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托大人的福,過得還不錯
穿成炮灰小縣令後我逆襲成功 作者:7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今日前來自然是有要事。”淩望環視一圈,又吩咐道,“你應該和李家以及許家有來往的吧,去把那兩位也請過來。”
白安和不明所以,但還是吩咐下人去了。
此刻三個人坐在前廳中,除了尷尬還是尷尬,期間白安和不斷看向淩承,但淩望根本沒有介紹的意思。
說不緊張那是假的,白安和已經第三次假裝喝茶然後悄悄觀察淩望的臉色了,他實在想不通這個草包為什麽會突然造訪,畢竟他們可沒什麽牽扯,更沒什麽聯係。
俗話說名不與官鬥,隻要這位不找他的麻煩,他恨不能躲著走,哪還敢巴巴往人跟前湊啊,就算想湊人家也看不上不是,還不如幹脆點讓人眼不見為淨。
正想著,李家當家的和許家當家的都來了。
兩人早已經聽說了淩望來白家的事,雖然不知道那位大人又想搞什麽幺蛾子,但都被請了也不得不來。
一見到淩望,李家家主和許家家主立即道,“小人見過陳大人。”
淩望放下茶盞,一擺手,“免了,本官今日來不是擺架子的。”
“廢話就不多說了,我問你們,想做茶葉生意嗎?”
白安和三人麵麵相覷,不知道淩望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斟酌著道,“大人,這茶葉生意一向是劉家在做,我們都是外行,不過跟著混點溫飽。”
言下之意劉家的生意他們不敢搶,隻能做點其他小生意。
李天祿卻似乎察覺到了什麽,試探著道,“大人難道對茶葉生意也有想法。”
淩望點頭,“自然,茶葉生意劉家一家獨大,我很是看不慣。”
居然這麽直白,不會有詐吧?白安和三人又對視一眼,這迴換許家當家的問了。
許雪風問道,“大人,這茶葉生意劉家已經壟斷門路,隻怕……”
淩望拿著折扇一敲掌心,幹脆道,“我直說吧,我是想將劉家這茶葉生意直接歸為官營,知道你們三家都不是劉家那邊的,想問問你們有沒有什麽想法。”
許雪風有點不確定地問,“官營?”
淩望直接道,“對,雖說是官營,但生意方麵自然還是要找懂行的人坐鎮,坐鎮之人自然就是管理者,官府不會過多幹涉,盈利後四五分成,官府四,管理者五。”
一邊的淩承卻是聽得驚訝,自古講究不可官商勾結,但這“官營”竟然是將官商牢牢綁在了一起,雖然也有“皇商”一說,但皇商其實也隻是向皇室納貢,並不是官營。
雖然淩望說得不多,但淩承卻很快就想到了茶葉“官營”對官府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三人一想就明白了,雖然“官營”可能不會那麽自由,但是競爭絕對是有保障的,官府就是最強大的後盾。
白安和心動了,但還是有點擔心,問道,“可這茶葉生意一直都隻有劉家在經營,茶園甚至都不在安暘,我們就算想分一杯羹也根本無從下手。”
劉家茶葉經營怪就怪在這了,安暘茶園不過三個,都是劉家的產業,但才三個茶園根本不足以支撐住龐大銷量,所以很可能他們有很多秘密茶園,或者有不為人知的茶葉渠道。
安暘不大,也不是茶鄉,茶葉自然很容易飽和,劉家能把茶葉生意做大肯定不止安暘這個市場。
淩望道,“既然沒有茶園就自己創造茶園啊,坐享其成不是經商之道吧。”
白安和一愣,很快反應過來,“大人的意思是,我們自己種植茶園?”
淩望點頭,“當然,自己種植茶園,茶源掌握在自己手上豈不更穩?”
許雪風立刻道,“大人說得是,隻是這劉家猶如攔路巨獸,我們便是想做也沒辦法繞過他去。”
他已經看出來了,這小縣令今天過來其實是想跟他們談合作,必要的時候扶持他們擠下劉家。
被劉家壓了多年,若真能壓劉家一頭,誰不樂意呢,隻是劉家背景強大,聽說跟上麵的某位大人有點關係,他們這些沒錢沒勢的商戶哪敢輕易得罪。
“這倒不難。”淩望慢慢喝了一口茶,看了三人一眼,這才慢悠悠道,“若真想做,自然有辦法。”
淩望也不多說,站起來道,“三日後審劉家公子劉盛刺殺朝廷命官一案,三位到時候也可去湊個熱鬧。”
經商的可都是聰明人,很多話倒也不用說得太清楚,三人對視一眼,已經明白了淩望的意思。
看淩望站起來,白安和趕緊道,“大人要走了嗎,不如再多留片刻,用過晚膳再迴去吧。”
淩望沒迴答,隻是揮了揮手,往外走去。
白安和隻能好生相送。
出了白府,淩望看向淩承,“表哥,晚膳打算怎麽吃?”
“劉知府的接風宴你得去吧?”淩承打著扇子道。
“你不說我都忘了。”淩望歎了一口氣,“當個小官可真難。”
淩承正想說什麽,淩望卻道,“事已至此,你想吃什麽?”
淩承:“……”
還沒等他們找到吃飯的地方,劉同匆匆趕來,滿頭大汗道,“大人,知府大人說要見你,現在人就在縣衙。”
“看來這飯是吃不成了。”淩望歎了口氣,滿臉眷戀地看了望仙樓一眼。
家裏的飯也不是不好吃,隻是偶爾也想換換口味。
一路迴到縣衙,還沒進去,一隻杯子就飛了出來,正好砸在淩望跟前,滾燙的茶水飛濺在地上,形成了一灘水漬。
這茶盞似乎也是看準砸的,不會真砸在人身上,但能把氣出了,還能狠狠惡心挑釁一下,反正作為上司,淩望也不敢拿他怎麽樣。
劉文冷哼一聲,斜眼看了一眼淩望,“陳大人,你倒是悠閑。”
“托大人的福,確實過得不錯。”淩望微微一笑,也不生氣,反而問道,“怎麽了,大人發這麽大的火,難道是驛站住得不舒坦?”
你還敢問?那是人住的地方嗎?雖說打掃過了,但驛站那種地方本就少有官員入住,當然也不會特意修葺,能住得舒服就怪了!
白安和不明所以,但還是吩咐下人去了。
此刻三個人坐在前廳中,除了尷尬還是尷尬,期間白安和不斷看向淩承,但淩望根本沒有介紹的意思。
說不緊張那是假的,白安和已經第三次假裝喝茶然後悄悄觀察淩望的臉色了,他實在想不通這個草包為什麽會突然造訪,畢竟他們可沒什麽牽扯,更沒什麽聯係。
俗話說名不與官鬥,隻要這位不找他的麻煩,他恨不能躲著走,哪還敢巴巴往人跟前湊啊,就算想湊人家也看不上不是,還不如幹脆點讓人眼不見為淨。
正想著,李家當家的和許家當家的都來了。
兩人早已經聽說了淩望來白家的事,雖然不知道那位大人又想搞什麽幺蛾子,但都被請了也不得不來。
一見到淩望,李家家主和許家家主立即道,“小人見過陳大人。”
淩望放下茶盞,一擺手,“免了,本官今日來不是擺架子的。”
“廢話就不多說了,我問你們,想做茶葉生意嗎?”
白安和三人麵麵相覷,不知道淩望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斟酌著道,“大人,這茶葉生意一向是劉家在做,我們都是外行,不過跟著混點溫飽。”
言下之意劉家的生意他們不敢搶,隻能做點其他小生意。
李天祿卻似乎察覺到了什麽,試探著道,“大人難道對茶葉生意也有想法。”
淩望點頭,“自然,茶葉生意劉家一家獨大,我很是看不慣。”
居然這麽直白,不會有詐吧?白安和三人又對視一眼,這迴換許家當家的問了。
許雪風問道,“大人,這茶葉生意劉家已經壟斷門路,隻怕……”
淩望拿著折扇一敲掌心,幹脆道,“我直說吧,我是想將劉家這茶葉生意直接歸為官營,知道你們三家都不是劉家那邊的,想問問你們有沒有什麽想法。”
許雪風有點不確定地問,“官營?”
淩望直接道,“對,雖說是官營,但生意方麵自然還是要找懂行的人坐鎮,坐鎮之人自然就是管理者,官府不會過多幹涉,盈利後四五分成,官府四,管理者五。”
一邊的淩承卻是聽得驚訝,自古講究不可官商勾結,但這“官營”竟然是將官商牢牢綁在了一起,雖然也有“皇商”一說,但皇商其實也隻是向皇室納貢,並不是官營。
雖然淩望說得不多,但淩承卻很快就想到了茶葉“官營”對官府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三人一想就明白了,雖然“官營”可能不會那麽自由,但是競爭絕對是有保障的,官府就是最強大的後盾。
白安和心動了,但還是有點擔心,問道,“可這茶葉生意一直都隻有劉家在經營,茶園甚至都不在安暘,我們就算想分一杯羹也根本無從下手。”
劉家茶葉經營怪就怪在這了,安暘茶園不過三個,都是劉家的產業,但才三個茶園根本不足以支撐住龐大銷量,所以很可能他們有很多秘密茶園,或者有不為人知的茶葉渠道。
安暘不大,也不是茶鄉,茶葉自然很容易飽和,劉家能把茶葉生意做大肯定不止安暘這個市場。
淩望道,“既然沒有茶園就自己創造茶園啊,坐享其成不是經商之道吧。”
白安和一愣,很快反應過來,“大人的意思是,我們自己種植茶園?”
淩望點頭,“當然,自己種植茶園,茶源掌握在自己手上豈不更穩?”
許雪風立刻道,“大人說得是,隻是這劉家猶如攔路巨獸,我們便是想做也沒辦法繞過他去。”
他已經看出來了,這小縣令今天過來其實是想跟他們談合作,必要的時候扶持他們擠下劉家。
被劉家壓了多年,若真能壓劉家一頭,誰不樂意呢,隻是劉家背景強大,聽說跟上麵的某位大人有點關係,他們這些沒錢沒勢的商戶哪敢輕易得罪。
“這倒不難。”淩望慢慢喝了一口茶,看了三人一眼,這才慢悠悠道,“若真想做,自然有辦法。”
淩望也不多說,站起來道,“三日後審劉家公子劉盛刺殺朝廷命官一案,三位到時候也可去湊個熱鬧。”
經商的可都是聰明人,很多話倒也不用說得太清楚,三人對視一眼,已經明白了淩望的意思。
看淩望站起來,白安和趕緊道,“大人要走了嗎,不如再多留片刻,用過晚膳再迴去吧。”
淩望沒迴答,隻是揮了揮手,往外走去。
白安和隻能好生相送。
出了白府,淩望看向淩承,“表哥,晚膳打算怎麽吃?”
“劉知府的接風宴你得去吧?”淩承打著扇子道。
“你不說我都忘了。”淩望歎了一口氣,“當個小官可真難。”
淩承正想說什麽,淩望卻道,“事已至此,你想吃什麽?”
淩承:“……”
還沒等他們找到吃飯的地方,劉同匆匆趕來,滿頭大汗道,“大人,知府大人說要見你,現在人就在縣衙。”
“看來這飯是吃不成了。”淩望歎了口氣,滿臉眷戀地看了望仙樓一眼。
家裏的飯也不是不好吃,隻是偶爾也想換換口味。
一路迴到縣衙,還沒進去,一隻杯子就飛了出來,正好砸在淩望跟前,滾燙的茶水飛濺在地上,形成了一灘水漬。
這茶盞似乎也是看準砸的,不會真砸在人身上,但能把氣出了,還能狠狠惡心挑釁一下,反正作為上司,淩望也不敢拿他怎麽樣。
劉文冷哼一聲,斜眼看了一眼淩望,“陳大人,你倒是悠閑。”
“托大人的福,確實過得不錯。”淩望微微一笑,也不生氣,反而問道,“怎麽了,大人發這麽大的火,難道是驛站住得不舒坦?”
你還敢問?那是人住的地方嗎?雖說打掃過了,但驛站那種地方本就少有官員入住,當然也不會特意修葺,能住得舒服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