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項紫丹首先定下神來,笑『吟』『吟』地說:“晶晶真是健忘,怎麽連凱瑟琳也忘記了?”


    在宇宙生成的前10億年裏,基本上就沒有有一定濃度的重元素區,當時第一代恆星剛出來,就說當時氫多背景熱,生成都是大質量短壽的藍『色』恆星,活個三四十億年也是沒問題的(太重的短壽是短壽,最後都成黑洞了,沒意義)。


    這就跳到了100億年前,第一代恆星死了,拋出了大量的物質,星雲形成成為可能,第二代恆星在這些星雲裏孕育,轉啊轉,轉出了原始星盤,再轉,第二代恆星誕生,這過程少說10億年。


    這些星二代裏,有些“幸運兒”恰好生成於重元素比較富集的地方。哎,身邊就帶了個小尾巴,這個小尾巴身子板不錯(岩質)位置還挺好(能有『液』態水),也許就會產生生命,這個生命也許會進化出“智慧”(這個幾率……),也沒啥意義,周圍太空曠,第一代恆星產生的重物質總量還是太少,那時一個恆星能有一個行星已是難能可貴(還得是“硬質”的行星,那簡直奇跡,周圍那點重物質都給他了),然後周圍可能幾十萬光年都沒個能落腳的地方,文明直接困死。


    第二代恆星死亡,就是至少50億年後的事情了,這時的宇宙,經過了兩代的恆星,氣體雲裏的重物質含量已是初見規模,為第三代恆星附帶更多的行星數量和質量提供了物質基礎。


    然後,距今50億年前在銀河係某個懸臂,一顆中等大小的恆星誕生了……


    所以說,人類也許是宇宙裏最早的那波文明也說不定。


    梁晶晶也一愣,旋即綻開了笑臉:“怎麽會呢,凱瑟琳是我們一起的呀,後來叛變了,艾米莉還把她的臉都砸爛了!畢竟姐妹一場,我看她那個慘啊,就給了她一槍!”


    但是很遺憾的一點是,具有未來『色』彩的技術絕大部分都集中在it領域。正如有人所說,目前我們很可能處在一種技術進步的假象中,it技術的飛速發展掩蓋了其他領域技術進步的緩慢。舉個例子,航天技術進步十分緩慢,處於60年代的水平。對我們生活極其重要的材料技術和能源技術,都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我現在工作的發電廠的火力發電技術和it技術相比進展緩慢,沒有突破。發電係統早就在設想一種新的發電機,叫等離子發電,它的發電效率很高,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直研製到現在,沒有任何突破。其他的能源技術,比如核聚變,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了,到現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資金,但沒有什麽突破『性』的進展。據說最長的核聚變持續了幾十秒,投入的能量比產出的能量還多。唯獨it行業技術的發展,提前跨入了未來,這就是我們麵對的現實。遺憾的是這種現實沒有被很多人認識到。


    項紫丹的心砰砰直跳,但盡量保持鎮靜。梁晶晶雖然記起了凱瑟琳,但給項紫丹的感覺是,她似乎是臨時想起來的。


    我一直以為,費米悖論的本意並不是詢問無盡的星球和地外生命。


    他真正要問的,是進化到底有沒有盡頭?人類到底有沒有未來。


    大家都以為自己生活在一個技術大爆炸的時代,但其實,我們這個年代的人麵臨的技術進步,很可能並不如大家以為的那麽多。我們小時候學習到的知識結構,並沒有太多變化。


    我現在還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看過一本書,阿西莫夫寫的,現代科學100問。這本書不知道還有沒有再版,我很想給我兩三歲的孩子買一本備著,等她長大了,一樣可以看。


    但在費米的時代,20世紀初愛因斯坦等人對於經典力學的顛覆,實際上是在顛覆人類認知宇宙的方式,這種方式如此劇烈,以至於到現在都有一大堆人,從宗教騙子到民間科學家,在反複咀嚼這一方式的哲學意義。


    很不幸這家夥又是和奧本海默一道,幾乎親手打造了***。而在***爆炸的五十年多前,僅僅是改良了**,就可以造就富可敵國的諾貝爾並且幾乎更改了戰爭的模式。這種跨越就好像,在美國人用土星五號登月的五十年後,中國人搞出了可以裝在飛船上用的曲率發動機,並且真的實現了星際躍遷一樣


    所以我相信,包括費米和奧本海默在內的一大票現代物理學家,親眼目睹了***的威力之後,被嚇傻了。他們一方麵清楚的知道***的威力有多大,製造有多麽的容易,另一方麵也不相信人類可以克製住用***毀滅自己敵人的衝動。換句話說,他們大概覺得在將人類推向自我毀滅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覺得費米悖論的本質意義是這樣的,當一個人,親眼看著過去五十年的科學和技術進步都服務於更有效率的殺人之後,自然忍不住對於科技進步的終極目標產生了懷疑。我相信當時有很多人一定在猜想,任何一個智慧生命,在搞明白無線電之後,都會在很短的一瞬間(相對於宇宙的時間)搞明白時間和空間,質量和能量之間的正確關係,而下一個瞬間,他們自然的會製造出核彈並且自我毀滅。


    “晶晶真會開玩笑,”艾米莉驚魂未定:“我還以為你真的忘記了!”


    在他們之前,隻有最蠢笨最底層的工人才會懷疑,科技進步會帶來災難。


    在他們之後,包括推動科技進步最積極的科學家們,也開始懷疑起來,技術進步的終極目的,和人類的終極福祉,是否是一致的?所以費米悖論並不真的是在詢問地外生命,費米悖論在今天也毫不過時,他本質上問的是我們自己的未來。


    “哪能呢?這些事都是我們一同經曆的,我怎麽會忘記呢!”梁晶晶說:“我迴來好幾天了,怎麽從沒看到過哥?”


    費米悖論本質是人類對宇宙世界無法理解,相當於數學裏麵一個很小的概率,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基數去試錯,到底是不會必須發生的事件。


    『摸』彩中獎的概率1千萬分之一,對於零散的個體這是不可能事件,但是連續讓你『摸』1千萬次呢,你中獎概率多大。是不是一定能『摸』到,


    首先,銀河係大約有2000億個恆星,到底有多少有條件孕育生物的星球,比例有多大。高票答案說說100分之一,然後又根據生命變成高智能生命概率是百分之一,最後得出銀河係智能星球有十萬個,個人無法認同認同該算法。


    人類目前已經對周圍100光年的環境進行檢測,恆星少說也幾萬個,但是並沒有發現任何生命痕跡,也就是說,該樣本計算,恆星產生生命的低於幾萬分之一。人類觀察的範圍是隨機的,符合抽樣樣本的條件,所以可以推測整個銀河係,能產生生命的恆星係概率是低於幾萬分之一,注意這是最樂觀的估計,實際情況是低於10萬分之一,算一般點,5萬分之一。


    那麽從單細胞生物發展到智能生物,概率有多大,說是100分之一,我隻能嗬嗬了,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地球生物有多少,少說1000萬種,那麽地球上為什麽隻有靈長類的怪胎-人類統治了地球。如果是百分之一的概率,那麽地球上至少有上萬種類型和人一樣的智能生物,海裏麵至少上千種,因為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是無法幹預海洋生物的自由進化的。


    如果大家認為人的出現是必然的,那麽把地球上人全部抹掉,過多少年能有其他品種可以替代人類,是海豚,鯨魚嗎,你指望他麽的後代過幾百萬年和人一樣聰明嗎,你敢想海豚的後代開著飛機,輪船嗎,不要忘記鱷魚呆了幾億年還是鱷魚,就是體形小點。始祖鳥的後代還是鳥。


    項紫丹和艾米莉麵麵相覷:她還是記不起,在瓊斯人那裏,她曾經和舒雲鵬在一起!


    在銀河係符合地球生存條件的星球,按照自然概率就是百萬個,地球的進化條件是遠遠高於平均水平的,所以即使以地球這種樣本計算,普通生物進化成智能生物概率,大約是百萬分之一。


    所以,銀河係裏自然進化為智能生物的星球大約是是2000億 * 000002 * 00000001= 4個,如果樂觀點,乘以10,大約是40個,總之就100個左右的數量級。


    你認為100個和人差不多智商的動物群,平均分配到10萬光年的巨大空間,互相能聯係上概率有多少。100個不掌握現代化工具的原始人,均勻分布在地球上,彼此能聯係上其他人概率有多少。


    “哥去瓊斯人那裏了,他身上的防護層破損,去修補了!”項紫丹想了想,幹脆告訴她:“蟲洞開啟的話,哥可能會迴到他的世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世天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夜之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夜之狼並收藏人世天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