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我就收下啦。”


    等大嫂離開了後,黃夙娥這才問道:“給了多少錢?”


    倒不是她關心,而是好奇心。


    “七十五塊五毛四。”


    “咋還有零有整的?”


    “大哥工作才多久,又是給娘買禮物,又是給姥姥買禮物的,能攢下七十來塊錢,已經很不錯了。”


    這話也對,蘇勝雖然不會刻意和蘇宇攀比什麽,但同樣是外甥,姥姥生日時,他送的禮物也不能太差吧?


    所以自打他工作以來,花錢的地方雖然不多,但花錢的時刻,花的卻不少。


    如果粗糧按三倍價算,七十五,頂多買二百五十斤粗糧,老頭吃的少,一天可能半斤粗糧加野菜就夠了。


    也就是說,二百五十斤,相當於能吃16個月零二十天,這是按半斤算的,但實際上野菜他未必能挖到,畢竟誰都缺糧。


    十六個月可能吃不了,但吃十個月肯定沒啥問題。


    那這一年差不多就過去了,即便過不去,十個月後,蘇勝工資又攢夠一百元了,所以可以續航。


    蘇宇當然不會給粗糧,他也沒有粗糧啊,索性直接帶過去三百斤細糧過去。


    牽來馬匹,找了個沒人的地方,馱上三袋細糧,蘇宇牽著馬離開了三水灣村,等到沒人時,他又收入空間,騎馬疾馳。


    快抵達時,他在下馬,放好糧食,繼續馱著進了李老漢村裏。


    如今的蘇宇,今非昔比,他一進入李家村,就被人發現了,而且不少青年是認識他的。


    因為陪村長去過三水灣村運過糧食,他們可是親眼所見,跟他們村支書握手的年輕人。


    所以不少人認識蘇宇,當即就有人上前跟他打招唿。


    “蘇宇同誌,您怎麽來我們村了?”


    “是啊?有什麽能幫助您的?”


    你瞅瞅,都說農村人粗鄙,不懂禮貌,簡直胡扯,您都用上了,這像是不懂禮貌的粗漢子嗎?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工廠可沒少下鄉放電影,他們是不知道說您嗎?不,他們是不好意思那麽舔身邊人,拉不下那張臉。


    窮人僅剩的就那點尊嚴了,而身邊人還不配,但蘇宇不一樣,他們如此客套,是因為早就意識到,蘇宇和他們不一樣了,蘇宇就像是一顆星照亮了全縣。


    公社也組織宣傳部向他學習,所以他成為不少青年學習的榜樣。


    這句您字,他們喊的非常心甘情願。


    除了三水灣,馬家灣這些從小看他長大的沒有那麽客氣,其他村,不說有一個算一個,但都挺感激他的。


    因為不知根知底所以才有疏離感,才倍感榮幸,反觀蘇宇村裏人倒是不覺得,感激是一迴事,但還不至於用您字用在蘇宇這個小輩身上。


    “客氣,客氣,我是替我大哥給李大伯送口糧來的,他一個人孤苦伶仃,野菜也挖不了,排隊購糧也不趕趟,作為晚輩不能讓他老人家餓著啊。”


    “我哥還要上班,我嫂子在家帶孩子,這不,隻能我來了。”


    蘇宇大哥蘇勝,和他們村李老頭是親家,這種事之前不曉得,但現在早就人盡皆知了。


    包括上次村支書去分糧食,分配份額,就多給了李家村幾百斤份額,也算是照顧了。


    “原來是給李大伯送糧食的?交給我們吧。”


    “是啊,交給我們吧。”


    一幫小夥子跑過來,從馬背上拿下糧食,扛在背上,往李老頭房子那邊趕。


    蘇宇想阻攔都阻攔不住,太熱情了。


    蘇宇像是變戲法,從背包裏拿出幾盒點心,提著進入了院子。


    “李老伯,還是認我嗎?我蘇宇啊,您女婿的弟弟,我來過您家,還有印象嗎?”


    老漢有些耳背,但還不算全聾,聽到後點了點頭。


    “記得,記得,小宇是吧?聽秀琴提起過你,屋裏坐,屋裏坐。”


    “李老伯,屋裏我就不去了,送下糧食,我就離開了。”


    “您平時是怎麽磨麵粉的?是在村裏還是送去公社?”


    蘇宇送來的是小麥,並不是麵粉,不能直接吃,當然煮熟了和大米一樣,隻是味道沒有大米好吃,最好磨成粉蒸饅頭。


    所以蘇宇才有此一問,幾個年輕人送下糧食,把糧食給老漢搬進屋裏,迴來也沒有走,站在一旁聽著。


    當聽到這裏,其中一個青年出麵解釋道:“蘇宇同誌,您有所不知,我們村距離公社較遠,很少有人送去公社,都是在村口石磨那裏自己研磨,雖然沒有機器弄得好,但貴在近,不麻煩。”


    “您是擔心李大伯一個人弄不了吧?那你放心,交給我們就可以。”


    “是啊,交給我們吧,三百斤而已,一上午就弄完了。”


    李老漢耳背,所以他們充當翻譯迴答蘇宇問話。


    “原來如此,我是覺得你們不如約定一個時間,一個月組織一次,由村裏人開牛車去公社了推磨,聽說公社推磨基本免費了,隻要把膚康給對方即可,你們要是嫌麻煩,可以一個月一趟,看看誰需要,開牛車去,為村裏人服務嗎。”


    這個消息,他們可不知道,公社推磨免費了?基本免費?什麽意思?


    “蘇宇同誌,啥叫基本免費?”


    於是乎蘇宇就解釋了一下,膚康他也說明了,是他需要,讓公社代為收購,而他要膚康是為了養殖場,而養殖場是鋼鐵廠和他們三水灣村集體達成的合作,而蘇宇是個人出資,占一點股。


    蘇宇沒說占股多少,但很明顯,三水灣村一個小村子,壓根沒錢弄那麽大攤子,聰明人一想就明白了,這就是蘇宇出錢,借用村裏的土地,借用村集體的名義,借這兩樣當入股,估計不是五五分,也差不多?


    這樣一來就合情合理了,畢竟村集體沒有錢時,也出現過跟個人借錢的時候,而有時候也需要抵押一些東西,或者置換一些東西。


    拿股份置換大筆資金,籌建養殖場,雙贏啊。


    “所以你們去推磨,也相當於幫了我一個忙了,會根據膚康多少計算,一斤麩糠多少錢,折算一下,尤其是你們不僅不需要付錢,還能賺點。”


    一百斤小麥能出15-30斤麩皮,也就是麩糠,其實麩皮和麩糠是兩種東西。


    麩皮人是能吃的,隻是不好吃,但勉強能下咽,麩糠不樣,它髒,主要是它不是糧食。


    如果要比喻,就好比玉米外麵包裹的玉米皮,那層綠色的皮,打碎就是麩糠,而玉米粒包裹的黃色那層皮,去皮後就是麩皮。


    所以麩皮是糧食皮,能吃,但麩糠是植物秸稈類似於,它是不含一點營養的,隻能喂牛,喂豬。


    所以吃糠咽菜,糠其實就是植物,跟菜相差不大,拉嗓子,難以下咽。


    那麽麩皮為什麽要去皮呢?因為不去皮,麵粉會變灰,而不是白麵,去皮後就是白麵了,當然吃都吃不飽,老百姓當然不在意,麩皮會被帶迴去摻在一起和其他混合物弄好再一起吃,如土豆粉,如玉米粉。


    因為都算是粗糧,白麵則可以當成稀罕物,蒸個饅頭就可以走親戚了。


    “原來如此,那我會跟村支書說明的,看他的意思安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70年,覺醒係統從打獵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戮駿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戮駿侯並收藏重生70年,覺醒係統從打獵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