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內卷開始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 作者:浮遊1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甘寧、呂蒙迴到戰場,看到張遼、李典率隊將孫權中軍團團包圍。】
【周遭吳軍群龍無首,四散奔逃。】
【張遼帶著八百士兵,左突右殺,殺得吳軍徹底膽寒。】
【孫權在陣中看到殺紅眼的張遼,一動也不敢動。】
【甘寧、呂蒙二將強行撕開一條口子,對中軍孫權喊道:“主公,快往小師橋撤。”】
【孫權在二將護送下,慌忙撤退。】
【逃了許久,終於來到小師橋,卻見木橋早已被拆毀。】
【前方不少逃跑的吳軍被後方逃跑吳軍推搡進了河裏。】
【會遊泳的,便遊到了河對岸。不會遊泳的,隻能大聲求救。】
【孫權忙勒住馬匹,不敢向前。】
彈幕:
——“???十萬大軍被一萬大軍包圍?”
——“不用全部包圍,隻要攻擊對方主帥敵軍不戰自潰。”
——“孫堅孫策在九泉之下生氣。”
——“這要是孫策直接紮進敵堆裏殺起來了。”
——“你們直接去取合肥啊。”
——“張遼太狂了,帶著八百兵就敢正麵進入吳軍陣營切菜。”
【負責斷後的甘寧見孫權在岸邊徘徊,甘寧一邊殺敵,一邊著急地對孫權喊道。】
【“主公,先將馬後退,再放馬向前,跳過橋去。”】
【在甘寧的指揮下,孫權照做,果然一躍跳過了廢橋。】
【張遼見到孫權逃脫,大失所望。】
【孫權逃脫,剩下的吳軍更加無心戀戰,逃的逃,降的降。】
【張遼徹底將十萬吳軍趕出了合淝地界。】
——“不是,張遼這也能贏?”
——“孫權這廢物,連逃跑都要靠別人教。”
——“孫權:快去請“的盧馬”來。”
——“東吳未免也太菜了吧,連個合淝都啃不下來嗎?曹老板的主力可都在汗中啊。”
——“我真是服了,這也能打輸。”
【戰後,張遼、李典、樂進三人冰釋前嫌,互相稱讚。】
【雖然得了大勝,張遼還是擔心孫權反撲,因此差書前往汗中給曹操,請求援軍。】
【傳令兵在汗中繪聲繪色的向曹操匯報合淝戰況。】
【“三位將軍收下木匣,立即出城迎戰,在逍遙津大破吳軍。”】
【“孫權險些被生擒。”】
【“這一戰殺得吳兵將士喪膽,連呂蒙、甘寧也是死裏逃生。”】
【“如今聽見張遼將軍的大名,連小兒夜裏都不敢哭了。”】
【曹操聽後喜極:“啊哈哈哈哈,文遠真乃大將之才也!”】
評委席上郭靜明拍案而起:“不是,這還能看嗎?”
“蘇辰在這裏,披著曆史小說的皮,在寫玄幻故事是吧?”
“前麵寫赤壁大戰,好歹還有那麽多計謀,加上火攻才能做到以少勝多。”
“這一次怎麽解釋?”
郭靜明指著自己的臉:“那些士兵都跟我一樣,一個鼻子兩隻眼睛。”
“十萬人會打不過一萬人?最後還要被一萬人追著殺,要不要這麽離譜?”
一直不怎麽說話的韓鱈弱弱地說道:“那個……孫權手下好像都是水軍。”
“在陸上打仗不怎麽行的。”
“水……水軍……”郭靜明愣了一下。
郭靜明能忍受薑汶的懟,能接受顧長庚的指正,甚至能讓王橸來指出自己的錯誤。
但你韓鱈憑什麽啊?就憑你爺爺嗎?
其他幾個起碼都是自己的前輩,郭靜明認為韓鱈跟自己根本就是一個梯隊的人,甚至還比自己低幾個level,她憑什麽來指正自己?
郭靜明漲紅了臉,強詞奪理道,“水軍就不能打陸戰了嗎?”
“再怎麽說,孫權有十萬人,而且算是禦駕親征,怎麽可能被一萬人打敗!?”
“誰說禦駕親征就一定能打勝仗的?”薑汶不耐煩道。
“有沒有可能,一個無能的領導,反而會拖大家的後腿呢?”
“咱們幾個除了做編劇工作,也都是導演對吧。”
“導演在片場,那就是皇帝!”
薑汶轉頭看向郭靜明:“你試想一下,你郭靜明要是強行給自己加戲,非要主演自己導演的那些精修古偶劇。”
“男女主接個吻,男主還得踮起腳,或者女主彎下腰。”
“你覺得這樣的劇,能取得成功嗎?”
郭靜明被當頭一棒打得說不出話來。
他微張著嘴巴,想要說些什麽,千言萬語卻隻能化作淚水從眼角滑落了下來。
王橸趕忙打著圓場:“好啦好啦,咱們這次主要是以編劇的身份坐在這裏的,不要聊導演的那些事啦。”
“咱們還是繼續沉浸式體驗《三國》吧……”
郭靜明背過鏡頭,偷偷哭泣。
然而直播間的觀眾,卻無人在意。
大家都等著看孫權打曹操、曹操打劉備,這三家到底誰更厲害呢。
【曹操新提拔的文學掾?司馬懿誇讚道:“此皆丞相識人之功。”】
【曹操問司馬懿:“此時收取西川可否啊?”】
【司馬懿道:“劉備、諸葛亮早有提防,不可急攻。”】
【“孫權十萬敗於張遼八百士兵,必然不甘心。”】
【“我料定他早晚會做出報複。”】
【“不如放出消息,說我們提汗中四十萬大軍,去援合淝……”】
【……】
【曹操軍援合淝的消息,很快傳到孫權的耳朵裏。】
【孫權急令董襲、徐盛率領五十隻大船在江口埋伏。】
【又令陳武領軍馬,沿江岸嚴密巡哨。】
【朝堂上,張昭提議道:“主公,曹軍遠來,立足未穩,必須先挫其銳氣,而後方好攻擊。”】
——“張昭:先挫其銳氣,而後投降也可以硬氣一點。”
——“好家夥外事問張昭,真是不想玩了。”
【孫權點頭,看向眾將:“誰敢當先破敵,挫其銳氣?”】
【淩統站出:“主公,末將願往!”】
【孫權問道:“帶多少兵馬?”】
【淩統道:“三千人足以!”】
【孫權走到淩統麵前:“好,孤就與你三千。”】
【甘寧又出列道:“主公,隻需百騎便可挫敵。何必三千!”】
【“什麽?”淩統不服氣道,“你口出狂言,分明是藐視於我。”】
——“開始內卷。”
——“這牛逼讓你吹的,你一個人去得了唄!”
——“淩統碰到甘寧這樣的同事,真是倒八輩子血黴了。”
【孫權抬手阻止了二人口角:“休要爭辯。”】
【“曹軍勢大,不可輕敵。”】
【“公績去吧。”】
【“出濡須口哨探,遇曹兵便與之交戰。”】
【“千萬要多加小心。”】
【“是!”淩統拱手領命,走時憤恨地看了甘寧一眼。】
【周遭吳軍群龍無首,四散奔逃。】
【張遼帶著八百士兵,左突右殺,殺得吳軍徹底膽寒。】
【孫權在陣中看到殺紅眼的張遼,一動也不敢動。】
【甘寧、呂蒙二將強行撕開一條口子,對中軍孫權喊道:“主公,快往小師橋撤。”】
【孫權在二將護送下,慌忙撤退。】
【逃了許久,終於來到小師橋,卻見木橋早已被拆毀。】
【前方不少逃跑的吳軍被後方逃跑吳軍推搡進了河裏。】
【會遊泳的,便遊到了河對岸。不會遊泳的,隻能大聲求救。】
【孫權忙勒住馬匹,不敢向前。】
彈幕:
——“???十萬大軍被一萬大軍包圍?”
——“不用全部包圍,隻要攻擊對方主帥敵軍不戰自潰。”
——“孫堅孫策在九泉之下生氣。”
——“這要是孫策直接紮進敵堆裏殺起來了。”
——“你們直接去取合肥啊。”
——“張遼太狂了,帶著八百兵就敢正麵進入吳軍陣營切菜。”
【負責斷後的甘寧見孫權在岸邊徘徊,甘寧一邊殺敵,一邊著急地對孫權喊道。】
【“主公,先將馬後退,再放馬向前,跳過橋去。”】
【在甘寧的指揮下,孫權照做,果然一躍跳過了廢橋。】
【張遼見到孫權逃脫,大失所望。】
【孫權逃脫,剩下的吳軍更加無心戀戰,逃的逃,降的降。】
【張遼徹底將十萬吳軍趕出了合淝地界。】
——“不是,張遼這也能贏?”
——“孫權這廢物,連逃跑都要靠別人教。”
——“孫權:快去請“的盧馬”來。”
——“東吳未免也太菜了吧,連個合淝都啃不下來嗎?曹老板的主力可都在汗中啊。”
——“我真是服了,這也能打輸。”
【戰後,張遼、李典、樂進三人冰釋前嫌,互相稱讚。】
【雖然得了大勝,張遼還是擔心孫權反撲,因此差書前往汗中給曹操,請求援軍。】
【傳令兵在汗中繪聲繪色的向曹操匯報合淝戰況。】
【“三位將軍收下木匣,立即出城迎戰,在逍遙津大破吳軍。”】
【“孫權險些被生擒。”】
【“這一戰殺得吳兵將士喪膽,連呂蒙、甘寧也是死裏逃生。”】
【“如今聽見張遼將軍的大名,連小兒夜裏都不敢哭了。”】
【曹操聽後喜極:“啊哈哈哈哈,文遠真乃大將之才也!”】
評委席上郭靜明拍案而起:“不是,這還能看嗎?”
“蘇辰在這裏,披著曆史小說的皮,在寫玄幻故事是吧?”
“前麵寫赤壁大戰,好歹還有那麽多計謀,加上火攻才能做到以少勝多。”
“這一次怎麽解釋?”
郭靜明指著自己的臉:“那些士兵都跟我一樣,一個鼻子兩隻眼睛。”
“十萬人會打不過一萬人?最後還要被一萬人追著殺,要不要這麽離譜?”
一直不怎麽說話的韓鱈弱弱地說道:“那個……孫權手下好像都是水軍。”
“在陸上打仗不怎麽行的。”
“水……水軍……”郭靜明愣了一下。
郭靜明能忍受薑汶的懟,能接受顧長庚的指正,甚至能讓王橸來指出自己的錯誤。
但你韓鱈憑什麽啊?就憑你爺爺嗎?
其他幾個起碼都是自己的前輩,郭靜明認為韓鱈跟自己根本就是一個梯隊的人,甚至還比自己低幾個level,她憑什麽來指正自己?
郭靜明漲紅了臉,強詞奪理道,“水軍就不能打陸戰了嗎?”
“再怎麽說,孫權有十萬人,而且算是禦駕親征,怎麽可能被一萬人打敗!?”
“誰說禦駕親征就一定能打勝仗的?”薑汶不耐煩道。
“有沒有可能,一個無能的領導,反而會拖大家的後腿呢?”
“咱們幾個除了做編劇工作,也都是導演對吧。”
“導演在片場,那就是皇帝!”
薑汶轉頭看向郭靜明:“你試想一下,你郭靜明要是強行給自己加戲,非要主演自己導演的那些精修古偶劇。”
“男女主接個吻,男主還得踮起腳,或者女主彎下腰。”
“你覺得這樣的劇,能取得成功嗎?”
郭靜明被當頭一棒打得說不出話來。
他微張著嘴巴,想要說些什麽,千言萬語卻隻能化作淚水從眼角滑落了下來。
王橸趕忙打著圓場:“好啦好啦,咱們這次主要是以編劇的身份坐在這裏的,不要聊導演的那些事啦。”
“咱們還是繼續沉浸式體驗《三國》吧……”
郭靜明背過鏡頭,偷偷哭泣。
然而直播間的觀眾,卻無人在意。
大家都等著看孫權打曹操、曹操打劉備,這三家到底誰更厲害呢。
【曹操新提拔的文學掾?司馬懿誇讚道:“此皆丞相識人之功。”】
【曹操問司馬懿:“此時收取西川可否啊?”】
【司馬懿道:“劉備、諸葛亮早有提防,不可急攻。”】
【“孫權十萬敗於張遼八百士兵,必然不甘心。”】
【“我料定他早晚會做出報複。”】
【“不如放出消息,說我們提汗中四十萬大軍,去援合淝……”】
【……】
【曹操軍援合淝的消息,很快傳到孫權的耳朵裏。】
【孫權急令董襲、徐盛率領五十隻大船在江口埋伏。】
【又令陳武領軍馬,沿江岸嚴密巡哨。】
【朝堂上,張昭提議道:“主公,曹軍遠來,立足未穩,必須先挫其銳氣,而後方好攻擊。”】
——“張昭:先挫其銳氣,而後投降也可以硬氣一點。”
——“好家夥外事問張昭,真是不想玩了。”
【孫權點頭,看向眾將:“誰敢當先破敵,挫其銳氣?”】
【淩統站出:“主公,末將願往!”】
【孫權問道:“帶多少兵馬?”】
【淩統道:“三千人足以!”】
【孫權走到淩統麵前:“好,孤就與你三千。”】
【甘寧又出列道:“主公,隻需百騎便可挫敵。何必三千!”】
【“什麽?”淩統不服氣道,“你口出狂言,分明是藐視於我。”】
——“開始內卷。”
——“這牛逼讓你吹的,你一個人去得了唄!”
——“淩統碰到甘寧這樣的同事,真是倒八輩子血黴了。”
【孫權抬手阻止了二人口角:“休要爭辯。”】
【“曹軍勢大,不可輕敵。”】
【“公績去吧。”】
【“出濡須口哨探,遇曹兵便與之交戰。”】
【“千萬要多加小心。”】
【“是!”淩統拱手領命,走時憤恨地看了甘寧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