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們有房子住了
穿成炮灰小縣令後我逆襲成功 作者:7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衙門沒有公務要處理,淩望特意換上官服,帶著劉同往城外走。
他沒帶跟班,但見路上百姓見他一身紅色官服,遠遠地就避開了,甚至都不敢多看一眼。
劉同生怕他不高興,沒話找話地說了幾句,見他興趣不高,便很快住嘴了。
一路來到十裏廟,淩望看見災民們都在歇息,有些則在另一邊煎藥,看起來精神都不錯,臉上也有笑容,雖然依舊瘦弱,但看得出來都健康不少。
看見他,眾人停下話頭,紛紛站起來,都高聲喊道,“陳大人……”
一個老漢扒開人群站到前麵,看見淩望跪下就拜,“小人李三,多謝大人救命之恩,多謝大人救命之恩。”
李三拜著,看向人群中怯懦站著的女子,招唿道,“貞娘,快過來拜見大人。”
那叫貞娘的女子就是那日發燒昏倒的姑娘,早已經知道是眼前這位“狗官”請大夫救的自己,雖然害怕,但聽父親這麽說也隻好走上前跪下,“民女多謝大人救命之恩。”
貞娘低著頭,身體顫抖。
她害怕這“狗官”要她“救命之恩以身相許”,她也當然不是對自己的長相自信,實在是這“狗官”聲名在外,如果真被他看上,她這輩子豈不是就完了。
“咳……”淩望也看出少女的害怕了,咳嗽一聲,示意劉同將人扶起來,嘴上道,“都快起來吧,本官身為一縣父母官,自然愛民日子,不過都是本官分內之事,不必謝我。”
其他災民聽淩望這麽說,麵麵相覷,繼而表情都放鬆了。
他們可都是受過淩望恩惠的,淩望不僅請大夫給他們看病,還免了他們的藥費,現在各家生病的家人都已經有所好轉。
以這“狗官”的處事為人,原本眾人還以為會有什麽條件或者火坑等著他們,沒想到淩望竟然也沒趁機說什麽。
淩望笑著道,“聽說房屋已經修建完畢,你們都隨我一起去看看吧,可以入住的話屆時便把房子分了。”
眾人一聽,立刻沸騰起來。
“真……真的有房子住了?”
“對啊,我不是在做夢吧?”
“當然不是,陳大人說了,要分房!”
眾人興奮非常,紛紛討論起來。
然後竟然有人開始稱讚淩望,說他是一個好官,絕口不再提以前他欺壓百姓的事跡,畢竟都是聽說的,欺壓的也不是他們,誰知道是不是好官被汙蔑呢。
淩望心中暗爽,隻要口碑好起來,還怕被砍嗎?
倒時煽動民眾一請願,就算是皇帝也得考慮一下會不會惹眾怒不是。
十裏坡看著距離十裏廟很近,但走過去也有好長一段路,而且路況不好,對淩望一個現在出門就走水泥路和柏油路的人來說真是煎熬無比。
看來還得修路啊!
一群人浩浩蕩蕩到了十裏坡,放眼望去,新修建的房屋一棟接一棟,非常整齊好看。
不過對古代的人來說,眼前的房子和他們所見的建築實在差太多了。
每一棟房高都在三米之間,都是木質結構,地基也是木樁撐起來的,淩望解釋這樣是為了防潮防蛇蟲。
蓋頂是一層茅草加泥漿糊再加茅草,這樣的設計也是防潮防風防漏雨。
當然,災民們並不懂這其中的用意,隻覺得這樣更加牢固。
因為人多,再加上房屋的設計非常簡潔省力,才不過兩天時間就已經完工,直接可以入住,至於細節之類的,就等各家入住後自己想辦法了。
淩望隨便參觀了幾間房屋,發現房間按照他設計圖的說明,都是按各家登記的人口定好的。
人口多的房子大一點,房間也多,人口少的房間也少。
眾人跟著淩望一一看過,都緊張興奮不已。
要知道很多流亡過來的人,之前甚至都沒住過正經的房子。
因為蓋不起房,有些人家就整理出別人家廢棄的豬圈,湊合住在裏麵,有些人家則住在快要倒塌的茅草房裏。
現在有這麽好的新房可以住還不要錢,怎麽能叫人不興奮。
看過房子沒有問題,淩望將劉同叫過來,“按照名冊分房吧。”
眾人一聽,期待無比,紛紛誇淩望是父母官。
劉同答應一聲,從包裏找出名冊開始點名分房。
房子都已經編好了號,誰家住哪號也早就記錄好了,現在就念下去就行。
淩望轉了一圈,又四處看了看,然後迴到劉同身邊,聽他將名冊念完。
能分到房所有人臉上都喜氣洋洋,念到名字的都各自找編號去看自己家新房去了,不認字也絲毫不耽誤他們的熱情。
“李九,第八十三號。”劉同念完,將名冊收了起來。
一直等到旁邊的婦女倆著急無比,眼看著大家都念到了名字,卻遲遲沒聽到自己的,心中擔心是不是官差漏掉他們。
此刻終於聽到自己名字,頓時喜出望外,父女倆連連鞠躬道,“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都是本官應該的,快去看看你們的房子吧,看完後過來集合,本官還有話要說。”
李九連連點頭,帶著女兒去了。
一路過去,就見各家在自己的房子裏待著都不願意出來,都歡唿著有房子住了。
連問了好幾個人,終於找到自己家房子。李九站在門前,轉頭看向貞娘。
他深唿一口氣,緩緩推開門,帶著木香味的房間展現在他眼前。
先是廳堂,然後兩邊各有房間,做飯的單獨還有一間,雖然房屋布局跟他們常見的主屋加廂房式的不同,但他們父女倆住已經綽綽有餘。
“貞娘,我們真的有房子住了。”李九熱淚盈眶,笑著道,“我們真的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了。”
“是啊爹,我們有房子住了。”貞娘流著淚,卻笑了起來,他們終於不用再寄人籬下,過朝不保夕的生活,也不用擔心風雨太大,會將他們那不堪一擊的棲身之所摧垮。
淩望等了一會兒,發現太陽熱了起來,吩咐劉同道,“讓大家過來集合,我還有話要說。”
劉同立刻領命去了,沒一會兒就將人都帶了迴來。
眾人不明所以,聽知縣大人說有話要說,不由得都緊張起來,擔心他再將房子收迴去。
他沒帶跟班,但見路上百姓見他一身紅色官服,遠遠地就避開了,甚至都不敢多看一眼。
劉同生怕他不高興,沒話找話地說了幾句,見他興趣不高,便很快住嘴了。
一路來到十裏廟,淩望看見災民們都在歇息,有些則在另一邊煎藥,看起來精神都不錯,臉上也有笑容,雖然依舊瘦弱,但看得出來都健康不少。
看見他,眾人停下話頭,紛紛站起來,都高聲喊道,“陳大人……”
一個老漢扒開人群站到前麵,看見淩望跪下就拜,“小人李三,多謝大人救命之恩,多謝大人救命之恩。”
李三拜著,看向人群中怯懦站著的女子,招唿道,“貞娘,快過來拜見大人。”
那叫貞娘的女子就是那日發燒昏倒的姑娘,早已經知道是眼前這位“狗官”請大夫救的自己,雖然害怕,但聽父親這麽說也隻好走上前跪下,“民女多謝大人救命之恩。”
貞娘低著頭,身體顫抖。
她害怕這“狗官”要她“救命之恩以身相許”,她也當然不是對自己的長相自信,實在是這“狗官”聲名在外,如果真被他看上,她這輩子豈不是就完了。
“咳……”淩望也看出少女的害怕了,咳嗽一聲,示意劉同將人扶起來,嘴上道,“都快起來吧,本官身為一縣父母官,自然愛民日子,不過都是本官分內之事,不必謝我。”
其他災民聽淩望這麽說,麵麵相覷,繼而表情都放鬆了。
他們可都是受過淩望恩惠的,淩望不僅請大夫給他們看病,還免了他們的藥費,現在各家生病的家人都已經有所好轉。
以這“狗官”的處事為人,原本眾人還以為會有什麽條件或者火坑等著他們,沒想到淩望竟然也沒趁機說什麽。
淩望笑著道,“聽說房屋已經修建完畢,你們都隨我一起去看看吧,可以入住的話屆時便把房子分了。”
眾人一聽,立刻沸騰起來。
“真……真的有房子住了?”
“對啊,我不是在做夢吧?”
“當然不是,陳大人說了,要分房!”
眾人興奮非常,紛紛討論起來。
然後竟然有人開始稱讚淩望,說他是一個好官,絕口不再提以前他欺壓百姓的事跡,畢竟都是聽說的,欺壓的也不是他們,誰知道是不是好官被汙蔑呢。
淩望心中暗爽,隻要口碑好起來,還怕被砍嗎?
倒時煽動民眾一請願,就算是皇帝也得考慮一下會不會惹眾怒不是。
十裏坡看著距離十裏廟很近,但走過去也有好長一段路,而且路況不好,對淩望一個現在出門就走水泥路和柏油路的人來說真是煎熬無比。
看來還得修路啊!
一群人浩浩蕩蕩到了十裏坡,放眼望去,新修建的房屋一棟接一棟,非常整齊好看。
不過對古代的人來說,眼前的房子和他們所見的建築實在差太多了。
每一棟房高都在三米之間,都是木質結構,地基也是木樁撐起來的,淩望解釋這樣是為了防潮防蛇蟲。
蓋頂是一層茅草加泥漿糊再加茅草,這樣的設計也是防潮防風防漏雨。
當然,災民們並不懂這其中的用意,隻覺得這樣更加牢固。
因為人多,再加上房屋的設計非常簡潔省力,才不過兩天時間就已經完工,直接可以入住,至於細節之類的,就等各家入住後自己想辦法了。
淩望隨便參觀了幾間房屋,發現房間按照他設計圖的說明,都是按各家登記的人口定好的。
人口多的房子大一點,房間也多,人口少的房間也少。
眾人跟著淩望一一看過,都緊張興奮不已。
要知道很多流亡過來的人,之前甚至都沒住過正經的房子。
因為蓋不起房,有些人家就整理出別人家廢棄的豬圈,湊合住在裏麵,有些人家則住在快要倒塌的茅草房裏。
現在有這麽好的新房可以住還不要錢,怎麽能叫人不興奮。
看過房子沒有問題,淩望將劉同叫過來,“按照名冊分房吧。”
眾人一聽,期待無比,紛紛誇淩望是父母官。
劉同答應一聲,從包裏找出名冊開始點名分房。
房子都已經編好了號,誰家住哪號也早就記錄好了,現在就念下去就行。
淩望轉了一圈,又四處看了看,然後迴到劉同身邊,聽他將名冊念完。
能分到房所有人臉上都喜氣洋洋,念到名字的都各自找編號去看自己家新房去了,不認字也絲毫不耽誤他們的熱情。
“李九,第八十三號。”劉同念完,將名冊收了起來。
一直等到旁邊的婦女倆著急無比,眼看著大家都念到了名字,卻遲遲沒聽到自己的,心中擔心是不是官差漏掉他們。
此刻終於聽到自己名字,頓時喜出望外,父女倆連連鞠躬道,“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都是本官應該的,快去看看你們的房子吧,看完後過來集合,本官還有話要說。”
李九連連點頭,帶著女兒去了。
一路過去,就見各家在自己的房子裏待著都不願意出來,都歡唿著有房子住了。
連問了好幾個人,終於找到自己家房子。李九站在門前,轉頭看向貞娘。
他深唿一口氣,緩緩推開門,帶著木香味的房間展現在他眼前。
先是廳堂,然後兩邊各有房間,做飯的單獨還有一間,雖然房屋布局跟他們常見的主屋加廂房式的不同,但他們父女倆住已經綽綽有餘。
“貞娘,我們真的有房子住了。”李九熱淚盈眶,笑著道,“我們真的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了。”
“是啊爹,我們有房子住了。”貞娘流著淚,卻笑了起來,他們終於不用再寄人籬下,過朝不保夕的生活,也不用擔心風雨太大,會將他們那不堪一擊的棲身之所摧垮。
淩望等了一會兒,發現太陽熱了起來,吩咐劉同道,“讓大家過來集合,我還有話要說。”
劉同立刻領命去了,沒一會兒就將人都帶了迴來。
眾人不明所以,聽知縣大人說有話要說,不由得都緊張起來,擔心他再將房子收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