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堂說道:“爵爺放心,下官定當竭盡全力。不過,下官還有一事相求。”
葉明微微挑眉:“哦?武大人但說無妨。”
“下官在安溪縣經營許久,深知此地百姓淳樸,諸多事務雖初現起色但卻仍需用心。”
“下官去安陽以後,想舉薦一人暫代下官之職,此人跟隨下官多年,熟悉各項事務流程,必不會使現在安溪的政策荒廢。”
武明堂恭敬的說道,他覺得這裏畢竟也是他親手發展起來的,所以想選一個靠得住的人來接自己的班。
他不想自己的心血毀於一旦。
“武大人如此心係舊地,我感到甚是欣慰。如果你所舉薦的人,若真像你說的那般可靠,我會答應你的。”
葉明聽到後笑著說道。
看來這武明堂挺明白事理的,不是那種為了升官發財就不顧一切的人,還知道把安溪的事情安排好。
這也是葉明這幾天考慮的問題,武明堂走了以後,那安溪必然還需要一個人來管理,但是他心裏沒有好的人選。
現在武明堂既然提到了,那就看看他說的人怎麽樣吧,如果真的可以的話,答應他也不是不行。
“多謝爵爺!此人名叫李達,原來是縣丞,做事穩重踏實,極負責任心,我想讓他來接手我的工作,以後肯定會讓安溪縣發展的更好。”
武明堂心裏一喜,趕緊推薦了一個人。
“這李達我也知道,的確如你所說,辦事得力。隻是我還有些疑慮。”
葉明點點頭說道。他知道這個人,以前不管是修路,還是招人,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對於葉明交代下來的任務,他也能做的很好。
武明堂心中一緊,忙道:“爵爺請講,下官必定如實作答。”
“這李達當了這麽久的縣丞,怎麽一直沒有能升任縣令之類要職?難道這其中有什麽隱情?”
葉明問道,他得搞清楚,這樣一個既有能力,又有身家清白的人,怎麽就升不上去呢?
難道是武明堂一直壓著他?
“爵爺有所不知,李達為人低調,一心隻撲在實務之上,從不屑於鑽營官場之事,下官也說過他,但是他大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所以才升遷緩慢。但其才能絕不在下官之下。”
武明堂聽到葉明的話後,趕緊解釋道,他也聽出了葉明話裏的意思,所以他也表示自己沒有壓製他。
“武大人都這麽說了,想必此人確有過人之處。隻是我還是不太了解他,不知道武大人可有辦法讓我知曉其才能?”
葉明手輕輕敲擊桌麵,片刻後說道,安溪是葉明發家的地方,以後他估計是沒精力來管理安溪了。
所以他必須要要找一個靠得住的人才行。不能給他把安溪治理的越來越亂了。
“爵爺,那明日下官便讓李達到府上拜會,他可將自己對於安溪縣未來規劃詳述一番,屆時爵爺一聽便知,順便爵爺也可以考察一下他。”
武明堂迴答道。
“行吧,那你明天就讓他來我府上吧,我等著他。”
葉明頷首表示同意,反正這幾天園區那邊還沒招到人,也不忙,抽出一天的時間來考察一下也行。
三人商量完以後,葉明和顧慎就出了縣衙。
“天寶,你讓人去調查一下這個李達,看看他是不是真像武大人說的那樣。”
葉明在路上跟李天寶說道,群眾的眼睛才是雪亮的,光靠武明堂一個人說,他可不相信。
“是,少爺。”
李天寶應了一聲就走了。
“老三,你不是明天就要考察了嗎,怎麽還讓天寶去調查?”
顧慎聽到葉明吩咐李天寶的話後,奇怪的問道。
“老顧,你不懂。武明堂一人之言不可全信,多些渠道了解總是沒錯的。如果這李達真是可用之才,那安溪交給他我也放心;如果他徒有虛名,那也省得我明日白費功夫。”
葉明笑著說道。
“也是,這安溪可是你我的根基之地,不容有失。不過你都讓武大人明天通知他來府裏了接受考察了,現在再去調查,萬一有所衝突……”
顧慎點點頭說道,然後又怕調查李達會給他造成一種不信任他的感覺。
葉明微微一笑,“沒事,我自有考量。如果他真有真才實學,又怎麽會怕調查?而且這考察也包括了調查,和明天的會麵同樣重要。”
“好吧。”
聽到葉明的解釋,顧慎也不再多問了。
晚上的時候李天寶迴來了。
“少爺,這李達真就像武大人所說的那樣,為人忠厚老實,從來不會耍什麽心眼兒,對誰都是一副真心實意的模樣。無論是和鄰裏相處,還是與同僚共事,都能讓人感受到他那份發自內心的善良和誠懇。”
“不僅如此,這李達辦事的能力也是相當出色。不管交給他什麽樣的任務,他總是能夠盡心盡力地去完成,從不敷衍了事。”
“每一個細節他都會認真對待,力求做到盡善盡美。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所經手的事情往往都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李達在老百姓當中的口碑那叫一個好,大家夥兒提起他來,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稱讚一番的。”
“都說他平日裏樂於助人,經常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家解決問題。誰家要是遇上點麻煩事兒,隻要去找李達幫忙,他絕對不會推辭,一定會想方設法地幫著把事情給辦好了。”
李天寶把他打聽到的事,都給葉明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
“謔。。。你這叭叭叭的,說的倒是挺多的,就是這麽短的時間你是怎麽打聽到這麽多的?”
葉明聽他說了一大堆,就好奇的問道。
這不僅把李達的為人都打聽清楚了,連他幹了什麽都打聽到了。
“少爺,我有我的法子。我先是找了他家附近最長舌的老阿婆,從她那兒知曉不少日常之事。而後又找到曾與他共事之人,許了些好處才打聽到這些的。”
李天寶撓撓頭說道。
“就問了一兩個人嗎?”
葉明問道。
“不是,我換了好幾地方,但是這人些說的都差不多了,沒有說他的不是,都誇讚他一心為民。”
李天寶說道。
葉明微微挑眉:“哦?武大人但說無妨。”
“下官在安溪縣經營許久,深知此地百姓淳樸,諸多事務雖初現起色但卻仍需用心。”
“下官去安陽以後,想舉薦一人暫代下官之職,此人跟隨下官多年,熟悉各項事務流程,必不會使現在安溪的政策荒廢。”
武明堂恭敬的說道,他覺得這裏畢竟也是他親手發展起來的,所以想選一個靠得住的人來接自己的班。
他不想自己的心血毀於一旦。
“武大人如此心係舊地,我感到甚是欣慰。如果你所舉薦的人,若真像你說的那般可靠,我會答應你的。”
葉明聽到後笑著說道。
看來這武明堂挺明白事理的,不是那種為了升官發財就不顧一切的人,還知道把安溪的事情安排好。
這也是葉明這幾天考慮的問題,武明堂走了以後,那安溪必然還需要一個人來管理,但是他心裏沒有好的人選。
現在武明堂既然提到了,那就看看他說的人怎麽樣吧,如果真的可以的話,答應他也不是不行。
“多謝爵爺!此人名叫李達,原來是縣丞,做事穩重踏實,極負責任心,我想讓他來接手我的工作,以後肯定會讓安溪縣發展的更好。”
武明堂心裏一喜,趕緊推薦了一個人。
“這李達我也知道,的確如你所說,辦事得力。隻是我還有些疑慮。”
葉明點點頭說道。他知道這個人,以前不管是修路,還是招人,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對於葉明交代下來的任務,他也能做的很好。
武明堂心中一緊,忙道:“爵爺請講,下官必定如實作答。”
“這李達當了這麽久的縣丞,怎麽一直沒有能升任縣令之類要職?難道這其中有什麽隱情?”
葉明問道,他得搞清楚,這樣一個既有能力,又有身家清白的人,怎麽就升不上去呢?
難道是武明堂一直壓著他?
“爵爺有所不知,李達為人低調,一心隻撲在實務之上,從不屑於鑽營官場之事,下官也說過他,但是他大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所以才升遷緩慢。但其才能絕不在下官之下。”
武明堂聽到葉明的話後,趕緊解釋道,他也聽出了葉明話裏的意思,所以他也表示自己沒有壓製他。
“武大人都這麽說了,想必此人確有過人之處。隻是我還是不太了解他,不知道武大人可有辦法讓我知曉其才能?”
葉明手輕輕敲擊桌麵,片刻後說道,安溪是葉明發家的地方,以後他估計是沒精力來管理安溪了。
所以他必須要要找一個靠得住的人才行。不能給他把安溪治理的越來越亂了。
“爵爺,那明日下官便讓李達到府上拜會,他可將自己對於安溪縣未來規劃詳述一番,屆時爵爺一聽便知,順便爵爺也可以考察一下他。”
武明堂迴答道。
“行吧,那你明天就讓他來我府上吧,我等著他。”
葉明頷首表示同意,反正這幾天園區那邊還沒招到人,也不忙,抽出一天的時間來考察一下也行。
三人商量完以後,葉明和顧慎就出了縣衙。
“天寶,你讓人去調查一下這個李達,看看他是不是真像武大人說的那樣。”
葉明在路上跟李天寶說道,群眾的眼睛才是雪亮的,光靠武明堂一個人說,他可不相信。
“是,少爺。”
李天寶應了一聲就走了。
“老三,你不是明天就要考察了嗎,怎麽還讓天寶去調查?”
顧慎聽到葉明吩咐李天寶的話後,奇怪的問道。
“老顧,你不懂。武明堂一人之言不可全信,多些渠道了解總是沒錯的。如果這李達真是可用之才,那安溪交給他我也放心;如果他徒有虛名,那也省得我明日白費功夫。”
葉明笑著說道。
“也是,這安溪可是你我的根基之地,不容有失。不過你都讓武大人明天通知他來府裏了接受考察了,現在再去調查,萬一有所衝突……”
顧慎點點頭說道,然後又怕調查李達會給他造成一種不信任他的感覺。
葉明微微一笑,“沒事,我自有考量。如果他真有真才實學,又怎麽會怕調查?而且這考察也包括了調查,和明天的會麵同樣重要。”
“好吧。”
聽到葉明的解釋,顧慎也不再多問了。
晚上的時候李天寶迴來了。
“少爺,這李達真就像武大人所說的那樣,為人忠厚老實,從來不會耍什麽心眼兒,對誰都是一副真心實意的模樣。無論是和鄰裏相處,還是與同僚共事,都能讓人感受到他那份發自內心的善良和誠懇。”
“不僅如此,這李達辦事的能力也是相當出色。不管交給他什麽樣的任務,他總是能夠盡心盡力地去完成,從不敷衍了事。”
“每一個細節他都會認真對待,力求做到盡善盡美。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所經手的事情往往都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李達在老百姓當中的口碑那叫一個好,大家夥兒提起他來,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稱讚一番的。”
“都說他平日裏樂於助人,經常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家解決問題。誰家要是遇上點麻煩事兒,隻要去找李達幫忙,他絕對不會推辭,一定會想方設法地幫著把事情給辦好了。”
李天寶把他打聽到的事,都給葉明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
“謔。。。你這叭叭叭的,說的倒是挺多的,就是這麽短的時間你是怎麽打聽到這麽多的?”
葉明聽他說了一大堆,就好奇的問道。
這不僅把李達的為人都打聽清楚了,連他幹了什麽都打聽到了。
“少爺,我有我的法子。我先是找了他家附近最長舌的老阿婆,從她那兒知曉不少日常之事。而後又找到曾與他共事之人,許了些好處才打聽到這些的。”
李天寶撓撓頭說道。
“就問了一兩個人嗎?”
葉明問道。
“不是,我換了好幾地方,但是這人些說的都差不多了,沒有說他的不是,都誇讚他一心為民。”
李天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