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行商司的周塘和戶部的主事徐陽找到了葉明。
“大人,這次的賦稅改革有什麽要求嗎?”
周塘開口問道。
“你們選出來了財政官員了嗎?”
葉明看著兩人問道。
“是的,大人,人員都是現成的,也都是比較可靠的,這次就是問問大人有沒有什麽要求,我們好討論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
徐陽點點頭說道,經過葉明前幾天的調查,現在的安陽府那批不好好辦事的,都已經辭退或者抓了,現在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可以用的官員。
“行吧,你們既然問了,那我就給你們明確一下這些財政官員的職責吧,你們要根據安陽府的財政狀況和商業環境,製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減稅計劃。”
葉明看著他們兩個接著說道。
“稅率調整,你們要確定哪些稅種可以降低,降低的幅度是多少,以及這種調整對財政收入的影響,都要考慮到。”
兩人點點頭,拿著筆記了起來。
“還有就是行業的差異化,針對不同行業製定差異化的稅收政策,以支持那些對地方經濟貢獻大或者需要特別扶持的行業。
“最後就是過渡期安排,為確保稅收政策的平穩過渡,你們要考慮設計一個合理的過渡期,避免對財政收入造成過大衝擊。”
葉明一口氣給他們說了三個要求。
“大人,這差異化稅收政策具體如何區分行業?怎樣才算對地方經濟貢獻大呢?是否有個衡量標準?”
徐陽記下葉明說的話後,抬起頭來問道。
“這個好說,就比如紡織業,如果它雇傭人數眾多,產出的布帛不僅滿足本地需求還大量外銷,此即為貢獻大。像新興的製瓷小作坊,雖然目前規模小但潛力巨大,便需扶持。衡量標準嘛,可以從雇工數量、產量、銷售額等多方麵綜合考量。”
葉明微微點頭迴答道。
周塘緊接著說:“大人,那這過渡期安排,多久較為合適呢?”
葉明踱步片刻後道:“初步定為一年。第一年先小範圍調整,觀察各行業反應及財政收入變化。若波動不大,則第二年再按計劃逐步推進全麵調整。”
兩人對視一眼,徐陽道:“大人思慮周全,我二人定當按照大人吩咐仔細商討,盡快拿出方案來。”
說罷,便同周塘準備告退,準備著手擬定賦稅改革方案之事。
“你們等等,還有點事要給你們吩咐。”
葉明伸手讓兩人迴來,接著說道。
“你們告訴下麵的官員,要監督稅收執行,確保新的稅收政策得到嚴格執行,防止任何形式的貪汙和腐敗。”
“定期對稅務征收情況進行稽查,確保稅收政策得到正確實施。加強對逃稅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稅收公平。提高稅收政策的透明度,讓商人和民眾都能清楚地了解稅收政策。”
“是,大人,我們明白了。”
周塘和徐陽點點頭迴答道,心裏同時想著,還是大人想的周到。
“還有,你們需要根據減稅計劃調整財政預算,確保府庫收支平衡,還得重新評估稅收政策調整後的收入預測,確保財政收入能夠滿足政府的支出需求。”
“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尋找可以優化的支出項目,以保持財政的可持續性。財政官員需要定期向葉明知府匯報稅收政策的執行情況和效果,以便及時調整”
“還需要你們評估減稅政策對商業活動的影響,包括商業增長、就業情況等。及時反饋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葉明一口氣又給他們說了一大堆的要求。
“大人,這諸多事務,皆需耗費不少時日,且人力物力亦不可少,不知大人可否增派人手予我等?”
徐陽問道。
葉明微微頷首,“人手之事,本府自會考量。但你二人也莫要事事依賴他人,先將已有資源妥善調配利用。”
周塘應聲道:“大人所言極是,我二人定當竭盡全力。隻是這其中涉及各方利益,恐會遭遇不小阻力。”
葉明眼神堅定,“這是肯定的。但是如果是有人膽敢公然違抗,不必留情麵,直接上報於我,我自會處置。”
徐陽心中一定,抱拳道:“大人如此支持,我二人必不負所望。隻是這賦稅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若引起民怨,該如何應對?”
葉明站起身踱步片刻後道:“改革之初,難免有不適之處。屆時多傾聽民意,若確有不妥之處,可適當微調,但大方向絕不動搖。”
“謹遵大人教誨。不知大人還有何要求?”
徐陽和周塘齊聲答道。
“還有就是要做好宣傳,財政官員們負責向商人和民眾宣傳新的稅收政策,確保每個人都了解並遵守。”
“最好組織幾次政策說明會,旨在向廣大商人和民眾詳細地闡釋全新的稅收政策。”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充分了解這一關鍵信息,你們可以讓人精心製作並廣泛分發了一係列宣傳材料。”
“這些宣傳材料不僅要包含對稅收政策詳盡而清晰的文字說明,還配有直觀易懂的圖表和示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複雜的條文規定。”
“此外,還要準備一份實用的操作指南,細致入微地指導商人們如何準確計算應納稅額、如何填寫申報表格以及在遇到問題時應當采取何種解決途徑等實際操作層麵的事項。”
“無論是經驗豐富的商界精英還是普通市民,都能從這些宣傳材料中獲取到他們所需的信息,並對新的稅收政策有一個全麵且深入的認識。”
“最後,就是要與其他部門協作如城市建設官員、市場監管官員等協作,共同推動商業改革。”
“還要與與其他部門共享財政數據和分析結果,以便他們更好地製定和執行政策。在製定和執行稅收政策時,與其他部門的政策進行協調,確保政策的一致性和協同效應。”
葉明又跟他們說了一大堆,需要注意的事項,既然要改革那就徹底一點,以前的那種工作方法都得改。
不能一個部門隻管自己的一攤子,要多個部門配合起來才行。
“大人,這次的賦稅改革有什麽要求嗎?”
周塘開口問道。
“你們選出來了財政官員了嗎?”
葉明看著兩人問道。
“是的,大人,人員都是現成的,也都是比較可靠的,這次就是問問大人有沒有什麽要求,我們好討論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
徐陽點點頭說道,經過葉明前幾天的調查,現在的安陽府那批不好好辦事的,都已經辭退或者抓了,現在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可以用的官員。
“行吧,你們既然問了,那我就給你們明確一下這些財政官員的職責吧,你們要根據安陽府的財政狀況和商業環境,製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減稅計劃。”
葉明看著他們兩個接著說道。
“稅率調整,你們要確定哪些稅種可以降低,降低的幅度是多少,以及這種調整對財政收入的影響,都要考慮到。”
兩人點點頭,拿著筆記了起來。
“還有就是行業的差異化,針對不同行業製定差異化的稅收政策,以支持那些對地方經濟貢獻大或者需要特別扶持的行業。
“最後就是過渡期安排,為確保稅收政策的平穩過渡,你們要考慮設計一個合理的過渡期,避免對財政收入造成過大衝擊。”
葉明一口氣給他們說了三個要求。
“大人,這差異化稅收政策具體如何區分行業?怎樣才算對地方經濟貢獻大呢?是否有個衡量標準?”
徐陽記下葉明說的話後,抬起頭來問道。
“這個好說,就比如紡織業,如果它雇傭人數眾多,產出的布帛不僅滿足本地需求還大量外銷,此即為貢獻大。像新興的製瓷小作坊,雖然目前規模小但潛力巨大,便需扶持。衡量標準嘛,可以從雇工數量、產量、銷售額等多方麵綜合考量。”
葉明微微點頭迴答道。
周塘緊接著說:“大人,那這過渡期安排,多久較為合適呢?”
葉明踱步片刻後道:“初步定為一年。第一年先小範圍調整,觀察各行業反應及財政收入變化。若波動不大,則第二年再按計劃逐步推進全麵調整。”
兩人對視一眼,徐陽道:“大人思慮周全,我二人定當按照大人吩咐仔細商討,盡快拿出方案來。”
說罷,便同周塘準備告退,準備著手擬定賦稅改革方案之事。
“你們等等,還有點事要給你們吩咐。”
葉明伸手讓兩人迴來,接著說道。
“你們告訴下麵的官員,要監督稅收執行,確保新的稅收政策得到嚴格執行,防止任何形式的貪汙和腐敗。”
“定期對稅務征收情況進行稽查,確保稅收政策得到正確實施。加強對逃稅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稅收公平。提高稅收政策的透明度,讓商人和民眾都能清楚地了解稅收政策。”
“是,大人,我們明白了。”
周塘和徐陽點點頭迴答道,心裏同時想著,還是大人想的周到。
“還有,你們需要根據減稅計劃調整財政預算,確保府庫收支平衡,還得重新評估稅收政策調整後的收入預測,確保財政收入能夠滿足政府的支出需求。”
“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尋找可以優化的支出項目,以保持財政的可持續性。財政官員需要定期向葉明知府匯報稅收政策的執行情況和效果,以便及時調整”
“還需要你們評估減稅政策對商業活動的影響,包括商業增長、就業情況等。及時反饋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葉明一口氣又給他們說了一大堆的要求。
“大人,這諸多事務,皆需耗費不少時日,且人力物力亦不可少,不知大人可否增派人手予我等?”
徐陽問道。
葉明微微頷首,“人手之事,本府自會考量。但你二人也莫要事事依賴他人,先將已有資源妥善調配利用。”
周塘應聲道:“大人所言極是,我二人定當竭盡全力。隻是這其中涉及各方利益,恐會遭遇不小阻力。”
葉明眼神堅定,“這是肯定的。但是如果是有人膽敢公然違抗,不必留情麵,直接上報於我,我自會處置。”
徐陽心中一定,抱拳道:“大人如此支持,我二人必不負所望。隻是這賦稅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若引起民怨,該如何應對?”
葉明站起身踱步片刻後道:“改革之初,難免有不適之處。屆時多傾聽民意,若確有不妥之處,可適當微調,但大方向絕不動搖。”
“謹遵大人教誨。不知大人還有何要求?”
徐陽和周塘齊聲答道。
“還有就是要做好宣傳,財政官員們負責向商人和民眾宣傳新的稅收政策,確保每個人都了解並遵守。”
“最好組織幾次政策說明會,旨在向廣大商人和民眾詳細地闡釋全新的稅收政策。”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充分了解這一關鍵信息,你們可以讓人精心製作並廣泛分發了一係列宣傳材料。”
“這些宣傳材料不僅要包含對稅收政策詳盡而清晰的文字說明,還配有直觀易懂的圖表和示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複雜的條文規定。”
“此外,還要準備一份實用的操作指南,細致入微地指導商人們如何準確計算應納稅額、如何填寫申報表格以及在遇到問題時應當采取何種解決途徑等實際操作層麵的事項。”
“無論是經驗豐富的商界精英還是普通市民,都能從這些宣傳材料中獲取到他們所需的信息,並對新的稅收政策有一個全麵且深入的認識。”
“最後,就是要與其他部門協作如城市建設官員、市場監管官員等協作,共同推動商業改革。”
“還要與與其他部門共享財政數據和分析結果,以便他們更好地製定和執行政策。在製定和執行稅收政策時,與其他部門的政策進行協調,確保政策的一致性和協同效應。”
葉明又跟他們說了一大堆,需要注意的事項,既然要改革那就徹底一點,以前的那種工作方法都得改。
不能一個部門隻管自己的一攤子,要多個部門配合起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