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宇宙二點五宇宙年四十五恆星年二千禧年地球曆二十四年


    酉月十九 多雲


    夢裏何無不有,現實為其虛幻。午上又修火藥理,午下偏就司法難。日飼兩食更新詞,下元去後水官離。別岸又來生舊影,此岸故人影無蹤。人去樓空徒塵跡,埃飄霧瓦憑吊然。其後又觀紅樓影,豈不鬼樓是必然。再者結走歸寢去,即待明朝好人間。


    朝來夢醒,榻上輾轉,迴味那夢中諸般景象,雖知是幻,卻覺其間情思、境遇,竟比這現實更真切幾分。起身推窗,曉風拂麵,清寒之意入懷,方覺已迴這塵世之間,那夢中的逍遙或悵惘,皆隨曙光消散,唯餘心底一絲若有若無的餘韻。


    晨起洗漱畢,赴那學舍,同窗皆已至,或誦讀文章,或研討學問,各有所忙。吾憶起昨日午上研修火藥之理,諸多奧趣尚在心頭。火藥者,雖為一造物,卻有著扭轉乾坤之力,可於戰場之上揚威,亦能在節慶之時綻那絢麗煙火,裝點人間喜樂。然其性暴烈,若用之不當,禍事亦起,故而鑽研其理,須慎之又慎,一絲一毫皆不可馬虎。吾與諸生圍坐,聽那先生詳解火藥之淵源、配方及諸般變化,時而爭辯,時而恍然,隻覺學問之道,浩瀚無垠,窮吾一生,恐亦難盡知矣。


    至午下,轉習司法之學,此中繁雜,更勝前者。律法條文,密密層層,每條皆關乎人間是非善惡之判定,人命榮辱之所係。或有一案,看似明晰,細究卻千頭萬緒,情與法交織,公與私碰撞,欲斷得公正,非得有那洞察秋毫之眼力、秉持公心之操守不可。吾等常就那疑難案例各抒己見,引經據典,唇槍舌戰,雖時有分歧,卻也在這辯駁之中,對司法大義漸有更深領悟,隻歎這世間人事紛擾,欲以律法匡扶正義,實非易事,需久久為功,方不負所學。


    日中,腹中空空,往那食肆,果腹兩餐,其間亦不忘思忖那新得之學問,偶有所感,便以詞句記之,欲待閑暇時再細細雕琢。詩詞一道,於吾而言,既是抒懷表意之妙法,亦是記錄生活點滴、學問感悟的佳徑。每一詞句,皆似那歲月長河中的明珠,串聯起吾之過往與當下,即便歲月流轉,迴首再看,亦可從中尋得彼時心境,宛如重曆那舊日時光。


    下元節後,水官解厄之期已過,塵世複歸平常模樣。街頭巷尾,百姓各營生計,商賈叫賣聲聲,孩童嬉笑追逐,好一幅煙火人間圖。吾行其間,卻忽生感慨,這眾生皆在這塵世中忙碌,或為溫飽,或為名利,或為心中所求,可歲月匆匆,多少人在這奔波之中,漸漸迷失,忘卻了初心,待迴首時,徒留遺憾。而吾又何嚐不是在這洪流之中,掙紮前行,雖有諸多誌向學問在懷,卻也時常迷茫,不知能否真有所成,不負此生。


    行至那河岸,碧波蕩漾,對岸煙柳依依,似有舊影浮現。曾幾何時,與那故人同遊於此,談天說地,共賞這山河美景,彼時笑語歡聲,猶在耳畔。可如今,故人遠去,獨留吾在此岸,望那空處,徒有思念。那曾經一起走過的路,看過的景,皆成了心中最珍貴卻又最刺痛的迴憶,人去樓空,唯餘這岸邊的塵土、屋瓦上的飛埃,見證著往昔的痕跡,吾佇立良久,憑吊那逝去的時光,心中滋味,難以言說。


    其後,偶觀那紅樓之影,那樓中故事,悲歡離合,恰似這塵世眾生相。或有人言其為鬼樓,蓋因其間諸多哀怨情仇,似凝而不散,縈繞其間。吾卻以為,樓雖無言,然承載了人間百態,那故事裏的癡男怨女,為情所困,為利所迷,掙紮在命運的漩渦之中,與吾等這現實之人,又有何異?不過是將那生活的無奈、人性的複雜,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展現出來罷了。觀罷紅樓,更覺這塵世如夢,人人皆在夢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或喜或悲,或得或失,待夢醒時分,方知一切皆空,唯餘心中那一抹執念,或成追憶,或化歎息。


    日暮時分,與同窗結伴歸寢,一路談論著白日所學、所遇之事,各有感慨。雖這一日下來,身心俱疲,卻也收獲頗豐。迴到寢舍,洗漱罷,臥於榻上,望著那窗外月色,思緒飄飛,想著明日又將是新的一日,或許會有新的學問待吾探究,新的人事待吾經曆,心中竟湧起一絲期待。這塵世縱有千般無奈,萬種虛幻,可隻要心懷希望,認真過好每一日,那所謂的好人間,未必不能尋得。


    次日,晨曦微露,吾便起身,抖擻精神,又往那學舍而去。今日所學,乃是那經史大義,先生講那前朝興衰之事,引經據典,剖析得失。聽其言,仿若置身那曆史長河之中,看那王朝更迭,英雄輩出,奸佞弄權,百姓或安居樂業,或流離失所,皆因那當政者之賢愚、政策之得失。吾等聽之,時而扼腕歎息,時而拍案叫好,從這曆史之中,汲取教訓,亦明白自身所肩負之責任。若能學得先賢智慧,為這當世出一份力,使天下少些戰亂紛爭,多些太平祥和,也算不枉此生所學。


    學舍課業既畢,又至那坊間,欲尋些書籍典籍,以增學識。入那書肆,墨香撲鼻,架上卷帙浩繁,令人目不暇接。吾穿梭其間,如那尋寶之人,遇那心儀之書,便愛不釋手,或有那孤本殘卷,雖頁腳殘破,卻因年代久遠,更顯珍貴。與那掌櫃討價還價,終得幾本好書,心滿意足而歸。迴至寢舍,便迫不及待展卷而讀,沉浸其中,忘卻了時間流逝,外界喧囂。書中文字,如那涓涓細流,潤澤吾心,或遇那精妙之論,不禁拍案叫絕,或讀到那感人之處,亦會眼眶濕潤,這讀書之樂,實非旁人所能體會。


    又一日,逢那休沐之時,與二三好友相約,出城踏青。彼時春和景明,郊外山花爛漫,綠草如茵,微風拂過,花海如浪,煞是好看。吾等漫步其間,唿吸著那清新空氣,感受著自然之美,平日課業的疲憊、塵世的煩惱,皆拋諸腦後。行至一處山林,有那清泉潺潺流出,匯聚成潭,潭水清澈見底,遊魚戲石,曆曆可見。眾人興起,脫鞋挽褲,入那潭中嬉戲,水涼沁骨,卻也暢快非常。玩累了,便在那溪邊草地鋪上氈毯,擺上幹糧果品,席地而坐,飲酒賦詩,談古論今,好不快活。此時,吾忽覺這塵世雖有諸多不如意,可這般與好友同遊,賞自然之妙景,享人間之樂趣,亦是難得的美好,當倍加珍惜才是。


    然樂極生悲,歸途中,天色忽變,烏雲密布,轉瞬便下起傾盆大雨。吾等未帶雨具,匆忙尋那避雨之處,卻見一荒廟,遂奔入其中。那廟中破敗不堪,神像蒙塵,蛛網密布,透著一股陰森之氣。眾人雖心中有些懼怕,卻也無奈,隻得在此暫避。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吾等圍坐一處,講起那鬼怪靈異之事,本為打發時間,卻越說越覺後背發涼,仿佛那暗處真有什麽在窺視一般。正說著,忽聞一陣怪異聲響,似有人哭,又似風聲唿嘯,眾人嚇得麵麵相覷,大氣都不敢出。吾雖心中亦懼,卻強裝鎮定,起身欲去查看,好友趕忙拉住吾,勸莫要冒險。僵持之時,那聲響卻漸漸沒了,雨也漸小,眾人不敢多留,待雨一停,便匆匆離開那荒廟,迴至城中,迴想此事,雖覺有些荒唐,卻也成了一段難忘的經曆,日後與人說起,亦是一番別樣談資。


    時光荏苒,數月過去,學業日益繁重,又逢那歲考將至,眾人皆埋頭苦讀,以備考試。吾亦不敢懈怠,日夜溫習功課,梳理學問脈絡,唯恐有所疏漏。那幾日,寢舍中燈火徹夜不熄,同窗們皆麵容憔悴,卻眼神堅定,皆為那榜上有名,博取前程而努力。待到考試之日,吾懷揣著緊張與期待,步入那考場,見那考棚林立,氣氛肅穆,監考官吏神情嚴肅,來迴巡視。吾尋得自己位次,坐定,待那考題發下,細細審讀,而後揮筆疾書,將平日所學,盡皆傾注於那答卷之上,隻盼能得考官青睞,不負這許久的辛苦付出。


    歲考畢,眾人如釋重負,或喜或憂,各有神色。吾自覺發揮尚可,卻也不敢妄下定論,隻待那放榜之日揭曉結果。其間,又聽聞一些世間傳聞,有那孝子賢孫,侍奉雙親,不辭辛勞,其孝行感天動地,為鄰裏傳頌;亦有那奸商惡吏,為富不仁,欺壓百姓,遭人唾棄。吾聞之,心中感慨,這塵世之中,善惡並存,美醜同在,而吾等身為讀書之人,當弘揚正氣,貶斥惡行,以自身言行,影響身邊之人,使這塵世多些良善,少些醜惡。


    放榜之日,吾早早前往,那榜前已是人頭攢動,眾人皆翹首以盼,或麵露喜色,或垂頭喪氣。吾擠過人群,目光在那榜上搜尋自己之名,心砰砰直跳,待看到自己名字赫然在列,且名次頗佳時,心中大喜,那長久以來的努力、忐忑,皆化作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同窗好友紛紛前來道賀,吾亦與他們分享這喜悅,隻覺這一路走來,諸多辛苦皆是值得,而這也隻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小小成就,往後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更多的學問要學,更多的人事要經曆,當繼續努力,不可驕傲自滿。


    此後,因那歲考佳績,吾得以入那名師門下,繼續深造。那名師學識淵博,為人和藹,對吾等弟子悉心教導,常以那自身經曆、學問感悟啟發吾等,使吾等眼界大開,學問更進一層。在其門下,吾結識了更多誌同道合之友,眾人來自不同地方,卻皆懷著對學問的熱愛,對人生的追求,相聚一堂,相互切磋,相互砥礪,如那繁星匯聚,各自閃耀,又彼此輝映,營造出一片濃厚的求學氛圍。吾身處其間,隻覺如魚得水,每日沉浸在學問的海洋之中,如癡如醉,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看到了更為廣闊的天地,也更加明確了自己未來的方向。


    然人生之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在這求學途中,吾亦遇到諸多挫折。或因那學問見解與他人不同,引發激烈爭辯,最後卻發現自己思慮不周,陷入尷尬境地;或在那實踐學問之時,遭遇失敗,苦心謀劃的方案,付諸東流,令人沮喪。可吾並未因此而氣餒,反倒將這些挫折視為成長的階梯,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反思自身不足,而後更加努力地去彌補,去提升。吾深知,唯有曆經風雨,方能見那彩虹,人生的意義,便在於不斷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即便道路崎嶇,隻要懷揣著信念與勇氣,終能抵達那理想的彼岸。


    又過了些時日,家中忽傳書信,言及親人生病,吾心急如焚,趕忙告假歸鄉。一路上,馬不停蹄,心中滿是擔憂,恨不能即刻飛至親人身邊。待迴到家中,見那親人臥病在床,麵容憔悴,往昔的硬朗不複存在,吾眼眶泛紅,心疼不已。此後數日,吾悉心照料,尋醫問藥,衣不解帶,隻盼親人能早日康複。在這過程中,吾更深切地體會到親情的珍貴,那是無論何時何地,都割舍不斷的牽掛,是願意為對方付出一切的深情。所幸,在吾與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親人病情漸有好轉,吾懸著的心,也終是落了地。


    經此一事,吾對這塵世的感悟又深了幾分。人生在世,學問固然重要,前程亦需拚搏,可親情、友情這些身邊之人的情誼,才是最為真實、最為珍貴的存在。若為了追求那功名利祿,而忽略了身邊之人,待到失去時,方覺後悔,那便是本末倒置了。吾暗暗告誡自己,往後無論走得多遠,無論有多忙,都要時常關心親人、朋友,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時光,莫讓那塵世的繁華,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忘卻了這人間最質樸、最溫暖的情感。


    隨著時光推移,吾在學問上的積累日益深厚,亦漸有名聲在外。時有那地方官吏,邀吾出仕,助其治理一方。吾心中猶豫,一方麵,出仕可為百姓謀福祉,將自己所學,用於實踐,實現那濟世報國的抱負;可另一方麵,又懼那官場複雜,人心難測,怕陷入那權力紛爭之中,失了本心,忘卻了初衷。吾與師友商議,眾人各有看法,有的勸吾抓住機會,一展身手;有的則提醒吾要謹慎考慮,不可貿然行事。吾思來想去,決定先去那地方考察一番,看看實際情況,再做定奪。


    至那地方,所見所聞,令吾喜憂參半。喜的是此地百姓淳樸善良,雖生活不算富足,卻也安居樂業,且有著諸多可發展之處,若用心治理,必能使之地富民豐;憂的是官場之中,確有一些不良風氣,官吏之間相互推諉,辦事效率低下,對百姓的訴求,未能及時迴應。吾心中思索,若要在此有所作為,當從整頓吏治入手,去除那些弊端,而後興修水利,發展農桑,興辦教育,讓百姓生活得以改善,讓這一方水土煥發出新的生機。


    吾將自己的想法與那地方官吏言說,起初,有人支持,有人質疑,認為吾太過理想化,那諸多舉措,實施起來困難重重。吾據理力爭,以那過往的成功案例、學問道理說服眾人,漸漸地,贏得了更多人的認可。而後,便著手開始實施計劃,雖過程中遇到了諸多阻礙,資金不足、人力不夠、各方利益糾葛等等,但吾並未放棄,四處奔走籌措,協調各方關係,親力親為督促各項事務進展。經過數月的努力,初見成效,水利工程開始發揮作用,農田灌溉得到保障,莊稼長勢喜人;學堂也興辦起來,孩童們有了讀書識字的地方,歡聲笑語迴蕩其間;官場風氣亦有所改觀,官吏們各司其職,辦事效率提高,百姓們對官府的滿意度也在提升。


    看著這一切的變化,吾心中滿是欣慰,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出仕的決心。在這過程中,吾也結識了許多有識之士,他們來自不同階層,卻都懷著一顆為地方發展、為百姓謀福的心,與吾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吾深知,這世間之事,僅憑一己之力,難以成就大業,唯有匯聚眾人之力,團結一心,方能克服重重困難,實現目標。


    歲月悠悠,吾在這官場之中,摸爬滾打,有過成就,亦遭遇過挫折。有時因那剛正不阿,得罪了權貴,遭受打壓;有時又因那惠民舉措,得到百姓讚譽,上級嘉獎。可吾心中始終堅守著那份初心,無論外界如何變幻,皆以百姓利益為重,以公正廉潔為本,盡力做好每一件事,無愧於天地,無愧於己心。


    迴首往昔,從那懵懂求學的少年,到如今在這官場中曆經風雨的官吏,這一路走來,如夢如幻,卻又無比真實。那曾經的夢也好,現實中的種種遭遇也罷,皆成了吾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塑造了如今的吾。吾亦明白,這塵世的旅途,還遠未結束,前方或許還有更多的挑戰、更多的未知在等著吾,但吾已無所畏懼,將懷揣著對這世間的熱愛,對人生的信念,繼續前行,去書寫屬於自己的那一段傳奇,去為這塵世增添一抹屬於吾的亮色,直至那生命的盡頭,方能停歇,方能安然地與這塵世告別,留下一段可供後人評說的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浪前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詩心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詩心瘋並收藏流浪前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