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宇宙二點五宇宙年四十五恆星年二千禧年地球曆二十四年


    戌月初七 多雲


    每覽此生彷徨茫,皎皎星辰指路向。星辰若隱雲烏漆,千裏山川引途望。不做非能超濯之事,是無天之嗟食,兔之觸礁也。東坡與狼之禍,農夫與蛇之悲,其無所訓重乎。不為又當又立者,有所取舍,所物所事皆標賦值。鏡中窗花,所意猶來曾是。


    既明此理,吾遂隱於山林,結廬而居。日則荷鋤理荒,種豆南山;夜則秉燭閱典,靜思己過。雖粗茶淡飯,布衣草履,亦覺安然自在。閑時常漫步山間,觀雲霞之變,聽鬆濤之韻,感自然之妙,悟塵世之玄。


    居山有年,一日,有客來訪。乃一羽士,形容清臒,神態飄逸。羽士入廬,與吾相視而笑,曰:“君居此深山,遠離塵囂,可有所得?”吾答曰:“塵世紛擾,人心險惡,吾於此間,求得一心寧靜,足矣。”羽士搖頭歎曰:“君之見淺矣。天下蒼生,仍在水火之中,君既有此才德,何不出山,救民於困厄?”吾笑而不語,心中暗自思忖。


    羽士見吾不語,乃又言:“君不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今君雖欲獨善,然時勢不許。君若能出,或可解一方之危,救萬民之苦。”吾沉思良久,曰:“吾非不願,實乃世道艱難,吾恐力有不逮,反陷自身。”羽士曰:“君勿憂。吾觀君氣宇不凡,定有過人之能。且君隻需秉持正道,順應天時,自可有所作為。”


    吾被羽士之言所動,遂決定出山一試。臨行之際,羽士贈吾一劍,曰:“此劍名‘青冥’,鋒利無比,君可持之,斬盡世間邪惡。”吾拜謝,攜劍下山。


    初入塵世,見民生凋敝,盜賊橫行,心中甚憂。吾乃遊曆四方,訪求賢能,欲共商救世之策。途中,遇一少年,聰慧過人,然家貧如洗,無力求學。吾憐其才,遂收為弟子,悉心教導。


    行至一縣,見縣吏貪腐,魚肉百姓。吾怒,乃持劍入縣衙,欲除貪官。然貪官狡辯,稱其所作所為皆為朝廷旨意。吾知其言不實,然苦無證據,隻得暫退。後經多方探查,終得貪官罪證,乃上報朝廷。朝廷遣官來查,將貪官繩之以法,百姓歡唿雀躍。


    吾之名漸傳,有誌之士紛紛來投。吾乃組建義軍,以“興義除暴,救民水火”為號,與各地賊寇及貪官汙吏展開鬥爭。義軍初建,裝備簡陋,然士氣高昂。吾率義軍連克數城,聲威大震。


    然吾之舉動,亦引朝廷猜忌。朝廷派大軍來剿,吾軍雖英勇,然寡不敵眾,陷入困境。此時,有昔日舊友勸吾投降朝廷,可保性命。吾怒曰:“吾起義軍,為救百姓,豈可為自身安危而降?”遂率義軍與朝廷軍死戰。


    激戰數日,吾軍傷亡慘重。正當危急之時,忽有一支奇兵來援。乃昔日吾在山中所遇之羽士,率其門徒前來相助。羽士施展仙法,大破朝廷軍。吾軍乘勝追擊,終得解圍。


    經此一役,吾深感自身力量之不足。乃廣納賢才,整軍經武,研習兵法謀略。又與各地義士聯合,勢力日益壯大。


    數年間,吾軍橫掃四方,除盡賊寇,貪官亦聞風喪膽。然吾亦知,僅靠武力,難以長治久安。遂在占領之地,推行仁政,輕徭薄賦,鼓勵農耕,興辦學堂,百姓安居樂業。


    天下大勢,漸趨穩定。吾亦從一山林隱士,成為一方諸侯。然吾心中,始終未忘初心。常自省吾身,恐有失德之處。


    歲月匆匆,吾已年邁。迴顧一生,從彷徨於塵世,到隱居山林,再到出山救世,曆經無數風雨磨難。雖有成就,然亦有遺憾。吾深知,個人之力有限,天下之治,需眾人齊心。


    吾將畢生所學,所思,所悟,著書立說,傳於後世。期望後人能從中汲取教訓,繼承吾誌,使天下永享太平。臨終之際,吾望天際,見星辰璀璨,心中安然。遂閉目而去,魂歸天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浪前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詩心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詩心瘋並收藏流浪前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