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頓是在去年11月16日離世。
《滾蛋吧!腫瘤君》也選定在她去世一周年之際公映。
11月14日。
電影舉辦首映禮。
韓嚴領著主創團隊出席。
整場首映禮歡笑與淚水共存。
舒暢表示這部電影是她從業以來演的最用心、最喜歡的一部電影。
“當韓導選中我邀請我出演熊頓時,我真的非常意外。
我了解熊頓的故事後,被她的個性和故事感動。
我們都是很樂觀,有點二,快樂地把自己的悲傷包裹起來的人,隻是我沒有熊頓那麽勇敢。”
談起第一次見熊頓以及得知熊頓離世的消息,舒暢的眼淚就止不住的流。
“雖然我當時隻認識她一周,可聽聞她離去的消息,我那天哭得泣不成聲,她的身體在疾病麵前如此脆弱,但她的心靈卻在命運麵前無比堅強!
中午見到熊頓爸爸就‘情緒失控’,讀了熊媽寫給我的信以後更是止不住眼淚。
她是我人生中最特殊的‘好朋友’。”
劉奕菲在台下靠著李元青的肩頭,看著大屏幕上閃過的照片,也是眼泛淚花。
“為什麽命運要折磨這麽樂觀開朗的女孩?”
李元青安慰道。
“正是因為命運的折磨才讓熊頓身上的閃光點顯得格外珍貴。”
韓嚴在現場送給舒暢一片紅紅的樹葉。
他現場玩起諧音梗。
“你姓舒,麵對鏡頭會喊耶,今年兩部電影也能讓你大紅大火,所以送你一片紅色的樹葉以作祝福。”
舒暢笑道。
“導演,有人跟你說過這種諧音梗很冷嗎?”
韓嚴還沒反應過來,台下影迷笑成一片。
別看韓嚴拍了不少愛情片,但他想出的宣傳新花樣真的很“直男”。
舒暢最後還是感謝了韓嚴為她花心思。
“我會好好珍藏導演的祝福!”
男主角原本想聯係吳言祖,沒想到他老婆lisa正好懷孕了,已經接了《魔警》的情況下就不會再接其他戲了。
所以隻能請出另一位與青奕公司有過合作的帥大叔——焦恩俊!
兩人還一起演過《寶蓮燈》、《魔幻手機》呢。
不過焦恩俊沒有來到現場。
因為《北京遇上西雅圖2》開機了,他抽不出時間。
焦恩俊選擇給舒暢寫一封信。
韓嚴在現場念了出來。
在信裏,焦恩俊以長輩的口吻誇讚舒暢這一路走來的成長。
【第一次見你時,你是十六七歲的‘小玉’,那時的你身上盡是靈動...】
焦恩俊在信的後半部分則是對熊頓的惋惜與感動。
非常溫暖的一封信。
當信念完,在場熊頓粉絲以及影迷朋友們鼓起了掌,他們都感受到了焦恩俊的溫柔。
活動舉辦至最後,李元青上台宣布道。
“青奕公司會把電影上映後的屬於熊頓的版稅收入用以成立公益基金,用於幫助那些與腫瘤鬥爭的人。
我代表我本人和劉奕菲向該公益基金捐款一千萬華幣。
暢暢作為飾演熊頓的演員,由她親自將這些善款交到該交付的人手裏。
青奕公司會進行全程跟蹤報道。
我們已經從熊頓身上獲得了名氣,電影上映後還會獲得票房收益。
所有我們應該對社會有所迴饋,並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傳播熊頓積極樂觀的精神。”
舒暢這時表態道。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們是沽名釣譽,但我在熊頓學到的樂觀告訴我,不必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我作為演員要對得起觀眾,作為熊頓的朋友,我也要對得起她。
熊頓已經安息,但這世上還有千千萬萬掙紮在疾病邊緣的病人,若是能有機會照顧到他們,我相信熊頓的在天之靈也會欣慰的。”
首映禮很成功,尤其是電影質量得到了影迷觀眾的一致認可。
宣發要做的就是將電影口碑轉化為票房。
李元青在出發大連拍攝《濱海小鎮》之前,又得到了一些“正規榮譽”。
例如“四個一批”等政府榮譽。
他也獲得了文聯等機構的正式聘用通知。
劉奕菲問道。
“就是下個月了嗎?”
“對,等塵埃落定,我們就去大連拍戲,劇組工作人員已經過去了。”
“那我現在要做什麽?”
“你現在要準備出席金馬獎啊,這是你第四次入圍了,灣灣那群人再敢耍你,咱們以後就再也不去了。”
“可別,我不去沒事,你不去事兒就大了,上麵萬一責怪你不夠團結咋辦。”
劉奕菲也在漸漸轉變自己的思維,李元青不止是她的丈夫,也是華國電影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尤其是牽涉兩岸三地,她老公沒有多少任性的資本。
李元青毫不在意道。
“我管他們怎麽想?老婆受了委屈,老公替她出頭天經地義!
這些年你難道演的差了?
有幾次是真有機會拿下,卻因時運不濟,這一次表現更好,認真爭一爭又有何不可?
我雖然一直不喜歡小鋼炮,但他當年為徐帆出頭的行為,我還是很認可的。
咱倆是夫妻一體,立場就該一致!”
“mua~
你有這個心,我就很感動了。
不過這次對手是張子怡,真輸了也不丟臉。”
兩口子攬著彼此慢悠悠迴家逗孩子去。
11月16日。
《滾蛋吧!腫瘤君》公映首日。
拿下兩千萬華幣票房。
這個成績算是冷清十一月檔期的正常水平。
可隨著觀眾評價傳開,電影評分穩步提升,反饋至電影票房也在上升!
上映至第三天,電影單日票房突破三千五百萬,總票房也來到八千萬華幣。
舒暢路演除了去線下影廳門店,還會去當地的醫院,對公益基金會篩選出的符合條件的病人進行慰問。
資金更是直接交到病人手上。
公益基金會工作未來還會定期迴訪,對一些情況持續惡化的病人加大愛心投入,而對那些戰勝病魔的特殊案例則是作為正麵積極鼓勵。
舒暢越做越覺得有意思,她能體會到來自天南海北、不同病人之間的特殊遭遇,加上她本人的悲慘童年,她能在傳播熊頓精神的過程中感受到人生意義。
越到後麵,越是舒暢本人在堅持,這不僅是承諾更是對熊頓的一種“愛”。
《滾蛋吧!腫瘤君》也選定在她去世一周年之際公映。
11月14日。
電影舉辦首映禮。
韓嚴領著主創團隊出席。
整場首映禮歡笑與淚水共存。
舒暢表示這部電影是她從業以來演的最用心、最喜歡的一部電影。
“當韓導選中我邀請我出演熊頓時,我真的非常意外。
我了解熊頓的故事後,被她的個性和故事感動。
我們都是很樂觀,有點二,快樂地把自己的悲傷包裹起來的人,隻是我沒有熊頓那麽勇敢。”
談起第一次見熊頓以及得知熊頓離世的消息,舒暢的眼淚就止不住的流。
“雖然我當時隻認識她一周,可聽聞她離去的消息,我那天哭得泣不成聲,她的身體在疾病麵前如此脆弱,但她的心靈卻在命運麵前無比堅強!
中午見到熊頓爸爸就‘情緒失控’,讀了熊媽寫給我的信以後更是止不住眼淚。
她是我人生中最特殊的‘好朋友’。”
劉奕菲在台下靠著李元青的肩頭,看著大屏幕上閃過的照片,也是眼泛淚花。
“為什麽命運要折磨這麽樂觀開朗的女孩?”
李元青安慰道。
“正是因為命運的折磨才讓熊頓身上的閃光點顯得格外珍貴。”
韓嚴在現場送給舒暢一片紅紅的樹葉。
他現場玩起諧音梗。
“你姓舒,麵對鏡頭會喊耶,今年兩部電影也能讓你大紅大火,所以送你一片紅色的樹葉以作祝福。”
舒暢笑道。
“導演,有人跟你說過這種諧音梗很冷嗎?”
韓嚴還沒反應過來,台下影迷笑成一片。
別看韓嚴拍了不少愛情片,但他想出的宣傳新花樣真的很“直男”。
舒暢最後還是感謝了韓嚴為她花心思。
“我會好好珍藏導演的祝福!”
男主角原本想聯係吳言祖,沒想到他老婆lisa正好懷孕了,已經接了《魔警》的情況下就不會再接其他戲了。
所以隻能請出另一位與青奕公司有過合作的帥大叔——焦恩俊!
兩人還一起演過《寶蓮燈》、《魔幻手機》呢。
不過焦恩俊沒有來到現場。
因為《北京遇上西雅圖2》開機了,他抽不出時間。
焦恩俊選擇給舒暢寫一封信。
韓嚴在現場念了出來。
在信裏,焦恩俊以長輩的口吻誇讚舒暢這一路走來的成長。
【第一次見你時,你是十六七歲的‘小玉’,那時的你身上盡是靈動...】
焦恩俊在信的後半部分則是對熊頓的惋惜與感動。
非常溫暖的一封信。
當信念完,在場熊頓粉絲以及影迷朋友們鼓起了掌,他們都感受到了焦恩俊的溫柔。
活動舉辦至最後,李元青上台宣布道。
“青奕公司會把電影上映後的屬於熊頓的版稅收入用以成立公益基金,用於幫助那些與腫瘤鬥爭的人。
我代表我本人和劉奕菲向該公益基金捐款一千萬華幣。
暢暢作為飾演熊頓的演員,由她親自將這些善款交到該交付的人手裏。
青奕公司會進行全程跟蹤報道。
我們已經從熊頓身上獲得了名氣,電影上映後還會獲得票房收益。
所有我們應該對社會有所迴饋,並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傳播熊頓積極樂觀的精神。”
舒暢這時表態道。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們是沽名釣譽,但我在熊頓學到的樂觀告訴我,不必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我作為演員要對得起觀眾,作為熊頓的朋友,我也要對得起她。
熊頓已經安息,但這世上還有千千萬萬掙紮在疾病邊緣的病人,若是能有機會照顧到他們,我相信熊頓的在天之靈也會欣慰的。”
首映禮很成功,尤其是電影質量得到了影迷觀眾的一致認可。
宣發要做的就是將電影口碑轉化為票房。
李元青在出發大連拍攝《濱海小鎮》之前,又得到了一些“正規榮譽”。
例如“四個一批”等政府榮譽。
他也獲得了文聯等機構的正式聘用通知。
劉奕菲問道。
“就是下個月了嗎?”
“對,等塵埃落定,我們就去大連拍戲,劇組工作人員已經過去了。”
“那我現在要做什麽?”
“你現在要準備出席金馬獎啊,這是你第四次入圍了,灣灣那群人再敢耍你,咱們以後就再也不去了。”
“可別,我不去沒事,你不去事兒就大了,上麵萬一責怪你不夠團結咋辦。”
劉奕菲也在漸漸轉變自己的思維,李元青不止是她的丈夫,也是華國電影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尤其是牽涉兩岸三地,她老公沒有多少任性的資本。
李元青毫不在意道。
“我管他們怎麽想?老婆受了委屈,老公替她出頭天經地義!
這些年你難道演的差了?
有幾次是真有機會拿下,卻因時運不濟,這一次表現更好,認真爭一爭又有何不可?
我雖然一直不喜歡小鋼炮,但他當年為徐帆出頭的行為,我還是很認可的。
咱倆是夫妻一體,立場就該一致!”
“mua~
你有這個心,我就很感動了。
不過這次對手是張子怡,真輸了也不丟臉。”
兩口子攬著彼此慢悠悠迴家逗孩子去。
11月16日。
《滾蛋吧!腫瘤君》公映首日。
拿下兩千萬華幣票房。
這個成績算是冷清十一月檔期的正常水平。
可隨著觀眾評價傳開,電影評分穩步提升,反饋至電影票房也在上升!
上映至第三天,電影單日票房突破三千五百萬,總票房也來到八千萬華幣。
舒暢路演除了去線下影廳門店,還會去當地的醫院,對公益基金會篩選出的符合條件的病人進行慰問。
資金更是直接交到病人手上。
公益基金會工作未來還會定期迴訪,對一些情況持續惡化的病人加大愛心投入,而對那些戰勝病魔的特殊案例則是作為正麵積極鼓勵。
舒暢越做越覺得有意思,她能體會到來自天南海北、不同病人之間的特殊遭遇,加上她本人的悲慘童年,她能在傳播熊頓精神的過程中感受到人生意義。
越到後麵,越是舒暢本人在堅持,這不僅是承諾更是對熊頓的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