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幾日,葉明一邊派人秘密搜集更多證據,一邊加強自身防備。而城中反對新政的勢力發覺葉明似有異動,果然變得焦躁不安。
他們也隱約的得知了李明達的事。但他們試圖找出李明達與葉明會麵後的把柄,卻一無所獲。
在市集的另一端,那些反對派的士紳又正在暗中聚集,他們對新政的抵觸情緒愈發強烈。
“葉明現在的新政越來越深入了,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我們的根本利益,我們必須要采取更激烈的行動才行。”
一位士紳咬牙切齒地說。
“放心,我已經聯係了京城的一些大人物,他們答應會給我們提供支持,現在朝堂上已經有人開始彈劾葉明了,我們等著消息就行。”
另一位士紳陰沉地迴應。
“就是,不僅如此,我還通知了家裏的死士,隻要情況不對,他們就會去刺殺葉明,隻要沒有他這個領頭的,那麽想必新政也會實施不下去的。”
一個士紳也陰笑著說道,這個應該就是那個黑衣人所說的張家了。
“你胡鬧,這個辦法是能輕易動用的嗎?那葉明畢竟是朝廷命官,還是一位侯爵,如果他真的被刺殺了,那對於我們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還是先等京城的消息吧。”
另一個人皺著眉頭說道,這件事太大了,葉明的身份地位也不小,如果真的刺殺成功了還好,但是就怕不成功,那麽他們在場的有一算一個,都會遭到報複。
他也知道葉明和顧王爺的關係,所以不到最後一步,他不想動用這最後一招。
“行吧,我就是太著急了,你們不知道新政實施以來,我們家損失了多少錢,老爺子現在都氣的整夜睡不著覺。”
那個張家的士紳恨恨的說道。
“我們也著急啊,但是現在也不能搞刺殺那套啊,這不是還有京城的大人們嗎?等實在沒辦法了我們再考慮這最後一個辦法。”
旁邊的人勸解道。
“那行吧,那我先讓死士待命吧。你們說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就光等著京城的消息?我們什麽都不做了嗎?”
張家的士紳放棄了先刺殺的辦法,然後開口問道。
“還能怎麽辦,繼續抗議,然後破壞新政啊,皇上派的調查官員不是快到了嗎?我們這次搞的大一點,讓皇帝知道了這新政惹的民怨沸騰,我就不信它還能實施得下去。”
“沒錯,咱們必須得將這事兒鬧大!接著去糾集更多的地痞流氓,讓他們在各個地方肆意搗亂、滋事生非。”其中一人惡狠狠地說道。
另一人麵露擔憂之色:“可之前找的那些人不是已經被官府抓走一大批了嘛,這樣做真能有效果?萬一又被一網打盡怎麽辦?”
最先開口那人卻不以為意,冷笑道:“哼,怕什麽!隻要朝廷派來的官員一到這兒,入眼所見皆是一片烏煙瘴氣、混亂不堪的景象,那咱們的目的就算達成了。管他用什麽法子呢,能奏效就成!”
這時,又有人附和道:“是啊,雖說這個手段確實有些陳舊,但隻要行之有效,那就值得一試。”
其他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對對對,咱們就這麽辦!”
最後他們決定通過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甚至不惜動用武力,來迫使葉明放棄新政。
另一邊的安陽府府衙內,葉明也正與下麵的官員們緊張地商討對策。調查使團已經快到了,他們在安陽府的所見所聞都將直接影響皇帝的判斷。
所以他們現在不僅要商量怎麽對付城裏的那些反對派,還得應付京城來的官員。
“大人,我覺得我們必須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麵要繼續推行新政,另一方麵也要準備應對可能的反對派鬧事。必須讓京城來的大人們看到我們新政的好處。”
一位官員嚴肅地說。
葉明沉思片刻後點頭,“嗯,你說的不錯。我們可以挑選幾個新政施行成果顯著的地方,重點展示給調查使團看。同時,安排人手密切監視那些反對派的動靜,一旦有鬧事的苗頭便及時製止。”
“嗯,知道了,大人。”
官員應下,眾人又商議起細節之處。
此時,葉明又收到顧長青密報,原來是京城中的好友給他傳來消息,告訴了他現在有人開始在朝堂彈劾他了,彈劾帶頭的就是楊毅,還有不少收受了本地反對派不少賄賂的官員。
“看來他們為了阻止新政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葉明看著密報,對著下麵的官員們沉聲道:“現在京城裏的局勢也不容樂觀,那些人已在朝堂之上對我發難,彈劾起了我們的新政。”
“大人,那我們怎麽辦?”
眾官員麵麵相覷,皆感形勢嚴峻。
葉明隨即鎮定下來,“沒事,隻要我們在安陽府做出成績,任他們如何彈劾也是無用。當下最要緊之事便是迎接調查使團,務必讓他們看到新政的利民之處。”
他放下密報,眼神堅定起來,“既然他們出招了,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
他轉頭吩咐下麵的官員,“你們去準備一份詳盡的新政成效報告,列出具體的數據和百姓受益的實例。不僅要讓調查的官員看到,還要把這實際性的證據擺在他們的跟前。”
“是,大人。”
官員們領命而去。
葉明隨後則帶著武明堂前往城中新政施行良好的區域視察。街道整潔有序,商鋪繁榮昌盛,百姓臉上洋溢著幸福。葉明心中稍安。
然而,反對派那邊也動作迅速。
他們集結了大批地痞流氓,偽裝成普通民眾衝向衙門,一路高喊著反對新政的口號。
他們也隱約的得知了李明達的事。但他們試圖找出李明達與葉明會麵後的把柄,卻一無所獲。
在市集的另一端,那些反對派的士紳又正在暗中聚集,他們對新政的抵觸情緒愈發強烈。
“葉明現在的新政越來越深入了,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我們的根本利益,我們必須要采取更激烈的行動才行。”
一位士紳咬牙切齒地說。
“放心,我已經聯係了京城的一些大人物,他們答應會給我們提供支持,現在朝堂上已經有人開始彈劾葉明了,我們等著消息就行。”
另一位士紳陰沉地迴應。
“就是,不僅如此,我還通知了家裏的死士,隻要情況不對,他們就會去刺殺葉明,隻要沒有他這個領頭的,那麽想必新政也會實施不下去的。”
一個士紳也陰笑著說道,這個應該就是那個黑衣人所說的張家了。
“你胡鬧,這個辦法是能輕易動用的嗎?那葉明畢竟是朝廷命官,還是一位侯爵,如果他真的被刺殺了,那對於我們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還是先等京城的消息吧。”
另一個人皺著眉頭說道,這件事太大了,葉明的身份地位也不小,如果真的刺殺成功了還好,但是就怕不成功,那麽他們在場的有一算一個,都會遭到報複。
他也知道葉明和顧王爺的關係,所以不到最後一步,他不想動用這最後一招。
“行吧,我就是太著急了,你們不知道新政實施以來,我們家損失了多少錢,老爺子現在都氣的整夜睡不著覺。”
那個張家的士紳恨恨的說道。
“我們也著急啊,但是現在也不能搞刺殺那套啊,這不是還有京城的大人們嗎?等實在沒辦法了我們再考慮這最後一個辦法。”
旁邊的人勸解道。
“那行吧,那我先讓死士待命吧。你們說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就光等著京城的消息?我們什麽都不做了嗎?”
張家的士紳放棄了先刺殺的辦法,然後開口問道。
“還能怎麽辦,繼續抗議,然後破壞新政啊,皇上派的調查官員不是快到了嗎?我們這次搞的大一點,讓皇帝知道了這新政惹的民怨沸騰,我就不信它還能實施得下去。”
“沒錯,咱們必須得將這事兒鬧大!接著去糾集更多的地痞流氓,讓他們在各個地方肆意搗亂、滋事生非。”其中一人惡狠狠地說道。
另一人麵露擔憂之色:“可之前找的那些人不是已經被官府抓走一大批了嘛,這樣做真能有效果?萬一又被一網打盡怎麽辦?”
最先開口那人卻不以為意,冷笑道:“哼,怕什麽!隻要朝廷派來的官員一到這兒,入眼所見皆是一片烏煙瘴氣、混亂不堪的景象,那咱們的目的就算達成了。管他用什麽法子呢,能奏效就成!”
這時,又有人附和道:“是啊,雖說這個手段確實有些陳舊,但隻要行之有效,那就值得一試。”
其他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對對對,咱們就這麽辦!”
最後他們決定通過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甚至不惜動用武力,來迫使葉明放棄新政。
另一邊的安陽府府衙內,葉明也正與下麵的官員們緊張地商討對策。調查使團已經快到了,他們在安陽府的所見所聞都將直接影響皇帝的判斷。
所以他們現在不僅要商量怎麽對付城裏的那些反對派,還得應付京城來的官員。
“大人,我覺得我們必須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麵要繼續推行新政,另一方麵也要準備應對可能的反對派鬧事。必須讓京城來的大人們看到我們新政的好處。”
一位官員嚴肅地說。
葉明沉思片刻後點頭,“嗯,你說的不錯。我們可以挑選幾個新政施行成果顯著的地方,重點展示給調查使團看。同時,安排人手密切監視那些反對派的動靜,一旦有鬧事的苗頭便及時製止。”
“嗯,知道了,大人。”
官員應下,眾人又商議起細節之處。
此時,葉明又收到顧長青密報,原來是京城中的好友給他傳來消息,告訴了他現在有人開始在朝堂彈劾他了,彈劾帶頭的就是楊毅,還有不少收受了本地反對派不少賄賂的官員。
“看來他們為了阻止新政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葉明看著密報,對著下麵的官員們沉聲道:“現在京城裏的局勢也不容樂觀,那些人已在朝堂之上對我發難,彈劾起了我們的新政。”
“大人,那我們怎麽辦?”
眾官員麵麵相覷,皆感形勢嚴峻。
葉明隨即鎮定下來,“沒事,隻要我們在安陽府做出成績,任他們如何彈劾也是無用。當下最要緊之事便是迎接調查使團,務必讓他們看到新政的利民之處。”
他放下密報,眼神堅定起來,“既然他們出招了,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
他轉頭吩咐下麵的官員,“你們去準備一份詳盡的新政成效報告,列出具體的數據和百姓受益的實例。不僅要讓調查的官員看到,還要把這實際性的證據擺在他們的跟前。”
“是,大人。”
官員們領命而去。
葉明隨後則帶著武明堂前往城中新政施行良好的區域視察。街道整潔有序,商鋪繁榮昌盛,百姓臉上洋溢著幸福。葉明心中稍安。
然而,反對派那邊也動作迅速。
他們集結了大批地痞流氓,偽裝成普通民眾衝向衙門,一路高喊著反對新政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