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萬萬歲。”
太極殿上,兩側的百官一同朝李隆基朝拜,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劉清風。
“眾卿家平身。”李隆基輕輕點頭。
“謝皇上。”眾人迴應道。
“張忠倫。”
等眾人站起,李隆基又看向右側第二排的張忠倫。
“臣在。”
張忠倫聞言,立刻走到中間,雙手抱拳說道。
“你給眾卿家說說現在邊境的局麵。”
“是,皇上。”張忠倫點了點頭,隨即彎著腰說道:“十國聯軍在前日分別出兵,進攻我大唐東南,東北,西南,南邊四處邊境,目前大唐已經連失十城,特別是甄王殿下所在的東北邊境,更是連失四座城池,而且根據前線最新消息,甄王殿下的五萬大軍被困雁門關大峽穀中。”
“竟然連失了十城!”
劉清風聽見張忠倫的話有些震驚,按理說大唐軍事實力強悍,再加上他的連弩,戰鬥力更是上漲了數倍,怎麽可能連失十城?
“眾卿家,想必已經知道此時邊境的情況了吧,不滿大家說,昨夜朕收到了甄王的求救信,才得知甄王被困的消息。”
“皇上,大唐軍隊實力鼎盛,再加上連弩,怎麽會敗的這麽慘?”劉清風沒有忍住,將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
“根據甄王的求救信所描述,在他們分軍之後,他們帶去的連弩和一部分糧食一夜之間全部燒光了。”李隆基沒有說話,而是張忠倫迴應道。
“燒光了?”劉清風一愣。
“不錯,十五萬大軍本來分成三支軍隊支援東北,東南,西南邊境,但是路途中軍中卻出現了內奸,連夜一把大夥燒掉了帶去的連弩和糧食,要不是他們發現的快,恐怕連糧食都被燒沒了。”
“內奸!”劉清風眉頭一皺:“人抓到沒有。”
“嗯,是羅雲洞的人。”
“羅雲洞?”劉清風一怔,隨即問道:“是四皇子派去的。”
“嗯。”
後者點了點頭。
聞言,劉清風眼神一冷,閃爍著一抹殺意,這四皇子為了一己之私竟然不惜犧牲這麽多將士的性命。
“好了,朕此次讓你們來,是想和眾卿家討論一下,此刻誰能領軍前去支援甄王,救出被困的大軍。”李隆基充滿威嚴的看了一眼眾人,一瞬間,所有人都立刻閉上了嘴。
過了許久,張忠倫站了出來,道:“皇上,臣這裏倒有一個人推薦。”
“誰?”
“此人是臣軍中的一個名不經傳的小都統,但是領兵打仗很有一套,就算與高仙芝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哦,張卿家手下還有這等人才,那還不趕快將他叫上來。”
“是。”張忠倫點了點頭,隨即讓人將一個小胖子帶了進來。
“臣安祿山,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李隆基疑惑的說了一句。
不僅是他,下麵所有人看見安祿山都充滿了懷疑,因為安祿山圓潤的身軀,一點也沒有大將之風,又如何能領兵打仗。
“安祿山!”
一旁,劉清風卻是震驚的看著安祿山,別人不知道,但他知道,此人可是安史之亂的發動者,雖然身材圓潤了一些,但是能力絕對不小。
“皇上,微臣倒是認為安祿山可以領兵。”劉清風想了想說道,雖然知道安祿山日後定會造反,但是目前來說,安祿山的確是非常適合領兵的人選,而且現在曆史軌跡已經慢慢發生了細微的改變,他也不摸不準大唐之後的命運是什麽了。
“哦,太傅此話有何依據。”李隆基問道。
“稟皇上,安祿山此人我認識,他的確很善長兵法,論謀略,恐怕當今世界沒有幾個人比得上他。”劉清風其實也拿不準安祿山到底有沒有本事,不過是想著安史之亂的發動者,能力肯定不弱所以便給其吹噓了幾句。
“父皇,太傅與張尚書都如此推崇此人,那想必此人定是有過人之處,兒臣想,或許可以讓他領兵出征。”
“這樣吧,張尚書,既然你這麽推薦此人,那不如你隨他一起領兵出征吧。”李隆基說道。
張忠倫聞言一愣,不懂李隆基的意思。
“朕的意思是,由你親自領軍,安祿山為副將,你們帶兵前往東南沿海邊境對抗倭國軍隊。”
“臣領命。”張忠倫聞言沒有猶豫,立刻點了點頭。
“臣領命。”安祿山也是一同說道。
張忠倫又疑惑道:“稟皇上,可如果我們去了沿海,那雁門關的甄王殿下怎麽辦?”
“放心吧,去雁門關支援的人,朕已經有了人選。”李隆基淡定的說道。
“哦,不知道皇上選中的人是誰?是哪位將軍?”張忠倫問道。
“不是哪位將軍。”李隆基神秘的一笑,隨即看向了劉清風。
被李隆基這麽突然一看,劉清風突然感覺後背發涼,一種不好的感覺油然而生。
“而是青州候,太子太傅劉清風。”李隆基笑道。
果然。
劉清風聞言不由苦笑道,從李隆基突然召他進宮,又在朝廷上談論出兵之事時,他便有種隱隱約約已經被安排好了的感覺。
此刻聽見李隆基的話,果然和他猜想的一樣。
“怎麽,太傅好像不太願意?”李隆基看著劉清風說道。
“臣不敢。”劉清風無奈的迴答道。
“那你就是答應出征了。”
“臣還有選擇嗎?”劉清風苦笑道。
“哈哈,好,既然太傅答應了,那朕宣布,命太傅率五萬大軍,配兩萬連弩,兩日後出發,前往雁門關支援甄王。”
“臣劉清風領命。”劉清風想了想,然後上前跪拜道:“皇上,請準許臣出發前迴家和幾位內人道個別。”
“朕準了。”李隆基笑了笑直接應允了。
“多謝皇上。”劉清風苦笑的點了點頭說道。
“好了,今日就先到這裏吧,退朝。”李隆基笑了笑說道。
從朝堂下來之後,劉清風一臉的鬱悶,他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一天領兵打仗,要他耍耍小聰明還可以,打仗他真的不太行。
“老師。”
皇宮門前,太子突然出現叫住了劉清風。
“太子殿下。”劉清風聞言一愣,道:“殿下有事。”
“學生祝老師此番旗開得勝,順利救出六弟。”太子笑道。
“嗯。”劉清風沒有多說,隻是輕輕點了點頭。
太極殿上,兩側的百官一同朝李隆基朝拜,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劉清風。
“眾卿家平身。”李隆基輕輕點頭。
“謝皇上。”眾人迴應道。
“張忠倫。”
等眾人站起,李隆基又看向右側第二排的張忠倫。
“臣在。”
張忠倫聞言,立刻走到中間,雙手抱拳說道。
“你給眾卿家說說現在邊境的局麵。”
“是,皇上。”張忠倫點了點頭,隨即彎著腰說道:“十國聯軍在前日分別出兵,進攻我大唐東南,東北,西南,南邊四處邊境,目前大唐已經連失十城,特別是甄王殿下所在的東北邊境,更是連失四座城池,而且根據前線最新消息,甄王殿下的五萬大軍被困雁門關大峽穀中。”
“竟然連失了十城!”
劉清風聽見張忠倫的話有些震驚,按理說大唐軍事實力強悍,再加上他的連弩,戰鬥力更是上漲了數倍,怎麽可能連失十城?
“眾卿家,想必已經知道此時邊境的情況了吧,不滿大家說,昨夜朕收到了甄王的求救信,才得知甄王被困的消息。”
“皇上,大唐軍隊實力鼎盛,再加上連弩,怎麽會敗的這麽慘?”劉清風沒有忍住,將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
“根據甄王的求救信所描述,在他們分軍之後,他們帶去的連弩和一部分糧食一夜之間全部燒光了。”李隆基沒有說話,而是張忠倫迴應道。
“燒光了?”劉清風一愣。
“不錯,十五萬大軍本來分成三支軍隊支援東北,東南,西南邊境,但是路途中軍中卻出現了內奸,連夜一把大夥燒掉了帶去的連弩和糧食,要不是他們發現的快,恐怕連糧食都被燒沒了。”
“內奸!”劉清風眉頭一皺:“人抓到沒有。”
“嗯,是羅雲洞的人。”
“羅雲洞?”劉清風一怔,隨即問道:“是四皇子派去的。”
“嗯。”
後者點了點頭。
聞言,劉清風眼神一冷,閃爍著一抹殺意,這四皇子為了一己之私竟然不惜犧牲這麽多將士的性命。
“好了,朕此次讓你們來,是想和眾卿家討論一下,此刻誰能領軍前去支援甄王,救出被困的大軍。”李隆基充滿威嚴的看了一眼眾人,一瞬間,所有人都立刻閉上了嘴。
過了許久,張忠倫站了出來,道:“皇上,臣這裏倒有一個人推薦。”
“誰?”
“此人是臣軍中的一個名不經傳的小都統,但是領兵打仗很有一套,就算與高仙芝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哦,張卿家手下還有這等人才,那還不趕快將他叫上來。”
“是。”張忠倫點了點頭,隨即讓人將一個小胖子帶了進來。
“臣安祿山,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李隆基疑惑的說了一句。
不僅是他,下麵所有人看見安祿山都充滿了懷疑,因為安祿山圓潤的身軀,一點也沒有大將之風,又如何能領兵打仗。
“安祿山!”
一旁,劉清風卻是震驚的看著安祿山,別人不知道,但他知道,此人可是安史之亂的發動者,雖然身材圓潤了一些,但是能力絕對不小。
“皇上,微臣倒是認為安祿山可以領兵。”劉清風想了想說道,雖然知道安祿山日後定會造反,但是目前來說,安祿山的確是非常適合領兵的人選,而且現在曆史軌跡已經慢慢發生了細微的改變,他也不摸不準大唐之後的命運是什麽了。
“哦,太傅此話有何依據。”李隆基問道。
“稟皇上,安祿山此人我認識,他的確很善長兵法,論謀略,恐怕當今世界沒有幾個人比得上他。”劉清風其實也拿不準安祿山到底有沒有本事,不過是想著安史之亂的發動者,能力肯定不弱所以便給其吹噓了幾句。
“父皇,太傅與張尚書都如此推崇此人,那想必此人定是有過人之處,兒臣想,或許可以讓他領兵出征。”
“這樣吧,張尚書,既然你這麽推薦此人,那不如你隨他一起領兵出征吧。”李隆基說道。
張忠倫聞言一愣,不懂李隆基的意思。
“朕的意思是,由你親自領軍,安祿山為副將,你們帶兵前往東南沿海邊境對抗倭國軍隊。”
“臣領命。”張忠倫聞言沒有猶豫,立刻點了點頭。
“臣領命。”安祿山也是一同說道。
張忠倫又疑惑道:“稟皇上,可如果我們去了沿海,那雁門關的甄王殿下怎麽辦?”
“放心吧,去雁門關支援的人,朕已經有了人選。”李隆基淡定的說道。
“哦,不知道皇上選中的人是誰?是哪位將軍?”張忠倫問道。
“不是哪位將軍。”李隆基神秘的一笑,隨即看向了劉清風。
被李隆基這麽突然一看,劉清風突然感覺後背發涼,一種不好的感覺油然而生。
“而是青州候,太子太傅劉清風。”李隆基笑道。
果然。
劉清風聞言不由苦笑道,從李隆基突然召他進宮,又在朝廷上談論出兵之事時,他便有種隱隱約約已經被安排好了的感覺。
此刻聽見李隆基的話,果然和他猜想的一樣。
“怎麽,太傅好像不太願意?”李隆基看著劉清風說道。
“臣不敢。”劉清風無奈的迴答道。
“那你就是答應出征了。”
“臣還有選擇嗎?”劉清風苦笑道。
“哈哈,好,既然太傅答應了,那朕宣布,命太傅率五萬大軍,配兩萬連弩,兩日後出發,前往雁門關支援甄王。”
“臣劉清風領命。”劉清風想了想,然後上前跪拜道:“皇上,請準許臣出發前迴家和幾位內人道個別。”
“朕準了。”李隆基笑了笑直接應允了。
“多謝皇上。”劉清風苦笑的點了點頭說道。
“好了,今日就先到這裏吧,退朝。”李隆基笑了笑說道。
從朝堂下來之後,劉清風一臉的鬱悶,他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一天領兵打仗,要他耍耍小聰明還可以,打仗他真的不太行。
“老師。”
皇宮門前,太子突然出現叫住了劉清風。
“太子殿下。”劉清風聞言一愣,道:“殿下有事。”
“學生祝老師此番旗開得勝,順利救出六弟。”太子笑道。
“嗯。”劉清風沒有多說,隻是輕輕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