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孟信喜不自勝連忙將李定國扶起,接著表示,自己一定會立刻奏明越王,給兄弟討個一官半職來,至於這段時間就先跟著夏軍共同作戰吧。


    此番,大夏決定一戰徹底擊潰偽清,故而各路的部隊都均已出動,其中孟信所領的西方麵軍約三萬人,與祖大壽的兩萬關寧軍.田建秀的一萬順軍,直擊沈陽地區。


    從旅順登陸的大夏南方麵軍則由馬戶率領,總規模約兩萬,正朝遼陽方向進軍,而東麵,大夏水師陸戰隊已累有七千多人登陸朝鮮,屆時會與林昌勇所在的遼東獨立團聯手,在清軍的背後作戰。


    也就是說,清軍現在要麵臨東.西.南三個方向的打擊,唯有北麵門戶大開,那裏正是西伯利亞地區,屬於沙俄帝國的勢力輻射範圍。


    這段時間,各地不斷發來的急報傳遞至沈陽皇宮,使的清帝黃台吉心驚不已,連帶著嘴唇上都生了好幾個燎泡。


    說實話,在他看來夏軍的戰法簡直就是狗屎,突出一個大力出奇跡的打法,試想,夏清雙方中間還隔著個大明呢,以及類似順軍這種軍閥勢力,正常人誰能想出這舍近攻遠的戰略,難道就不嫌物資周轉麻煩.輜重調動繁重麽。


    可仔細一想,黃台吉卻隻能在心底發出一陣歎息,夏國敢違背軍事常識玩這種高難度戰術,應該不是心血來潮,無它,人家的本錢實在太雄厚了啊。


    想想看,整個中華地區的海岸線基本都被夏國控製,大清現在連一個小舢板都別想開進渤海,大夏在海權上的絕對優勢又轉化為投放兵力的優勢,他們的兵卒可以乘著平底敞口大肚運輸車,沿著海岸線大搖大擺的登陸朝鮮.或是遼南,根本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


    正常情況下軍隊作戰時首先要考慮糧草如何運輸,後勤補給又該如何維持,在這種思維下夏國是應該先打掉大明,再攻伐大清,以確保後勤部隊的安全,可話又說迴來了,這大夏仗著戰船強橫的資本,走水路運輸也很方便,完全可以跳過常規思維。


    此舉細細想來倒是與清軍屢次入寇大明有幾分相似,都是將自身某方麵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黃台吉現在是有苦難言,他有心與夏國議和,也根本不想繼續打下去,此人深知再這麽耗下去大清危矣,就算這一次能將夏軍擊退,自身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失,大清國本就人丁稀少.兵力匱乏,若落得個慘勝便沒有機會恢複元氣了。


    而夏國卻可以憑借體量一直朝遼東投放兵力,人家完全耗得起。


    但問題是那個徐晉完全沒有和談的意思,遼東這邊一連派出好幾個信使都石沉大海,這使得黃台吉越發焦躁起來。


    “陛下,夏賊在南邊的攻勢很猛,我八旗將士節節敗退,僅不到半月的時間,兩紅旗便折損近三千員,鑲紅旗固山額真碩讬貪生怕死,竟於海州不戰而逃。”


    大學士範文程憂心忡忡,認為這兩紅旗的戰力實在太弱,無法對抗兇悍的夏軍,故而請陛下從兩白旗或兩黃旗中調遣些人馬,赴遼南增援。


    “碩讬這個狗東西!”


    盡管黃台吉早已知曉此事,但再次聽到時仍氣急敗壞,自打代善在渾河一役中戰敗之後,便被削去了正紅旗旗主的官職,而其長子嶽托本是鑲紅旗旗主,不過後來染了天花病亡。


    黃台吉很想趁機將兩紅旗的權利收入囊中,但這會讓多爾袞兩兄弟心生警惕,因此為了安撫人心,他便讓代善的另一個兒子碩讬統領鑲紅旗,如此也能彰顯自己不是小肚雞腸的人。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自小被父親虐待的碩讬卻爛泥扶不上牆,與驍勇善戰的長兄比起來就是一堆狗屎。


    “西麵的關寧軍和夏軍聲勢浩大,兩黃旗需拱衛盛京,是動不得的。”黃台吉皺眉思索了片刻道:“從多鐸的正白旗中抽人吧,此外,立刻讓石庭柱率兵朝海州增援!”


    自佟養性降了後金之後,為黃台吉造了不少紅夷大炮,清軍從此也有了自己的重炮部隊,於接下來的寧錦戰事中得以發揮出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大淩河之役。


    這支漢軍重炮部隊被稱之為“烏真超哈”營,意為“重兵”,佟養性擔任烏真超哈昂邦章京,同為降將的石庭柱則為副職。


    之後佟養性病亡,石庭柱也就轉正,到了崇禎十二年,便是今年的時候,黃台吉想仿照滿八旗和蒙八旗製度弄一個漢八旗,於是便將烏真超哈單獨列為漢軍鑲白旗。


    石庭柱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烏泱泱的一行人立刻拉著整整二十一門紅夷大炮朝海州趕去,由於這玩意實在太重,必須以大量的騾馬牛驢牽引才行,亦要配備許多奴役。


    同時,石庭柱這個漢奸心裏頭也打起了鼓,對夏軍的洶湧攻勢心驚不已。


    海州本是“三順王”之一的尚可喜封地,此人麾下約有五千人馬,被清帝賜名為“天助兵”,也是冷熱兵器混合部隊,像鳥銃火炮什麽的都有,平時不受八旗管轄,僅向黃台吉本人負責。


    石庭柱尋思著,海州的局勢恐怕已經極為糜爛了,尚可喜定已被夏軍打的損失慘重,“天助兵”的戰力還算可以,另外還有兩紅旗協助,竟然都頂不住,可見這夏軍著實厲害!


    而事實正如他所推測的那樣,海州城裏,尚可喜的確已經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陛下增援了多少人馬?何時能到?”


    麵對智順王尚可喜的疑問,沒有人能迴答的上來,這段時間與夏軍的交戰中,大清屢戰屢敗,前不久在野戰裏,兩紅旗被擊潰,就連天助兵也折損不輕,無奈,尚可喜隻能與那些殘兵敗將一同退守城池。


    鑲紅旗主碩讬的臨陣怯逃,更使本就低迷的士氣陷入冰點。


    目前,海洲城的駐防力量有一萬兩千人,正常情況下攻城方至少要拿出五六倍的兵力才有勝算,而這一路的夏軍隻有兩萬,似乎隻要扼守城池即可,但跟這群南蠻子交過手的尚可喜深知,對待夏賊再怎麽謹慎也毫不為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從土匪到列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鋼鐵餘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鋼鐵餘暉並收藏明末:從土匪到列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