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被迫西征的鐵木真
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 作者:笑再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蒙古人也沒幹看著什麽也不做,發現敵軍敗象已顯後立刻發動,利用強大的機動力兩翼包抄,斷絕敵軍逃入城內的可能。
戰鬥中,阿赫馬德汗麵部中箭,短暫的昏迷耽誤了大事,沒有及時得到命令的喀喇汗軍錯過了最佳撤退時機,被敵人成功合圍並分割成數塊。
頂著城頭稀稀拉拉的箭雨,一場血腥屠殺隻持續了半個時辰,殘餘的數萬喀喇汗軍便跪地投降了。
主力盡沒、大汗被俘,城內的守軍哪裏還敢反抗,直接打開了城門。
他們本來是想求得一條生路,可惜鐵木真不答應。
鐵木真現在需要不停的給手下打強心針,用財富收買人心、用鮮血激發獸性,從而將更多人綁上自己的戰車。
屠城再現,而且數奴隸軍殺起同族來最狠!
照例,一把火燒了空城,又加一條萬馬踏平廢墟,這是防止華夏軍追來後將此地當做據點。
鐵木真馬不停蹄,繼續西進。
曾經強大的喀喇汗王朝在占據河中地區後發生了分裂,西邊的長支哈桑係在與賽爾柱的戰爭中失利,很快淪為附庸。
要不是南邊強勢崛起了新勢力花剌子模,他們甚至連成為附庸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攪局者來了。
西喀喇汗人早就沒了精氣神兒,又見打頭陣的是自己同族,大批軍隊就地倒戈。
到最後,都城守軍幹脆綁了年幼的大汗獻城。
這些人很快就感覺自己選對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塞爾柱人被自己的新主子打得落花流水。
塞爾柱人是突厥烏古斯部落聯盟【烏古斯葉護國】四大部族之一,最早居住在中亞北部的大草原上,以其酋長塞爾柱克的名字命名。
塞爾柱的孫子圖格魯克伯克在丹丹坎戰役擊敗波斯軍隊,占領了唿羅珊,進而征服波斯全境。
十五年後,圖格魯克伯克又攻占了巴格達。
哈裏發卡伊姆為了感謝其為自己解除了什葉派布韋希王朝的控製,封他為蘇丹,號為“東方和西方之王”。
圖格魯克伯克死後,他的侄子阿爾普·阿爾斯蘭繼位,在曼齊克特大敗拜占廷軍,俘獲拜占廷皇帝羅曼努斯四世,之前被拜占廷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盡歸其手。
到了第三任蘇丹馬利克沙時期,賽爾柱帝國達到了鼎盛,可惜也是衰落的開始。
馬利克沙死後,諸子爭位,國家四分五裂,敘利亞、克爾曼、小亞細亞等地陸續分裂出了一批小王朝。
馬利克沙的第三子桑賈爾笑到了最後,在殺光了所有有繼承資格的競爭者後,終於唿羅珊受封登基。
這個桑賈爾也算是個明君,登基後四下征討,不但讓那些分裂出去的小王朝重新成為了大塞爾柱帝國的附庸,還擊敗了東邊強大的葛邏祿人,壓得南邊新興的花剌子模難以出頭。
不過賽爾柱的中興之路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桑賈爾自大的選擇了主動挑釁東方來的蒙古人。
鐵木真吞並西喀喇汗後,原本是想南下的,原因有三。
首先,北邊的賽爾柱太過龐大,自己沒信心一口吞下。
其次,乃蠻王子屈出律逃到了南邊的花剌子模,並被王子紮蘭丁收留,自己出兵攻打算是名正言順。
最後,鐵木真曾得到一本從梁山學院流出的初級地理教材。
據書中記載,過了花剌子模再往南,穿過高聳入雲的群山,有一片流淌著牛奶與蜜,且人們懦弱無能的黃金寶地!
可惜桑賈爾太自大了,他認為遠道而來的蠻族,未經允許便吞並了自己的屬國是一種極度的挑釁,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
華夏十四年底。
桑賈爾調集大軍,並動員附屬諸國參戰,口號是“抵抗異教徒,保衛穆斯林”。
事實證明,宗教在很多時候的確好使,西吉斯坦、伽色尼、馬讚德蘭、古爾等國的國王們紛紛響應號召,各自率兵加入了聯軍,聯軍兵力達到十萬。
意氣風發的桑賈爾一開春便揮軍東進,渡過阿姆河殺入河中西喀喇汗故地。
已經起程南下的鐵木真聞訊被迫掉頭,雙方在撒馬爾罕城以北的卡特萬草原迎麵相撞。
桑賈爾將部隊分為左、右、中三路:
自己親自率領中軍,精銳衛隊及後勤輜重壓後。
西吉斯坦國王指揮聯軍左翼,右翼由麾下大將埃米爾庫馬吉統領。
從細節可以看出,這個桑賈爾是既自大又膽小,表麵上張牙舞爪,卻又把最精銳的衛隊留在了最後方,明顯是在預留後路。
各位大大想想東方軍隊是怎麽打仗的?
完顏阿骨打在護步達岡親率精銳直撲遼帝大纛。
另一個時空裏的鐵木真,同樣在野狐嶺帶著最精銳的怯薛軍直殺金國皇帝中軍。
武從文就更不用說了,這貨每次都帶著親兵玩兒斬首戰術!
......
蒙古人每戰必先廣撒斥候,力圖將敵人虛實、布置摸清。
看了匯集起來的情報,鐵木真一眼就看出了敵軍的弱點,不屑的對身邊木華黎說道:“敵軍雖多但沒有智謀和勇氣,遭到我們的攻擊後就會首尾不救,我軍必勝!”
木華黎深以為然,當即請命作為大軍先鋒。
鐵木真拒絕了這個請求,此時每一個蒙古勇士對他來說都是無比寶貴的財富。
最後一次親臨戰場觀察敵軍布置之後,鐵木真作出了最終布置:
木華黎率兩千五百蒙古精騎為右翼,速不台率兩千五百蒙古精騎為左翼,自己親率三萬人作為中軍,背靠達爾加姆山穀列陣。
戰鬥以弓騎兵相互試探開始。
賽爾柱本部雖然已經轉為定居農耕,但附屬國裏也有不少依舊遊牧,論騎馬射箭也不含糊。
纏鬥一陣,桑賈爾率先沉不住氣,派出身邊最精銳的古拉姆宮廷奴隸軍團衝陣。
鐵木真見狀,也派“四狗”之一的者勒蔑率精銳怯薛軍迎戰。
雙方都是披堅執銳的具裝騎兵,廝殺間旗鼓相當。
桑賈爾計算著雙方兵力對比,愈加感覺勝券在握,徹底丟掉了謹慎,下令全軍出擊。
賽爾柱聯軍左翼的西吉斯坦貴族騎兵作戰勇猛,率先取得突破,成功插入了蒙軍中軍與右翼之間,鐵木真的中軍和左翼部隊被迫向左移動。
如此一來,蒙古大軍的陣型就出現了一個缺口。
桑賈爾見狀,立即率中軍對準缺口猛攻,試圖中路突破後反身包抄,徹底切割對手主力,然後分而殲之.....
戰鬥中,阿赫馬德汗麵部中箭,短暫的昏迷耽誤了大事,沒有及時得到命令的喀喇汗軍錯過了最佳撤退時機,被敵人成功合圍並分割成數塊。
頂著城頭稀稀拉拉的箭雨,一場血腥屠殺隻持續了半個時辰,殘餘的數萬喀喇汗軍便跪地投降了。
主力盡沒、大汗被俘,城內的守軍哪裏還敢反抗,直接打開了城門。
他們本來是想求得一條生路,可惜鐵木真不答應。
鐵木真現在需要不停的給手下打強心針,用財富收買人心、用鮮血激發獸性,從而將更多人綁上自己的戰車。
屠城再現,而且數奴隸軍殺起同族來最狠!
照例,一把火燒了空城,又加一條萬馬踏平廢墟,這是防止華夏軍追來後將此地當做據點。
鐵木真馬不停蹄,繼續西進。
曾經強大的喀喇汗王朝在占據河中地區後發生了分裂,西邊的長支哈桑係在與賽爾柱的戰爭中失利,很快淪為附庸。
要不是南邊強勢崛起了新勢力花剌子模,他們甚至連成為附庸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攪局者來了。
西喀喇汗人早就沒了精氣神兒,又見打頭陣的是自己同族,大批軍隊就地倒戈。
到最後,都城守軍幹脆綁了年幼的大汗獻城。
這些人很快就感覺自己選對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塞爾柱人被自己的新主子打得落花流水。
塞爾柱人是突厥烏古斯部落聯盟【烏古斯葉護國】四大部族之一,最早居住在中亞北部的大草原上,以其酋長塞爾柱克的名字命名。
塞爾柱的孫子圖格魯克伯克在丹丹坎戰役擊敗波斯軍隊,占領了唿羅珊,進而征服波斯全境。
十五年後,圖格魯克伯克又攻占了巴格達。
哈裏發卡伊姆為了感謝其為自己解除了什葉派布韋希王朝的控製,封他為蘇丹,號為“東方和西方之王”。
圖格魯克伯克死後,他的侄子阿爾普·阿爾斯蘭繼位,在曼齊克特大敗拜占廷軍,俘獲拜占廷皇帝羅曼努斯四世,之前被拜占廷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盡歸其手。
到了第三任蘇丹馬利克沙時期,賽爾柱帝國達到了鼎盛,可惜也是衰落的開始。
馬利克沙死後,諸子爭位,國家四分五裂,敘利亞、克爾曼、小亞細亞等地陸續分裂出了一批小王朝。
馬利克沙的第三子桑賈爾笑到了最後,在殺光了所有有繼承資格的競爭者後,終於唿羅珊受封登基。
這個桑賈爾也算是個明君,登基後四下征討,不但讓那些分裂出去的小王朝重新成為了大塞爾柱帝國的附庸,還擊敗了東邊強大的葛邏祿人,壓得南邊新興的花剌子模難以出頭。
不過賽爾柱的中興之路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桑賈爾自大的選擇了主動挑釁東方來的蒙古人。
鐵木真吞並西喀喇汗後,原本是想南下的,原因有三。
首先,北邊的賽爾柱太過龐大,自己沒信心一口吞下。
其次,乃蠻王子屈出律逃到了南邊的花剌子模,並被王子紮蘭丁收留,自己出兵攻打算是名正言順。
最後,鐵木真曾得到一本從梁山學院流出的初級地理教材。
據書中記載,過了花剌子模再往南,穿過高聳入雲的群山,有一片流淌著牛奶與蜜,且人們懦弱無能的黃金寶地!
可惜桑賈爾太自大了,他認為遠道而來的蠻族,未經允許便吞並了自己的屬國是一種極度的挑釁,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
華夏十四年底。
桑賈爾調集大軍,並動員附屬諸國參戰,口號是“抵抗異教徒,保衛穆斯林”。
事實證明,宗教在很多時候的確好使,西吉斯坦、伽色尼、馬讚德蘭、古爾等國的國王們紛紛響應號召,各自率兵加入了聯軍,聯軍兵力達到十萬。
意氣風發的桑賈爾一開春便揮軍東進,渡過阿姆河殺入河中西喀喇汗故地。
已經起程南下的鐵木真聞訊被迫掉頭,雙方在撒馬爾罕城以北的卡特萬草原迎麵相撞。
桑賈爾將部隊分為左、右、中三路:
自己親自率領中軍,精銳衛隊及後勤輜重壓後。
西吉斯坦國王指揮聯軍左翼,右翼由麾下大將埃米爾庫馬吉統領。
從細節可以看出,這個桑賈爾是既自大又膽小,表麵上張牙舞爪,卻又把最精銳的衛隊留在了最後方,明顯是在預留後路。
各位大大想想東方軍隊是怎麽打仗的?
完顏阿骨打在護步達岡親率精銳直撲遼帝大纛。
另一個時空裏的鐵木真,同樣在野狐嶺帶著最精銳的怯薛軍直殺金國皇帝中軍。
武從文就更不用說了,這貨每次都帶著親兵玩兒斬首戰術!
......
蒙古人每戰必先廣撒斥候,力圖將敵人虛實、布置摸清。
看了匯集起來的情報,鐵木真一眼就看出了敵軍的弱點,不屑的對身邊木華黎說道:“敵軍雖多但沒有智謀和勇氣,遭到我們的攻擊後就會首尾不救,我軍必勝!”
木華黎深以為然,當即請命作為大軍先鋒。
鐵木真拒絕了這個請求,此時每一個蒙古勇士對他來說都是無比寶貴的財富。
最後一次親臨戰場觀察敵軍布置之後,鐵木真作出了最終布置:
木華黎率兩千五百蒙古精騎為右翼,速不台率兩千五百蒙古精騎為左翼,自己親率三萬人作為中軍,背靠達爾加姆山穀列陣。
戰鬥以弓騎兵相互試探開始。
賽爾柱本部雖然已經轉為定居農耕,但附屬國裏也有不少依舊遊牧,論騎馬射箭也不含糊。
纏鬥一陣,桑賈爾率先沉不住氣,派出身邊最精銳的古拉姆宮廷奴隸軍團衝陣。
鐵木真見狀,也派“四狗”之一的者勒蔑率精銳怯薛軍迎戰。
雙方都是披堅執銳的具裝騎兵,廝殺間旗鼓相當。
桑賈爾計算著雙方兵力對比,愈加感覺勝券在握,徹底丟掉了謹慎,下令全軍出擊。
賽爾柱聯軍左翼的西吉斯坦貴族騎兵作戰勇猛,率先取得突破,成功插入了蒙軍中軍與右翼之間,鐵木真的中軍和左翼部隊被迫向左移動。
如此一來,蒙古大軍的陣型就出現了一個缺口。
桑賈爾見狀,立即率中軍對準缺口猛攻,試圖中路突破後反身包抄,徹底切割對手主力,然後分而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