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賊?”


    馬祥麟愣了愣,不過想明白意思後臉色瞬間有些尷尬,而這時,金宗憲蒼老的聲音再次傳來:


    “石柱馬家也算是大明的將門世家了,天啟元年時,女真人圍攻沈陽,老夫聽說汝母秦良玉也曾不遠千裏,率兵前去驅逐韃虜。”


    “此後的明國西南叛亂之戰,內地流寇之戰,你們馬家都是立了大功的,這些事老夫雖然身在偏隅朝鮮,卻也在使者帶迴來的記錄中看到過,卻不知,爾如今竟然降了夏賊。”


    金宗憲說罷便揮了揮手,接著靠在藤椅上假寐起來,其身後有一身著儒衫的中年男子,濃眉大眼.臉龐生的極圓,此刻正為前者輕輕捶著肩膀。


    “正圓,送客。”


    “是。”那中年男子名為金正圓,乃是金宗憲的長子。


    “且慢!”


    馬祥麟淡淡道,“老先生方才所言我卻不是很認同,沒錯,馬家的確為大明臣子,可這麽多年,朝廷是個什麽樣想必你們朝鮮也有所耳聞吧,我來告訴你,連年的兵荒馬亂裏,蜀中之民活的還不如一條狗!”


    “這個亂世,終歸是要有人來結束的,既然朝廷無能,馬家另投英主又有何錯?自古忠義難兩全,哼!忠於朝廷隻是小忠,心懷天下乃是大義!又豈能見小失大?”


    “嗬嗬...”


    金宗憲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饒有興致的打量了這個獨眼漢子片刻後冷聲道:


    “巧舌如簧!”


    “既然覺得朝廷不好,那你就應該去建設!既然覺得吏治腐敗,那你就應該做一個兩袖清風的清官,去改變身邊的人!既然覺得蜀中民不聊生,那你就該開倉濟糧,讓老百姓都吃得上飯!”


    “而不是一味的怨恨.謾罵朝廷,棄明投夏!”


    “好!”


    “你了不起!你清高!”


    馬祥麟哈哈大笑,笑著笑著眼淚都快出來了,他搖了搖頭後反問道:


    “既如此,老先生為什麽不出山建設朝鮮?馬某上山時見到了許多饑民,老先生又為何不給他們放糧?對了,我還想知道,您做了這麽多年的清官,改變什麽了?”


    “你連你們的國王都改變不了!”馬祥麟臉色一變,露出譏諷的表情:“而今,朝鮮國還不是韃子鐵騎肆意踐踏,我原以為能做出那等詩集的是何等人物,卻沒想竟是個隻會說漂亮話的老骨頭。”


    “你!”金宗憲被這話氣的吹胡子瞪眼,哆哆嗦嗦的指著對方半天說不出話,而馬祥麟見狀隻是冷冷一笑,接著敷衍的抱了個拳,徑直轉身離去。


    這一出門後,他心裏不由有些煩躁,這個金老頭雖然頑固,但卻在李氏王朝和朝鮮民間具有一定的號召力,本來馬祥麟還想說服這老家夥,看看能否在當地拉出一支敵後武裝力量呢,火器武械方麵,大夏都可以給他們援助,走海路將這些東西運到慶尚道非常方便。


    如果這事能辦成,那麽遼東獨立團以後就可以從朝鮮境內獲得糧草補給,這將使隊伍飛速擴張,要知道限製獨立團戰鬥力的首先是人數,而能養活多少人又跟糧食有直接關係,外興安嶺那地方很難種地。


    正當馬祥麟滿懷心事的獨自下山,盤算著下一步去找何人時,身後卻突然傳來了幾聲唿喊,他轉過身朝那方向疑惑的望去,仔細一看原來是那位圓臉中年人。


    “馬兄且慢!”


    金正圓氣喘籲籲的追了上來,叉著腰緩了兩口氣後笑道,家父年紀大了.思想有些固執,希望兄弟見諒,見對方微微點頭,此人又警覺的觀察了一下四周,這才低聲問道:


    “敢問馬兄,此番冒著大風險入朝鮮,究竟有何要事?”


    馬祥麟沉默片刻,便將自己的打算說出,反正這金家再怎麽說也不是韃子的人,因此他也不擔心泄露消息。


    “哦原來如此。”金正圓露出思索狀,接著鄭重的朝對方拱了拱手,認真道,“外興安嶺的那支義士我倒是聽人講過,據說在八旗的圍剿下屹立許久,原來你們叫遼東獨立團啊,幸會了!”


    “實不相瞞,我金家對女真人可謂深痛厭絕,丁卯胡亂中,幼弟便不幸葬身於亂軍從中,而後,母親也因傷心過度離世。”


    接著,金正圓眼神堅決的說道,自己想加入遼東獨立團,隨各位義士一同抗擊韃虜!


    “不管你爹了?”


    馬祥麟挑了挑眉,僅剩的那隻獨眼裏滿是打趣,而金正圓則幹笑一聲後表示,父親平日有仆人照顧,自己去山下運作一番,說不定能拉來成百上千號人呢。


    “此話當真?”馬祥麟一陣琢磨,如果這個家夥真能拉出幾百號人馬的話,雖然在朝鮮境內翻不起什麽風浪,但倘若再經過獨立團的軍事訓練和得到火器支持,那麽戰鬥力自然會得到飛速提升。


    於是,兩人很快進行了商議,最終約定在半個月後的釜山某處相見,釜山離駕鶴山不遠,馬祥麟的計劃是將來帶著這些招募來的朝鮮兵,乘船入渤海,再從大夏控製的皮島附近進入鴨綠江,接著一路北上迴到外興安嶺地區。


    這條路線比較安全,因為清軍的水師力量較為貧弱,大夏的戰船他們肯定是打不過的。


    緊接著,馬祥麟便匆匆下山,朝釜山方向先行趕去,他要先想辦法在海邊找幾艘民船,等到了皮島那邊就好辦了,遼東南邊旅順周圍的大小島嶼皆已被大夏占領,到時候可乘坐戰船一路北上。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便到了炎熱的夏季,遼東的戰役仍在繼續,但由於聯軍內部生了亂子,使得祖大壽的關寧軍和孟信的夏軍朝前推進的步伐大大減緩,左良玉起事後,其得力幹將馬進忠第一時間便準備搬師迴襄陽,但卻被祖大壽和趕來的楊嗣昌所阻止,在關寧軍和新京營的威懾下,馬進忠不敢輕舉妄動,隻好暫時安分下來。


    期間,楊嗣昌曾多次向馬進忠拋去橄欖枝,欲將其招安,此人麾下的兩萬大軍若迴到湖光,自然會與左良玉一同作亂,這對朝廷來說是一大禍事,可若這小子願意投靠朝廷,那倒是變壞事為好事了。


    當然,他也沒忘了招安李定國,不過後者根本連他見都不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從土匪到列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鋼鐵餘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鋼鐵餘暉並收藏明末:從土匪到列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