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清(7)
林雨桐站在門外,聽著弘曆的聲音繼續傳來,“……此書還有諸多的不妥之處。比如,江南七怪是郭靖的師父。師父是什麽?師父是師也是父。他的師父覺得黃蓉是‘妖女’,他卻視長輩的話聽而不聞。後來讓他跟跟穆念慈成婚,這算是父母之命了,他亦是不肯聽從。這是什麽?這是不孝。成為金刀駙馬而悔婚,這又是什麽?這是對君不忠,無信無義!如此一個不忠不孝無信無義之人,愣是成了英雄!這書要傳播出去,豈不是人人都可學?”
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為臣綱。
這裏麵除了那些敏感的問題以後,還有很多跟現有的道德規範相左的地方。
如果兒子可以反抗父親,那麽妻子就可以反抗丈夫,臣子就可以反抗君主。
往深了說,這是會動搖社會根基的事。
以前林雨桐是沒深想,看武俠小說而已,看過就看了。可叫弘曆這麽一說,她才反應過來,這書裏除了類似於黃老邪這樣的人物,最是看不上那些繁瑣的禮教,這其實就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嘲諷?
林雨桐搖搖頭,被弘曆給帶歪了。
可就算是如此又怎樣?四爺也不是以前的四爺。他的心裏從沒想到叫天下江山屬於一家一姓。強國富民,這才是他想的事。至於以後,四爺現在的態度應該是隨他去。社會自有它發展的方向,不能揠苗助長,但他卻更加不會去幹涉。
叫林雨桐說,隻要民富國強了,百姓才不管皇位上做的是誰呢。
她在外間沒有先進去,此時就聽四爺的聲音傳來,“……你說的是有一些道理。但是弘曆,朕得問你一句,你覺得朕沒有馭臣養民的能力嗎?”
“兒臣不敢。”弘曆噗通一下就跪了下來。
“那你擔心什麽呢?”四爺捏著手裏的書,輕輕的打在大腿上,那節奏停在耳朵裏,叫人的心止不住跟著這節奏跳動起來,“擔心朕坐不穩江山?擔心引起民變?別的大道理朕不跟你說,說起來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朕今兒就說一句話,你聽著,也記著。”
“請皇阿瑪訓示。”弘曆趴下額頭附在地麵上,頭上已經沁出汗珠了。今兒這一出實在是出乎他的預料了。
四爺的聲音不高,但卻句句鏗鏘有力:“弘曆!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違。又有話說公道自在人心。隻要朕不期民心,不違民意,勵精圖治,內無待哺饑民,外無敢犯強敵。朕何懼之有?”
內無待哺饑民,外無敢犯強敵。
談何容易?
弘曆從禦書房出來,渾身都濕透了。今兒皇阿瑪的話能不能實現這個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兒猜測聖意竟然是猜錯了。
這才是最最可怕的地方。
這說明什麽?說明自己跟皇阿瑪的思維並不在一條線上。如果自己不能秉承皇阿瑪的意誌,那麽皇阿瑪會將這江山社稷交到自己的手裏嗎?
若是自己,是不會選擇這樣一位繼位之君的。
可隨即他又覺得慶幸,慶幸今兒的莽撞,要不然哪裏去聽皇阿瑪的豪言壯語……不!應該是為之奮鬥的施政方向。
知道這個,自己才好調整自己的方向。不管什麽時候,自己都應該跟皇阿瑪保持在一個方向上。
林雨桐在弘曆要出來的時候稍微避了一下,她此刻站在窗口看著弘曆由心驚、沮喪到若有所悟,直到最後又再一次挺直了腰杆麵無異色的離開,“還真是……”有些為君的潛質。四爺選他不是沒有道理的。
藥已經涼了,蘇培盛帶人親自去茶房裏熱去了。
四爺朝林雨桐伸手,“過來坐。”在外麵隻怕是站的久了。
林雨桐挨著他坐了,伸手替他按摩額角,“頭疼了吧。”
“說不上來。”四爺擺擺手,叫她歇著,“要按照他們這樣的說法,那西廂記就不該演了。”
可如今演的還少了。
誰沒看過?
但書這東西,禁了也就禁了。很多書都是以西廂為藍本,增加了不少露骨的內容出來。
那你這宣揚yinhuiqing,在什麽時候被禁都不算冤枉。
至於那麽依舊流通的,那這怎麽說呢?哪裏就真的禁得住。
不過是表明一下態度,叫人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這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不過有些事情急不得,這在於一個潛移默化的長期的過程。
四爺跳過這個話題,問起林雨桐別的
</br/>共6頁,現第1頁
林雨桐站在門外,聽著弘曆的聲音繼續傳來,“……此書還有諸多的不妥之處。比如,江南七怪是郭靖的師父。師父是什麽?師父是師也是父。他的師父覺得黃蓉是‘妖女’,他卻視長輩的話聽而不聞。後來讓他跟跟穆念慈成婚,這算是父母之命了,他亦是不肯聽從。這是什麽?這是不孝。成為金刀駙馬而悔婚,這又是什麽?這是對君不忠,無信無義!如此一個不忠不孝無信無義之人,愣是成了英雄!這書要傳播出去,豈不是人人都可學?”
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為臣綱。
這裏麵除了那些敏感的問題以後,還有很多跟現有的道德規範相左的地方。
如果兒子可以反抗父親,那麽妻子就可以反抗丈夫,臣子就可以反抗君主。
往深了說,這是會動搖社會根基的事。
以前林雨桐是沒深想,看武俠小說而已,看過就看了。可叫弘曆這麽一說,她才反應過來,這書裏除了類似於黃老邪這樣的人物,最是看不上那些繁瑣的禮教,這其實就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嘲諷?
林雨桐搖搖頭,被弘曆給帶歪了。
可就算是如此又怎樣?四爺也不是以前的四爺。他的心裏從沒想到叫天下江山屬於一家一姓。強國富民,這才是他想的事。至於以後,四爺現在的態度應該是隨他去。社會自有它發展的方向,不能揠苗助長,但他卻更加不會去幹涉。
叫林雨桐說,隻要民富國強了,百姓才不管皇位上做的是誰呢。
她在外間沒有先進去,此時就聽四爺的聲音傳來,“……你說的是有一些道理。但是弘曆,朕得問你一句,你覺得朕沒有馭臣養民的能力嗎?”
“兒臣不敢。”弘曆噗通一下就跪了下來。
“那你擔心什麽呢?”四爺捏著手裏的書,輕輕的打在大腿上,那節奏停在耳朵裏,叫人的心止不住跟著這節奏跳動起來,“擔心朕坐不穩江山?擔心引起民變?別的大道理朕不跟你說,說起來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朕今兒就說一句話,你聽著,也記著。”
“請皇阿瑪訓示。”弘曆趴下額頭附在地麵上,頭上已經沁出汗珠了。今兒這一出實在是出乎他的預料了。
四爺的聲音不高,但卻句句鏗鏘有力:“弘曆!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違。又有話說公道自在人心。隻要朕不期民心,不違民意,勵精圖治,內無待哺饑民,外無敢犯強敵。朕何懼之有?”
內無待哺饑民,外無敢犯強敵。
談何容易?
弘曆從禦書房出來,渾身都濕透了。今兒皇阿瑪的話能不能實現這個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兒猜測聖意竟然是猜錯了。
這才是最最可怕的地方。
這說明什麽?說明自己跟皇阿瑪的思維並不在一條線上。如果自己不能秉承皇阿瑪的意誌,那麽皇阿瑪會將這江山社稷交到自己的手裏嗎?
若是自己,是不會選擇這樣一位繼位之君的。
可隨即他又覺得慶幸,慶幸今兒的莽撞,要不然哪裏去聽皇阿瑪的豪言壯語……不!應該是為之奮鬥的施政方向。
知道這個,自己才好調整自己的方向。不管什麽時候,自己都應該跟皇阿瑪保持在一個方向上。
林雨桐在弘曆要出來的時候稍微避了一下,她此刻站在窗口看著弘曆由心驚、沮喪到若有所悟,直到最後又再一次挺直了腰杆麵無異色的離開,“還真是……”有些為君的潛質。四爺選他不是沒有道理的。
藥已經涼了,蘇培盛帶人親自去茶房裏熱去了。
四爺朝林雨桐伸手,“過來坐。”在外麵隻怕是站的久了。
林雨桐挨著他坐了,伸手替他按摩額角,“頭疼了吧。”
“說不上來。”四爺擺擺手,叫她歇著,“要按照他們這樣的說法,那西廂記就不該演了。”
可如今演的還少了。
誰沒看過?
但書這東西,禁了也就禁了。很多書都是以西廂為藍本,增加了不少露骨的內容出來。
那你這宣揚yinhuiqing,在什麽時候被禁都不算冤枉。
至於那麽依舊流通的,那這怎麽說呢?哪裏就真的禁得住。
不過是表明一下態度,叫人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這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不過有些事情急不得,這在於一個潛移默化的長期的過程。
四爺跳過這個話題,問起林雨桐別的
</br/>共6頁,現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