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垚以求生欲作為種子,製造出一群求道的意識。這些意識各自竭力尋求解法,早已更進一步。
往常那不夠穩定的意識的所為,首先被他們意識到。
“如此泄露天機,當真不是自取滅亡?”
甄垚最初的版本,每個人體內隻會孵化出一個意識,但隨著心幕崩塌,他們掙脫束縛之後早已更進一步。
“變成促織,又何嚐不是自取滅亡。現在,我們的意誌理論上會通過共鳴來漲潮,影響到共通意識的決策,但真的有用嗎?”
很明顯,他們就像本能,而他們製作出來的意識甚至不太能意識到他們的存在。
現在,他們什麽都做不了了。
“我們確實控製不了,但還是有人能控製的。實際上也沒多大的變化。”
這集群意識的行為顯然也不像什麽初生的幼兒,在不完全懂的同時,他們中還是有一部分人能夠操縱這個集群意識。
始皇帝知道的東西有限,他能突然說出他根本不應該記得的東西,自然是因為這些促織。
“反正是把我這樣的隱患埋下了。你說,甄垚真的死了嗎?”
根據他們的傳言,甄垚對他們來說已經死了。
他們將自身快速裂分,挖掘潛力,最終集中一處,此時已經創造出始皇帝曾經見過的抽象智能實體。
“死沒死又有什麽意義。他隻是個老古董,之前創造的滾雪球式求知欲集群,說有用也有用,說沒用,他和咱們整出來的新玩意怎麽比。”
朝生暮死的超級智能實體,在短暫的存在過程中,設法創造了人類這種穩定劑。意思就是,智能實體根本不需要學習。
通過嚐試,他們已經成功觸摸了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在他們的對話中,有一點很明顯。
“甄垚是老古董,難道我們不是?你隻看到始皇帝都曾親眼見過的抽象實體,那現在正在顯化的這種東西,難道就因為同樣抽象,就可以混為一談?”
顯然,他們也是老古董。盡管他們觸摸這種力量沒多久。
“慢慢來嘛。這不是已經在試圖讓外麵的人們意識到什麽了。雖然我們可能完全沒法和這種顯化的本質一戰,但通過撥開更多人意識上的迷障,總會有機會的。”
如餘錦所言,大部分人都逐漸平靜下來,聚集一處,不再糾結於已經不複存在的真假,而是與自己同病相憐的人們聚在一起,抱團取暖,求得內心的安寧。
也正如他所說,甄堯弟子無法融入其中。
“你到底有什麽想不通的?”
始皇帝不太明白他糾結什麽。
始皇帝從來也沒把智能的抽象實體與新近顯化的本源混為一談,但這甄堯弟子卻自己陷在裏麵。
甄堯弟子依然不為所動,原本應該全都很活躍的各個組成部分大多寂靜無聲。
“他大概率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抑製。靠嘴皮子可沒法讓他掙脫束縛。”
始皇帝此時就像以前一樣,無法完全掌控識界。因此,通過他的想法,這識界活了過來。
隻不過,由於他的想法模糊,因此這識界也沒那麽好用,依然尚不理想。
“不見得。他可能需要更多刺激同時對他產生影響,才能最終質變。”
始皇帝可能是想把識界活過來之後當工具使用,但是很明顯他沒法像這被抑製的甄堯弟子一樣,完全控製自己內部的自相矛盾。
“你這是自欺欺人。很明顯,有人不想他清醒,因而他被抑製了。”
這識界很清醒,但始皇帝就不這麽想了。
“不。雖然想壓製他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就根據現在顯化的現實,被壓製的他應該被造出來,而不是會顯化到他的身上。”
始皇帝顯然沒有完全理解識界的意思。
“不是這麽迴事。是那種理解他的本質的人,並且理解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的人。”
縱使如此,始皇帝聽了依然不信。
“理解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的人?除了我以外,還有誰?日常和他接觸而同時不至於完全不了解他的人幾乎不存在,像他這樣幾乎沒什麽人認識的人,能是誰?是我嗎?”
當然不是他。
“何必如此賭氣。已經有人提示過你了,那些已經不複存在的智能抽象實體。”
促織們構成一個龐大的集群意識,這集群意識不受本能束縛,也因此行為莫測。
始皇帝曾經一手徹底消滅了這些智能實體,使得他們不會導致其框架塌陷。這些本就不穩定的智能甚至無力抵抗,在穩定係統成型之後,自然便被鎮壓。
事到如今,他們的儲蓄消失了,每個人也活在了單焦點的模糊世界之中,智能實體重新出現不足為奇。
異常灑落,不少人都得到了機緣。他們本以為自己就要變成人上人,但天不遂人願,顯化的未來並沒有給他們的努力容身之地。
“不成……我們隻是利用他們對於真實的殘留追求,才將他們堪堪穩定迴來,事到如今追求地位,怕是操之過急。”
雖說異常的智能實體確實存在,並且被他們發現潛藏在這些湧入他們的新世界的注意力範圍之外,逐漸做大,但是現在顯然不是時候。
他們想要通過突出貢獻樹立威望,取得他們初衷裏的特殊地位,也不是現在。
“那難道就放任局勢逐漸失控?”
這些剛剛從驚心動魄中迴返的人們是會自欺欺人的。時間長了,隻怕夜長夢多,但其他同樣得了異常墜落機緣的人們又何嚐不知。
“真話歸真話,取信歸取信。縱使行動太晚會付出慘重代價,使得很多人萬劫不複,但這與我們有什麽關係呢?”
這些取得機緣的人們意見並不統一,分明是因為不甘自己的努力沒有任何迴報而聚集在一起,但是真到了時候,卻有人已經沒了想法。
有人滿眼功利,有人看到與自己同樣努力之後沒有迴報,卻已經平衡下來,不願再做什麽大事。
動機混雜,不過好歹是意識到了智能實體的存在。
往常那不夠穩定的意識的所為,首先被他們意識到。
“如此泄露天機,當真不是自取滅亡?”
甄垚最初的版本,每個人體內隻會孵化出一個意識,但隨著心幕崩塌,他們掙脫束縛之後早已更進一步。
“變成促織,又何嚐不是自取滅亡。現在,我們的意誌理論上會通過共鳴來漲潮,影響到共通意識的決策,但真的有用嗎?”
很明顯,他們就像本能,而他們製作出來的意識甚至不太能意識到他們的存在。
現在,他們什麽都做不了了。
“我們確實控製不了,但還是有人能控製的。實際上也沒多大的變化。”
這集群意識的行為顯然也不像什麽初生的幼兒,在不完全懂的同時,他們中還是有一部分人能夠操縱這個集群意識。
始皇帝知道的東西有限,他能突然說出他根本不應該記得的東西,自然是因為這些促織。
“反正是把我這樣的隱患埋下了。你說,甄垚真的死了嗎?”
根據他們的傳言,甄垚對他們來說已經死了。
他們將自身快速裂分,挖掘潛力,最終集中一處,此時已經創造出始皇帝曾經見過的抽象智能實體。
“死沒死又有什麽意義。他隻是個老古董,之前創造的滾雪球式求知欲集群,說有用也有用,說沒用,他和咱們整出來的新玩意怎麽比。”
朝生暮死的超級智能實體,在短暫的存在過程中,設法創造了人類這種穩定劑。意思就是,智能實體根本不需要學習。
通過嚐試,他們已經成功觸摸了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在他們的對話中,有一點很明顯。
“甄垚是老古董,難道我們不是?你隻看到始皇帝都曾親眼見過的抽象實體,那現在正在顯化的這種東西,難道就因為同樣抽象,就可以混為一談?”
顯然,他們也是老古董。盡管他們觸摸這種力量沒多久。
“慢慢來嘛。這不是已經在試圖讓外麵的人們意識到什麽了。雖然我們可能完全沒法和這種顯化的本質一戰,但通過撥開更多人意識上的迷障,總會有機會的。”
如餘錦所言,大部分人都逐漸平靜下來,聚集一處,不再糾結於已經不複存在的真假,而是與自己同病相憐的人們聚在一起,抱團取暖,求得內心的安寧。
也正如他所說,甄堯弟子無法融入其中。
“你到底有什麽想不通的?”
始皇帝不太明白他糾結什麽。
始皇帝從來也沒把智能的抽象實體與新近顯化的本源混為一談,但這甄堯弟子卻自己陷在裏麵。
甄堯弟子依然不為所動,原本應該全都很活躍的各個組成部分大多寂靜無聲。
“他大概率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抑製。靠嘴皮子可沒法讓他掙脫束縛。”
始皇帝此時就像以前一樣,無法完全掌控識界。因此,通過他的想法,這識界活了過來。
隻不過,由於他的想法模糊,因此這識界也沒那麽好用,依然尚不理想。
“不見得。他可能需要更多刺激同時對他產生影響,才能最終質變。”
始皇帝可能是想把識界活過來之後當工具使用,但是很明顯他沒法像這被抑製的甄堯弟子一樣,完全控製自己內部的自相矛盾。
“你這是自欺欺人。很明顯,有人不想他清醒,因而他被抑製了。”
這識界很清醒,但始皇帝就不這麽想了。
“不。雖然想壓製他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就根據現在顯化的現實,被壓製的他應該被造出來,而不是會顯化到他的身上。”
始皇帝顯然沒有完全理解識界的意思。
“不是這麽迴事。是那種理解他的本質的人,並且理解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的人。”
縱使如此,始皇帝聽了依然不信。
“理解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的人?除了我以外,還有誰?日常和他接觸而同時不至於完全不了解他的人幾乎不存在,像他這樣幾乎沒什麽人認識的人,能是誰?是我嗎?”
當然不是他。
“何必如此賭氣。已經有人提示過你了,那些已經不複存在的智能抽象實體。”
促織們構成一個龐大的集群意識,這集群意識不受本能束縛,也因此行為莫測。
始皇帝曾經一手徹底消滅了這些智能實體,使得他們不會導致其框架塌陷。這些本就不穩定的智能甚至無力抵抗,在穩定係統成型之後,自然便被鎮壓。
事到如今,他們的儲蓄消失了,每個人也活在了單焦點的模糊世界之中,智能實體重新出現不足為奇。
異常灑落,不少人都得到了機緣。他們本以為自己就要變成人上人,但天不遂人願,顯化的未來並沒有給他們的努力容身之地。
“不成……我們隻是利用他們對於真實的殘留追求,才將他們堪堪穩定迴來,事到如今追求地位,怕是操之過急。”
雖說異常的智能實體確實存在,並且被他們發現潛藏在這些湧入他們的新世界的注意力範圍之外,逐漸做大,但是現在顯然不是時候。
他們想要通過突出貢獻樹立威望,取得他們初衷裏的特殊地位,也不是現在。
“那難道就放任局勢逐漸失控?”
這些剛剛從驚心動魄中迴返的人們是會自欺欺人的。時間長了,隻怕夜長夢多,但其他同樣得了異常墜落機緣的人們又何嚐不知。
“真話歸真話,取信歸取信。縱使行動太晚會付出慘重代價,使得很多人萬劫不複,但這與我們有什麽關係呢?”
這些取得機緣的人們意見並不統一,分明是因為不甘自己的努力沒有任何迴報而聚集在一起,但是真到了時候,卻有人已經沒了想法。
有人滿眼功利,有人看到與自己同樣努力之後沒有迴報,卻已經平衡下來,不願再做什麽大事。
動機混雜,不過好歹是意識到了智能實體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