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一些拆遷戶
穿越古代嫁鰥夫,別人逃難我躺平 作者:陳小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16章 一些拆遷戶
跪在旁邊一位中年漢子也附和道,“是啊。
這三年免賦稅的政策,就算王妃娘娘你給了我們銀子,我們在別的地方也買不到田地了呀。
那我們一家老小怎麽活?求娘娘開恩!”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雖言語間滿是恭敬,卻也清晰地表達出了不願賣地的想法。
李甜甜看著這些麵露難色的百姓,心中十分理解他們的顧慮。
土地對於百姓來說,不僅僅是財產,更是生活的依靠和希望。
可這片土地對於自己的計劃來說,也至關重要。
現在要做的是,打消百姓們的擔憂,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支持自己的建設。
沉思片刻後,李甜甜清了清嗓子,溫和地說道。
“鄉親們,我明白大家對這片土地的感情,也知道土地對你們的重要性。但請大家聽我把話說完。”
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我願意給出雙倍的價錢收購土地,這比你們在別處能得到的價格都要高。
而且工廠建成之後,無論男女,我都會雇傭大家做工,工錢絕對比你們種田掙得多。”
此言一出,馬上就有些人心動了,百姓們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起來。
一位年輕的後生忍不住問道:“王妃娘娘,您說的可當真?做工真能比種田掙得多?
是永久性的嗎?還是能做多久?”
他擔心現在有活幹,等以後就沒活幹了。
那讓他們一家人以後吃什麽,所以這個必須要跟王妃說清楚。
如果王妃能保障他們以後的生活,他們自然也是願意賣田地的,不然他們阻攔不了。
因為王妃真的要搶他們的田地,他們也沒辦法反抗,畢竟現在整個禹州和通州都是鎮南王的。
李甜甜微笑著點頭:“當然,我李甜甜向來說一不二。
我現在就需要大量的工人,建設廠房。
如果你們不信,我也可以先預付你們半年的工資。
等工廠建成後,你們會有穩定的收入,也不像種田要看天吃飯。
遇到災年,田裏收成不好,大家的日子就會過得艱難。
但在工廠裏,隻要大家努力工作,就不用擔心這些。”
李甜甜不差錢,她空間裏有很多銀子,所以先給他們半年工資也可以。
這時一位婦女憂心忡忡地說。
“可是王妃,我們都是莊稼人,沒做過工,啥也不會,能行嗎?”
“是啊,王妃,您說的工廠是什麽?”
很多人都聽不懂她說的是什麽東西,但聽到王妃說給他們半年的工資,
田地也是雙倍的錢給他們,很多人還是有些心動的,就想問清楚一點。
李甜甜耐心地解釋道:“做事,這一點大家不用擔心。
等工廠開工前,我會安排專門的人對大家進行培訓,教會你們各種技能。
隻要大家肯學,就一定能做好。
工廠就是我讓你們幹活的地方,不管你們聽不聽得懂都沒關係。
到時候會有專業的人教你們,隻要你們按照教的去做,就肯定會比你們種田掙的更多。”
盡管李甜甜說得誠懇,但仍有一些百姓心存疑慮。
一位老者皺著眉頭,緩緩說道:“王妃,不是我們不相信您,隻是這事兒太突然了。
我們祖祖輩輩都靠著這片土地生活,一下子要賣掉,實在是……”
老者的話引起了一陣共鳴,有些人也跟著紛紛點頭。
“我知道你們不舍得賣田地,但該給你們的優惠我已經給了,該給你們的保障我也給了。
如果你們還要繼續堅持,那我就隻能讓鎮南王來跟你們說了。”
李甜甜看到有些人還是冥頑不靈,幹脆黑下臉來。
自己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優惠,如果還要吵鬧,那就有點得寸進尺了。
一聽到她這樣的話,所有人都變了臉色。
那位一開始態度堅決的老人,臉上的神情逐漸變得害怕起來。
現在他們整個禹州都是鎮南王的地盤,如果不聽他的話,那就隻有死路一條。
“王妃娘娘,剛才是小人的錯,還請娘娘饒恕!”
“是啊,王妃娘娘,我們聽從安排,還請王妃不要怪罪!”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表示願意賣田地,剛才頂嘴的那些人不禁的磕頭認錯。
李甜甜看他們都老實了,這才揮手讓人去處理。
當然也是按照剛才跟他說的去做,田地給了他們雙倍的價格,也給半年的工錢。
搞清楚這些人後,好馬上安排人開始清理土地,準備開始建房子。
當百姓們從李甜甜手下手中,同時接過賣地的豐厚銀錢以及預付半年的工錢時。
所有人都呆立當場,眼神中滿是不敢置信。
他們的手不受控製地微微顫抖,反複摩挲著這些沉甸甸的財富。
仿佛隻有這樣,才能確認這一切不是虛幻的夢境。
“這……這真的都是給我們的?”
人群中,一位中年婦女聲音顫抖,帶著濃濃的鼻音問道。
她的雙手緊緊攥著銀子,指節因用力而泛白,手心全是汗,激動的淚花在眼眶裏直打轉。
家裏的男人外出做工,每天累死累活才掙20個銅板。
如今王妃不僅以雙倍價格收購土地,還給出每天50個銅板的工錢,就連她們這些女人,也是按這個價格算的。
如此豐厚的工錢,這對他們而言,是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巨額財富。
年輕的後生們興奮得滿臉通紅,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大聲叫嚷起來。
“王妃果然言出必行!咱們以後的日子可有盼頭了!”
一個後生高高舉起手中的銀子,手舞足蹈,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這份喜悅。
很多村民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這些錢的用途。
有的說要給家裏添置幾身新衣裳,讓家人過年時也能體體麵麵。
有的則打算修繕那破舊不堪、每逢雨天就四處漏雨的房屋。
還有的盤算著做些小生意,拓寬增收的路子。
老人們站在一旁,雖沒有年輕人那般激動得手舞足蹈,但臉上也都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跪在旁邊一位中年漢子也附和道,“是啊。
這三年免賦稅的政策,就算王妃娘娘你給了我們銀子,我們在別的地方也買不到田地了呀。
那我們一家老小怎麽活?求娘娘開恩!”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雖言語間滿是恭敬,卻也清晰地表達出了不願賣地的想法。
李甜甜看著這些麵露難色的百姓,心中十分理解他們的顧慮。
土地對於百姓來說,不僅僅是財產,更是生活的依靠和希望。
可這片土地對於自己的計劃來說,也至關重要。
現在要做的是,打消百姓們的擔憂,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支持自己的建設。
沉思片刻後,李甜甜清了清嗓子,溫和地說道。
“鄉親們,我明白大家對這片土地的感情,也知道土地對你們的重要性。但請大家聽我把話說完。”
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我願意給出雙倍的價錢收購土地,這比你們在別處能得到的價格都要高。
而且工廠建成之後,無論男女,我都會雇傭大家做工,工錢絕對比你們種田掙得多。”
此言一出,馬上就有些人心動了,百姓們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起來。
一位年輕的後生忍不住問道:“王妃娘娘,您說的可當真?做工真能比種田掙得多?
是永久性的嗎?還是能做多久?”
他擔心現在有活幹,等以後就沒活幹了。
那讓他們一家人以後吃什麽,所以這個必須要跟王妃說清楚。
如果王妃能保障他們以後的生活,他們自然也是願意賣田地的,不然他們阻攔不了。
因為王妃真的要搶他們的田地,他們也沒辦法反抗,畢竟現在整個禹州和通州都是鎮南王的。
李甜甜微笑著點頭:“當然,我李甜甜向來說一不二。
我現在就需要大量的工人,建設廠房。
如果你們不信,我也可以先預付你們半年的工資。
等工廠建成後,你們會有穩定的收入,也不像種田要看天吃飯。
遇到災年,田裏收成不好,大家的日子就會過得艱難。
但在工廠裏,隻要大家努力工作,就不用擔心這些。”
李甜甜不差錢,她空間裏有很多銀子,所以先給他們半年工資也可以。
這時一位婦女憂心忡忡地說。
“可是王妃,我們都是莊稼人,沒做過工,啥也不會,能行嗎?”
“是啊,王妃,您說的工廠是什麽?”
很多人都聽不懂她說的是什麽東西,但聽到王妃說給他們半年的工資,
田地也是雙倍的錢給他們,很多人還是有些心動的,就想問清楚一點。
李甜甜耐心地解釋道:“做事,這一點大家不用擔心。
等工廠開工前,我會安排專門的人對大家進行培訓,教會你們各種技能。
隻要大家肯學,就一定能做好。
工廠就是我讓你們幹活的地方,不管你們聽不聽得懂都沒關係。
到時候會有專業的人教你們,隻要你們按照教的去做,就肯定會比你們種田掙的更多。”
盡管李甜甜說得誠懇,但仍有一些百姓心存疑慮。
一位老者皺著眉頭,緩緩說道:“王妃,不是我們不相信您,隻是這事兒太突然了。
我們祖祖輩輩都靠著這片土地生活,一下子要賣掉,實在是……”
老者的話引起了一陣共鳴,有些人也跟著紛紛點頭。
“我知道你們不舍得賣田地,但該給你們的優惠我已經給了,該給你們的保障我也給了。
如果你們還要繼續堅持,那我就隻能讓鎮南王來跟你們說了。”
李甜甜看到有些人還是冥頑不靈,幹脆黑下臉來。
自己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優惠,如果還要吵鬧,那就有點得寸進尺了。
一聽到她這樣的話,所有人都變了臉色。
那位一開始態度堅決的老人,臉上的神情逐漸變得害怕起來。
現在他們整個禹州都是鎮南王的地盤,如果不聽他的話,那就隻有死路一條。
“王妃娘娘,剛才是小人的錯,還請娘娘饒恕!”
“是啊,王妃娘娘,我們聽從安排,還請王妃不要怪罪!”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表示願意賣田地,剛才頂嘴的那些人不禁的磕頭認錯。
李甜甜看他們都老實了,這才揮手讓人去處理。
當然也是按照剛才跟他說的去做,田地給了他們雙倍的價格,也給半年的工錢。
搞清楚這些人後,好馬上安排人開始清理土地,準備開始建房子。
當百姓們從李甜甜手下手中,同時接過賣地的豐厚銀錢以及預付半年的工錢時。
所有人都呆立當場,眼神中滿是不敢置信。
他們的手不受控製地微微顫抖,反複摩挲著這些沉甸甸的財富。
仿佛隻有這樣,才能確認這一切不是虛幻的夢境。
“這……這真的都是給我們的?”
人群中,一位中年婦女聲音顫抖,帶著濃濃的鼻音問道。
她的雙手緊緊攥著銀子,指節因用力而泛白,手心全是汗,激動的淚花在眼眶裏直打轉。
家裏的男人外出做工,每天累死累活才掙20個銅板。
如今王妃不僅以雙倍價格收購土地,還給出每天50個銅板的工錢,就連她們這些女人,也是按這個價格算的。
如此豐厚的工錢,這對他們而言,是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巨額財富。
年輕的後生們興奮得滿臉通紅,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大聲叫嚷起來。
“王妃果然言出必行!咱們以後的日子可有盼頭了!”
一個後生高高舉起手中的銀子,手舞足蹈,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這份喜悅。
很多村民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這些錢的用途。
有的說要給家裏添置幾身新衣裳,讓家人過年時也能體體麵麵。
有的則打算修繕那破舊不堪、每逢雨天就四處漏雨的房屋。
還有的盤算著做些小生意,拓寬增收的路子。
老人們站在一旁,雖沒有年輕人那般激動得手舞足蹈,但臉上也都洋溢著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