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客套之後空氣陷入沉默,徐晉完全掌握主動權,故而不緊不慢的飲起了茶,他相信這家夥深夜來訪肯定不是為了拜見自己這麽簡單,果然,片刻過後吳三桂終於忍不住了:


    “殿下,實不相瞞。”


    “三桂與孟將軍相交匪淺,早就對大夏神之向往,我雖為明將,但自家事自己清楚。”吳三桂歎了口氣:“大明絕不能是您的對手,將來時局定會大變,可關寧軍卻不願與同為漢家子弟的夏軍同室操戈。”


    “嗯...你繼續說。”徐晉沒有迴答,而是微微點頭。


    “殿下,那我就直說了。”吳三桂咬了咬牙後出聲道:“倘若祖家率關寧軍歸附大夏,聽大王的調遣,您可否給予些優待?”


    “什麽優待?”


    見對方似笑非笑,他隻好硬著頭皮繼續開口:“祖家為大明守邊多年,族人基業都在這裏,關寧軍將士也多為遼東子弟,自不願離開故土,大王可否應允祖家繼續鎮守邊關,做大夏在遼東的前哨站。”


    “本王想知道這是你的意思還是祖大壽的意思。”


    麵對那位越王的疑問,吳三桂隻能老老實實的迴道,今夜之行是自己私自決定的,不過舅舅應該心裏有數,因此這也算是祖家的要求。


    “好,那本王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訴你,祖家繼續鎮守遼東這事不可能。”


    徐晉沒有理會吳三桂驚詫的目光,而是冷笑道:“既然要歸附大夏,自然要聽從軍部的安排,況且,你剛才說關寧軍會聽本王的調遣,怎麽...現在又不聽了?”


    “實話告訴你吧,大夏未來在遼東的政策恐怕與大明不同,因此大明那一套是行不通了。”


    “再者,我想關寧軍或祖家並沒有向我大夏提條件的資格,你們應該很清楚,隻要本王願意,拿下寧錦防線輕而易舉,根本不會費太大功夫。”


    此次談判不是很順利,吳三桂滿懷心事的迴到駐地,豈不料祖大壽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舅...總兵大人,您怎麽在這?”


    “哼!我為什麽不能在這?”祖大壽沒好氣的瞪了外甥一眼:“從你出了大營我就知道,說吧,你這廝是不是去私自拜見那個越王了?又說了些什麽胡話?”


    吳三桂憂心忡忡的將方才的情形描述了一遍,祖大壽聽完了也陷入了沉默。


    “真是這麽說的?”


    “沒錯,那個越王說不會允許祖家繼續鎮守遼東,看他的意思是準備將關寧軍打亂重組,唉,俺們祖家世代將門,難道就這麽泯若眾人嗎,真是不甘心呐...”


    “老夫也不甘心,但又能如何呢?”


    祖大壽露出苦笑,又揮了揮手道:“罷了!此事日後再說吧。”


    崇禎十二年,除夕。


    夏軍主力已進發至渾河.太子河的西南交叉地界,原本五六萬大軍經過此處是要準備筏子的,不過這時的河麵已經結上了厚厚的冰層,士兵們走在上麵如履平地,堅實的很。


    有賴於冬裝的保暖效果出色,這群來自西南山區的士兵在這寒冷的天氣裏,非戰鬥減員極少,最嚴重的也就是手腳凍傷,不過也會得到及時醫治。


    這期間的行軍都很順利,黃台吉似乎不願在野戰上繼續消耗寶貴的兵力,故而一路上並沒有派出騎兵發動襲擊,但所有人都知道,這隻是大戰前夕的寧靜。


    渾河中遊位於偽清中樞沈陽城以南二十多裏處,河麵寬闊.水位較深相當於一條天然護城河,如果夏軍要攻入沈陽就必須先過這條河,而清軍自然會死死扼守住這條最後的防線。


    現實也正是如此,黃台吉近日已經發動盛京軍民在渾河東岸加緊構建防線,他先是讓人將河麵的冰層全部鑿碎,又將許多珍貴的鹽巴灑進河裏,這是為了不讓河麵繼續結冰,隻要不結冰,夏軍若想過岸便隻能製作筏子,或是浮橋等物,這就等於給清軍爭取了寶貴的反擊時間。


    天寒地凍之下,這河麵其實每天都會凝結一層薄薄的冰層,沈陽城外每日都有無數農奴在鞭打下拚命的鑿冰,每日都有許多人由於饑餓疲累跌入河裏凍死淹死,但他們的命本來就不值錢,也無人在意。


    除此之外,清帝黃台吉這段時間還在渾河東岸修築了許多的炮台,火炮更是晝夜不停的造了一門又一門,與夏軍數次交手的他早已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慌症,眼下隻有密不透風的炮台才能給黃台吉一絲安全感。


    一個政權隻要不在乎人命,效率自然是極高的,這段時間不知累死了多少工匠,但效果也很出眾,短時間內便造出了大量的三斤.六斤炮,再加上石庭柱的漢軍鑲白旗營大炮,目前沈陽城外.渾河東岸這邊的火炮早就布置的層層疊疊,幾乎達到了三步一小炮.十步一重炮的程度。


    盡管隻是老舊的前裝滑膛炮,可這麽多的數量任誰也會頭皮發麻。


    但黃台吉很清楚,夏軍就算一時半會無法突破陸地封鎖,但人家卻還有空襲手段呢,這才是沈陽的最大威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早就令炮匠打造能夠製空的“衝天炮”,至此已加急鑄出了整整四十八尊!


    這玩意基本沒有什麽技術難度,無法就是盡可能將炮口抬高,口徑也不大,彈丸以三斤為多,偶能見到六斤的,以三斤炮的射程便足以對付夏軍的轟炸氣球,況且磅數越小,射擊起來則更容易,也相當於提高了射速。


    戰爭是最能促進科技發展的,尤其是軍事科技,恐怕連徐晉自己都沒有想到,“高射炮”這種東西竟然首先出現在偽清陣營,盡管隻是對傳統火炮進行了簡單改造,但那也是貨真價實的高射炮啊。


    黃台吉的心理壓力極大,他早已無心政事,而是將全部精力放在軍事上,不僅每日都要去巡視防線,還要親自去炮局督促進度,早已戒酒的他甚至又恢複了每日兩碗的傳統,任憑太醫怎麽勸也不管用。


    “陛下,據巴牙喇所探,夏軍主力距此隻有百裏之遙。”


    “再過三五日,便會兵臨沈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從土匪到列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鋼鐵餘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鋼鐵餘暉並收藏明末:從土匪到列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