是為編劇叫屈,他們不能被“寫手”和“機器人”所取代。
之前還是編劇界的風波,如今徹底鬧大了!
但從得獎數量來看反而是內地電影的“小年”。
金馬組委會用“李元青拿金馬影帝”的噱頭掩蓋了灣灣電影大獲全勝的事實。
互聯網上全是關於李元青拿影帝的討論與狂歡!
甚至還有人開盤相賭,賭李元青何時與妻子一樣達成華語三金演員獎!
陳曦和忻鈺坤等人連夜迴了北平,開慶功宴也得在大本營開,同時他們都很可惜《大聖歸來》沒能拿獎。
這部電影扛起了國漫複興的大旗,十二億票房證明其商業地位,奈何獎項這一塊沒能得到圓滿。
所以許多“自來水”都很不開心。
甚至有團隊成員迎合“自來水”發表了不滿。
【可以健康麵對公平競爭下的結果!但對於自娛自樂的金馬獎!我隻能說一個字!不服!!!感謝一路走來所有支持和關心我們的好朋友們!我們將腳踏實地!穩步前行!感恩!你們永遠在我心中!!!】
很可惜,但結果已定。
青奕公司也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金馬獎的文藝屬性越來越強,灣灣麵對大陸電影的票房連破紀錄、影院裂變式開張、資本大狂歡、ip湧動等熱鬧場景,也隻能用緊抓獎項的方式堅守自身。
李元青讓陳曦把金馬影帝的獎杯擺在公司就好,不是很重要的榮譽就可以對外展示,值得珍藏的獎杯才放迴家裏,對外標一行頭銜就行。
在美利堅的李元青,感覺到此次電影公關有些棘手。
《八二年生的柳一菲》太不符合奧斯卡學院評委的口味了。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女主角入圍倒是容易些。
勸服這群奧斯卡評委還是得打“種族牌”,雖然不齒,但這是唯一的辦法。
李元青很想專心公關。
奈何國內行業內動向都希望他能發聲。
11月底。
津門舉辦了一場“原創與ip相煎何太急”論壇。
論壇上,阿裏影業副總裁徐遠翔首先拋出了“屌絲購票心理學”概念。
“華國電影接近500億的市場,平均觀眾年齡21.3歲,大概85%到86%的群體來自於19到29歲,也就是說台上在座各位都是被電影票房拋棄的。
可以說你們加起來,加上外延那麽多人也就是10%多一點的票房。這個現實決定了什麽呢?
我認為有三件事,首先要有一個ip,第二是強大的明星陣容,韓國、意大利這些地方,導演身價比明星低多了。這個故事雖然很爛,但是有很多明星陣容,我至少看張臉也可以。第三條,你這個電影有沒有概念,有沒有逆襲的可能性。
如果這三個條件一條都不具備,你肯定是顆粒不收。
這就是屌絲購票心理學。”
在這個基礎上,徐遠翔圖窮匕見。
“我們不會再請專業編劇,包括跟很多國際大導演談都是這樣,我們會請 ip 的貼吧吧主和無數的同人小說作者,最優秀的挑十個組成一個小組,然後再挑幾個人寫故事。我不要你寫劇本,就是寫故事,也跟殺人遊戲一樣不斷淘汰,最後那個寫得最好的,我們給重金獎勵,然後給他保留編劇甚至是故事原創的片頭署名。
然後我們再找一些專業編劇一起創作,這個是符合超級 ip 研發過程的……”
他的言論在編劇界引起軒然大波!
當時論壇還沒結束,就有編劇站出來反駁道“我們不是純粹的手法的技術工人”。
“我們不僅僅是編劇技術手法的提供者,我們還應該是一個思想文化藝術價值本身、藝術內容本身的創造者。”
但徐遠翔則居高臨下的表示道。
“我是在給在座的編劇們指出一條生路。”
這場針鋒相對的論壇由此出圈。
論壇結束後,國內編劇聯合起來對其口誅筆伐!
電影《心花路放》和《老炮兒》的編劇董潤年迴擊道。
“把貼吧吧主和無數同仁小說作者圈養在一起廝殺,這不叫創作,叫養蠱,這是對所有人尊嚴的踐踏。創作從根本上關乎的是人心,不是金錢。”
香江電影人文劵批評道。
“如果有錢就能做好電影,李嘉誠早就出手了,幾時輪到這些土豪?!”
著名影評人周黎明也發表微博。
“按此邏輯,不僅編劇不需要,導演也是多餘的,有一個切換鏡頭的導播足矣。最後,什麽ip也不用,讓走紅明星對著鏡頭搞怪,一定能博得眼球。這大概是馬芸或他的手下給中國電影指明的方向吧。”
大量編劇集體轉發博文。
【阿裏影業,走好不送~】
李元青作為國內唯一奧斯卡編劇,他也沒有表示沉默。
他在微博發布長文。
<無論怎麽分析電影和市場,請你們要把觀眾和從業者都當人看!>
【這些年,我一直告誡青奕公司高管,盡量不要與阿裏影業合作,賺錢排在其次,理念差別太大才是根本。
阿裏公司從上到下,所有人是思想裏都透著一股傲慢,一種不把人當人的奇怪思維。
在他們眼裏,“人”沒有思想,隻是數據的奴隸。
因此,隻要把數據分析好了,他們就能通過數據操控“人”。
就像這個徐副總,上來就先把掏錢的潛在客戶定義為“屌絲”。
屌絲配有思想嗎?
作為屌絲,我拍什麽你看什麽不就好了?
這是他們沒把觀眾看成一個個具有獨立思維的人的體現。
同樣,後麵關於編劇的論斷也是一樣的底層邏輯——即編劇隻是電影行業的一顆螺絲,那個好用就換哪個,不好用丟掉就可以。
至於大夥的勞動成果?
耗材哪來勞動成果?
所以,我在這裏告誡阿裏馬芸及你的所有手下,哪怕你們不把客戶當成上帝也沒關係,但請你們把他們當成人,一個有尊嚴、能思考、活生生的人!
給你們勞動的員工不是螺絲釘,他們也是人。
他們有基本人權,不是數據npc。】
這套說辭第二天就登上了文化報紙。
第一條核心論點就是【請把觀眾和從業者當人,他們有基本人權!】
第二條則是為編劇叫屈,他們不能被“寫手”和“機器人”所取代。
之前還是編劇界的風波,如今徹底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