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繼後難為(12)
快穿之女王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葭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22章繼後難為(12)
“本宮當是什麽證據呢,原來竟然是這個?!噗……”袁婧將手裏這一遝紙條甩得嘩啦啦響了幾下,笑得更厲害了,“這些,可不是本宮寫的!太子殿下難道看不出來?”
她說著,偏頭,垂眼看向太子。
嘉行帝沒有開口讓太子和榮嬪起來,他們兩人便一直是跪在殿中。袁婧站著平白高了他們大半個身子,因是帶著笑,眼睛便不自覺地微微眯起,這麽朝他們看去,無形中便多了幾分睥睨的味道。
太子一看,心中惱意更甚,本就已經挺直的腰背,硬生生往上又竄了一絲絲,直視著她,大聲道:“雖不是你所寫,但張張都有你的印鑒!足以說明,皇後是知情的!且,那所書詩詞,絕非是一般人能做得出來的!永安宮上下,能有此等文采的,顯然隻有皇後一人!難不成,皇後要說,是私印被盜了嗎?!”
“這倒不是。”袁婧搖頭,淡然道,“的確,如太子所說,這些雖不是本宮所寫,但的確是本宮授意,詩詞,也是本宮做的。”
太子大喜,“皇後這是承認了!”
“是!”袁婧坦然點頭,卻不等眾人反應,又笑意盈盈地道,“但這些又不是寫給你太子殿下的,又怎麽算是證據?”
“那你是寫給誰的?”這次先發難的是嘉行帝。
袁婧輕哼一聲,看向他,麵帶譏嘲,“自然是寫給臣妾自己的!臣妾自打進宮便受陛下冷落,滿後|宮麵上對臣妾恭敬,實則各個都在看臣妾笑話。臣妾心情鬱結,卻又怕家中擔心,不敢與家人訴苦,便隻能做幾首酸詩排解。臣妾身邊伺候的丫頭為了哄臣妾開心,便借口練字做學問,在臣妾吟詩時自請記錄。嗬,這丫頭字寫得不好,會寫的也有限,又是難看又是滿篇錯別字的,臣妾看了笑一笑,心情便好了許多。
“索性臣妾便成全了這丫頭的忠心,讓這丫頭幫著筆錄所做詩詞。她記錄的錯別字臣妾會圈出來修改,再蓋上印鑒,以證詩詞乃是出自臣妾,免得被有心人占了去。原本不過是臣妾在閨中便養成的習慣,倒不曾想,在這深宮之中,竟也有小賊,偷的還不僅僅是詩詞文章,還想要偷臣妾的清譽!可惜啊,這樣的字條——”
袁婧從木盒中隨意地撿了幾張又丟在地上,冷冷笑道:“永安宮臣妾那丫頭的房中還有厚厚幾冊子,都是臣妾那丫頭所書,她自己稀罕,攢著裝訂成冊的。除了她寫的,臣妾也抄錄了一份,裝訂成冊就放在臣妾書房中。那一份,可不是這紙條上這般,隻有簡簡單單的詩句,臣妾還補了詩名,以及作詩的時間地點,心情緣由。筆墨有新有舊,紙張也有不同,絕非幾日內能做得出假的,更不用說,臣妾來泰安宮之前那短短一兩個時辰。”
解釋的話說完,袁婧再度看向太子,神情肅然,眼神銳利,“太子殿下,你說這些字條是本宮讓人送給你的,可後|宮上下眾人可都是看在眼裏的,這幾個月下來,我永安宮裏的人,除了去過內務府一次,之後便再沒有出宮門半步!便是一應用度,那也是內務府隔幾日便派人來送一次。倒是,本宮曾無意中聽內務府的人與下頭人說起,東宮的人不知為何,一直在我永安宮附近出沒。太子殿下,你又作何解釋?!”
太子越聽她說到後麵,臉色越白,到她最後一句質問出口,那張臉已是白得完全失了血色,額頭上甚至還滲出了一層冷汗。
方才他被怨憤蒙了心,一心隻想著要拖她下水,不能讓她置身事外,很多東西都沒細想。
直到此時,才如同從頭頂上被澆了一盆涼水,徹底地頭腦清醒過來了。
都怪他當初被情衝暈了頭腦,太想與表妹重歸舊好,那些他曾經看到字條時覺得的違和之處,硬是被他當成了她掩人耳目所為,加之還有來順那該死的奴才在一旁煽風點火,他根本就沒懷疑過那字條的來曆。
如今恍然大悟,哪裏還不明白,自己這所謂的證據,就是個笑話!
除非,能找到出自他手的,另外一半的書信。
可那另一半的書信,便是當初的確是到了表妹的手上,此時也肯定不在了。
就算能找出來,也不過是將那拿著另一半書信的替死鬼拖下水而已。
表妹是不是真的與他通信之人已經不重要了,表妹是不是設計陷害自己的人也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自己給自己坐實了覬覦皇後的罪名,如何都洗不清了。
太子頹然地垮下了腰背,整個人萎靡成了一團。
榮嬪一直怯怯地蜷縮在地,此時身子可見地放鬆了下來。
太子承認了自己覬覦皇後,那邊證明與她這低階宮妃的所謂私會,的確是誤會!不過是違反宮禁外出,大不了挨幾板子,再降一降位份,怎麽也比丟了性命要好!
袁婧的注意力一直在他們兩個身上,第一時間便察覺到了榮嬪的變化。
以為能脫身?想得美啊……
袁婧心中冷冷一笑,轉向嘉行帝,道:“陛下,太子這邊的事兒,臣妾該說的已經都說了,陛下若還是懷疑,盡管查便是,臣妾定當配合。左右那借臣妾名義蠱惑太子的賊人是逃不出這宮牆的。此外,還有這榮嬪。”
她視線轉向榮嬪,不出意外地看到她的身子再度緊繃起來,還微微地發起了抖。
“照榮嬪所說,她今日不過是違背宮禁,然後陰差陽錯地撞上了太子。但臣妾覺得,這太過湊巧了!宮裏這麽大,偏僻的地方這麽多,荷風苑離榮嬪的住處並不近,怎麽偏就選中這兒了呢?”說到這裏,她特意頓了一下,加重了語氣,就差明著說榮嬪可能有問題了,“臣妾覺得,還是要細查為好。按理,管理後|宮嬪妃是臣妾這皇後職責所在,榮嬪的事兒應該是由臣妾查實處置,但事關太子,太子又指控了臣妾。臣妾還是避嫌為好。便要勞煩陛下費心了!”
“本宮當是什麽證據呢,原來竟然是這個?!噗……”袁婧將手裏這一遝紙條甩得嘩啦啦響了幾下,笑得更厲害了,“這些,可不是本宮寫的!太子殿下難道看不出來?”
她說著,偏頭,垂眼看向太子。
嘉行帝沒有開口讓太子和榮嬪起來,他們兩人便一直是跪在殿中。袁婧站著平白高了他們大半個身子,因是帶著笑,眼睛便不自覺地微微眯起,這麽朝他們看去,無形中便多了幾分睥睨的味道。
太子一看,心中惱意更甚,本就已經挺直的腰背,硬生生往上又竄了一絲絲,直視著她,大聲道:“雖不是你所寫,但張張都有你的印鑒!足以說明,皇後是知情的!且,那所書詩詞,絕非是一般人能做得出來的!永安宮上下,能有此等文采的,顯然隻有皇後一人!難不成,皇後要說,是私印被盜了嗎?!”
“這倒不是。”袁婧搖頭,淡然道,“的確,如太子所說,這些雖不是本宮所寫,但的確是本宮授意,詩詞,也是本宮做的。”
太子大喜,“皇後這是承認了!”
“是!”袁婧坦然點頭,卻不等眾人反應,又笑意盈盈地道,“但這些又不是寫給你太子殿下的,又怎麽算是證據?”
“那你是寫給誰的?”這次先發難的是嘉行帝。
袁婧輕哼一聲,看向他,麵帶譏嘲,“自然是寫給臣妾自己的!臣妾自打進宮便受陛下冷落,滿後|宮麵上對臣妾恭敬,實則各個都在看臣妾笑話。臣妾心情鬱結,卻又怕家中擔心,不敢與家人訴苦,便隻能做幾首酸詩排解。臣妾身邊伺候的丫頭為了哄臣妾開心,便借口練字做學問,在臣妾吟詩時自請記錄。嗬,這丫頭字寫得不好,會寫的也有限,又是難看又是滿篇錯別字的,臣妾看了笑一笑,心情便好了許多。
“索性臣妾便成全了這丫頭的忠心,讓這丫頭幫著筆錄所做詩詞。她記錄的錯別字臣妾會圈出來修改,再蓋上印鑒,以證詩詞乃是出自臣妾,免得被有心人占了去。原本不過是臣妾在閨中便養成的習慣,倒不曾想,在這深宮之中,竟也有小賊,偷的還不僅僅是詩詞文章,還想要偷臣妾的清譽!可惜啊,這樣的字條——”
袁婧從木盒中隨意地撿了幾張又丟在地上,冷冷笑道:“永安宮臣妾那丫頭的房中還有厚厚幾冊子,都是臣妾那丫頭所書,她自己稀罕,攢著裝訂成冊的。除了她寫的,臣妾也抄錄了一份,裝訂成冊就放在臣妾書房中。那一份,可不是這紙條上這般,隻有簡簡單單的詩句,臣妾還補了詩名,以及作詩的時間地點,心情緣由。筆墨有新有舊,紙張也有不同,絕非幾日內能做得出假的,更不用說,臣妾來泰安宮之前那短短一兩個時辰。”
解釋的話說完,袁婧再度看向太子,神情肅然,眼神銳利,“太子殿下,你說這些字條是本宮讓人送給你的,可後|宮上下眾人可都是看在眼裏的,這幾個月下來,我永安宮裏的人,除了去過內務府一次,之後便再沒有出宮門半步!便是一應用度,那也是內務府隔幾日便派人來送一次。倒是,本宮曾無意中聽內務府的人與下頭人說起,東宮的人不知為何,一直在我永安宮附近出沒。太子殿下,你又作何解釋?!”
太子越聽她說到後麵,臉色越白,到她最後一句質問出口,那張臉已是白得完全失了血色,額頭上甚至還滲出了一層冷汗。
方才他被怨憤蒙了心,一心隻想著要拖她下水,不能讓她置身事外,很多東西都沒細想。
直到此時,才如同從頭頂上被澆了一盆涼水,徹底地頭腦清醒過來了。
都怪他當初被情衝暈了頭腦,太想與表妹重歸舊好,那些他曾經看到字條時覺得的違和之處,硬是被他當成了她掩人耳目所為,加之還有來順那該死的奴才在一旁煽風點火,他根本就沒懷疑過那字條的來曆。
如今恍然大悟,哪裏還不明白,自己這所謂的證據,就是個笑話!
除非,能找到出自他手的,另外一半的書信。
可那另一半的書信,便是當初的確是到了表妹的手上,此時也肯定不在了。
就算能找出來,也不過是將那拿著另一半書信的替死鬼拖下水而已。
表妹是不是真的與他通信之人已經不重要了,表妹是不是設計陷害自己的人也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自己給自己坐實了覬覦皇後的罪名,如何都洗不清了。
太子頹然地垮下了腰背,整個人萎靡成了一團。
榮嬪一直怯怯地蜷縮在地,此時身子可見地放鬆了下來。
太子承認了自己覬覦皇後,那邊證明與她這低階宮妃的所謂私會,的確是誤會!不過是違反宮禁外出,大不了挨幾板子,再降一降位份,怎麽也比丟了性命要好!
袁婧的注意力一直在他們兩個身上,第一時間便察覺到了榮嬪的變化。
以為能脫身?想得美啊……
袁婧心中冷冷一笑,轉向嘉行帝,道:“陛下,太子這邊的事兒,臣妾該說的已經都說了,陛下若還是懷疑,盡管查便是,臣妾定當配合。左右那借臣妾名義蠱惑太子的賊人是逃不出這宮牆的。此外,還有這榮嬪。”
她視線轉向榮嬪,不出意外地看到她的身子再度緊繃起來,還微微地發起了抖。
“照榮嬪所說,她今日不過是違背宮禁,然後陰差陽錯地撞上了太子。但臣妾覺得,這太過湊巧了!宮裏這麽大,偏僻的地方這麽多,荷風苑離榮嬪的住處並不近,怎麽偏就選中這兒了呢?”說到這裏,她特意頓了一下,加重了語氣,就差明著說榮嬪可能有問題了,“臣妾覺得,還是要細查為好。按理,管理後|宮嬪妃是臣妾這皇後職責所在,榮嬪的事兒應該是由臣妾查實處置,但事關太子,太子又指控了臣妾。臣妾還是避嫌為好。便要勞煩陛下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