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朝堂之上氣氛凝重。李景隆端坐上首,命王瑞和揚大人將調查之事一一陳述。


    “王大人,揚大人,你們兩個把在安陽府調查的情況給眾位大臣說一下。”


    他坐在龍椅上看著兩人說道。


    “是,陛下。”


    王大人邁著穩健的步伐,走上朝堂中央,雙手呈上厚重的報告。


    他朗聲道:“陛下,臣此次前往安陽府,深入調查新政實施情況,現將所見所聞如實稟告。”


    說罷,他詳細闡述了新政帶來的諸多益處,如市集的繁榮、稅收的增加、百姓生活的改善等,同時也客觀地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如貧富差距的擴大、部分士紳的抵製等。


    王大人的報告剛一結束,朝堂上便炸開了鍋。支持新政的大臣們紛紛出列,慷慨激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陛下,王大人的報告清晰明了,新政成效顯著,此乃利國利民之舉,理應大力推廣。”


    一位年輕進士率先開口,他的眼神中滿是熱忱與堅定。


    “正是如此,新政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經濟發展,若能在全國推行,必將使我國富強更上一層樓。”


    另一位官員附和道,他的言辭中透露出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你們知道什麽,這新政實施以後,百姓多有反對的聲音後。”


    等王大人說完以後,揚大人也站出來把昨天跟皇上匯報的那些事情也都說了一遍。


    這下輪到那些守舊派和反對派的大臣們紛紛站出來反駁。


    “陛下,新政雖有小成,卻也隱患重重。貧富差距的拉大,極易引發社會動蕩;士紳階層的抵製,更是動搖了國家的根基。此等政策,實乃危險之策,不可長久。”


    一位年長的士族出身的大臣沉聲說道,他的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對,新政過於偏重商業,忽視了農業的根本地位。長此以往,必將導致農耕荒廢,百姓流離失所,國家社稷何以安穩?”


    另一位老臣也憂心忡忡地補充道,他的臉上寫滿了對傳統秩序的堅守。


    朝堂上,支持與反對的雙方你來我往,爭論不休,一時間,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如同一場激烈的辯論賽。


    李景隆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各方的陳述,他的眼神深邃,似乎在權衡著每一句話的分量。


    這場爭論,不僅是對新政本身的探討,更是新舊觀念、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一場較量。新政的未來,就在這一刻,懸於一線,等待著李景隆的最終裁決。


    “揚大人,你的意見呢?”


    李景隆看著站在最前麵的楊毅問道。


    “陛下,自古以來,農為本,商為末。葉明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舉鼓勵商業發展,此舉無疑會使得人心浮躁,農耕荒廢。”


    楊毅站出來拱手說道。


    “楊大人所言甚是,”另一位大臣緊接著說道,“商賈之輩,唯利是圖,若不加以節製,必將導致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淪喪。”


    “陛下,安陽府地處要衝,商貿繁榮,若能適當放寬商業限製,鼓勵商賈往來,必能增加稅收,富國強民。”


    魏成這時站出來說道。


    他的話音剛落,朝堂上便響起了一片議論聲。


    “魏大人,你這是要顛覆祖宗之法啊!”


    一位老臣,身著紫袍,聲音中帶著怒氣。


    “陛下,葉明此舉,無疑是在動搖國本。”


    另一位大臣也站出來,言辭激烈。


    “陛下,諸位大人,新政實施以來,安陽府的稅收增加了三成,百姓的生活也有所改善。這些數據,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王大人把調查到的結果給他們又說了一遍。


    李景隆雙手抬起,示意安靜。


    “二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楊大人所慮乃是長遠之患,王大人所見亦是當下實情。朕以為,可暫依王大人之法試行一段時日,看看成效。”


    他看著兩人緩緩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打造最強邊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擋著我發光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擋著我發光了並收藏打造最強邊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