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荊州,加上新得到的南陽一百萬人,一共有二百五十多萬人,有明確證據證明是死於餓死,凍死的人數,隻有一十三個人。


    聽到這個數據,劉禪高興不已。


    不是劉禪沒有同情心,失去了人性,凍死餓死了十三個人,還能夠高興得起來。


    實在是成為荊州之主後,每次大災,每個郡都會凍死幾十人,有的郡死了甚至上百人,一州下來,要死五六百人。


    平時沒發雪災,雪下得小的時候,荊州也要死一兩百人。


    而今年卻隻死了十三個人。


    雖然她也會為死去的十三個人哀悼,但是畢竟都是不認識的人,對於她來說,死亡人數隻是一個數字,如今這個數字大大變少,如何能不高興。


    更讓她高興的是,荊州各郡的賦稅都增加了。百姓餓死凍死的人大為減少,說明官府對百姓的盤剝大為減少,而賦稅卻增加了,這說明荊州農業和商業,比起以前大有進步。


    劉禪高興之餘,忍不住走下王位,對著荊州群臣深深的行了一個禮。


    她是一個女子,給荊州群臣行的是女子見男子時常施的平等的禮。


    這一舉動,將荊州群臣嚇了一跳,趕緊全部離開座位,躬身給劉禪行禮。


    作為君主,給臣子行平等禮,平白無故的降低了自己的威望。以前的劉禪,從來沒做出過這樣的行為。


    但是現在,劉禪早已經不需要通過高高在上的禮儀來維護自己的權威了。正如諸葛亮之前的所想,當劉禪親自潛入許都,去迎接從未見過一麵的屬下耿紀,韋晃,金禕等人之時,她就已經無敵於天下了。


    如果不給官員們行禮,無法表達劉禪心中的喜悅。


    劉禪行禮完畢,才對荊州眾臣說道,


    “孤德薄,素無功於天下,卻忝列王位,夙夜憂歎,諸位不以孤年幼而輕視,盡心輔佐,才有今日之盛。


    今年荊州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百姓安居樂業,此不惟天時,也是眾位之大功也。


    孤替荊州數百萬生靈,謝眾位一年之辛苦。”


    荊州官員齊聲稱頌,


    “大王智勇仁,三者兼備,荊州之盛,皆為大王之力也。臣等得遇大王,平生之幸也。”


    劉禪興奮之餘,對荊州的官員大為褒獎。


    獎勵完畢,劉禪才說道,


    “今年風調雨順,荊州各地收成都很好,商業也發達,生絲和糧食都增收,賦稅也增加了。


    但是孤今年大勝曹操,收獲財物無數,也有百姓之功,孤本不該多收賦稅。”


    頓了一頓,劉禪當然不會怪官員們,本來就是她沒說清楚,劉禪接著說道,


    “怎麽能夠因為豐收,就多收賦稅,如此,百姓何時能得飽食暖衣?今年本該隻收去年相同多的賦稅,但既然收了,退租退稅也不可能,孤在此宣布,今年多收的賦稅都算提前收了明年的,明年荊州賦稅減掉今年多收部分再收。”


    劉禪笑了笑,接著說道,


    “為表孤愛民之心,以後荊州地租和地稅都按去年的標準收,若有豐收之年,絕不多收,但遇到災年,減收,少收或者不收。”


    劉禪不想她的臣民,遇到了豐收年,多收了三五鬥,卻得不到任何改善。


    生產力不高,並不是老百姓餓死凍死最重要的原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統治階級的窮奢極欲才是底層百姓過不好的原因。


    合理的分配製度,才是底層人活下去的最重要方式。


    就像天寶年間,全國近五千萬人,隻有七百多萬人課,四千多萬人不課,這樣的分配製度,再高的生產力,百姓如何活的下去?


    聽到劉禪的話,荊州諸臣全部跪伏於地,感念劉禪對百姓的仁愛之心。


    這個時代,三足鼎立,誰不想從百姓身上得到最大的好處,然後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增加對人才的吸引能力。


    你沒有庫存,沒有錢,沒有美女,用什麽來吸引人才來投靠你?


    靠你的仁德嗎?靠你的理想嗎?


    你的理想不是臣子們的理想。


    但是現在,每個人,每個臣屬,都知道,劉禪的理想和夢想,就是他們的夢想。


    劉禪要複興漢室,他們就會複興漢室,劉禪要救濟黎民,他們就會救濟黎民。


    隨後,劉禪像往年一樣,在王宮宴請荊州的所有官員。


    劉禪還讓人去把楚王後孫魯班也請到了大殿之上。


    聽到劉禪相請她去大殿,孫魯班不知道是什麽事情,趕緊換上王後禮服,跟著傳旨的宮女一起來到大殿。


    劉禪的宮中,大部分的職位都是由宮女完成的。劉禪不是很喜歡用宦官,她覺得用宮女和女官比用宦官好,她以前的丫鬟們,都在宮中擔任女官。比如她在宮中傳旨,都是女官們的職責。


    就算是體力活,也大部分都是由強壯一點的女人完成的。


    劉禪見到孫魯班來到大殿,親自走下王座,孫魯班趕緊俯身下拜,說道,


    “妾身見過大王。不知大王見召,所為何事?”


    劉禪笑道,


    “今天孤與荊州眾臣同殿為樂,想起王後監國之功,對孤戰勝曹操立下大功。特意請王後來大殿,與孤共同接受眾臣年賀。”


    說完,劉禪伸手朝著孫魯班。


    孫魯班大喜過望,夫君接受眾臣朝拜,竟然把她也叫過來了。


    讓自己的王後和自己一起接受群臣的跪拜,這對於王後來說,是多麽大的榮耀。


    縱然是孫魯班監國時,她也是不能接受坐在劉禪的王位上,接受眾臣的朝拜的。她隻能居於後宮,讓馬良等眾臣將大事由宮女送給自己看看。


    喜歡歸喜歡,但孫魯班還是謙虛說道,


    “自古都未有王後接受眾臣之禮的,妾身何德何能,敢如此僭越?”


    孫魯班雖然又是喜歡又是期待,但惶恐也是真的惶恐,夫君姐姐給她的榮耀,已經超過了古往今來所有的皇後或者王後了,萬一夫君姐姐哪天不喜歡她,收迴了這一切,那她會有多悲傷?還不如現在就沒有這些。


    再說了,她是江東大小姐,她對劉禪,忠心耿耿,天日可鑒,但群臣未必知道,萬一他們不服,她怕這樣會影響劉禪的威望。


    劉禪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但是堅定的看著孫魯班,她伸著的手仍然朝著孫魯班,孫魯班心裏喜歡到了極點,她再也不顧及其他,將自己的手放在劉禪的手裏。


    劉禪牽著她,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向了自己的王座。


    然後,劉禪鬆開孫魯班的手,坐於王座之上,隨後孫魯班在王座之前,再次給劉禪跪拜行禮,表示推辭。


    劉禪大聲道,


    “孤幼齡之時,即與王後成婚,夫妻同心,形同一體,王後不必多禮,坐吧。”


    孫魯班站起身來,轉身坐在王座之上,與劉禪一樣,南麵而向群臣。


    群臣都是第一次見到,王座之上,高坐王與後兩個人的情景。


    但是得益於劉禪巨大的威望,她都能為群臣義不顧死,奮不顧身,她隻是想寵溺自己的王後,又有什麽不可以?


    群臣重新跪拜,嘴裏大聲說道,


    “臣等拜見王後娘娘!”


    孫魯班一陣恍然,仿佛又迴到了劉禪稱王,冊封她為王後的那一天。


    她看了看劉禪,見劉禪沒有說話,隻是鼓勵的看著她,於是朝著劉禪微微一笑,麵對群臣,威嚴的說道,


    “卿等免禮!”


    眾臣再拜後,迴答,


    “謝王後娘娘!”


    重新迴各自的案桌之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草穀的唐傘小僧並收藏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