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裏的情況都是這麽惡劣了,我估計城外的村莊也好不到哪兒去。”
路上葉明跟武明堂說道。
“那爵爺,我們明天要去城外看看嗎?”
武明堂問道。
“自然是要去的。”葉明神色堅定,“我既然當上了這個知府,就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受苦而不管。”
“是,爵爺。”
武明堂心中敬佩,連忙稱是。
第二日清晨,葉明帶著武明堂等人出了城。剛到第一個村莊,眼前的景象就讓眾人揪心。許多村民麵黃肌瘦,房屋更是破敗不堪。
“爵爺,您看那邊。”武明堂指向一處聚集了不少人的地方。
葉明快步走上前,隻見一個老婦正抱著孩子哭泣,周圍人也是滿臉悲戚。
“老人家,這是怎麽迴事?”葉明輕聲問道。
“官老爺啊,今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現在疫病又起,村裏好多人都快不行了呀。”老婦哭訴著。
“老人家莫哭,我就是咱們安陽府新上任的知府,我來給你們想辦法。”
說罷,轉身對武明堂吩咐道:“武大人,你速迴城中召集所有醫館郎中前來此村救治病患,並將城內餘糧運來賑濟災民。”
“是,爵爺。”
武明堂領命而去。
“誰是村長?站出來迴話。”
等武明堂走後,葉明站在眾人跟前大聲喊道。
“知府大人,小人是這豐穀村的村長吳桐。”
一個年紀大約五十多歲的老者擠開人群來到葉明跟前,行了個禮,恭敬的說道。
“這疫病是什麽情況?瘟疫嗎?”
葉明問道。
“迴大人,小的也不知是不是瘟疫,隻曉得這病來得兇,一開始隻是發熱咳嗽,後來便渾身無力,臥床不起。村裏的郎中瞧了,開了藥也不見好,還死了好些個人嘞。”
吳桐說道。
“你先讓人散開,各迴各家,然後在帶我去看看病人。”
葉明看著越來越多的村民聚集起來,皺著眉頭說道,現在不確定病因,萬一是瘟疫的話,那這些人可一個都跑不了。
“是,大人。”
吳桐點點頭,然後按照葉明的吩咐,驅散了圍觀的村民。
他又帶著葉明進了一間屋子,屋內彌漫著一股腐臭氣息,幾個村民躺在簡陋的床上,麵色蠟黃,虛弱地喘著氣。
葉明雖不懂醫術,但也看出了病情嚴重,他雖心中不忍,但仍強忍著查看病情。
但是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這些人到底得的是什麽病。
這時,遠處揚起一陣塵土,原來是武明堂帶著郎中們趕迴來了。
“你們看看這是什麽病。”
葉明讓郎中們迅速散開診治,他則向武明堂詢問糧食之事。武明堂迴道:“爵爺放心,糧食已在運送途中。”
“村長這些人發病之前那可有什麽特別之處?比如發病之人是否有共同接觸之物?”
一個老大夫把完脈以後看著一旁的吳桐問道。
“這個……小的想想。”村長撓著頭,努力迴憶著,“好似發病之人大多去過村子東邊的那片林子。”
“那帶我們去看看。”老大夫當機立斷。
“怎麽了?現在查不出病因來嗎?”
葉明問道。
“侯爺,現在還查不明白,看看他們都接觸過什麽,才能知道病因。”
老大夫站起來迴答道。
“好,那我們就去看看。”
眾人跟著吳桐來到林子邊,葉明仔細查看,發現林中有一些奇怪的花草,還有幾處散發著腐臭氣息的水窪。
“這花甚是怪異,恐有毒性。”
葉明皺眉。
此時武明堂帶著郎中們趕了過來。
“諸位郎中,先看看這花是否是致病之源。”葉明說道。
郎中們一番查驗後,其中一位年長的郎中開口:“爵爺,此花名為黯魂草,其花粉混入水中被人吸入或飲用,便會引發病症。”
“可有解法?”葉明忙問。
“有,用金銀花和甘草熬製濃湯喝下即可解毒。”
不是瘟疫幾天,葉明聽後大喜,立刻讓吳桐安排人手采集金銀花和甘草,同時讓人將黯魂草鏟除幹淨,避免再生禍患。
隨著郎中們施藥救治,部分輕症患者已有起色。
沒多久,糧食也運到了。
“吳村長,你把這些糧食按照村裏人的困難程度發下去吧,告訴他們,府衙是不會放棄他們的,讓他們在堅持一下,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葉明看著做來的糧食跟吳桐說道。
“侯爺仁慈,小人代村民謝過侯爺。”
吳桐趕忙躬身行禮。於是趕忙組織村民前來領取糧食。村民們看到糧食紛紛感恩戴德,口中不斷念叨著侯爺的好。
然而,人群之中卻有幾個鬼鬼祟祟之人,眼神閃爍。原來,這幾個乃是鄰村之人,聽聞此處有糧,心生歹意。
正當吳桐忙於發放糧食之際,那幾人突然衝上前搶奪。葉明見狀大喝一聲:“住手!”身旁侍衛迅速出動,將那幾人製服。
葉明麵色冷峻:“你們是什麽人?本侯前來救災,你們還敢來破壞?”
“侯爺,我們是隔壁村的,我們家裏都沒糧食了,餓的不行了,求侯爺也給我們點糧食吧。”
幾人被製服後,跪下來哀求道。
就在這時,村口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原來是不止這幾個人,鄰村聽聞此處有糧食發放,竟都跑來想搶奪。
葉明皺起眉頭,大喝一聲:“爾等莫要胡來!”
但村民們餓紅了眼,哪裏聽得進去。
武明堂站出來說:“侯爺,不可硬來,否則易生事端。”
葉明略作思考後,對著村民喊道:“本侯知曉你們饑餓難耐,但搶奪並非正道。如今本村雖受災卻有糧救濟,隻要你們願意留下幫忙重建村莊,待勞作過後,定會分得足夠的糧食讓大家度日。”
村民們聽到這話,麵麵相覷,隨後有幾個帶頭表示願意。其他流民見狀,也紛紛放下手中棍棒,加入到村莊的建設中來。一時間,原本緊張的氣氛變得充滿希望。
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村莊逐漸恢複生機。病者痊愈,饑者得飽。葉明看著這一切心中欣慰。
在他的努力下,豐穀村漸漸恢複生機,葉明也因此事在百姓心中威望大增,成為受人敬仰的好知府。
路上葉明跟武明堂說道。
“那爵爺,我們明天要去城外看看嗎?”
武明堂問道。
“自然是要去的。”葉明神色堅定,“我既然當上了這個知府,就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受苦而不管。”
“是,爵爺。”
武明堂心中敬佩,連忙稱是。
第二日清晨,葉明帶著武明堂等人出了城。剛到第一個村莊,眼前的景象就讓眾人揪心。許多村民麵黃肌瘦,房屋更是破敗不堪。
“爵爺,您看那邊。”武明堂指向一處聚集了不少人的地方。
葉明快步走上前,隻見一個老婦正抱著孩子哭泣,周圍人也是滿臉悲戚。
“老人家,這是怎麽迴事?”葉明輕聲問道。
“官老爺啊,今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現在疫病又起,村裏好多人都快不行了呀。”老婦哭訴著。
“老人家莫哭,我就是咱們安陽府新上任的知府,我來給你們想辦法。”
說罷,轉身對武明堂吩咐道:“武大人,你速迴城中召集所有醫館郎中前來此村救治病患,並將城內餘糧運來賑濟災民。”
“是,爵爺。”
武明堂領命而去。
“誰是村長?站出來迴話。”
等武明堂走後,葉明站在眾人跟前大聲喊道。
“知府大人,小人是這豐穀村的村長吳桐。”
一個年紀大約五十多歲的老者擠開人群來到葉明跟前,行了個禮,恭敬的說道。
“這疫病是什麽情況?瘟疫嗎?”
葉明問道。
“迴大人,小的也不知是不是瘟疫,隻曉得這病來得兇,一開始隻是發熱咳嗽,後來便渾身無力,臥床不起。村裏的郎中瞧了,開了藥也不見好,還死了好些個人嘞。”
吳桐說道。
“你先讓人散開,各迴各家,然後在帶我去看看病人。”
葉明看著越來越多的村民聚集起來,皺著眉頭說道,現在不確定病因,萬一是瘟疫的話,那這些人可一個都跑不了。
“是,大人。”
吳桐點點頭,然後按照葉明的吩咐,驅散了圍觀的村民。
他又帶著葉明進了一間屋子,屋內彌漫著一股腐臭氣息,幾個村民躺在簡陋的床上,麵色蠟黃,虛弱地喘著氣。
葉明雖不懂醫術,但也看出了病情嚴重,他雖心中不忍,但仍強忍著查看病情。
但是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這些人到底得的是什麽病。
這時,遠處揚起一陣塵土,原來是武明堂帶著郎中們趕迴來了。
“你們看看這是什麽病。”
葉明讓郎中們迅速散開診治,他則向武明堂詢問糧食之事。武明堂迴道:“爵爺放心,糧食已在運送途中。”
“村長這些人發病之前那可有什麽特別之處?比如發病之人是否有共同接觸之物?”
一個老大夫把完脈以後看著一旁的吳桐問道。
“這個……小的想想。”村長撓著頭,努力迴憶著,“好似發病之人大多去過村子東邊的那片林子。”
“那帶我們去看看。”老大夫當機立斷。
“怎麽了?現在查不出病因來嗎?”
葉明問道。
“侯爺,現在還查不明白,看看他們都接觸過什麽,才能知道病因。”
老大夫站起來迴答道。
“好,那我們就去看看。”
眾人跟著吳桐來到林子邊,葉明仔細查看,發現林中有一些奇怪的花草,還有幾處散發著腐臭氣息的水窪。
“這花甚是怪異,恐有毒性。”
葉明皺眉。
此時武明堂帶著郎中們趕了過來。
“諸位郎中,先看看這花是否是致病之源。”葉明說道。
郎中們一番查驗後,其中一位年長的郎中開口:“爵爺,此花名為黯魂草,其花粉混入水中被人吸入或飲用,便會引發病症。”
“可有解法?”葉明忙問。
“有,用金銀花和甘草熬製濃湯喝下即可解毒。”
不是瘟疫幾天,葉明聽後大喜,立刻讓吳桐安排人手采集金銀花和甘草,同時讓人將黯魂草鏟除幹淨,避免再生禍患。
隨著郎中們施藥救治,部分輕症患者已有起色。
沒多久,糧食也運到了。
“吳村長,你把這些糧食按照村裏人的困難程度發下去吧,告訴他們,府衙是不會放棄他們的,讓他們在堅持一下,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葉明看著做來的糧食跟吳桐說道。
“侯爺仁慈,小人代村民謝過侯爺。”
吳桐趕忙躬身行禮。於是趕忙組織村民前來領取糧食。村民們看到糧食紛紛感恩戴德,口中不斷念叨著侯爺的好。
然而,人群之中卻有幾個鬼鬼祟祟之人,眼神閃爍。原來,這幾個乃是鄰村之人,聽聞此處有糧,心生歹意。
正當吳桐忙於發放糧食之際,那幾人突然衝上前搶奪。葉明見狀大喝一聲:“住手!”身旁侍衛迅速出動,將那幾人製服。
葉明麵色冷峻:“你們是什麽人?本侯前來救災,你們還敢來破壞?”
“侯爺,我們是隔壁村的,我們家裏都沒糧食了,餓的不行了,求侯爺也給我們點糧食吧。”
幾人被製服後,跪下來哀求道。
就在這時,村口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原來是不止這幾個人,鄰村聽聞此處有糧食發放,竟都跑來想搶奪。
葉明皺起眉頭,大喝一聲:“爾等莫要胡來!”
但村民們餓紅了眼,哪裏聽得進去。
武明堂站出來說:“侯爺,不可硬來,否則易生事端。”
葉明略作思考後,對著村民喊道:“本侯知曉你們饑餓難耐,但搶奪並非正道。如今本村雖受災卻有糧救濟,隻要你們願意留下幫忙重建村莊,待勞作過後,定會分得足夠的糧食讓大家度日。”
村民們聽到這話,麵麵相覷,隨後有幾個帶頭表示願意。其他流民見狀,也紛紛放下手中棍棒,加入到村莊的建設中來。一時間,原本緊張的氣氛變得充滿希望。
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村莊逐漸恢複生機。病者痊愈,饑者得飽。葉明看著這一切心中欣慰。
在他的努力下,豐穀村漸漸恢複生機,葉明也因此事在百姓心中威望大增,成為受人敬仰的好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