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雲閑,長歌繞院。江湖之日,豪傑雲集。
有道是:
天青雲霧間,世外一重山。
江湖紛亂繞,逐波太平殿。
不論江湖中多少紛亂,既來了青山太平殿,那便不應再有爭執。
所謂江湖恩怨快意恩仇,不過是江湖中人心之所向罷了。若是江湖中真能夠快意恩仇,那麽天下便時時處於刀光劍影之中,必然得不到太平。
青山太平殿便是為維護江湖太平所建。
武林大會之日,江湖豪傑齊聚青山太平殿。
天下四盟,賀聖朝、九州台、楚江魄與雲香殿四大盟主代為主持。
江湖八大門派,庭北太極門、江南逍遙莊、秦川天武巔、長白冰風穀、南瀟薔薇海、雲滇青紗門、中原少林寺與大漠萬孤城八位掌門悉數到齊。
武林三大山莊,傲劍山莊、孤雲軒與聽風閣主人皆未缺席。
與此同時,江湖幾大家族,京城唐京世家、南瀟慕容世家慕容山莊、北遠東方世家玄冰閣、庭北公孫世家黃鶴山莊、中原羅氏家族洛神山莊、江嶽太史世家嶽麓宮、江南葉氏家族龍井山莊、秦川何氏家族鑄劍峰、雲滇南宮世家等江湖名門皆由家主或派人前來。
身為朝廷封王卻與江湖交情頗深的江南王南博孝自然不會錯過此等江湖大事,而受朝廷之命率禦林衛前來的禁宮第一高手天涯劍早早便在太平殿布下眼線。
江湖之大,各路高手及名望之人悉數匯聚青山太平殿已是天下罕見之奇觀,自前任武林盟主霍雲楓登山盟主之位後,二十多年來還未曾有過任何大事能引得江湖天下如此多名人齊聚碰麵。
太平殿正殿盟主台前,四盟之主、八大門派、三大山莊與江湖名門代表之人皆坐於首排。江湖名望之人雖非相互熟悉,但皆有稍許來往,尤其四盟之主則是與江湖各派皆有交情。張汐雲薔薇海一戰被青龍首重傷一事於江湖傳開,見張汐雲今日坐於雲香殿盟主之位,諸人皆上前慰問。
時至正午,依江湖邀請函所述,武林大會自此開始。
盟主台上空無一人,眾人皆知此次武林大會須得選出一人接任武林盟主一職,也知此乃朝廷所迫,禁宮第一高手此刻正代朝廷監督。
片刻,一身著淡藍之人緩步上台,至盟主台正中時,彎腰作揖。此人便是朝廷所賜封的江南王南博孝。
許久之後,接著道:“江湖天下,國家興衰,百姓疾苦,我等重任。自武林盟主霍雲楓敗於神虎幫白虎首手下之後,青山太平殿便再無主人,雖說四盟盡心盡力,但也非長久之計。如今朝廷外患,武林混亂,江湖亟待一位新盟主接管太平令,力保江湖太平,與朝廷攜手共致民安國泰!”
南博孝言罷,太平殿大院之內靜無聲息,僅有草木簌簌、蟲鳥相鳴之聲。
諸位江湖舉足輕重之人,皆不敢輕易於此場合言語,唯有江南王深得朝廷與江湖信任,才可於此時此地主持大會。
“諸位江湖豪傑既然今日來到這青山太平殿,那便是認可了重選武林盟主之事。既是重選武林盟主,便須先請上武林盟主至寶太平令。”南博孝伸手示意道。
手持太平令,卻從未見過如此場麵的荊宇略顯慌亂,所幸未出差錯,輕功躍而上台,立於南博孝身邊,雙手托起太平令。
太平令劍身通體銀亮不加任何紋飾,劍柄潔白如玉毫無瑕疵,劍墜翡翠太平有象。太平無鞘,時刻為天下太平而戰,這便也是武林盟主之責。
南博孝道:“霍盟主二十多年來力保江湖歌舞升平,雖說時長有血案發生,卻也無安無天時人心惶惶。霍盟主仙逝之後,江湖愈發動蕩,雲香殿張盟主代為保管太平令卻令青江樓遭劫,後江南逍遙莊簫盟主接管太平令,也遇弟子青子衿背叛師門。之後,太平令由簫掌門暗中交予其女簫媛與蒼翠星辰劍荊宇保管,才保得太平令今日迴到青山太平殿。”
見蒼翠星辰劍荊宇持太平令上台,諸人之間皆小聲議論。
若言江湖對蒼翠星辰劍議論之多不亞於禍亂江湖的青龍首與鳳凰刺二人,而江湖中對蒼翠星辰劍也有諸多看法,甚至有人認為諸多江湖高手之死是因持有武林秘籍或江湖名兵,而荊宇既有袖裏乾坤又有龍吟在手卻從未遭遇危險,特別是荊宇與身為青龍首的喬恩關係密切,這些令不少人推斷江湖動蕩背後也有蒼翠星辰劍在背後謀劃。
雖說宋武鵬也曾提及些江湖中些許言論,但荊宇並不以為意。
待議論之聲漸息,南博孝繼續道:“推選武林盟主之前提首先便是曾為江湖太平立下汗馬功勞,正如霍雲楓曾擊敗安無天那般。其次便是獲得諸位江湖豪傑及有名望之士共同認可。最後,便須擁有一身高強武藝,這才可令江湖不受動亂所禍。”
如此三大前提,的確乃武林盟主必須之條件,缺一便難以服眾。當年若不是霍雲楓擊敗了劍挑八大門派而不可一世的安無天,他便也無任何資格坐上武林盟主之位。
雖說前提如此,但當今武林中為天下太平立下汗馬功勞之人少之又少,能獲得江湖共同認可之人屈指可數,武功高強之人倒是不少,若是非要選出一個盟主倒不是不可,但並非任何人皆適合坐上這盟主之位,武林傳奇天外仙客項墨便是如此。
若是選了不適合做盟主之人上位,便會應了宋武鵬與張汐雲的擔心,令整個江湖前景事與願違。
“既然是推選盟主,那便先請諸位英雄豪傑自薦或推薦他人!”
南博孝話畢,與荊宇退至盟主台角落處,等待自薦或受薦者上台。
江湖推選武林盟主及四盟推選盟主時規矩便是不論江湖人推薦又或是前任盟主推薦,受薦者不得推辭,即便未能選中也須坦然麵對,這便是身為備選盟主應有的擔當與魄力。
推選武林盟主正是如此步驟,到場之江湖豪傑多數來之前便有接任武林盟主之雄心壯誌,但親臨此處,卻又理智許多。雖說高手如雲,欲爭盟主之人皆非泛泛之輩,大家無一不是個中高手,但又無冠絕群雄的本事,必然不敢貿然上台。
有道是:
天青雲霧間,世外一重山。
江湖紛亂繞,逐波太平殿。
不論江湖中多少紛亂,既來了青山太平殿,那便不應再有爭執。
所謂江湖恩怨快意恩仇,不過是江湖中人心之所向罷了。若是江湖中真能夠快意恩仇,那麽天下便時時處於刀光劍影之中,必然得不到太平。
青山太平殿便是為維護江湖太平所建。
武林大會之日,江湖豪傑齊聚青山太平殿。
天下四盟,賀聖朝、九州台、楚江魄與雲香殿四大盟主代為主持。
江湖八大門派,庭北太極門、江南逍遙莊、秦川天武巔、長白冰風穀、南瀟薔薇海、雲滇青紗門、中原少林寺與大漠萬孤城八位掌門悉數到齊。
武林三大山莊,傲劍山莊、孤雲軒與聽風閣主人皆未缺席。
與此同時,江湖幾大家族,京城唐京世家、南瀟慕容世家慕容山莊、北遠東方世家玄冰閣、庭北公孫世家黃鶴山莊、中原羅氏家族洛神山莊、江嶽太史世家嶽麓宮、江南葉氏家族龍井山莊、秦川何氏家族鑄劍峰、雲滇南宮世家等江湖名門皆由家主或派人前來。
身為朝廷封王卻與江湖交情頗深的江南王南博孝自然不會錯過此等江湖大事,而受朝廷之命率禦林衛前來的禁宮第一高手天涯劍早早便在太平殿布下眼線。
江湖之大,各路高手及名望之人悉數匯聚青山太平殿已是天下罕見之奇觀,自前任武林盟主霍雲楓登山盟主之位後,二十多年來還未曾有過任何大事能引得江湖天下如此多名人齊聚碰麵。
太平殿正殿盟主台前,四盟之主、八大門派、三大山莊與江湖名門代表之人皆坐於首排。江湖名望之人雖非相互熟悉,但皆有稍許來往,尤其四盟之主則是與江湖各派皆有交情。張汐雲薔薇海一戰被青龍首重傷一事於江湖傳開,見張汐雲今日坐於雲香殿盟主之位,諸人皆上前慰問。
時至正午,依江湖邀請函所述,武林大會自此開始。
盟主台上空無一人,眾人皆知此次武林大會須得選出一人接任武林盟主一職,也知此乃朝廷所迫,禁宮第一高手此刻正代朝廷監督。
片刻,一身著淡藍之人緩步上台,至盟主台正中時,彎腰作揖。此人便是朝廷所賜封的江南王南博孝。
許久之後,接著道:“江湖天下,國家興衰,百姓疾苦,我等重任。自武林盟主霍雲楓敗於神虎幫白虎首手下之後,青山太平殿便再無主人,雖說四盟盡心盡力,但也非長久之計。如今朝廷外患,武林混亂,江湖亟待一位新盟主接管太平令,力保江湖太平,與朝廷攜手共致民安國泰!”
南博孝言罷,太平殿大院之內靜無聲息,僅有草木簌簌、蟲鳥相鳴之聲。
諸位江湖舉足輕重之人,皆不敢輕易於此場合言語,唯有江南王深得朝廷與江湖信任,才可於此時此地主持大會。
“諸位江湖豪傑既然今日來到這青山太平殿,那便是認可了重選武林盟主之事。既是重選武林盟主,便須先請上武林盟主至寶太平令。”南博孝伸手示意道。
手持太平令,卻從未見過如此場麵的荊宇略顯慌亂,所幸未出差錯,輕功躍而上台,立於南博孝身邊,雙手托起太平令。
太平令劍身通體銀亮不加任何紋飾,劍柄潔白如玉毫無瑕疵,劍墜翡翠太平有象。太平無鞘,時刻為天下太平而戰,這便也是武林盟主之責。
南博孝道:“霍盟主二十多年來力保江湖歌舞升平,雖說時長有血案發生,卻也無安無天時人心惶惶。霍盟主仙逝之後,江湖愈發動蕩,雲香殿張盟主代為保管太平令卻令青江樓遭劫,後江南逍遙莊簫盟主接管太平令,也遇弟子青子衿背叛師門。之後,太平令由簫掌門暗中交予其女簫媛與蒼翠星辰劍荊宇保管,才保得太平令今日迴到青山太平殿。”
見蒼翠星辰劍荊宇持太平令上台,諸人之間皆小聲議論。
若言江湖對蒼翠星辰劍議論之多不亞於禍亂江湖的青龍首與鳳凰刺二人,而江湖中對蒼翠星辰劍也有諸多看法,甚至有人認為諸多江湖高手之死是因持有武林秘籍或江湖名兵,而荊宇既有袖裏乾坤又有龍吟在手卻從未遭遇危險,特別是荊宇與身為青龍首的喬恩關係密切,這些令不少人推斷江湖動蕩背後也有蒼翠星辰劍在背後謀劃。
雖說宋武鵬也曾提及些江湖中些許言論,但荊宇並不以為意。
待議論之聲漸息,南博孝繼續道:“推選武林盟主之前提首先便是曾為江湖太平立下汗馬功勞,正如霍雲楓曾擊敗安無天那般。其次便是獲得諸位江湖豪傑及有名望之士共同認可。最後,便須擁有一身高強武藝,這才可令江湖不受動亂所禍。”
如此三大前提,的確乃武林盟主必須之條件,缺一便難以服眾。當年若不是霍雲楓擊敗了劍挑八大門派而不可一世的安無天,他便也無任何資格坐上武林盟主之位。
雖說前提如此,但當今武林中為天下太平立下汗馬功勞之人少之又少,能獲得江湖共同認可之人屈指可數,武功高強之人倒是不少,若是非要選出一個盟主倒不是不可,但並非任何人皆適合坐上這盟主之位,武林傳奇天外仙客項墨便是如此。
若是選了不適合做盟主之人上位,便會應了宋武鵬與張汐雲的擔心,令整個江湖前景事與願違。
“既然是推選盟主,那便先請諸位英雄豪傑自薦或推薦他人!”
南博孝話畢,與荊宇退至盟主台角落處,等待自薦或受薦者上台。
江湖推選武林盟主及四盟推選盟主時規矩便是不論江湖人推薦又或是前任盟主推薦,受薦者不得推辭,即便未能選中也須坦然麵對,這便是身為備選盟主應有的擔當與魄力。
推選武林盟主正是如此步驟,到場之江湖豪傑多數來之前便有接任武林盟主之雄心壯誌,但親臨此處,卻又理智許多。雖說高手如雲,欲爭盟主之人皆非泛泛之輩,大家無一不是個中高手,但又無冠絕群雄的本事,必然不敢貿然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