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城位於大梁國境的邊偶處,距離十九鬼口尚且需要三四日的行程,陳安之在客棧跟方小商講清楚接下來所去之處的危險。


    方小商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麽,最後抬起頭,對他笑了笑,“九死一生?”


    陳安之歎了口氣,“我倒希望能夠是這樣的,好歹還能看到一絲生機。”


    說完之後,方小商很久沒有接話,陳安之抬起手臂,喝了一口茶,是文茶心送的,說是作為小茶笙的拜師禮,茶是好茶,隻是喝慣了酒的男子,確實不怎麽喜歡。


    方小商沉默了一會兒,突然看了眼陳安之,又瞥了眼他奇怪的裝束,突然問道:“我好像從沒見你拔出腰間的刀。”


    少年略微停頓一下,又補充道:“還有那把劍。”


    陳安之原本正準備站起的姿勢停下,又坐下來,捏了捏眉心,“該咋說呢。”


    “因為沒有遇到能讓我拔出來的家夥吧。”除了那個叫做恆有的妖。後半句他沒有說出來,而是在心裏默念。


    方小商愣了下,隨即輕笑道:“陳安之,你是個很厲害的人對吧。”


    陳安之對他笑了笑,“大概是的。”


    方小商又問道:“那你先前為何還要拉著我一起趕路?”


    陳安之輕咳一聲,“因為沒錢。”


    在臨近黃昏的時候,鹹蛋黃般的夕陽微醺,暖黃的光流淌在風中,馬蹄聲細碎,踩著風緩緩駛出文水城門。


    方小商其實想了很多,他猜測陳安之是個極厲害的人物,藏了很多的秘密,這些秘密就像是那本書的下半卷,結局叫人猜不到,卻又引著他想要繼續讀下去,哪怕是一場悲劇的結尾,他也想去看一看。


    在以後的漫長歲月裏,方小商一個人呆著的時候,常常會捫心自問,如果再過個十年,自己還會不會好奇地去趟這一趟渾水,答案是不會,哪怕隻是再過個一年,他就不會。


    但他也從不後悔,正因為年少輕狂,他才有幸見到了更加廣闊的天地,而不單單隻是一個埋首聖賢書的呆子。


    陳安之心裏是欣賞方小商的,所以他才會鄭重其事地跟書生少年解釋這一趟有多危險,聽一聽他的想法,而不是直截了當的離開,所以他才願意跟方小商多說點,就好像幾千年前跟那個白衣少年燭下論道。


    至於沒錢,當然也是大劍仙自以為的玩笑話罷了。


    後來,陳安之一個人坐在那座不知道有多長的城頭喝酒,迴憶起這段時光,總會不自覺地露出一絲笑意。


    趕路的時候總是無聊的,陳安之突然心血來潮,拍了拍方小商的肩頭,微笑道:“方小商,當初你幫我坐鎮劍陣陣眼,也算間接救了我,我來教你一道運氣之術,你想不想學?”


    正在捧書細讀的少年把頭微微抬起,瞥了眼陳安之,揶揄道:“比起這個,我還是更想讀那下半卷書。”


    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方小商在對陳安之的神秘越來越震撼的同時,也更加熟悉他的脾氣,說話也就不再那麽客客氣氣的,尤其是在知道那本書根本就沒有下半卷,自己被空手套白狼的時候,再看陳安之的眼神,總覺得這位白衣劍客有些欠揍。


    陳安之吃癟,訕訕笑道:“寫這本書的人跟我很熟,迴頭我催催他。”


    方小商掀了一頁書,“麻煩您收一收,我還是喜歡你剛開始那股桀驁不馴的樣子。”


    “······”


    直到這一刻,陳安之才深深體會到紅袍話中的含意,活了這多年,還跟個小孩子一樣,哪怕經曆過再多的是非亦是如此。


    如此想來,陳安之就有些鬱悶了,再怎麽說也比方小商多活了那麽多年,怎麽一時間就想不起怎麽反駁呢?看來這些書生喜歡讀書還是有些用的,最起碼能在口頭上不落下風,也算是精神層次的勝利了。


    方小商放下書,好奇問道:“你身為劍修,難道還精通儒家的門門道道?”


    三州五地百家爭鳴,看起來是三教鼎盛,實際上諸子百家,劍刀槍棍各有千秋,看似同屬一類,其實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法修劍修雖同是修靈氣,但都各有其獨特的靈氣運轉方式。


    所以一般而言,鮮有並流而下的修士存在,所以對陳安之能夠教給他運氣之術,方小商是不信的。


    陳安之仿佛看穿少年的心思,一本正經道:“這運氣之術是我偶然在古籍中看到的,覺得很是玄奧精妙,能夠撰寫出此法術的人,必然是大能之輩,所以這才仔細記在心中,並非兒戲之言。”


    眼看著陳安之鄭重其事的樣子,方小商表情漸變得嚴肅,身子坐的筆直,連唿吸都輕緩起來。


    “聽好了。”陳安之深唿吸一口氣,緩緩說道:“修士一旦開心塵,化六魄,則心門開,靈氣蒸騰,掐訣畫法則靈氣運轉於周身,此術要氣轉於心門,心為首,聚心門而凝神,人皆為天地所化,心神與天地靈氣照應,再引靈氣加持於雙足,雙臂,使得靈氣藏於天地而不顯形,藏於清風,細雨,世間萬物,從而攻伐沉寂而不宜察覺,說起來倒是很簡單。”


    如此聽來,確實算不得難,修士體內靈氣有自己行走的規律,牽引靈氣而走其實不難,但心門何其脆弱,牽引靈氣凝聚在心門的要求實在太過苛刻,靈氣急,容易氣血攻心,靈氣緩,則堵塞心門經絡,積水成淵導致經絡崩壞。


    方小商將陳安之說的每一個字都認真記住,雖聽起來有些糊裏糊塗的,心裏半信半疑,他自然明白其中的驚險之處,所以更不敢輕易嚐試。


    陳安之說道:“記在心裏就好,這運氣之術算得上精妙,但著實有些鋌而走險的意味,所以你現在隻要記住便好。”


    ————


    浪溪河入北黃河交匯處的兩岸峭壁之上。


    薛長義把煙杆在地上磕了磕,用腳掌擰了擰煙草灰燼,借著頭頂上還算明亮的月光,老人從懷裏掏出本書,沒看兩眼又收了起來,站起身,許是牽動了傷口,老人疼得咧了咧嘴。


    對岸的峭壁之上,官袍老人看起來也不好過,左手臂纏繞著紗布,腰杆挺得筆直,仍是站如山巔鬆柏。


    薛長義突然往地上啐了口唾沫,朝對岸扯著喉嚨嚷道:“我說老家夥,咱倆都被傷成這個樣子,你到底進不進?你忍得了,我可咽不下這口氣。”


    蕭靜思眸中陰晴不定,情緒顯然也並不淡定,他張了張口,似是記起什麽,從懷中摸出一封信,隨手一丟,那輕飄飄的紙張竟然在空中如驚鴻過隙,穿過山風落到薛長義麵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搖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搖風並收藏大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