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找事的來了
穿成炮灰小縣令後我逆襲成功 作者:7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望滿意地點頭,“嗯,那以後就辛苦師爺了。”站起來伸了一個懶腰,淩望看了一眼房間,他現在隻想快點躺到柔軟的床上,“本官還有要事,你去忙吧。”
劉同如蒙大赦,忙不迭告辭離開。
淩望跑迴房間,將鞋子踢掉,撲進柔軟的床裏卻一下扯到傷口,不由嘶叫一聲。
從李修思的醫館出來他就一直在忙,已經完全忘記自己身上還有傷,不過不得不承認李修思的醫術的確高明,這才一晚過去他基本就可以活蹦亂跳了。
反手摸了一下,原本他還想看看傷口的,但已經實在不想動了,昨天提心吊膽一天,被關進大牢哪裏能安生休息,結果昨晚上又遇到刺客,受傷後也沒能好好休息,今天又奔波一天,淩望感覺自己真的快要累死了。
沾到枕頭就睡的淩望已經完全忘記了要撈便宜老爹出大牢的事。
……
淩承休息的房間中。
一個暗衛跪在地上,低聲請罪,“屬下護主不周,以致殿下深陷險境,請殿下責罰。”
緩緩倒了一杯茶水,將杯子湊到唇邊喝了一口茶,淩承這才開口,“那些刺客的來曆查得如何?”
“屬下無能,查不出那些刺客的身份來曆,不過屬下發現那些刺客似乎從明州便喬裝跟著我們一路到了安暘。”
淩承放下杯子,凝眉想了一下,“你的意思是他們從明州就跟著我們,但到了安暘才打算動手刺殺?”
如果要刺殺,路上有很多機會,為什麽非要選在安暘動手?
暗衛答是。
“本宮查訪安暘旱情一事除了父皇和幾位皇弟,就連朝中大臣都不知道,究竟是誰走漏了風聲,又是誰想要取本宮的性命?”
淩承像是自言自語一般,想了一會兒發現沒有絲毫頭緒便揮手讓暗衛下去了。
淩望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陣咚咚咚的聲音吵醒,原本還想埋頭繼續睡,卻聽到外麵有人叫道,“大人,有人擊鼓鳴冤。”
“那就讓他擊吧。”淩望罵了一聲翻身打算繼續睡,卻感覺房間中似乎有人,瞬間就驚醒過來。
房間中的不是別人,正是三皇子淩承,此時他正坐在圓凳上,手上拿著之前劉同給他的賬冊在看。
淩望從床上坐起來,翻身下床找鞋子,嘴上告罪道,“下官失儀,還望殿下恕罪。”
淩承連眼睛都沒抬一下,依舊看著手中的賬冊,淡淡道,“陳大人哪裏的話,是本宮打擾了陳大人才是。”
“殿下說笑了,下官不敢當。”淩望也顧不上理會淩承了,也不管是不是失禮,三下五除二換了官服便衝了出去。
反正作為一個炮灰反派,活得小心翼翼是死,目中無人不畏權貴也是死,不如隨性一點。
老子要“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剛衝出去被風一吹淩望就清醒了,想到剛剛自己對皇子似乎太隨便了一點,當下便開始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苟活也是活不是。
於是幹脆地轉身迴去,一把抓住淩承的衣角,“下官剛剛睡醒腦子不甚清醒,若有不當之處,殿下一定要恕罪啊。”
淩承嘴角抽了抽,低頭看了一眼抓著自己衣角的手,忍受不了一般退了半步。
眼看淩望還想再抓,咬牙道,“本宮恕你無罪!還不起來!”
聽到這話淩望總算放心,趕緊告辭,“多謝殿下,下官先告退了。”
看著淩望離開的背影,淩承冷哼一聲,要不是自己被這小貪官救過一命,他真想直接砍了了事。
但一想到自己現在手中無人可用,若是真的砍了這個小貪官,他在安暘人生地不熟,官府裏的小吏更是跑的跑逃的逃,他根本什麽都做不了。
想到這,淩承撫平衣角,也抬腳走出了房間。
淩望剛出門就見劉同等在一邊,看到他立刻迎了上來,“大人,是劉家的人擊鼓鳴冤。”
“劉家?”淩望愣了一下,有點反應不過來。
聽劉師爺這口氣,似乎這個劉家有點來頭。
“難道是你本家的人?”淩望忍不住問。
劉同也算是個人精,很會看人臉色,聽淩望這麽說就知道他對劉家不了解,趕緊解釋道,“不不不,小人和那劉家隻是同姓,並無宗親關係。”
末了又補充道,“這劉家是咱們安暘最大的茶商,城中商賈多仰仗劉家之勢。之前劉家有意想要拜訪大人,原本已經下過拜帖,未曾想上頭會有大人下來,這才耽擱了。”
這話的信息量非常大,淩望略一想就明白了。
這劉家在安暘非常富有,還是個巨頭,掌握著話語權不說,城中所有做生意的商人都聽他家的。
劉師爺後麵的話就比較耐人尋味了,按說原主這小縣令當了也快兩年,要跟劉家搞好關係早搞了,怎麽會等到現在。
所以很大的可能是這劉家上頭有人,根本看不上他這個小縣令,但之後不知道什麽原因,又打算跟他來往了。
所以到底是什麽原因促使他們做出做個打算的呢?
雖然看過原著知道大致劇情的發展,但他炮灰這條線人家作者根本懶得寫,想做個參考都沒有正確答案可以看看。
淩望摸了摸下巴,這劉家勢力這麽大,城中商賈都聽他們的話有點不好搞。
劉同看了淩望一眼,見他不說話也不敢催促,心中卻著急無比,他都已經明裏暗裏地提示大人不能得罪劉家了,這大人還杵在這不上公堂,讓劉家人等著不就跟給人下馬威一樣?
淩望久久沒有反應,劉同已經快哭了,正想著是不是硬著頭皮再提醒提醒,卻見有一個公子正漫步走出來,正是他們大人的“表哥。”
一看見這個“表哥”,淩望二話不說,抬腳就走。
劉同趕緊跟了上去。
現在天已然黑透,公堂上點燃了蠟燭。
燈火通明的公堂中,衙差已經整整齊齊地站好了。
淩望緩緩走到高堂上坐下,這才懶懶地看向堂下站著的青年。
一身綾羅綢緞穿在身上顯得非常富貴,身量看著也還可以,不過氣質不佳,雖然手中拿著一把折扇附庸風雅,但毫無書卷氣質。
劉同如蒙大赦,忙不迭告辭離開。
淩望跑迴房間,將鞋子踢掉,撲進柔軟的床裏卻一下扯到傷口,不由嘶叫一聲。
從李修思的醫館出來他就一直在忙,已經完全忘記自己身上還有傷,不過不得不承認李修思的醫術的確高明,這才一晚過去他基本就可以活蹦亂跳了。
反手摸了一下,原本他還想看看傷口的,但已經實在不想動了,昨天提心吊膽一天,被關進大牢哪裏能安生休息,結果昨晚上又遇到刺客,受傷後也沒能好好休息,今天又奔波一天,淩望感覺自己真的快要累死了。
沾到枕頭就睡的淩望已經完全忘記了要撈便宜老爹出大牢的事。
……
淩承休息的房間中。
一個暗衛跪在地上,低聲請罪,“屬下護主不周,以致殿下深陷險境,請殿下責罰。”
緩緩倒了一杯茶水,將杯子湊到唇邊喝了一口茶,淩承這才開口,“那些刺客的來曆查得如何?”
“屬下無能,查不出那些刺客的身份來曆,不過屬下發現那些刺客似乎從明州便喬裝跟著我們一路到了安暘。”
淩承放下杯子,凝眉想了一下,“你的意思是他們從明州就跟著我們,但到了安暘才打算動手刺殺?”
如果要刺殺,路上有很多機會,為什麽非要選在安暘動手?
暗衛答是。
“本宮查訪安暘旱情一事除了父皇和幾位皇弟,就連朝中大臣都不知道,究竟是誰走漏了風聲,又是誰想要取本宮的性命?”
淩承像是自言自語一般,想了一會兒發現沒有絲毫頭緒便揮手讓暗衛下去了。
淩望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陣咚咚咚的聲音吵醒,原本還想埋頭繼續睡,卻聽到外麵有人叫道,“大人,有人擊鼓鳴冤。”
“那就讓他擊吧。”淩望罵了一聲翻身打算繼續睡,卻感覺房間中似乎有人,瞬間就驚醒過來。
房間中的不是別人,正是三皇子淩承,此時他正坐在圓凳上,手上拿著之前劉同給他的賬冊在看。
淩望從床上坐起來,翻身下床找鞋子,嘴上告罪道,“下官失儀,還望殿下恕罪。”
淩承連眼睛都沒抬一下,依舊看著手中的賬冊,淡淡道,“陳大人哪裏的話,是本宮打擾了陳大人才是。”
“殿下說笑了,下官不敢當。”淩望也顧不上理會淩承了,也不管是不是失禮,三下五除二換了官服便衝了出去。
反正作為一個炮灰反派,活得小心翼翼是死,目中無人不畏權貴也是死,不如隨性一點。
老子要“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剛衝出去被風一吹淩望就清醒了,想到剛剛自己對皇子似乎太隨便了一點,當下便開始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苟活也是活不是。
於是幹脆地轉身迴去,一把抓住淩承的衣角,“下官剛剛睡醒腦子不甚清醒,若有不當之處,殿下一定要恕罪啊。”
淩承嘴角抽了抽,低頭看了一眼抓著自己衣角的手,忍受不了一般退了半步。
眼看淩望還想再抓,咬牙道,“本宮恕你無罪!還不起來!”
聽到這話淩望總算放心,趕緊告辭,“多謝殿下,下官先告退了。”
看著淩望離開的背影,淩承冷哼一聲,要不是自己被這小貪官救過一命,他真想直接砍了了事。
但一想到自己現在手中無人可用,若是真的砍了這個小貪官,他在安暘人生地不熟,官府裏的小吏更是跑的跑逃的逃,他根本什麽都做不了。
想到這,淩承撫平衣角,也抬腳走出了房間。
淩望剛出門就見劉同等在一邊,看到他立刻迎了上來,“大人,是劉家的人擊鼓鳴冤。”
“劉家?”淩望愣了一下,有點反應不過來。
聽劉師爺這口氣,似乎這個劉家有點來頭。
“難道是你本家的人?”淩望忍不住問。
劉同也算是個人精,很會看人臉色,聽淩望這麽說就知道他對劉家不了解,趕緊解釋道,“不不不,小人和那劉家隻是同姓,並無宗親關係。”
末了又補充道,“這劉家是咱們安暘最大的茶商,城中商賈多仰仗劉家之勢。之前劉家有意想要拜訪大人,原本已經下過拜帖,未曾想上頭會有大人下來,這才耽擱了。”
這話的信息量非常大,淩望略一想就明白了。
這劉家在安暘非常富有,還是個巨頭,掌握著話語權不說,城中所有做生意的商人都聽他家的。
劉師爺後麵的話就比較耐人尋味了,按說原主這小縣令當了也快兩年,要跟劉家搞好關係早搞了,怎麽會等到現在。
所以很大的可能是這劉家上頭有人,根本看不上他這個小縣令,但之後不知道什麽原因,又打算跟他來往了。
所以到底是什麽原因促使他們做出做個打算的呢?
雖然看過原著知道大致劇情的發展,但他炮灰這條線人家作者根本懶得寫,想做個參考都沒有正確答案可以看看。
淩望摸了摸下巴,這劉家勢力這麽大,城中商賈都聽他們的話有點不好搞。
劉同看了淩望一眼,見他不說話也不敢催促,心中卻著急無比,他都已經明裏暗裏地提示大人不能得罪劉家了,這大人還杵在這不上公堂,讓劉家人等著不就跟給人下馬威一樣?
淩望久久沒有反應,劉同已經快哭了,正想著是不是硬著頭皮再提醒提醒,卻見有一個公子正漫步走出來,正是他們大人的“表哥。”
一看見這個“表哥”,淩望二話不說,抬腳就走。
劉同趕緊跟了上去。
現在天已然黑透,公堂上點燃了蠟燭。
燈火通明的公堂中,衙差已經整整齊齊地站好了。
淩望緩緩走到高堂上坐下,這才懶懶地看向堂下站著的青年。
一身綾羅綢緞穿在身上顯得非常富貴,身量看著也還可以,不過氣質不佳,雖然手中拿著一把折扇附庸風雅,但毫無書卷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