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開春,長楓和墨蘭相繼成婚。
墨蘭出嫁那日王若弗都有些紅了眼。
墨蘭在她這養了十年之久,十年的時間即便是養個小動物也有深厚的感情了,何況沒有林噙霜挑撥的墨蘭心性逐漸轉變,是個不錯的孩子。
盛紘看著大娘子心腸如此軟動容極了,若非場合不對真要握著她的手好好感謝一番。
他這個大娘子真是心善,這些年多虧有她教養幾個孩子才把她們都教的這麽好,自己從前真的是糊塗至極。
當初那個夢已經十分遙遠了,可他一刻也不敢忘,那些場景甚至曆曆在目就像真真切切經曆過一樣。
唯有看著墨蘭風光出嫁他才從那場噩夢中解脫出來。
到了大娘子贈言環節,她和藹欣慰的笑著看向一對新人,“你以後要慈愛、謹慎,與夫郎有商有量,攜手共度。”
墨蘭臉上掛著明豔的笑,眼中是對家人的不舍,手持團扇微蹲,“女兒明白,謝母親教誨。”
賀弘文憨憨的笑著,“請嶽父嶽母放心,小婿一定對墨蘭好。”
大娘子拿出早就準備好的一隻成色不錯的鐲子戴到墨蘭手上,看著兩人相攜出門。
家裏兩場喜宴都結束了,明蘭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出門遠行,這是她第一次一個人出遠門,這在其他人家是不會被允許的,可誰讓她有後台呢。
沐錦在盛家和老太太商量後老太太就同意讓明蘭出去,盛紘還有些顧慮,不過在沐錦隱晦的提醒他此行的益處後盛紘也鬆口了。
之後沐錦帶著明蘭迴了宮,在宮裏有她準備好的人手和各項所需,最重要的是她還有一個鍍金的差事要交給明蘭。
自己掙到的東西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錢,是別人拿不走的。
“明蘭,這是我早前收集的培育棉花的資料,此行你若能解決了棉花在內地種植的問題造出大量的棉衣,最低我也能為你請封一個郡主之位,其他事你自己看著辦就是,隻一點,記得你的本心。”
“謝謝姐姐,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明蘭仔細翻閱著厚厚的資料,寫的這樣詳細隻要自己照著做就不會差多少,這不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不對,是天上掉下來的郡主之位!
明蘭的出行沒有引起什麽關注,畢竟這個時代的寬容度還沒有這麽高,一行人低調的出了城門。
他們沒有走水路一路往北上。
相比南邊的繁華北方的經濟要落後不少,明蘭一路上看到許多在揚州、汴京看不到的景象。
到處都有繁華的酒樓集市,也有富貴人家看不到的貧民窟。
有人活在光裏有人永遠掙脫不了陰影。
這是明蘭走了幾個城最大的感觸。
她隨行的車駕還帶了汴京最新培育出的土豆紅薯,存活率比最初的一批更高,即便是在幹旱的地裏種下去也有七八成的出芽率,很大程度上能緩解有些地區糧食收成低稅收高,入不敷出的現象。
明蘭沒有權利對稅收這些事下達指令,便在實地考察確定了當地情況後送信迴去讓姐姐考慮這些事。
在越靠近西北時明蘭發現這個地區土豆的收成要比汴京的多,在召集當地農民研究過後發現西北的氣候很適合土豆生長,未來甚至可以根據氣候調節種植時間,達到一年兩收的效果。
得知這個結果明蘭立馬寫了信讓人馬不停蹄的送迴去,她在這裏停留的時間也最長,久而久之當地人都知道有個來自汴京的縣主給他們帶來的高產的糧種還幫助他們種植。
在衣食溫飽都成問題的地方人們往往不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世俗教條上。
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但是在這些地方人都忙著溫飽自家的女孩兒小小年紀都要出來幹活,他們自然不會關注別人,何況這可是能讓他們吃飽飯的貴人,誰敢不長眼的說三道四當地人首先會讓他好看。
明蘭在這裏體會到了百姓的淳樸,她很高興自己的價值不僅僅是嫁人生子打理內宅,她也可以走來帶給別人希望。
研究種植之餘明蘭還開辦了一個小學堂教當地孩子讀書認字。
不學四書五經聖人言論,就認字識數算術,這也是小時候沐錦教給她的。
她把自己腦中的知識記錄成冊讓孩子學,以後她要是離開了也會有別人繼續把這些東西傳出去。
所有的事業在初期都是有難度的,想以一己之力撼動百姓數年的認識不是那麽容易的,明蘭也是在困難中摸索了許久才漸漸讓小學堂步入正軌。
想要打破常規就隻有做出了結果普通民眾才會接受,在看不到美好的結果之前人們往往隻願意相信自己認知中的“常理常規”。
在培育出更優良的土豆苗後明蘭才動身離開此地,繼續往西北方向走。
遠行的第二年夏季開始返程,她想在當初停留最久的地方繼續看看能否成功種出棉花,這次沒有在這裏停留太久等,隻是讓信任的幾人留下觀察情況,她帶著其他收獲返迴汴京。
迴到汴京已經是初冬了,信上得知如蘭定了親等年後就要成婚,這次迴來也是為了如蘭的喜宴。
如蘭的未婚夫是個武將,前幾年沐錦提拔出來的人,在這次征討西夏與白燁同樣立下大功迴京受封。
就是很巧的在城裏看到如蘭,驚鴻一瞥而後一見鍾情,一番暗戳戳的打聽過後就故意跑到如蘭會出席的場合去偶遇。
曆時兩年西夏被徹底剿滅,白燁被封為正三品懷化將軍,成功拿到了父親和母親和離的旨意脫離侯府自立。
侯府後麵發生的事他一點沒再關注。
如蘭的未婚夫周奕被封為從三品雲麾將軍。
周奕父母早逝家中再無旁的親屬,這一點讓他成功躋身貴女選婿名單的榜首,結果這人一迴來就看中了如蘭,幾次偶遇確定了如蘭的心意就火速上門提親定下婚事。
王若弗之前還羨慕墨蘭嫁的賀家人際關係簡單不用勞神費力伺候公婆,現在她的如蘭找了一個官位更高家室更簡單的,還是汴京不少貴女的心儀對象,可讓她在一眾女眷中揚眉吐氣了一把。
明蘭打算明年去南邊種種棉花,,麵對父母、祖母的催婚頭疼極了,畢竟她的年紀確實到了,最後沒辦法直接跑進宮躲著家裏的催婚,呆了十天半個月的才迴去。
這下大家也看出了她的心思不再催,生怕這孩子再跑了,她們可不能時常進宮去。
長樅十二歲已經考了秀才,明年就打算考舉人,盛紘對他寄予厚望希望,每日下衙後就親自督促他讀書,盛紘覺得這個小兒子比大兒子還要聰慧未來定能考中,輔導起來更加上心。
長樅被天天拘著讀書一點也不急躁氣餒,對讀書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不過隻有衛恕意和明蘭知道他對武學更感興趣,天天在小院子裏舞刀弄槍還藏的很好不讓老爹發現。
第二年明蘭又出發了,出發不久她收到了家裏的來信。
長樅考完試就不見了,給家裏留下一封信自己跑去參軍了,把盛紘嚇得差點沒當場撅過去。
緩過勁來就哭天抹淚的要去找兒子,沒幾天又收到了兒子的第二封信,大意是說他已經找到組織成功參軍了,希望祖母父親母親還有小娘不要擔心。
最後還是沐錦給盛家寫了信給了一個定心丸,說會讓人在軍營裏照顧他才打消了盛紘去逮人的念頭。
自此不止大娘子屋裏燒香拜佛,衛恕意也在院子裏開辟了小佛堂日日燒香祈求神佛庇護兩個孩子。
明蘭再次迴來時成功帶迴了大量的棉花棉衣。
先帝駕崩太子繼位,攝政公主又加封攝政長公主,後宮按照舊例加封,曹皇後對先帝一往情深自請宮外別居為先帝守靈。
明蘭被封為郡主賜郡主府的旨意傳遍汴京。
郡主的門楣夠不上就去看盛家還有沒有女兒,結果盛家的女兒早已出嫁,沒念想的人家紛紛羨慕袁家和周奕小將軍早早娶了福星進門。
不過提起袁家眾人也是唏噓不已,好好的媳婦不捧著供著偏要苛待,這下可好了把福星放跑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當今的局勢和從前不同,攝政長公主大力推廣女學,當今也很支持,明安縣主悶聲幹大事大批量種植出了棉花,可見未來女子的地位必然提升。
這可不僅僅是有個稱號的榮耀,誰知道哪一天又悶聲幹出什麽大事。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路已鋪好,未來的明蘭無論如何選擇都不會像原來那樣隻在後宅這個戰場中廝殺獲勝。
她會過上更好的生活,比原來更好更好。
她會有更堅實的後盾,可以庇佑她一生的後盾。
她的命運在自己手裏,不用依靠男人、家族就可以獲得地位名譽。
再好不過自由自在的選擇一切。
【題外話:下一篇想寫蓮花樓,入坑爬不出來了,好喜歡好喜歡花花,不想他再孑然一身潦倒十年,不想他劍斷人亡生死不知,不想他寬宥所有人唯獨怨怪自己孤身赴死。
我要李蓮花長命百歲。
要李蓮花生活無憂。
要李蓮花無憂無慮天天能吃到糖。
要李相夷永遠是那個意氣風發冠絕天下的少年郎。
所以想看什麽就自己寫嘍!】
墨蘭出嫁那日王若弗都有些紅了眼。
墨蘭在她這養了十年之久,十年的時間即便是養個小動物也有深厚的感情了,何況沒有林噙霜挑撥的墨蘭心性逐漸轉變,是個不錯的孩子。
盛紘看著大娘子心腸如此軟動容極了,若非場合不對真要握著她的手好好感謝一番。
他這個大娘子真是心善,這些年多虧有她教養幾個孩子才把她們都教的這麽好,自己從前真的是糊塗至極。
當初那個夢已經十分遙遠了,可他一刻也不敢忘,那些場景甚至曆曆在目就像真真切切經曆過一樣。
唯有看著墨蘭風光出嫁他才從那場噩夢中解脫出來。
到了大娘子贈言環節,她和藹欣慰的笑著看向一對新人,“你以後要慈愛、謹慎,與夫郎有商有量,攜手共度。”
墨蘭臉上掛著明豔的笑,眼中是對家人的不舍,手持團扇微蹲,“女兒明白,謝母親教誨。”
賀弘文憨憨的笑著,“請嶽父嶽母放心,小婿一定對墨蘭好。”
大娘子拿出早就準備好的一隻成色不錯的鐲子戴到墨蘭手上,看著兩人相攜出門。
家裏兩場喜宴都結束了,明蘭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出門遠行,這是她第一次一個人出遠門,這在其他人家是不會被允許的,可誰讓她有後台呢。
沐錦在盛家和老太太商量後老太太就同意讓明蘭出去,盛紘還有些顧慮,不過在沐錦隱晦的提醒他此行的益處後盛紘也鬆口了。
之後沐錦帶著明蘭迴了宮,在宮裏有她準備好的人手和各項所需,最重要的是她還有一個鍍金的差事要交給明蘭。
自己掙到的東西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錢,是別人拿不走的。
“明蘭,這是我早前收集的培育棉花的資料,此行你若能解決了棉花在內地種植的問題造出大量的棉衣,最低我也能為你請封一個郡主之位,其他事你自己看著辦就是,隻一點,記得你的本心。”
“謝謝姐姐,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明蘭仔細翻閱著厚厚的資料,寫的這樣詳細隻要自己照著做就不會差多少,這不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不對,是天上掉下來的郡主之位!
明蘭的出行沒有引起什麽關注,畢竟這個時代的寬容度還沒有這麽高,一行人低調的出了城門。
他們沒有走水路一路往北上。
相比南邊的繁華北方的經濟要落後不少,明蘭一路上看到許多在揚州、汴京看不到的景象。
到處都有繁華的酒樓集市,也有富貴人家看不到的貧民窟。
有人活在光裏有人永遠掙脫不了陰影。
這是明蘭走了幾個城最大的感觸。
她隨行的車駕還帶了汴京最新培育出的土豆紅薯,存活率比最初的一批更高,即便是在幹旱的地裏種下去也有七八成的出芽率,很大程度上能緩解有些地區糧食收成低稅收高,入不敷出的現象。
明蘭沒有權利對稅收這些事下達指令,便在實地考察確定了當地情況後送信迴去讓姐姐考慮這些事。
在越靠近西北時明蘭發現這個地區土豆的收成要比汴京的多,在召集當地農民研究過後發現西北的氣候很適合土豆生長,未來甚至可以根據氣候調節種植時間,達到一年兩收的效果。
得知這個結果明蘭立馬寫了信讓人馬不停蹄的送迴去,她在這裏停留的時間也最長,久而久之當地人都知道有個來自汴京的縣主給他們帶來的高產的糧種還幫助他們種植。
在衣食溫飽都成問題的地方人們往往不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世俗教條上。
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但是在這些地方人都忙著溫飽自家的女孩兒小小年紀都要出來幹活,他們自然不會關注別人,何況這可是能讓他們吃飽飯的貴人,誰敢不長眼的說三道四當地人首先會讓他好看。
明蘭在這裏體會到了百姓的淳樸,她很高興自己的價值不僅僅是嫁人生子打理內宅,她也可以走來帶給別人希望。
研究種植之餘明蘭還開辦了一個小學堂教當地孩子讀書認字。
不學四書五經聖人言論,就認字識數算術,這也是小時候沐錦教給她的。
她把自己腦中的知識記錄成冊讓孩子學,以後她要是離開了也會有別人繼續把這些東西傳出去。
所有的事業在初期都是有難度的,想以一己之力撼動百姓數年的認識不是那麽容易的,明蘭也是在困難中摸索了許久才漸漸讓小學堂步入正軌。
想要打破常規就隻有做出了結果普通民眾才會接受,在看不到美好的結果之前人們往往隻願意相信自己認知中的“常理常規”。
在培育出更優良的土豆苗後明蘭才動身離開此地,繼續往西北方向走。
遠行的第二年夏季開始返程,她想在當初停留最久的地方繼續看看能否成功種出棉花,這次沒有在這裏停留太久等,隻是讓信任的幾人留下觀察情況,她帶著其他收獲返迴汴京。
迴到汴京已經是初冬了,信上得知如蘭定了親等年後就要成婚,這次迴來也是為了如蘭的喜宴。
如蘭的未婚夫是個武將,前幾年沐錦提拔出來的人,在這次征討西夏與白燁同樣立下大功迴京受封。
就是很巧的在城裏看到如蘭,驚鴻一瞥而後一見鍾情,一番暗戳戳的打聽過後就故意跑到如蘭會出席的場合去偶遇。
曆時兩年西夏被徹底剿滅,白燁被封為正三品懷化將軍,成功拿到了父親和母親和離的旨意脫離侯府自立。
侯府後麵發生的事他一點沒再關注。
如蘭的未婚夫周奕被封為從三品雲麾將軍。
周奕父母早逝家中再無旁的親屬,這一點讓他成功躋身貴女選婿名單的榜首,結果這人一迴來就看中了如蘭,幾次偶遇確定了如蘭的心意就火速上門提親定下婚事。
王若弗之前還羨慕墨蘭嫁的賀家人際關係簡單不用勞神費力伺候公婆,現在她的如蘭找了一個官位更高家室更簡單的,還是汴京不少貴女的心儀對象,可讓她在一眾女眷中揚眉吐氣了一把。
明蘭打算明年去南邊種種棉花,,麵對父母、祖母的催婚頭疼極了,畢竟她的年紀確實到了,最後沒辦法直接跑進宮躲著家裏的催婚,呆了十天半個月的才迴去。
這下大家也看出了她的心思不再催,生怕這孩子再跑了,她們可不能時常進宮去。
長樅十二歲已經考了秀才,明年就打算考舉人,盛紘對他寄予厚望希望,每日下衙後就親自督促他讀書,盛紘覺得這個小兒子比大兒子還要聰慧未來定能考中,輔導起來更加上心。
長樅被天天拘著讀書一點也不急躁氣餒,對讀書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不過隻有衛恕意和明蘭知道他對武學更感興趣,天天在小院子裏舞刀弄槍還藏的很好不讓老爹發現。
第二年明蘭又出發了,出發不久她收到了家裏的來信。
長樅考完試就不見了,給家裏留下一封信自己跑去參軍了,把盛紘嚇得差點沒當場撅過去。
緩過勁來就哭天抹淚的要去找兒子,沒幾天又收到了兒子的第二封信,大意是說他已經找到組織成功參軍了,希望祖母父親母親還有小娘不要擔心。
最後還是沐錦給盛家寫了信給了一個定心丸,說會讓人在軍營裏照顧他才打消了盛紘去逮人的念頭。
自此不止大娘子屋裏燒香拜佛,衛恕意也在院子裏開辟了小佛堂日日燒香祈求神佛庇護兩個孩子。
明蘭再次迴來時成功帶迴了大量的棉花棉衣。
先帝駕崩太子繼位,攝政公主又加封攝政長公主,後宮按照舊例加封,曹皇後對先帝一往情深自請宮外別居為先帝守靈。
明蘭被封為郡主賜郡主府的旨意傳遍汴京。
郡主的門楣夠不上就去看盛家還有沒有女兒,結果盛家的女兒早已出嫁,沒念想的人家紛紛羨慕袁家和周奕小將軍早早娶了福星進門。
不過提起袁家眾人也是唏噓不已,好好的媳婦不捧著供著偏要苛待,這下可好了把福星放跑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當今的局勢和從前不同,攝政長公主大力推廣女學,當今也很支持,明安縣主悶聲幹大事大批量種植出了棉花,可見未來女子的地位必然提升。
這可不僅僅是有個稱號的榮耀,誰知道哪一天又悶聲幹出什麽大事。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路已鋪好,未來的明蘭無論如何選擇都不會像原來那樣隻在後宅這個戰場中廝殺獲勝。
她會過上更好的生活,比原來更好更好。
她會有更堅實的後盾,可以庇佑她一生的後盾。
她的命運在自己手裏,不用依靠男人、家族就可以獲得地位名譽。
再好不過自由自在的選擇一切。
【題外話:下一篇想寫蓮花樓,入坑爬不出來了,好喜歡好喜歡花花,不想他再孑然一身潦倒十年,不想他劍斷人亡生死不知,不想他寬宥所有人唯獨怨怪自己孤身赴死。
我要李蓮花長命百歲。
要李蓮花生活無憂。
要李蓮花無憂無慮天天能吃到糖。
要李相夷永遠是那個意氣風發冠絕天下的少年郎。
所以想看什麽就自己寫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