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眾人齊聚衙門大堂。葉明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掃過堂下諸人,緩緩開口。
“昨天我聽李都事說前任知府鄭茂才貪汙受賄,私自增加賦稅,所以從今日起,我決定調查鄭茂才,務必將其貪汙受賄詳情查出,還安陽百姓一個公道。”
“你們覺得呢?”
他盯著下麵的所有官員問道。
底下的人竊竊私語起來。
這時,站在前排的王陽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道:“大人此舉甚是英明,隻是那鄭茂才在安陽經營多年,黨羽眾多,勢力盤根錯節。若要徹查,恐怕會遇到不少阻礙。而且,聽聞他與京中的一些權貴也有所往來。”
既然他們昨天都決定要聽葉明的吩咐了,現在就得考慮怎麽調查了。
葉明冷笑一聲,“哼!本侯不管他背後是誰,隻要犯了法,就絕不容情。這安陽城的天,如今由本候來撐著。”
眾官員一聽,紛紛低下頭,不敢再多言語。
其中一個年輕的小官鼓起勇氣說道:“大人,那我們當如何著手調查呢?鄭茂才離任後,許多證據怕是已被銷毀。”
葉明沉思片刻,朗聲道:“先從賬目入手,調閱近些年的賦稅賬本,再找些當地的富戶和窮苦百姓詢問。本侯就不信,他能做得滴水不漏。”
“是,侯爺。”
眾人聽到葉明的話後應道,心中卻各懷心思,不知這場針對鄭茂才的調查將會給安陽帶來怎樣的風雲變幻。
“對了,王大人,你知道這鄭茂才從這安陽知府調走以後,去了哪裏嗎?”
葉明忽然想到昨天的問題,還不知道鄭茂才調到哪裏了呢。
“迴侯爺,鄭茂才調往鄰縣桃源縣任知縣了。不過下官以為,他此去怕也是用錢財打點關係,以圖日後東山再起。”
王陽拱手說道。
“知縣?他一個知府,怎麽會被調到一個縣做知縣呢?”
葉明問道。
“侯爺有所不知,這鄭茂才雖是被貶,但他在朝中有人庇佑,不至於落得太過淒慘下場。那桃源縣雖為縣治,卻是商貿要道,油水頗豐。他此番前往,怕是暗中蓄力,等待時機重迴高位。”
王陽解釋道。
“這樣啊,那這麽說來,這人更是留不得。必須要將他連根拔起,以免後患無窮。”
葉明眯著眼說道。
“侯爺聖明。但那桃源縣天高皇帝遠,鄭茂才定會有所防範,想要調查他怕是不會那麽容易。”王陽提醒道。
“那你說我們先派人先暗中監視他的一舉一動,收集證據。然後等到時機成熟,一舉將他拿下怎麽樣?”
葉明摸著下巴說道,他沒辦過這種事,也想不出來什麽好辦法。
“侯爺此計甚好。不過那鄭茂才狡猾無比,派去之人必須精明幹練才行。”王陽附和著。
“王陽,我看你挺合適的,這件事就交給你怎麽樣?你去探查一番,看看他在鄰縣是否仍有貪贓枉法之舉。”
葉明看著王陽說道。
“下官定不辱使命。但侯爺,下官一人恐難成事,還需幾人相助。”
王陽躬身領命。
“那幾個人,你說吧。”
葉明點點頭說道。
王陽掃視一圈在場官員,指著幾個看似忠厚老實之人,“就他們吧。”
“好,那你們幾個,協助王陽一同前去。本侯希望你們盡快帶迴消息。”
葉明看著幾個人說道。
“是,侯爺。”
眾人齊聲應答。
待眾人退下之後,葉明獨自坐在書房,心中暗忖:這安陽城中,怕是還有許多隱患未除,鄭茂才之事隻是冰山一角。看來得好好整頓一番這官場風氣才行。
而另一邊的王陽等人不敢耽擱,立刻啟程前往鄰縣,一路上小心謹慎,生怕打草驚蛇,畢竟他們麵對的可是在兩地都經營許久的鄭茂才。
王陽帶人走了以後,葉明也讓武明堂帶人開始在安陽府調查起來。
然而,正如王陽說的那樣,剛一開始調查,便受到諸多阻礙。不少文書莫名失蹤,證人也紛紛改口或失蹤不見。
武明堂一臉憤怒:“爵爺,看來這鄭茂才的背後之人已有所動作。”
葉明卻鎮定自若:“不必慌張,我們不是早就預料到會有這種情況嗎?傳我命令下去,張貼告示全城,凡提供有效線索者,賞銀百兩。”
此令一出,城中百姓雖有所顧忌,但仍有膽大者前來提供線索。
隨著線索越來越多,背後黑手也漸漸浮出水麵。原來是朝中一位重臣一直庇佑鄭茂才,從中獲取利益。
葉明冷哼一聲:“管他是誰,若敢阻擋,本爵爺絕不輕饒。”
於是加大力度追查,誓要將鄭茂才一案徹底查清。
王陽一行到達鄰縣後,並沒有直接去找鄭茂才,而是先暗中查訪。他們發現鄭茂才在這裏簡直如同土皇帝一般,欺壓百姓,強占田產,無惡不作。
王陽找到幾位曾經被鄭茂才迫害過的村民,承諾給予保護並許以重酬,終於得到了關鍵證據。
就在王陽準備迴安陽城複命之時,鄭茂才卻收到風聲,派人來截殺王陽等人。
王陽等人奮力抵抗,好在及時等來葉明派來支援的人馬。原來葉明擔心王陽安危,一直暗中安排人手跟隨保護。
迴到安陽城後,王陽帶著證據麵見葉明。
王陽說道:“爵爺,這便是所有證據,足以證明鄭茂才犯下的種種惡行。”
葉明接過證據看罷,怒拍桌子:“如此惡人,絕不能姑息。明日帶人把他抓迴來。公開審判。”
第二天葉明拿著證據,當即下令捉拿鄭茂才及其同黨。
“侯爺,您這是什麽意思?”
鄭茂才看著葉明帶著一大群士兵把桃源縣包圍了起來,他憤怒的說道。
“昨天我聽李都事說前任知府鄭茂才貪汙受賄,私自增加賦稅,所以從今日起,我決定調查鄭茂才,務必將其貪汙受賄詳情查出,還安陽百姓一個公道。”
“你們覺得呢?”
他盯著下麵的所有官員問道。
底下的人竊竊私語起來。
這時,站在前排的王陽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道:“大人此舉甚是英明,隻是那鄭茂才在安陽經營多年,黨羽眾多,勢力盤根錯節。若要徹查,恐怕會遇到不少阻礙。而且,聽聞他與京中的一些權貴也有所往來。”
既然他們昨天都決定要聽葉明的吩咐了,現在就得考慮怎麽調查了。
葉明冷笑一聲,“哼!本侯不管他背後是誰,隻要犯了法,就絕不容情。這安陽城的天,如今由本候來撐著。”
眾官員一聽,紛紛低下頭,不敢再多言語。
其中一個年輕的小官鼓起勇氣說道:“大人,那我們當如何著手調查呢?鄭茂才離任後,許多證據怕是已被銷毀。”
葉明沉思片刻,朗聲道:“先從賬目入手,調閱近些年的賦稅賬本,再找些當地的富戶和窮苦百姓詢問。本侯就不信,他能做得滴水不漏。”
“是,侯爺。”
眾人聽到葉明的話後應道,心中卻各懷心思,不知這場針對鄭茂才的調查將會給安陽帶來怎樣的風雲變幻。
“對了,王大人,你知道這鄭茂才從這安陽知府調走以後,去了哪裏嗎?”
葉明忽然想到昨天的問題,還不知道鄭茂才調到哪裏了呢。
“迴侯爺,鄭茂才調往鄰縣桃源縣任知縣了。不過下官以為,他此去怕也是用錢財打點關係,以圖日後東山再起。”
王陽拱手說道。
“知縣?他一個知府,怎麽會被調到一個縣做知縣呢?”
葉明問道。
“侯爺有所不知,這鄭茂才雖是被貶,但他在朝中有人庇佑,不至於落得太過淒慘下場。那桃源縣雖為縣治,卻是商貿要道,油水頗豐。他此番前往,怕是暗中蓄力,等待時機重迴高位。”
王陽解釋道。
“這樣啊,那這麽說來,這人更是留不得。必須要將他連根拔起,以免後患無窮。”
葉明眯著眼說道。
“侯爺聖明。但那桃源縣天高皇帝遠,鄭茂才定會有所防範,想要調查他怕是不會那麽容易。”王陽提醒道。
“那你說我們先派人先暗中監視他的一舉一動,收集證據。然後等到時機成熟,一舉將他拿下怎麽樣?”
葉明摸著下巴說道,他沒辦過這種事,也想不出來什麽好辦法。
“侯爺此計甚好。不過那鄭茂才狡猾無比,派去之人必須精明幹練才行。”王陽附和著。
“王陽,我看你挺合適的,這件事就交給你怎麽樣?你去探查一番,看看他在鄰縣是否仍有貪贓枉法之舉。”
葉明看著王陽說道。
“下官定不辱使命。但侯爺,下官一人恐難成事,還需幾人相助。”
王陽躬身領命。
“那幾個人,你說吧。”
葉明點點頭說道。
王陽掃視一圈在場官員,指著幾個看似忠厚老實之人,“就他們吧。”
“好,那你們幾個,協助王陽一同前去。本侯希望你們盡快帶迴消息。”
葉明看著幾個人說道。
“是,侯爺。”
眾人齊聲應答。
待眾人退下之後,葉明獨自坐在書房,心中暗忖:這安陽城中,怕是還有許多隱患未除,鄭茂才之事隻是冰山一角。看來得好好整頓一番這官場風氣才行。
而另一邊的王陽等人不敢耽擱,立刻啟程前往鄰縣,一路上小心謹慎,生怕打草驚蛇,畢竟他們麵對的可是在兩地都經營許久的鄭茂才。
王陽帶人走了以後,葉明也讓武明堂帶人開始在安陽府調查起來。
然而,正如王陽說的那樣,剛一開始調查,便受到諸多阻礙。不少文書莫名失蹤,證人也紛紛改口或失蹤不見。
武明堂一臉憤怒:“爵爺,看來這鄭茂才的背後之人已有所動作。”
葉明卻鎮定自若:“不必慌張,我們不是早就預料到會有這種情況嗎?傳我命令下去,張貼告示全城,凡提供有效線索者,賞銀百兩。”
此令一出,城中百姓雖有所顧忌,但仍有膽大者前來提供線索。
隨著線索越來越多,背後黑手也漸漸浮出水麵。原來是朝中一位重臣一直庇佑鄭茂才,從中獲取利益。
葉明冷哼一聲:“管他是誰,若敢阻擋,本爵爺絕不輕饒。”
於是加大力度追查,誓要將鄭茂才一案徹底查清。
王陽一行到達鄰縣後,並沒有直接去找鄭茂才,而是先暗中查訪。他們發現鄭茂才在這裏簡直如同土皇帝一般,欺壓百姓,強占田產,無惡不作。
王陽找到幾位曾經被鄭茂才迫害過的村民,承諾給予保護並許以重酬,終於得到了關鍵證據。
就在王陽準備迴安陽城複命之時,鄭茂才卻收到風聲,派人來截殺王陽等人。
王陽等人奮力抵抗,好在及時等來葉明派來支援的人馬。原來葉明擔心王陽安危,一直暗中安排人手跟隨保護。
迴到安陽城後,王陽帶著證據麵見葉明。
王陽說道:“爵爺,這便是所有證據,足以證明鄭茂才犯下的種種惡行。”
葉明接過證據看罷,怒拍桌子:“如此惡人,絕不能姑息。明日帶人把他抓迴來。公開審判。”
第二天葉明拿著證據,當即下令捉拿鄭茂才及其同黨。
“侯爺,您這是什麽意思?”
鄭茂才看著葉明帶著一大群士兵把桃源縣包圍了起來,他憤怒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