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不知幾位事到如今去堅國是為何,隻能提醒各位,一定要小心。”柳庵幼陳懇地告誡道,“神劍是——超出常理的東西。我之前好像忘記說了,那天夜裏,幫主受到的傷害不僅是劃傷。即使手臂被撕裂,腿被折斷,他同樣能迅速恢複。若非親眼所見,我一輩子都不會相信。”
軀體破損都能被修複?
蘇暮槿同公主交換了下眼神,兩人都半信半疑。
能親耳聽到海龍幫出身的武人談及有關“明月”的事,當然是好的,可聽來聽去,蘇暮槿覺得柳庵幼所說的重點不在神劍,而在那些神秘的似人似魚的奇怪生物。看得出,他對那些生物格外懼怕。
那時十多年前的事情,會不會因時間的推移,懼怕層層疊加,才導致現在的情況?
這是值得商榷的。
無論如何,柳庵幼提供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情報——富州確實有神劍。再結合公主的經曆,烈成炬手中的那把劍,就是神劍。
“我知道了。”蘇暮槿眺望遠方,神劍好像近在咫尺。“你現在去是準備去南方?”
“嗯。”柳庵幼迴答,“還是之前的事,在下和最初別驅逐出幫派的師兄聯係上了,正好去那邊敘舊,不知在下這樣從堅國來的人可否入西國?”
蘇暮槿把目光移向車夫,一邊說道:“往後的必經之路上都設置了許多關卡,沒有令牌,寸步難行。”
他們現在在的地方,明麵上是西國國境,但實際早就無人看守。
車夫會意,從衣服中掏取出平天卿頒給他的令牌,在先前出國境的路上,這個令牌讓他們順利通過了所有的關卡。他把雕有金花的令牌呈給蘇暮槿。
蘇暮槿接過令牌,遞給了柳庵幼。
“這個你拿著,到時候就方便多了。”
“這是……”柳庵幼把令牌放在眼前,上麵刻有花紋,令寫幾個大字:平天卿康瑞。“這是平天卿大人的通行令。”
“嗯。”
“那你們——”
“我們接下來估計是用不到了。”
確實用不到了。柳庵幼就是從那邊來的,一路上已經沒什麽人煙,更別說還有哨兵。
“那……多謝神子大人,”柳庵幼微微鞠躬答謝,“在下順利進入西國後定會將此令牌歸還與平天卿大人。”
“嗯,一定不要弄丟了。”
“明白!”柳庵幼起身下馬車,“在下就不延誤各位的行程了——一定小心。”
任蔚向他微微笑了一下,以表達感謝。
這女子從剛才到現在始終麵無表情,現在忽然一笑,讓柳庵幼心抖一番,他別過眼神,騎上自己的馬。
“不送了。”蘇暮槿同他招手。
目送柳庵幼遠去後,她對車夫說道:“我們也出發吧。”
“好嘞!”車夫拽住韁繩,把馬車重新拖迴到行路,翻上馬背,馬車隨即動了起來。
“覺得如何?”蘇暮槿詢問公主。
“方才他說的事嗎?”任蔚思索片刻,說道,“按照他的意思,烈成炬手中的劍必然是神劍,但凡人——嵐風的工匠能鍛造神劍嗎?”
蘇暮槿搖頭。
“對啊,肯定不能,”任蔚輕撫臉頰,說道,“可我記得很清楚,烈成炬說這把劍就是嵐風鍛造的。想不明白,他為何要這麽說。”
烈成炬當時是想取任蔚性命的,理應沒有說謊的理由。如今也隻能假定他說的是真話——也就是說,萬嵐的確打造出了能汲取他人內功的神劍。這顛覆了之前的認知。
既然是神劍,就不該是由凡人打造才是。就像蘇暮槿是神子,不可能是凡人能孕育出來的一樣。
“其實我更感興趣他說的另一個東西。”任蔚話鋒一轉。
蘇暮槿和同她幾乎異口同聲:“人魚。”
兩人因意氣相投而歡笑起來。
“對,他說的人魚,這件事比神劍還更不可思議的吧?”任蔚說道,“海龍幫的幫主,在禁島上與一群人魚搏鬥,讓那些怪物撕裂自己的身體,再用神劍恢複,無論哪方,聽起來都不大正常。”
蘇暮槿也有同感。
“等我們迴到西國,要是能再見到——”任蔚記不起方才那男子的名字了。
“柳庵幼。”
“噢,柳庵幼。再見到他,一定要問個明白。”她有些興奮。
十多年的軟禁生活,讓她對許多事情都一無所知。這才剛離開堅國不到半月,先是遇見名聲在外的神子蘇暮槿——即使是任蔚這樣一直蝸居在宮廷的女子也聽說過;再是聽到來自海龍幫的門徒訴說二十多年的怪事。
還有許多新鮮的事紛至遝來,讓任蔚目不暇接,同時也隱隱期待接下來又會有怎樣的奇遇。
她不知道蘇暮槿的身體是何種狀況,因而以為有了一個強大的靠山,毫不擔心自己安危。若是知道,她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樂在其中,說不定早早就打起了退堂鼓——她雖然不太惜命,可離開長久束縛自己的堅國後,也對未來有了一份難得的憧憬。
“看那邊!”
蘇暮槿的眼角看到遠方有一道紅光劃過。她站立在馬車上,踮起腳尖,想越過茂密的樹林和灰綠的山脈,看到那邊發生了什麽。
任蔚也同樣起身。她不像蘇暮槿有很強的平衡力,隻好右手扶住車欄,伸長脖子。
“怎麽了嗎?”車夫得專心駕駛。
“現在是……”蘇暮槿低喃,瞟見樹影。已經臨近酉時。
“停一下!”任蔚命令道。
車夫馬上勒住韁繩,馬兒乖巧地停在原地,馬蹄踩泥和木板相撞的聲音立刻消停了,蟬鳴正還在此起彼伏,歸巢的鳥兒也正喜悅著鳴叫,更遠處的聲音終於傳了過來,那是巨大器械的聲音。
“是投石車。”蘇暮槿忽然反應過來。
先前在汾州,她在練兵場看到過投石車,那些巨大的石頭碰撞在木架上,就會發出類似的聲響,它的聲音不算很大,但非常厚重,聽得身體都會為之顫抖。
這種地方怎麽會有投石車?蘇暮槿心想,這才剛離開西國不久,難道就要遇上楚軍不成?
“黃粱,離聲源有多遠?”
黃粱那對尖尖的耳朵抖了幾下:“十幾裏。”
軀體破損都能被修複?
蘇暮槿同公主交換了下眼神,兩人都半信半疑。
能親耳聽到海龍幫出身的武人談及有關“明月”的事,當然是好的,可聽來聽去,蘇暮槿覺得柳庵幼所說的重點不在神劍,而在那些神秘的似人似魚的奇怪生物。看得出,他對那些生物格外懼怕。
那時十多年前的事情,會不會因時間的推移,懼怕層層疊加,才導致現在的情況?
這是值得商榷的。
無論如何,柳庵幼提供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情報——富州確實有神劍。再結合公主的經曆,烈成炬手中的那把劍,就是神劍。
“我知道了。”蘇暮槿眺望遠方,神劍好像近在咫尺。“你現在去是準備去南方?”
“嗯。”柳庵幼迴答,“還是之前的事,在下和最初別驅逐出幫派的師兄聯係上了,正好去那邊敘舊,不知在下這樣從堅國來的人可否入西國?”
蘇暮槿把目光移向車夫,一邊說道:“往後的必經之路上都設置了許多關卡,沒有令牌,寸步難行。”
他們現在在的地方,明麵上是西國國境,但實際早就無人看守。
車夫會意,從衣服中掏取出平天卿頒給他的令牌,在先前出國境的路上,這個令牌讓他們順利通過了所有的關卡。他把雕有金花的令牌呈給蘇暮槿。
蘇暮槿接過令牌,遞給了柳庵幼。
“這個你拿著,到時候就方便多了。”
“這是……”柳庵幼把令牌放在眼前,上麵刻有花紋,令寫幾個大字:平天卿康瑞。“這是平天卿大人的通行令。”
“嗯。”
“那你們——”
“我們接下來估計是用不到了。”
確實用不到了。柳庵幼就是從那邊來的,一路上已經沒什麽人煙,更別說還有哨兵。
“那……多謝神子大人,”柳庵幼微微鞠躬答謝,“在下順利進入西國後定會將此令牌歸還與平天卿大人。”
“嗯,一定不要弄丟了。”
“明白!”柳庵幼起身下馬車,“在下就不延誤各位的行程了——一定小心。”
任蔚向他微微笑了一下,以表達感謝。
這女子從剛才到現在始終麵無表情,現在忽然一笑,讓柳庵幼心抖一番,他別過眼神,騎上自己的馬。
“不送了。”蘇暮槿同他招手。
目送柳庵幼遠去後,她對車夫說道:“我們也出發吧。”
“好嘞!”車夫拽住韁繩,把馬車重新拖迴到行路,翻上馬背,馬車隨即動了起來。
“覺得如何?”蘇暮槿詢問公主。
“方才他說的事嗎?”任蔚思索片刻,說道,“按照他的意思,烈成炬手中的劍必然是神劍,但凡人——嵐風的工匠能鍛造神劍嗎?”
蘇暮槿搖頭。
“對啊,肯定不能,”任蔚輕撫臉頰,說道,“可我記得很清楚,烈成炬說這把劍就是嵐風鍛造的。想不明白,他為何要這麽說。”
烈成炬當時是想取任蔚性命的,理應沒有說謊的理由。如今也隻能假定他說的是真話——也就是說,萬嵐的確打造出了能汲取他人內功的神劍。這顛覆了之前的認知。
既然是神劍,就不該是由凡人打造才是。就像蘇暮槿是神子,不可能是凡人能孕育出來的一樣。
“其實我更感興趣他說的另一個東西。”任蔚話鋒一轉。
蘇暮槿和同她幾乎異口同聲:“人魚。”
兩人因意氣相投而歡笑起來。
“對,他說的人魚,這件事比神劍還更不可思議的吧?”任蔚說道,“海龍幫的幫主,在禁島上與一群人魚搏鬥,讓那些怪物撕裂自己的身體,再用神劍恢複,無論哪方,聽起來都不大正常。”
蘇暮槿也有同感。
“等我們迴到西國,要是能再見到——”任蔚記不起方才那男子的名字了。
“柳庵幼。”
“噢,柳庵幼。再見到他,一定要問個明白。”她有些興奮。
十多年的軟禁生活,讓她對許多事情都一無所知。這才剛離開堅國不到半月,先是遇見名聲在外的神子蘇暮槿——即使是任蔚這樣一直蝸居在宮廷的女子也聽說過;再是聽到來自海龍幫的門徒訴說二十多年的怪事。
還有許多新鮮的事紛至遝來,讓任蔚目不暇接,同時也隱隱期待接下來又會有怎樣的奇遇。
她不知道蘇暮槿的身體是何種狀況,因而以為有了一個強大的靠山,毫不擔心自己安危。若是知道,她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樂在其中,說不定早早就打起了退堂鼓——她雖然不太惜命,可離開長久束縛自己的堅國後,也對未來有了一份難得的憧憬。
“看那邊!”
蘇暮槿的眼角看到遠方有一道紅光劃過。她站立在馬車上,踮起腳尖,想越過茂密的樹林和灰綠的山脈,看到那邊發生了什麽。
任蔚也同樣起身。她不像蘇暮槿有很強的平衡力,隻好右手扶住車欄,伸長脖子。
“怎麽了嗎?”車夫得專心駕駛。
“現在是……”蘇暮槿低喃,瞟見樹影。已經臨近酉時。
“停一下!”任蔚命令道。
車夫馬上勒住韁繩,馬兒乖巧地停在原地,馬蹄踩泥和木板相撞的聲音立刻消停了,蟬鳴正還在此起彼伏,歸巢的鳥兒也正喜悅著鳴叫,更遠處的聲音終於傳了過來,那是巨大器械的聲音。
“是投石車。”蘇暮槿忽然反應過來。
先前在汾州,她在練兵場看到過投石車,那些巨大的石頭碰撞在木架上,就會發出類似的聲響,它的聲音不算很大,但非常厚重,聽得身體都會為之顫抖。
這種地方怎麽會有投石車?蘇暮槿心想,這才剛離開西國不久,難道就要遇上楚軍不成?
“黃粱,離聲源有多遠?”
黃粱那對尖尖的耳朵抖了幾下:“十幾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