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安排人到樊城各處發布告示,擔心百姓不識字,還命人在告示處大聲通告。】


    【“百姓們注意了,有願跟隨劉使君者,一同過江往襄陽避難啦。”】


    【百姓們聽到告示後,紛紛收拾好行囊細軟,駕著牛車馬車推車,或跑或走,跟著劉備大軍一同往襄陽避難去了。】


    【這一去,便是新野、樊城全部的百姓。】


    ——“好家夥,全都去了。”


    ——“諸葛亮也曾年少逃命日夜恐慌,現在他也希望劉備可以拯救更多的百姓,拯救少年的自己。”


    ——“莫名感動,果然得民心得天下。”


    ——“我如果是百姓,絕對跟著皇叔走啊,誰知道曹操會不會突然發癲又來一個屠城。”


    ——“孔明:臥槽怎麽這麽多。”


    ——“曹老板,您的名聲可真好啊。”


    ——“這可能是孔明先生第一次失算,錯估了劉皇叔的仁義。”


    【百姓們扶老攜幼,帶著全部家當,跟隨劉備逃亡襄陽。】


    【劉備命大軍沿途保護百姓安全,免受曹軍襲擊。】


    【一路上,關羽、張飛、趙雲等高級將領,更是幫助百姓抱孩子,提物品,趕牛羊。】


    【不巧天又下起蒙蒙細雨,道路泥濘不堪,來到江邊,百姓們還得靠船隻引渡。】


    【好在船隻有關羽指揮船隻,暫時還顯得井然有序。】


    【無奈百姓實在太多,劉備大軍也顧不了所有人周全。】


    【河岸上,有一婦女和家人走散,婦女披頭散發,撐著一隻破傘,看起來有些神誌不清的樣子。】


    【更多的百姓,腳上身上,布滿了泥濘。】


    【盡管如此艱難,百姓們還是跟隨著劉備,跟隨著這位給他們帶來半晌安寧的英明之君。】


    【他們相信,隻要跟著劉備,就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士兵們也被劉備的決定所鼓舞,因為他們的家人,也都是這樣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


    【現在幫助百姓撤離,就是幫助他們的家人撤離。】


    【劉備在船隻上,看到一頭戴麻布的婦女之子因人群推擠缺氧窒息而亡,隻能被旁人丟入河中。】


    【女人痛苦無比,伸出手想要去抱迴迴走,被旁人緊緊拉住。】


    【劉備的眼淚,嘩地一下子就流了下來。】


    【他張開雙臂,想要跳入河中,將那窒息的嬰孩兒從河裏抱起。】


    【幸得諸葛亮等人拉住,他才不至於跳下去。】


    【劉備咬著牙,搖著頭,心中說不出的痛苦。】


    【水滔滔,路漫漫,扶老攜幼步履艱。】


    【百姓何辜遭離亂,欲渡長河少行船。】


    【民不棄我我難舍,瞻前顧後心愴然。】


    【立大業,民為本,民得平安天下安。】


    【扶劍昂首問蒼天,古來壯士多苦厄,坤鵬何日得高懸。】


    【臣子不能建基業,老去無顏對祖先。】


    【民相隨,誌愈堅,不整乾坤心不甘。】


    【馬遲遲,路漫漫,暮雲蒼皇雁聲寒。】


    【漢武秋風辭意健,英雄何須歎華年。】


    【得道多助多成就,願見生民盡歡顏。】


    【縱相別,揮手去,仁愛長存天地間。】


    ——“國外把敦刻爾克大撤退吹上了天,他們有帶走一個琺國老百姓嗎?”


    ——“劉備要是生在盛世當個帝王該多好,最好身邊諸葛亮還在,可偏偏都在亂世。”


    ——“你們聽說劉表死了,被蔡氏所占都想為什麽早不取?劉皇叔想的是劉表對他的恩德。”


    ——“二弟三弟他們沒有一個覺得劉備做的不對,現在的人衣食無憂倒是敢指手畫腳了。”


    ——“這何愁成不了大事?”


    ——“劉備白手起家賣草鞋為生,是體驗過老百姓顛沛流離的生活,一直保持仁心仁義,是我我也願意跟隨。”


    ——“看到這群逃難的百姓,諸葛亮恐怕也想到了年少時候,顛沛流離的自己吧。”


    ——“諸葛亮不怕劉備加難度,之前說過君有多大誌我敢多大謀。”


    ——“群眾路線是對的,不然沒那麽多死心塌地的將士。”


    ——“劉備不像劉邦,劉備遠勝劉邦。”


    ——“反觀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真是太low了。”


    ——“人世間唯一最美理想主義團隊,看得熱淚盈眶。謝謝蘇辰匠心精神,製作巨作!”


    ——“這時才明白,對一個普通百姓來說,劉備有多好。”


    ——“劉備若年輕十幾歲,加上孔明相助莫不是真的可以興複漢室了。”


    共清團、人抿日報微博,轉發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配文:必須有劉備這樣的人,必須有這樣的價值觀。


    網民們紛紛點讚。


    ——“官方出場啦!”


    ——“蘇辰真牛逼,官方居然都下場發微博力挺。”


    ——“有一種珍藏的寶貝,被家長表揚的成就感。”


    ——“這一段實在太正能量了。”


    ——“按照往屆慣例,官方都是要等到國際賽的時候,才會下場支持本國選手的。”


    ——“我永遠喜歡劉備(哭。”


    ——“其實我們都是普通百姓,跟著劉備最安心。”


    ——“真不敢想劉備要是生在和平年代是位怎樣的明君。”


    【一路艱辛,劉備一行人終於來到了襄陽城下。】


    【劉備對城上大喊:“劉琮賢侄,快打開城門。”】


    【“劉琮賢侄,快打開城門啊。”】


    【城門樓上,劉琮犯難:“這可如何是好?”】


    【劉備在城下高喊:“百姓已疲憊不堪,劉琮賢侄,快打開城門。”】


    【蔡瑁在城樓上巡視查看,看到了劉備帶著大軍和大量百姓前來,更是嚴加防守。】


    【負責城下防守的荊州守將魏延見到劉備攜帶這麽多難民的情況,很是佩服。】


    【劉備看出蔡瑁的疑惑,衝城樓高喊:“隻要汝等將百姓留下,我等將士立即就走。”】


    【蔡瑁聽後,對將士們說道:“此言有詐,不可輕信。”】


    【“劉備興師問罪而來,令百姓為掩護。”】


    【“切不可中奸計。”】


    【“弓箭手準備!”】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陰謀論祖師。”


    ——“現代某些網文作者現狀。”


    【劉琮趕忙上前製止:“不可傷害無辜。”】


    【蔡瑁迴頭道:“如今分不清有辜無辜,倘若放進城來,又是襄陽大難。”】


    【“放!”蔡瑁毫不猶豫下令】


    【士兵們更加聽從蔡瑁的命令,紛紛放出亂箭射殺。】


    【不少百姓中箭,或死或傷,劉琮見到,心疼不已,他無能為力地蒙上雙眼,不敢再看百姓死傷的慘狀。】


    【“哼,賣國之賊!”】


    【城樓之上,突然有人大喊一聲。】


    【蔡瑁轉過頭去,卻看見是荊州守將魏延。】


    【魏延道:“劉使君乃賢德之人,今為救民而來投,為何拒之門外?”】


    【“你……”蔡瑁指著魏延,不知如何反駁。】


    【“哼,走。”魏延兀自帶著士兵,自行走下城樓,打開了城門。】


    【城門大開後,魏延騎馬相迎:“劉皇叔,快引兵入城,共殺奸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遊1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遊1號並收藏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