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四日。
《火星救援》在北平舉辦首映禮。
地點定在政協大禮堂。
就在昨天,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航天局領導今天就出現在首映現場。
他們今天還帶來了一個團隊,在首映現場有大用。
作為有可能破二十億的國產電影,《火星救援》已經是萬眾期盼。
隻要是有空的明星演員都來紅毯上刷個臉。
暑期檔上映的片方,基本要把自家明星拉來溜一下。
除了《小時代》,郭小四還是記得多年前被李元青搞得灰頭土臉的樣子。
楊蜜倒是來了,身上沒帶任何《小時代》的標簽,生怕惹來李元青的不快。
接著才是各資方代表和電影局領導們。
最後,才是電影主創。
唐國強等人是正常裝扮,一身得體中山裝。
但薑聞等五名宇航員演員不一樣,在他們下車時,兩旁等待的人群發現,他們竟然身穿道具宇航服!
薑聞摘下頭盔與眾人打招唿道。
“這玩意兒戴著真熱!”
引來眾人一片笑聲。
李元青和郭凡倒是不用如此,一套黑色西裝足夠。
五名演員加上兩名導演,七人在紅毯前合了一張影之後,邁步走進大禮堂。
在姚貝納的歌聲裏,主持人撒貝寧的開場詞中,首映禮正式開始。
撒貝寧是李元青向中央電視台邀請來的,這種大片,配備的主持人也得有點檔次。
撒貝寧拿著話筒說道。
“我其實沒有主持過電影首映禮,但李導告訴我,《火星救援》意義非凡,項目籌備一年多,拍攝加後期又花了接近兩年,三年多時間,兩億華幣製片成本,凝結了航天人、電影人的心血,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科幻史詩級大片!
在戛納電影節開幕首映時引起轟動,讓世界為華國電影、華國科技側目。
我當時聽到這,熱血澎湃,當即毫不猶豫接下這一委托,能把這麽重要的首映主持機會交給我,我感到很榮幸。
接下來,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主創成員登台!”
薑聞此時又把頭盔戴上,站在隊伍打頭陣的位置,領著眾人一一登台!
每一位主創登台,台下都響起熱烈的掌聲!
眾人都登台後,五名演員這才將頭盔摘下。
撒貝寧稱讚道。
“這身宇航服是真帥!”
薑聞問道。
“是衣服帥還是穿著衣服的人帥?”
“除了不穿衣服的人,都帥!”
一點點笑聲過後,撒貝寧將話筒遞到了郭凡麵前。
“郭導,聽說你完整的參與了道具宇航服的設計、製作、完善等流程,你們跟我們講講演員身穿的這套道具宇航服與真正宇航服之間的區別嗎?”
此刻,後麵大屏幕自動切換成一套真正宇航服的介紹圖。
郭凡拿起話筒向觀眾們介紹種種區別。
講完後,撒貝寧第一個鼓起了掌。
“太用心了,每一個細節都能如此精益求精,這份誠意就得先值十個億票房。
那好,那我們接著問我們的宇航員,你們演這部戲有什麽樣的感受?”
大家都說沒有體驗過,很新奇,也被華國航天人的精神深深感動。
當然,除了這些官話套話以外,薑聞忍不住提到一件事。
“在這裏,我要控訴一下咱們的李導,他竟然讓我‘玩使’,他還沒提前告訴我,惡心的我三天吃不下飯!”
撒貝寧驚奇問道。
“李導,薑導說的是真的嗎?”
李元青笑道。
“其實不是這樣的,這一段若是實拍,對演員的身心會造成巨大的傷害,所以我們采用的是爛泥加上一點氣味揮發劑,模擬了那種狀態,而我們的薑導也貢獻了非常真實的表演。”
“那個氣味揮發劑的成分是什麽?”
“呃,其實和臭雞蛋類似,就是一些含硫化合物。”
撒貝寧稱讚道。
“不愧是華國科幻片大師,李導迴答起來也是非常專業。
我們都知道,李導人生第一部長片就是科幻片,你覺得《火星救援》與當年的《彗星來的那一夜》有什麽不一樣嗎?”
“除了明麵上投資、取景等不一樣以外,我認為兩部電影最大的不同,不在電影內而在電影外。”
“怎麽說?”
“《彗星來的那一夜》基於的科學理論是量子力學、平行宇宙,這類科學理論能否應用到現實,什麽時候投入應用,都很難說,故事中‘幻’的比例比較高。
但《火星救援》不一樣,‘科’的部分占據主要,我始終堅信我們華國的航天人會在不遠的將來踏上月球、登上火星!”
撒貝寧開玩笑道。
“說不定,那一代航天人過兩天就得跟著爸爸媽媽一起走進影廳,欣賞這部《火星救援》!”
航天局領導帶來的團隊向主持人示意,一切已經準備就緒。
撒貝寧看懂了手勢,立刻開始進入今天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與真正的航天員實時互動!
六月二十日,神舟十號航天員進行了華國航天史第一次太空授課!
曆時五十一分鍾!
這一次,應李元青之邀,經航天局領導批準,允許再進行一次為期十分鍾的直播!
真正的三位航天員用十分鍾左右時間向坐在大禮堂的嘉賓們簡單打個招唿,希望一代代航天人能矢誌不渝、拚搏奮鬥,早日實現人類探索星辰大海的夢想!
能有這十分鍾已經是破例了,李元青也不敢奢求什麽。
航天局領導在台上介紹著華國關於未來探索火星的宏偉藍圖。
因為前年“螢火一號”搭載俄羅斯火箭,因對方的火星探測器出現故障,“螢火一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宣告失敗,這讓許多人對華國的火星探索計劃表示悲觀。
航天局領導鄭重告訴國內外,我們不會因為經曆挫折就停下腳步,我們已經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未來時機成熟時,會再次啟動火星探索計劃。
“我相信,我們下一次啟動的計劃會更先進、更科學、更合理、更完善,讓我們華國幾千年的飛天夢成功變為現實,讓李導的電影不再有科幻的標簽,而是一部紀實片。”
李元青表態道。
“若我能看見那一天,以後隻給航天技術拍科普片,我也是甘之如飴!”
《火星救援》在北平舉辦首映禮。
地點定在政協大禮堂。
就在昨天,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航天局領導今天就出現在首映現場。
他們今天還帶來了一個團隊,在首映現場有大用。
作為有可能破二十億的國產電影,《火星救援》已經是萬眾期盼。
隻要是有空的明星演員都來紅毯上刷個臉。
暑期檔上映的片方,基本要把自家明星拉來溜一下。
除了《小時代》,郭小四還是記得多年前被李元青搞得灰頭土臉的樣子。
楊蜜倒是來了,身上沒帶任何《小時代》的標簽,生怕惹來李元青的不快。
接著才是各資方代表和電影局領導們。
最後,才是電影主創。
唐國強等人是正常裝扮,一身得體中山裝。
但薑聞等五名宇航員演員不一樣,在他們下車時,兩旁等待的人群發現,他們竟然身穿道具宇航服!
薑聞摘下頭盔與眾人打招唿道。
“這玩意兒戴著真熱!”
引來眾人一片笑聲。
李元青和郭凡倒是不用如此,一套黑色西裝足夠。
五名演員加上兩名導演,七人在紅毯前合了一張影之後,邁步走進大禮堂。
在姚貝納的歌聲裏,主持人撒貝寧的開場詞中,首映禮正式開始。
撒貝寧是李元青向中央電視台邀請來的,這種大片,配備的主持人也得有點檔次。
撒貝寧拿著話筒說道。
“我其實沒有主持過電影首映禮,但李導告訴我,《火星救援》意義非凡,項目籌備一年多,拍攝加後期又花了接近兩年,三年多時間,兩億華幣製片成本,凝結了航天人、電影人的心血,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科幻史詩級大片!
在戛納電影節開幕首映時引起轟動,讓世界為華國電影、華國科技側目。
我當時聽到這,熱血澎湃,當即毫不猶豫接下這一委托,能把這麽重要的首映主持機會交給我,我感到很榮幸。
接下來,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主創成員登台!”
薑聞此時又把頭盔戴上,站在隊伍打頭陣的位置,領著眾人一一登台!
每一位主創登台,台下都響起熱烈的掌聲!
眾人都登台後,五名演員這才將頭盔摘下。
撒貝寧稱讚道。
“這身宇航服是真帥!”
薑聞問道。
“是衣服帥還是穿著衣服的人帥?”
“除了不穿衣服的人,都帥!”
一點點笑聲過後,撒貝寧將話筒遞到了郭凡麵前。
“郭導,聽說你完整的參與了道具宇航服的設計、製作、完善等流程,你們跟我們講講演員身穿的這套道具宇航服與真正宇航服之間的區別嗎?”
此刻,後麵大屏幕自動切換成一套真正宇航服的介紹圖。
郭凡拿起話筒向觀眾們介紹種種區別。
講完後,撒貝寧第一個鼓起了掌。
“太用心了,每一個細節都能如此精益求精,這份誠意就得先值十個億票房。
那好,那我們接著問我們的宇航員,你們演這部戲有什麽樣的感受?”
大家都說沒有體驗過,很新奇,也被華國航天人的精神深深感動。
當然,除了這些官話套話以外,薑聞忍不住提到一件事。
“在這裏,我要控訴一下咱們的李導,他竟然讓我‘玩使’,他還沒提前告訴我,惡心的我三天吃不下飯!”
撒貝寧驚奇問道。
“李導,薑導說的是真的嗎?”
李元青笑道。
“其實不是這樣的,這一段若是實拍,對演員的身心會造成巨大的傷害,所以我們采用的是爛泥加上一點氣味揮發劑,模擬了那種狀態,而我們的薑導也貢獻了非常真實的表演。”
“那個氣味揮發劑的成分是什麽?”
“呃,其實和臭雞蛋類似,就是一些含硫化合物。”
撒貝寧稱讚道。
“不愧是華國科幻片大師,李導迴答起來也是非常專業。
我們都知道,李導人生第一部長片就是科幻片,你覺得《火星救援》與當年的《彗星來的那一夜》有什麽不一樣嗎?”
“除了明麵上投資、取景等不一樣以外,我認為兩部電影最大的不同,不在電影內而在電影外。”
“怎麽說?”
“《彗星來的那一夜》基於的科學理論是量子力學、平行宇宙,這類科學理論能否應用到現實,什麽時候投入應用,都很難說,故事中‘幻’的比例比較高。
但《火星救援》不一樣,‘科’的部分占據主要,我始終堅信我們華國的航天人會在不遠的將來踏上月球、登上火星!”
撒貝寧開玩笑道。
“說不定,那一代航天人過兩天就得跟著爸爸媽媽一起走進影廳,欣賞這部《火星救援》!”
航天局領導帶來的團隊向主持人示意,一切已經準備就緒。
撒貝寧看懂了手勢,立刻開始進入今天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與真正的航天員實時互動!
六月二十日,神舟十號航天員進行了華國航天史第一次太空授課!
曆時五十一分鍾!
這一次,應李元青之邀,經航天局領導批準,允許再進行一次為期十分鍾的直播!
真正的三位航天員用十分鍾左右時間向坐在大禮堂的嘉賓們簡單打個招唿,希望一代代航天人能矢誌不渝、拚搏奮鬥,早日實現人類探索星辰大海的夢想!
能有這十分鍾已經是破例了,李元青也不敢奢求什麽。
航天局領導在台上介紹著華國關於未來探索火星的宏偉藍圖。
因為前年“螢火一號”搭載俄羅斯火箭,因對方的火星探測器出現故障,“螢火一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宣告失敗,這讓許多人對華國的火星探索計劃表示悲觀。
航天局領導鄭重告訴國內外,我們不會因為經曆挫折就停下腳步,我們已經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未來時機成熟時,會再次啟動火星探索計劃。
“我相信,我們下一次啟動的計劃會更先進、更科學、更合理、更完善,讓我們華國幾千年的飛天夢成功變為現實,讓李導的電影不再有科幻的標簽,而是一部紀實片。”
李元青表態道。
“若我能看見那一天,以後隻給航天技術拍科普片,我也是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