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還得仰仗殿下多多照拂
穿成炮灰小縣令後我逆襲成功 作者:7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望心情甚好,又逛了一圈,吃飽喝足後往迴走,半道上遇到了巡邏的孫家兩兄弟。
孫飛一看到淩望,趕緊上前打招唿,“大人。”
“巡邏啊,幹得不錯。”淩望拍拍孫飛的肩膀,又道,“以後街上看到我就不用特地過來打招唿了,要低調一點。”
孫飛趕緊點頭,“是,大人。”
“對了,劉家有什麽動靜嗎?”淩望問。
“劉家?”孫飛和孫亮對視一眼,同時搖頭,“沒有。”
“也對,應該沒這麽快。”淩望說完便走,又迴頭道,“如果有什麽消息立刻稟告我。”
孫飛道,“是,大人。”
淩望則嘀咕著離開,“我看他們怎麽圓這件事,詐死逃獄,然後又活過來喊冤,有腦子的應該都幹不出這個事。”
孫亮看著淩望的背影,忍不住轉頭對孫飛道,“哥,你有沒有覺得大人跟以前不太一樣了。”
孫飛收迴自己的目光,低聲道,“不管什麽樣,他都是咱們的大人,再說了,大人現在這樣挺好的。”
“說得是。”孫飛點頭,兩人又開始巡邏。
淩望迴到自己房間,剛坐下沒多久劉同就來了。
“什麽事啊?”淩望懶懶地癱在軟椅上,半睜著眼睛看了劉同一眼。
“大人,你看這個。”劉同湊到淩望的身邊,半蹲在地上,拿出一疊卷宗遞給淩望。
“這是什麽?”淩望接過看了一眼,瞬間就彈了起來,“這……”
劉同道,“卑職昨日正在整理文檔,誰知接到衙差消息,說文林村那邊有命案發生,不過才七日,已經死了三個男丁了。”
淩望仔細看著卷宗,眉頭皺了起來,“才七日就死了三個男丁,為何早不上報。”
劉同趕緊解釋,“村人倒是想要上報來著,但文林村的村長卻封鎖了消息,再加上前幾日大雨不歇,所以一直沒人上報。”
古代男丁可是珍稀勞動力,這七天不到就死了三個,實在太奇怪了。
淩望仔細翻看卷宗,發現上麵連死因都說不清楚,隻說三人均是在文林的祠堂被發現,死狀駭人。
“可是突發了什麽疾病?”淩望問。
連日暴雨,萬一爆發什麽疫情就糟了。
劉同趕緊迴答道,“這個卑職也問過了,但文林村人說幾人死前都好好的,並未感染疾病。”
“這就奇怪了。”淩望想了一下,便道,“既然如此,你帶著仵作過去查驗一下,以防百姓搗亂,再帶兩個衙差。”
“呃……大人……”劉同看了淩望一眼,為難道,“咱們沒有仵作。”
“啊?”淩望吃驚,“一個縣衙沒仵作,這……怎麽可能?”
看淩望這反應,劉同也驚訝了,“大人,仵作不是你自己趕走的嗎,你說仵作接觸屍體不吉利,就把人給辭了。”
淩望扶額,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原主是真沒幹過什麽人事啊,仵作都能趕跑。
“好吧,那縣衙中還能找到有驗屍經驗的人嗎,讓他客串一下也行 。”
劉同搖頭,“沒了大人,仵作本就稀少,除了原來的仵作,安暘基本找不到第二個會驗屍的了。”
“那就把原來的仵作再叫迴來。”淩望道。
“大人,仵作被辭的第二天就帶著家人迴鄉下了。”劉同迴答。
“那怎麽辦。”淩望眉頭皺了起來。
劉同也不敢接話,他上哪兒能找到一個懂驗屍的啊。
“算了,先不管仵作了,你帶兩個衙差過去,把事情問清楚。”淩望敲了敲手上的卷宗,“這上麵寫得不明不白,根本沒什麽有用的信息,我現在還有事走不開,等事情處理完我會親自去一趟文林村。”
劉同趕緊道,“是,大人,卑職這就去。”
七天時間就死了三個男丁,而且年紀都在二十上下,這可是壯年勞力,放著不管說不定還會出更大的事。
看來劉家這邊的事得快點解決了。
果不其然,下午的時候就聽到了知府要來巡視的消息。
彼時淩望正坐在院子裏的石桌邊研究文林村的卷宗,而淩承打著折扇慢悠悠走來,優雅地撩起衣擺在淩望的對麵坐下,隨口問,“你在看什麽。”
“研究命案呢。”淩望頭都沒抬。
淩承哦了一聲,也沒介意淩望沒行禮這件事,又問道,“哪裏來的命案,可是與劉家有關?”
淩望合上卷宗,也沒跟淩承客氣,直接遞過去,“你自己看吧,七天死三個男丁,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淩承接過翻看一眼,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是感染了什麽疾病嗎?”
“不是,我問過了,這三人死前的一個時辰之內都生龍活虎的,若是感染疾病也沒這麽快就死。”
“說得也是。”淩承翻到下一頁,“這三人的共同點都是死在祠堂中,而且都是年紀二十上下的男子,被發現時是在早上。”
淩承將卷宗合上,問道,“若是如此,倒可推斷他們夜間喪命,隻是為什麽都會死在祠堂呢?”
“這些都是疑點,要到現場那邊去看去問才知道。”淩望歎了一口氣,“可惜我現在抽不開身。”
淩承點點頭,沒再說什麽。
淩望忍不住道,“話說這災情也已經過去了,災民也安頓妥當,殿下你還不迴去嗎?”
雖然這話非常無禮,但淩承也不生氣,笑看著淩望,“這倒不急。”
淩望其實也發現淩承這次來其實不僅是為了災情,隻是不知道他還有什麽秘密任務,不過這和他無關,他也不想多管,隻要能保住小命就行。
“聽說劉知府要來安暘。”淩承笑了笑,看向淩望,“他可是你的頂頭上司,你不著急嗎?”
“當然著急了。”淩望提起茶壺倒了一杯水,放到淩承麵前,“還得仰仗殿下多多照拂。”
淩承看向茶杯,隻覺得好笑,要是沒什麽事這人理都懶得理自己,可一旦涉及自己的安危立刻便開始賣乖討好。
他還從未見過這麽善變的人,朝中那些人說什麽文人風骨氣節,這小草包是半點沒有這些品質。
孫飛一看到淩望,趕緊上前打招唿,“大人。”
“巡邏啊,幹得不錯。”淩望拍拍孫飛的肩膀,又道,“以後街上看到我就不用特地過來打招唿了,要低調一點。”
孫飛趕緊點頭,“是,大人。”
“對了,劉家有什麽動靜嗎?”淩望問。
“劉家?”孫飛和孫亮對視一眼,同時搖頭,“沒有。”
“也對,應該沒這麽快。”淩望說完便走,又迴頭道,“如果有什麽消息立刻稟告我。”
孫飛道,“是,大人。”
淩望則嘀咕著離開,“我看他們怎麽圓這件事,詐死逃獄,然後又活過來喊冤,有腦子的應該都幹不出這個事。”
孫亮看著淩望的背影,忍不住轉頭對孫飛道,“哥,你有沒有覺得大人跟以前不太一樣了。”
孫飛收迴自己的目光,低聲道,“不管什麽樣,他都是咱們的大人,再說了,大人現在這樣挺好的。”
“說得是。”孫飛點頭,兩人又開始巡邏。
淩望迴到自己房間,剛坐下沒多久劉同就來了。
“什麽事啊?”淩望懶懶地癱在軟椅上,半睜著眼睛看了劉同一眼。
“大人,你看這個。”劉同湊到淩望的身邊,半蹲在地上,拿出一疊卷宗遞給淩望。
“這是什麽?”淩望接過看了一眼,瞬間就彈了起來,“這……”
劉同道,“卑職昨日正在整理文檔,誰知接到衙差消息,說文林村那邊有命案發生,不過才七日,已經死了三個男丁了。”
淩望仔細看著卷宗,眉頭皺了起來,“才七日就死了三個男丁,為何早不上報。”
劉同趕緊解釋,“村人倒是想要上報來著,但文林村的村長卻封鎖了消息,再加上前幾日大雨不歇,所以一直沒人上報。”
古代男丁可是珍稀勞動力,這七天不到就死了三個,實在太奇怪了。
淩望仔細翻看卷宗,發現上麵連死因都說不清楚,隻說三人均是在文林的祠堂被發現,死狀駭人。
“可是突發了什麽疾病?”淩望問。
連日暴雨,萬一爆發什麽疫情就糟了。
劉同趕緊迴答道,“這個卑職也問過了,但文林村人說幾人死前都好好的,並未感染疾病。”
“這就奇怪了。”淩望想了一下,便道,“既然如此,你帶著仵作過去查驗一下,以防百姓搗亂,再帶兩個衙差。”
“呃……大人……”劉同看了淩望一眼,為難道,“咱們沒有仵作。”
“啊?”淩望吃驚,“一個縣衙沒仵作,這……怎麽可能?”
看淩望這反應,劉同也驚訝了,“大人,仵作不是你自己趕走的嗎,你說仵作接觸屍體不吉利,就把人給辭了。”
淩望扶額,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原主是真沒幹過什麽人事啊,仵作都能趕跑。
“好吧,那縣衙中還能找到有驗屍經驗的人嗎,讓他客串一下也行 。”
劉同搖頭,“沒了大人,仵作本就稀少,除了原來的仵作,安暘基本找不到第二個會驗屍的了。”
“那就把原來的仵作再叫迴來。”淩望道。
“大人,仵作被辭的第二天就帶著家人迴鄉下了。”劉同迴答。
“那怎麽辦。”淩望眉頭皺了起來。
劉同也不敢接話,他上哪兒能找到一個懂驗屍的啊。
“算了,先不管仵作了,你帶兩個衙差過去,把事情問清楚。”淩望敲了敲手上的卷宗,“這上麵寫得不明不白,根本沒什麽有用的信息,我現在還有事走不開,等事情處理完我會親自去一趟文林村。”
劉同趕緊道,“是,大人,卑職這就去。”
七天時間就死了三個男丁,而且年紀都在二十上下,這可是壯年勞力,放著不管說不定還會出更大的事。
看來劉家這邊的事得快點解決了。
果不其然,下午的時候就聽到了知府要來巡視的消息。
彼時淩望正坐在院子裏的石桌邊研究文林村的卷宗,而淩承打著折扇慢悠悠走來,優雅地撩起衣擺在淩望的對麵坐下,隨口問,“你在看什麽。”
“研究命案呢。”淩望頭都沒抬。
淩承哦了一聲,也沒介意淩望沒行禮這件事,又問道,“哪裏來的命案,可是與劉家有關?”
淩望合上卷宗,也沒跟淩承客氣,直接遞過去,“你自己看吧,七天死三個男丁,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淩承接過翻看一眼,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是感染了什麽疾病嗎?”
“不是,我問過了,這三人死前的一個時辰之內都生龍活虎的,若是感染疾病也沒這麽快就死。”
“說得也是。”淩承翻到下一頁,“這三人的共同點都是死在祠堂中,而且都是年紀二十上下的男子,被發現時是在早上。”
淩承將卷宗合上,問道,“若是如此,倒可推斷他們夜間喪命,隻是為什麽都會死在祠堂呢?”
“這些都是疑點,要到現場那邊去看去問才知道。”淩望歎了一口氣,“可惜我現在抽不開身。”
淩承點點頭,沒再說什麽。
淩望忍不住道,“話說這災情也已經過去了,災民也安頓妥當,殿下你還不迴去嗎?”
雖然這話非常無禮,但淩承也不生氣,笑看著淩望,“這倒不急。”
淩望其實也發現淩承這次來其實不僅是為了災情,隻是不知道他還有什麽秘密任務,不過這和他無關,他也不想多管,隻要能保住小命就行。
“聽說劉知府要來安暘。”淩承笑了笑,看向淩望,“他可是你的頂頭上司,你不著急嗎?”
“當然著急了。”淩望提起茶壺倒了一杯水,放到淩承麵前,“還得仰仗殿下多多照拂。”
淩承看向茶杯,隻覺得好笑,要是沒什麽事這人理都懶得理自己,可一旦涉及自己的安危立刻便開始賣乖討好。
他還從未見過這麽善變的人,朝中那些人說什麽文人風骨氣節,這小草包是半點沒有這些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