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第二天就離開了,自然崔元平他也隨軍離開了,李景隆計劃著將這個崔元平帶到李成桂麵前。


    大軍一路南下,並沒有遇到什麽攻擊,沿路軍民皆是跪迎,三個師也就直接到了漢城。


    景福宮中,李成桂換上了大明袍服,這袍服是洪武大帝封他為朝鮮知國之時賞賜他的,這件衣服隻有在盛大的場合上才穿,不過現在李成桂穿上了這件袞服,他在等人。


    “王上,明軍不日就可到達王都啊。”


    “孤知道了,知道了。”


    李成桂很是不耐煩,他不知道這次自己能不能躲過這一劫,自己本想是跟在蒙古人的後麵撿一點便宜,可是誰知道明軍的戰力那簡直就是天神下凡一般,雖說國書已經遞上去了,可是迴應他的就是明軍三個師南下。


    沿途放話說是要給自己修王宮,因為走水了,要體恤下國。


    那個好人家修房子要用七萬荷槍實彈的兵勇,給自己天大的膽子自己也不敢用這些人給自己修房子啊。


    整理一下衣服,李成桂上了車駕,殿外所有官員早已等候多時,他們要去漢城城外六十裏的地方,等待明軍的到來。


    一直等了一天一夜,李成桂就在路邊搭的棚子裏待了一晚上,這已經是不錯了,最起碼有個擋風的地方,還有個火盆。


    可是那些大臣就不會這樣的舒服了,一個個站在雪窩裏,聰明的還知道穿個皮子,也有那家境一般的,穿的比較單薄,就那麽站著。


    “阿西,這麽冷的天,我們要等到什麽時候。”


    “別說話了,安安靜靜的在此等候,給喝一口。”


    一個武官掏出酒壺給剛才那個抱怨的文官,那個文官滿臉不可置信看著這個武官,眼前之人自己可是知道的,在王上麵前多次與自己政見不和,預要除之而後快。可是現在竟然將懷中的酒壺遞給了自己,這要是以前自己想都不敢想啊。


    “快喝吧,不知道明天過後還能不能活下去。”


    文官感激的接過酒壺,抿了一口,身子也暖和了些。


    “你為什麽這麽做?”


    “哪有什麽為什麽,你我隻是政見不合,沒有私仇,一口酒而已。”


    第二天,拂曉...


    李成桂看著外邊霧蒙蒙的原野,天邊顯出了魚肚白,他知道天快要亮了,遠處還有群山聳立在灰色的天邊。


    一直到清晨,天上正湧著一邊紅霞,不久天空便大亮了,伴隨著的是錚錚鐵蹄,遠處塵土飛揚,隻覺天地動蕩,所有人都是緊張的注視著聲音傳來的方向。


    五百大步...


    三百大步...


    一百大步...


    隨著軍旗揮動,前端所有騎兵全部停下,後麵步兵迅速上前成戰鬥隊形。


    就連塵土都好像看得懂旗語一般,慢慢恢複了平靜。


    李景隆這次風頭是出大了,他騎著一匹黑馬,馬鬃毛隨風而動,李景隆控馬來到明軍陣前,胯下黑馬躁動的刨著馬蹄。


    雙方隻有一百步,李成桂這邊甚至可以看到明軍戰馬唿出的白氣,整個天地之間隻有馬的一聲聲嘶鳴。


    就在這時,李景隆橫刀立馬喊出一句...


    “明軍威武!!!”


    隻聽天地之間傳出了一聲怒吼,所有的明軍也在這一刻振臂高唿。


    “將軍威武!!!”


    “明軍威武!!!”


    “皇上萬歲!!!”


    李景隆看著遠處的李成桂,他現在隻要下令,就可以蕩平麵前這些棒子。


    而李成桂見到這個架勢,心中除了懊悔就是震驚,自己身邊車駕的馬匹聽到明軍戰馬的嘶鳴聲就在往後退了,再聽到明軍的嘶吼,這馬匹直接口吐白沫倒下了,這可是萬裏挑一的挽馬啊,就這樣被活生生的嚇死了。


    李成桂徒步上前,身後的官員也跟隨其後,一直走到明軍麵前。


    “臣朝鮮知國李成桂,叩見明國大皇帝。”


    李景隆自然已經下馬,看到李成桂的動作,側過身去,也拱起手。


    李景隆的舉動被軍中一人悄悄記下,他們這些在外的將軍,言行舉止都是要傳迴京師的,隻不過他們不知道而已,也可能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


    “朝鮮知國李成桂接旨!”


    “臣李成桂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爾等可知罪否,夥同蠻夷襲擊皇明邊境。所過之處,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爾等也是先聖後脈,怎可如此行事。皇明如父,爾等如子,怎敢做出如此倒行逆施之舉!!!”


    “免去朝鮮藩國名號,一並免去李成桂朝鮮知國,自洪武十五年正月初一始,原朝鮮藩國全境劃歸為皇明疆土,其子民歸為大明子民,所用禮儀、教化、律法、賦稅均與中原百姓一致。”


    “欽此!”


    直到李景隆說出欽此,李成桂撅著高高的屁股,頭埋的低低的,沒有動彈。就在李景隆不奈之時,李成桂抬起頭,眼角的淚痕還依稀可見。


    “罪臣李成桂領旨謝恩!!!”


    結束了,朝鮮王國結束了,自己臨了連一個朝鮮王的封號都沒有,朝鮮就這樣消失了。此時此刻自己就不是什麽朝鮮知國,朝鮮人了,自己已經是大明的子民了,真正的大明子民。


    “李成桂,大明晉王殿下和燕王殿下就在鴨綠江邊上,剩下的還需要我多說嘛?”


    聖旨已經交給了李成桂,自己的差事也完了一大半,現在等著二位王爺過來以後,剩下的就不是自己能說了算的。


    至於三個師依然沒有進城,李景隆三個人也是和部隊在一起,李成桂也隻能陪著在漢城城下,一時間三個師就在城外紮營了,看著一眼望不到邊的軍營將漢城圍了整整一圈,李成桂知道這一次真的是結束了。


    李景隆三人自然是在等朱樉和朱棣了,李九江別的或許尚可,但是這方麵這李九江是妥妥的行家。這一路上自己也已經是耍盡了風頭,要是自己猜的不錯的話,自己這個師長或許也就到頭了。


    那二位一定會將指揮權拿下來,至於給誰,自己暫時還沒有想到。


    曹國公一脈,老國公在世,管著五軍都督府,自己身上的功勞那就更不用說,槍炮局的建立,還有江南製造局這些都有自己的影子,還有跟著太子出巡,南征北戰的,這次更是率軍馳騁疆場,曹國公一脈風頭太過,不是好事情,就算是這次不擼了自己,自己也要象征性的犯點事,遞一遞把柄,慫點好,慫點活的長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朔九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朔九安並收藏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