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不走迴頭路
穿越古代之江湖逃亡日常 作者:哈滴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珞珘還未走到圖書館,路過一處集市門口,竟看到有人在賣平菇,這裏的人稱之為耳菇,側耳,叫法十分優雅動聽,想必是那位李大人取得名。
秦珞珘看著蘑菇十分新鮮,便蹲下身與賣蘑菇的大娘聊了聊:“大娘,這蘑菇好賣嗎?多少一斤?”
“好賣,有錢人最喜歡吃這些新鮮玩意,隻是現在產量高了,賣的便宜了,剛出來那會,一斤能賣上15文,現在隻能賣個10文左右。”
“那你是自家種的嗎?產量高不高?每日能出多少蘑菇?”
“現在氣候好,每天能出不少,我弄了一間茅屋專門種這個,最多的一日能出一百來斤,幾乎每天都有產量呢!哎呀,能想出將耳菇一年四季普及種植的人可真是太聰明太善良了。”
“我聽說是個姑娘家普及的。”
“對對對。當時聽聞李大人讓我們農戶家種植這些時,他說是一位叫秦珞珘的姑娘普及的。”
來買耳菇的顧客一聽,驚訝道:“你說的秦洛珘姑娘,就是前些日子在京城因意外事故身亡的那位?”
大娘驚訝:“你說什麽,秦姑娘去世了?”
那人道:“是呀,難怪李大人讓家家戶戶掛喪幡,原來這位姑娘有這番作為呀!可惜呀可惜,英年早逝。”
這不說還好,剛說開,旁邊的人一個一個聚了過來,嘰嘰喳喳你一嘴我一嘴。
“這位秦珞珘姑娘,就是當時我們望州水災顆粒無收死了好多災民的那年,帶糧食來幫了我們望州百姓的姑娘。”
“是她呀,那我知道了,聽說免費借閱的圖書館也是她想法子弄的,這姑娘真是個大好人,怎麽就走了呢?”
“她做的可不止這些,你們若是仔細去打聽,便知道她才是我們望州百姓的再生父母,隻是好好的人,怎麽說走就走了……”說的人倏地抬起衣袖,悄悄抹眼淚。
說者悲戚,聞者傷心,說到悲痛處,大娘都忍不住抹了好幾次眼淚。
“待會我迴去,給姑娘多燒著紙錢。”
秦珞珘竟在一眾人的圍聚下,被悲傷的氣氛感染,竟也紅了眼眶。
有這麽多人是真心為秦珞珘的死感到悲傷,她慶幸自己曾經做的一切都是值得。
她想到這裏,又不禁想起了最愛她的母親方氏和弟弟白淩逸,還有方家的老老少少,若是他們聽到了秦珞珘死亡的噩耗,不知會有多悲傷。
之前不是不想,是她盡量讓自己每日充實不去想這些事,可眼下,她想到這些,眼淚竟在眼眶裏直打轉。
離開人群,洛珘歎了口氣,繼續走去圖書館。
到了圖書館,發現整個門麵掛滿白色的喪幡,走進去,發現管理員馮秀才的胳膊上竟挽著白色棉布,他人坐在桌案後,時不時舉著袖子偷偷抹眼淚。
洛珘靜悄悄走過去,輕輕拍了拍桌子,問道:“我想問問,連環畫《夢裏不知身是客》的最新篇有沒有上市?”
馮秀才連忙擦幹淨眼淚,抬頭看了眼洛珘,十分茫然地問道:“這畫本子還能有最新章嗎?莫非姑娘還不知道,這畫本子的真正作者秦珞珘姑娘已經去世了。”
這人好好的,硬是被說死了幾次。
洛珘無奈下癟了癟嘴,連忙說道:“我是知道她去世了,隻是未想到,對各位的打擊還挺大的。”
“唉,當然大了,趙家那小姑娘都幾天沒來上工了,聽說在家都哭暈過去了,洛珘姑娘一直是她的榜樣,她本想幹到一定時候,再去京城投奔姑娘的,怎想現在是這麽個結局。洛珘姑娘對我們望州而言,有再造之恩,對趙家而言,她是他們一家的救世主。這樣的好人,這樣的無私奉獻之人,卻死得不明不白,無奈我馮秀才手無縛雞之力,無權無勢為姑娘去京城討個公道。”
“哦,莫非你懷疑她是死於非命?”
“沒有證據,不能亂說,但是姑娘那麽好的一個人,她的無私無畏自然會觸碰到權貴者們的利益,想害她的人怎會少呢!”
洛珘歎口氣,與他拱了拱手道:“老哥,你是個明白人。”
馮秀才與她拱手迴禮,搖搖頭,繼續抹眼淚。
圖書館內的人極其稀少,不知大家是被悲傷的氛圍感染不願出門,或是因為圖書館裏的連載話本子都停了。
她將《夢裏不知身是客》最後的稿子全放在了朱錦佑那邊,不知道他會不會將稿子送到白淩逸那裏。他應該會的吧,若是他看了那些畫稿,想必知道,她秦珞珘早已料到了自身的結局,以他那般聰明,他或許能猜到她會以另外一個人的身份繼續活在世上。
想到朱錦佑時,秦珞珘眼前又是一片模糊。這些日子,她極力不讓自己去想他,從做出決定離開他那一刻起,她便決定讓他徹底退出她的人生,可這無由來的悲慟又是怎麽迴事?
他會不會同她一樣,心如刀割,悲慟不已。
可無論如何,再無迴頭路。
秦珞珘拖著沉重的步伐,再去布莊買了些布料和針線準備迴去加工做個背包。這一天過的,竟流眼淚了,索性這兩日就在客棧縫縫補補,不出門最好。
說來也奇怪,她沒出門的兩日,每天客棧的小二會準時給她送來飯菜,時不時又是添茶倒水的,這服務態度真是一流。
洛珘並未多想,隻以為是上好的客房該有的待遇。
第三日,洛珘拿著紙條忐忑不安去找知州大人李文哲。
進府衙找知州大人如同普通人去京城想麵聖一般困難,秦珞珘隻能在李大人經常出入的地方去逮他。
等了一個晌午,又等了一個下午,就沒見他人出過府衙。
洛珘嘀嘀咕咕:“看來這李大人是真的在為民謀利,都快成工作狂了。”
到了晚上,洛珘在府衙附近轉了半圈,準備打道迴府時,卻不想,有驛使駕著快馬來信,府衙門口看守的衙役連忙出來接信,卻不想驛使將信遞給他們後,朝天發出悲戚之聲:“皇上,駕崩了!”
話音剛落,兩位接信的衙役連忙下跪致哀。
沒一會,府衙裏急急忙忙走出一行人。
正是李大人同他的妻兒老小。
秦珞珘看著蘑菇十分新鮮,便蹲下身與賣蘑菇的大娘聊了聊:“大娘,這蘑菇好賣嗎?多少一斤?”
“好賣,有錢人最喜歡吃這些新鮮玩意,隻是現在產量高了,賣的便宜了,剛出來那會,一斤能賣上15文,現在隻能賣個10文左右。”
“那你是自家種的嗎?產量高不高?每日能出多少蘑菇?”
“現在氣候好,每天能出不少,我弄了一間茅屋專門種這個,最多的一日能出一百來斤,幾乎每天都有產量呢!哎呀,能想出將耳菇一年四季普及種植的人可真是太聰明太善良了。”
“我聽說是個姑娘家普及的。”
“對對對。當時聽聞李大人讓我們農戶家種植這些時,他說是一位叫秦珞珘的姑娘普及的。”
來買耳菇的顧客一聽,驚訝道:“你說的秦洛珘姑娘,就是前些日子在京城因意外事故身亡的那位?”
大娘驚訝:“你說什麽,秦姑娘去世了?”
那人道:“是呀,難怪李大人讓家家戶戶掛喪幡,原來這位姑娘有這番作為呀!可惜呀可惜,英年早逝。”
這不說還好,剛說開,旁邊的人一個一個聚了過來,嘰嘰喳喳你一嘴我一嘴。
“這位秦珞珘姑娘,就是當時我們望州水災顆粒無收死了好多災民的那年,帶糧食來幫了我們望州百姓的姑娘。”
“是她呀,那我知道了,聽說免費借閱的圖書館也是她想法子弄的,這姑娘真是個大好人,怎麽就走了呢?”
“她做的可不止這些,你們若是仔細去打聽,便知道她才是我們望州百姓的再生父母,隻是好好的人,怎麽說走就走了……”說的人倏地抬起衣袖,悄悄抹眼淚。
說者悲戚,聞者傷心,說到悲痛處,大娘都忍不住抹了好幾次眼淚。
“待會我迴去,給姑娘多燒著紙錢。”
秦珞珘竟在一眾人的圍聚下,被悲傷的氣氛感染,竟也紅了眼眶。
有這麽多人是真心為秦珞珘的死感到悲傷,她慶幸自己曾經做的一切都是值得。
她想到這裏,又不禁想起了最愛她的母親方氏和弟弟白淩逸,還有方家的老老少少,若是他們聽到了秦珞珘死亡的噩耗,不知會有多悲傷。
之前不是不想,是她盡量讓自己每日充實不去想這些事,可眼下,她想到這些,眼淚竟在眼眶裏直打轉。
離開人群,洛珘歎了口氣,繼續走去圖書館。
到了圖書館,發現整個門麵掛滿白色的喪幡,走進去,發現管理員馮秀才的胳膊上竟挽著白色棉布,他人坐在桌案後,時不時舉著袖子偷偷抹眼淚。
洛珘靜悄悄走過去,輕輕拍了拍桌子,問道:“我想問問,連環畫《夢裏不知身是客》的最新篇有沒有上市?”
馮秀才連忙擦幹淨眼淚,抬頭看了眼洛珘,十分茫然地問道:“這畫本子還能有最新章嗎?莫非姑娘還不知道,這畫本子的真正作者秦珞珘姑娘已經去世了。”
這人好好的,硬是被說死了幾次。
洛珘無奈下癟了癟嘴,連忙說道:“我是知道她去世了,隻是未想到,對各位的打擊還挺大的。”
“唉,當然大了,趙家那小姑娘都幾天沒來上工了,聽說在家都哭暈過去了,洛珘姑娘一直是她的榜樣,她本想幹到一定時候,再去京城投奔姑娘的,怎想現在是這麽個結局。洛珘姑娘對我們望州而言,有再造之恩,對趙家而言,她是他們一家的救世主。這樣的好人,這樣的無私奉獻之人,卻死得不明不白,無奈我馮秀才手無縛雞之力,無權無勢為姑娘去京城討個公道。”
“哦,莫非你懷疑她是死於非命?”
“沒有證據,不能亂說,但是姑娘那麽好的一個人,她的無私無畏自然會觸碰到權貴者們的利益,想害她的人怎會少呢!”
洛珘歎口氣,與他拱了拱手道:“老哥,你是個明白人。”
馮秀才與她拱手迴禮,搖搖頭,繼續抹眼淚。
圖書館內的人極其稀少,不知大家是被悲傷的氛圍感染不願出門,或是因為圖書館裏的連載話本子都停了。
她將《夢裏不知身是客》最後的稿子全放在了朱錦佑那邊,不知道他會不會將稿子送到白淩逸那裏。他應該會的吧,若是他看了那些畫稿,想必知道,她秦珞珘早已料到了自身的結局,以他那般聰明,他或許能猜到她會以另外一個人的身份繼續活在世上。
想到朱錦佑時,秦珞珘眼前又是一片模糊。這些日子,她極力不讓自己去想他,從做出決定離開他那一刻起,她便決定讓他徹底退出她的人生,可這無由來的悲慟又是怎麽迴事?
他會不會同她一樣,心如刀割,悲慟不已。
可無論如何,再無迴頭路。
秦珞珘拖著沉重的步伐,再去布莊買了些布料和針線準備迴去加工做個背包。這一天過的,竟流眼淚了,索性這兩日就在客棧縫縫補補,不出門最好。
說來也奇怪,她沒出門的兩日,每天客棧的小二會準時給她送來飯菜,時不時又是添茶倒水的,這服務態度真是一流。
洛珘並未多想,隻以為是上好的客房該有的待遇。
第三日,洛珘拿著紙條忐忑不安去找知州大人李文哲。
進府衙找知州大人如同普通人去京城想麵聖一般困難,秦珞珘隻能在李大人經常出入的地方去逮他。
等了一個晌午,又等了一個下午,就沒見他人出過府衙。
洛珘嘀嘀咕咕:“看來這李大人是真的在為民謀利,都快成工作狂了。”
到了晚上,洛珘在府衙附近轉了半圈,準備打道迴府時,卻不想,有驛使駕著快馬來信,府衙門口看守的衙役連忙出來接信,卻不想驛使將信遞給他們後,朝天發出悲戚之聲:“皇上,駕崩了!”
話音剛落,兩位接信的衙役連忙下跪致哀。
沒一會,府衙裏急急忙忙走出一行人。
正是李大人同他的妻兒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