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老睡得早,起得也早,但通常他會去後山打一會兒坐,然後才會迴院裏洗漱用膳。


    是以院中下人大多會到卯時正才起身。


    隻今日不同。


    夜半起了風,隨後悶雷一道一道地砸下來,下人們迷迷糊糊地醒來看了看,又一次迷迷糊糊地睡了,隻後半夜卻總睡不踏實,遠遠近近的唿嘯聲裏像是有什麽東西在哀嚎、唿嘯,嘶聲力竭……卯時未至,院中燈火通明,迷迷糊糊睡著的下人們很快被叫醒,不明所以地被帶到了院子裏,齊刷刷跪了一地。


    老爺子背著手站在那裏,沉著一張黑漆漆的臉一言不發地看著院中眾人,身邊一左一右站著倆女子,也是一臉的不苟言笑,就連平日裏最是插科打諢嬉皮笑臉的南隱公子都安安靜靜站在那裏,風雷如怒,而院中沉悶壓抑地仿若落針可聞。


    管事躬身伺候著,小心翼翼打量著一言不發站在廊下的四位,戰戰兢兢上前幾步,輕喚,“大長老……”


    “瘟疫”二字,不管在哪裏都足以引起一場毫無懸念的軒然大波。


    老爺子自己尚未來得及消化,聽到這個消息的瞬間第一反應是讓元戈趕緊離開,偏這丫頭說什麽都不走,打、打不得,罵、罵不動,死丫頭偏還嬉皮笑臉地同他耍無賴,說什麽一切都晚了,與其下山去禍害別人,倒不如就在這裏同生共死好了……同生共死?!誰要她同生共死?!就算整個知玄山隻有一個人可活,那也得是她元戈!


    無數雙眼睛偷偷瞄著,老爺子背著手咳了咳,才斟酌著說道,“咳,是這麽迴事,你們知道的,我這人平素不大管這院子裏的事情,但這兩日總覺得不得勁兒,像是身邊什麽東西被換過了……但老夫年紀大了,一時間想不起來,是以麻煩你們大家夥一起想想,最近有誰換了老夫屋子裏的東西?”


    就這?就因為這麽點子小事,天不亮就將人全都叫來此處?眾人麵麵相覷,心下都明白事情絕不會如此簡單,麵上應著好,心下卻惴惴著不敢吱聲。


    元戈視線掃過地下,經過之前的精簡,如今這院子裏滿打滿算也隻有跪在院子裏的這七八個人,都是祖父身邊的老人,除了管事,還有灑掃的小廝兩人,護院兩人,一個照顧起居的丫鬟,除此之外便隻有一個年老的嬤嬤,嬤嬤伺候了大半輩子,臨了也無處可去,便養在這院中,平日裏也沒什麽事情,隻修剪修剪花草,偶爾端個茶遞個水,或者陪著說說話。


    要說這裏麵真的有湛炎楓那邊的細作……便是連元戈都不願意相信。


    管事於廊下又躬了躬身,才斟酌著說道,“大長老的飲食起居,平素老奴都有看顧著,要說最近換了什麽器皿物件的話……似乎還真沒有,您念舊,咱們這些個伺候著的,自然是不會輕易更換您的物件的。”


    底下下人連連應聲,“是啊是啊,便是之前覺得您的寢衣有些舊了,奴婢想著您說穿著舒服也還沒換過呢……”


    “您屋中物件擺放位置咱們輕易都不會動的。”


    七嘴八舌裏,自始至終看著下麵沉默不言的鑒書倏地凝眉,開口說道,“不對。”


    她越過大長老看向元戈,格外擲地有聲地說道,“前兩日午後,嬤嬤端來一碗銀耳羹,大長老沒有吃銀耳羹的習慣,彼時屬下還覺得奇怪,但嬤嬤解釋說是大廚房那邊做多了……那是個白瓷盅碗,有個不起眼的小口子,屬下尋思著廚房裏的下人如此粗心大意,送來大長老吃的竟然用個帶豁口的碗……如今想來,若說異樣,便隻有那隻碗了。”


    聲音不大,卻也未曾刻意斂著,院中下人聽了個明白,卻又不是很明白:兩日前大長老用了個帶豁口的碗,於是兩日後的夜半三更突然睡不著,卯時未至便如此興師動眾將他們拉到一起盤問一番?


    管事也不明白什麽意思,正欲試探詢問,卻見一旁宋少夫人已經上前一步,視線直直盯著年邁的嬤嬤,聲音又冷又沉,問著,“嬤嬤……可有此事?”


    平素裏總笑嗬嗬彌勒佛一般的嬤嬤此刻竟然很明顯地身子都在哆嗦,低著頭跪著,磕磕絆絆地應著,“銀、銀耳羹是、是老奴端來的,確、確有此事,隻、隻是老奴年歲大了,眼神不好,這碗、碗上豁口沒、沒注意……是、是老奴的錯,老奴該死!老奴該死!”


    嬤嬤砰砰磕著頭,一聲聲打著顫說著“該死”,遙遠的悶雷聲中顯得單薄又可憐。


    跪著的下人們心中多有微詞,隻是看到鐵青著臉色的大長老,到底是沒有開口求情。


    元戈轉首看向管事,吩咐著,“此刻大廚房那邊應該已經在準備早膳了,麻煩您去求證一下是否確有此事。”


    管事下意識看向大長老,就見對方背著手板著臉沉默著點了點頭,腮幫子咬得緊緊的,一個字都不說。管事心下猛地一跳,雖然還不知具體發生了什麽,卻也明白必然是大事,於是略行一禮就急匆匆地出去了。


    迴來地也很快,不過一盞茶的功夫,管事就已經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一邊喘氣一邊稟報,“大長老,少夫人,廚房那邊說這幾日都未曾煮過銀耳羹,而且他們那邊的碗筷有專人負責檢查,絕對找不到一個豁口……還說,給主子用帶豁口的碗,會被重責,所以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元戈並不意外。


    知玄山規矩並不森嚴,但下人辦事大多可靠,這破了道口子的碗怎麽可能會粗心大意地往主子麵前送?何況,就算大廚房真的多做了銀耳羹也不會送來這裏,而是會送去女眷更多的馬氏那邊,這些漏洞百出的理由,也就是騙騙初來乍到的鑒書罷了……偏偏,對付事無巨細的鑒書,還真隻需要用這樣的幾近拙劣的手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成了權臣掌中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暖笑無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暖笑無殤並收藏重生後成了權臣掌中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