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金陵十三釵》vs《龍門飛甲》
李元青在韓國接到了童局的一個邀請,上麵打算請李元青當顧問,參與明年華美之間的談判。
“童局,我老婆估計快生了,怕是沒空啊。”
“不會耽誤你多少功夫,就在《花木蘭》北美宣傳時參與討論就好,決策不可能讓你來做,隨時給領導提供思考、解釋和建議就行。”
“行,既然是為國效力,我的電話時刻暢通,領導隨時都能聯係我。”
要說整個內地電影行業裏,誰能比李元青更了解好萊塢?
他就在別人的地盤上賺了不少刀樂,而他的基本盤又不在美利堅,他是妥妥的自己人,不找他是不可能的。
應下了這項差事,李元青也沒多想什麽,反正自己肯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至於最後的結果就不是他能決定的了。
國內,賀歲檔進入白熱化。
餘東率先指責《金陵十三釵》有“三宗罪”。
誇大6億元的影片投資。
北美造勢涉嫌扯虎皮拉大旗。
不該將投資風險轉嫁給觀眾。
餘東爆料張衛平巨量的製片成本裏有很大一部分支出用以支付男主角貝爾的片酬及其他開銷。
例如,去年貝爾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張衛平當即花美元,約17萬元人民幣專門為貝爾在好萊塢最有影響力的娛樂刊物《綜藝》上打了一個祝賀廣告。
內容僅是華國知名導演張一謀祝賀他在奧斯卡取得榮譽,並向他在《金陵十三釵》中的卓越表現和敬業精神予以感謝。
類似花銷繁多,加上貝爾自身的高片酬,所以《金陵十三釵》嚴格意義上隻是粗製濫造。
張衛平完全不作辯解,立刻威脅道。
“《金陵十三釵》的觀眾不要去博納影業看了,它們放映不了。”
要知道,張衛平和院線的紛爭其實沒有結束,依然有部分院線“負隅頑抗”,不想完全聽張衛平的指手畫腳。
而張衛平拿捏他們的手段就是不讓他們放《金陵十三釵》。
“不給這些不識相的院線提供拷貝!”
尤其是博納影業。
在張衛平眼裏必須要敲打敲打!
這邊剛教訓完。
餘東立刻不講武德獻殷勤。
既然你們沒電影放映,那《龍門飛甲》就提前上映!
從12月16日提前到12月15日14點,比《金陵十三釵》15日18點上映還要早4個小時,氣都要氣死你!
然後,兩部電影就在你來我往、唇槍舌劍中上映。
結果出爐,《龍門》首日票房約為2200萬元,《十三釵》首日票房約為1700萬元。
張衛平真的要被氣死了。
為什麽!
為什麽!
為什麽!
這可是張一謀的電影呐!
按照他的想法。
這部電影投資6億元,中國票房預期是10億元,對我來說不是很大的難題。按照40%的利潤來看,我可以有4億元的利潤,剩下兩億元就從海外市場收,多大點事啊?
這才是張一謀電影的正常票房,為什麽現在相去甚遠?
張衛平在新畫麵辦公室氣得肝疼。
他貸款了幾個億,就為了梭哈一把大的,沒想到拉了一把大的。
但他接受采訪時不可能如此失態。
“這才剛開了個頭,從電影院走出來的首批觀眾,相信一定會將自己的觀影感受告訴親朋好友,隨著口碑的傳播和建立,《金陵十三釵》的真正發力,還在後頭。”
現在這個情況隻能死撐。
他也明顯感覺張一謀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言聽計從了,老黃牛也有了想要掙脫束縛的想法。
不行!
張衛平現在隻有期待抓住另外一根救命稻草——衝奧!
《金陵十三釵》報了金球獎、奧斯卡獎,隻要有一個能得獎,他張衛平依然可以對張一謀說,自己沒有對不起你!
除了張衛平難受。
其實餘東也沒高興到哪兒去。
在他的預估裏,《龍門飛甲》首日也要有個四千來萬票房才對吧。
而且首周票房出爐時讓他更破防。
《金陵十三釵》上映4天共吸引349萬觀眾,累計票房1.42億。《龍門飛甲》上映4天共吸引312萬觀眾,累計票房1.34億。
自己哪怕耍了點手段,提前幾個小時上映,總票房還是被《金陵十三釵》壓了一頭?
武俠再沒落,但導演可是徐克誒。
主角還請了李連傑、周訊和陳琨。
周訊和陳琨在“畫皮係列”裏表現得那麽好,《畫皮2》更是創造了新的國產電影票房記錄,怎麽把他們換成配角後,成績就降下來了呢?
合著片方給李連傑開一億華幣片酬反而開得一點不值!
《龍門飛甲》宣發要求幾位演員都要接著跑宣傳,這部電影裏有周訊、陳琨、李宇春...都是無數擁躉的大明星,就得靠你們忽悠觀眾進來買票!
《龍門飛甲》的3d票價也不便宜,一張至少八十,隻有冤大頭們才能掏錢掏的爽快。
為了炒作3d的噱頭。
徐克還向眾人透露,自己已經在準備第二部3d大片——《智取威虎山》。
“感謝博納,感謝餘總為了搞定了版權。”
徐克想拍《智取威虎山》完全來源於年輕時的經曆,他想要借助先進的技術完成心裏的執念,同時,他可是香江導演,拍這種主旋律是有政治意義的,內地會給他大開綠燈。
在電影罵戰之外。
李元青竟然罕見的接到了張一謀的私人電話。
“張導,我身邊沒人了,如果有什麽話可以直言。”
“元青,我想問你,你們青奕公司還缺藝人嗎?”
李元青腦子一轉就知道什麽情況。
二張要準備分手了,張一謀在給旗下藝人找出路了。
李元青歎了口氣。
“張導,青奕公司不缺藝人了。”
張一謀沉默良久,隨後說道。
“知道了,元青,不好意思打擾到你了。”
“張導,我雖然幫不上忙,但我得提醒你一句,手下藝人的合約到底在誰手上,你要趕緊搞清楚。”
“什麽意思?”
“張導,合約簽在你的手裏還是新畫麵的手裏,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新畫麵的頭頭是張衛平,不是你。”
“我懂了,我會盡快搞清楚這件問題。”
掛斷電話後。
李元青感慨道。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二張終是要分道揚鑣了。”
李元青在韓國接到了童局的一個邀請,上麵打算請李元青當顧問,參與明年華美之間的談判。
“童局,我老婆估計快生了,怕是沒空啊。”
“不會耽誤你多少功夫,就在《花木蘭》北美宣傳時參與討論就好,決策不可能讓你來做,隨時給領導提供思考、解釋和建議就行。”
“行,既然是為國效力,我的電話時刻暢通,領導隨時都能聯係我。”
要說整個內地電影行業裏,誰能比李元青更了解好萊塢?
他就在別人的地盤上賺了不少刀樂,而他的基本盤又不在美利堅,他是妥妥的自己人,不找他是不可能的。
應下了這項差事,李元青也沒多想什麽,反正自己肯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至於最後的結果就不是他能決定的了。
國內,賀歲檔進入白熱化。
餘東率先指責《金陵十三釵》有“三宗罪”。
誇大6億元的影片投資。
北美造勢涉嫌扯虎皮拉大旗。
不該將投資風險轉嫁給觀眾。
餘東爆料張衛平巨量的製片成本裏有很大一部分支出用以支付男主角貝爾的片酬及其他開銷。
例如,去年貝爾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張衛平當即花美元,約17萬元人民幣專門為貝爾在好萊塢最有影響力的娛樂刊物《綜藝》上打了一個祝賀廣告。
內容僅是華國知名導演張一謀祝賀他在奧斯卡取得榮譽,並向他在《金陵十三釵》中的卓越表現和敬業精神予以感謝。
類似花銷繁多,加上貝爾自身的高片酬,所以《金陵十三釵》嚴格意義上隻是粗製濫造。
張衛平完全不作辯解,立刻威脅道。
“《金陵十三釵》的觀眾不要去博納影業看了,它們放映不了。”
要知道,張衛平和院線的紛爭其實沒有結束,依然有部分院線“負隅頑抗”,不想完全聽張衛平的指手畫腳。
而張衛平拿捏他們的手段就是不讓他們放《金陵十三釵》。
“不給這些不識相的院線提供拷貝!”
尤其是博納影業。
在張衛平眼裏必須要敲打敲打!
這邊剛教訓完。
餘東立刻不講武德獻殷勤。
既然你們沒電影放映,那《龍門飛甲》就提前上映!
從12月16日提前到12月15日14點,比《金陵十三釵》15日18點上映還要早4個小時,氣都要氣死你!
然後,兩部電影就在你來我往、唇槍舌劍中上映。
結果出爐,《龍門》首日票房約為2200萬元,《十三釵》首日票房約為1700萬元。
張衛平真的要被氣死了。
為什麽!
為什麽!
為什麽!
這可是張一謀的電影呐!
按照他的想法。
這部電影投資6億元,中國票房預期是10億元,對我來說不是很大的難題。按照40%的利潤來看,我可以有4億元的利潤,剩下兩億元就從海外市場收,多大點事啊?
這才是張一謀電影的正常票房,為什麽現在相去甚遠?
張衛平在新畫麵辦公室氣得肝疼。
他貸款了幾個億,就為了梭哈一把大的,沒想到拉了一把大的。
但他接受采訪時不可能如此失態。
“這才剛開了個頭,從電影院走出來的首批觀眾,相信一定會將自己的觀影感受告訴親朋好友,隨著口碑的傳播和建立,《金陵十三釵》的真正發力,還在後頭。”
現在這個情況隻能死撐。
他也明顯感覺張一謀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言聽計從了,老黃牛也有了想要掙脫束縛的想法。
不行!
張衛平現在隻有期待抓住另外一根救命稻草——衝奧!
《金陵十三釵》報了金球獎、奧斯卡獎,隻要有一個能得獎,他張衛平依然可以對張一謀說,自己沒有對不起你!
除了張衛平難受。
其實餘東也沒高興到哪兒去。
在他的預估裏,《龍門飛甲》首日也要有個四千來萬票房才對吧。
而且首周票房出爐時讓他更破防。
《金陵十三釵》上映4天共吸引349萬觀眾,累計票房1.42億。《龍門飛甲》上映4天共吸引312萬觀眾,累計票房1.34億。
自己哪怕耍了點手段,提前幾個小時上映,總票房還是被《金陵十三釵》壓了一頭?
武俠再沒落,但導演可是徐克誒。
主角還請了李連傑、周訊和陳琨。
周訊和陳琨在“畫皮係列”裏表現得那麽好,《畫皮2》更是創造了新的國產電影票房記錄,怎麽把他們換成配角後,成績就降下來了呢?
合著片方給李連傑開一億華幣片酬反而開得一點不值!
《龍門飛甲》宣發要求幾位演員都要接著跑宣傳,這部電影裏有周訊、陳琨、李宇春...都是無數擁躉的大明星,就得靠你們忽悠觀眾進來買票!
《龍門飛甲》的3d票價也不便宜,一張至少八十,隻有冤大頭們才能掏錢掏的爽快。
為了炒作3d的噱頭。
徐克還向眾人透露,自己已經在準備第二部3d大片——《智取威虎山》。
“感謝博納,感謝餘總為了搞定了版權。”
徐克想拍《智取威虎山》完全來源於年輕時的經曆,他想要借助先進的技術完成心裏的執念,同時,他可是香江導演,拍這種主旋律是有政治意義的,內地會給他大開綠燈。
在電影罵戰之外。
李元青竟然罕見的接到了張一謀的私人電話。
“張導,我身邊沒人了,如果有什麽話可以直言。”
“元青,我想問你,你們青奕公司還缺藝人嗎?”
李元青腦子一轉就知道什麽情況。
二張要準備分手了,張一謀在給旗下藝人找出路了。
李元青歎了口氣。
“張導,青奕公司不缺藝人了。”
張一謀沉默良久,隨後說道。
“知道了,元青,不好意思打擾到你了。”
“張導,我雖然幫不上忙,但我得提醒你一句,手下藝人的合約到底在誰手上,你要趕緊搞清楚。”
“什麽意思?”
“張導,合約簽在你的手裏還是新畫麵的手裏,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新畫麵的頭頭是張衛平,不是你。”
“我懂了,我會盡快搞清楚這件問題。”
掛斷電話後。
李元青感慨道。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二張終是要分道揚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