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龍坡是個怎樣的地方?”既要在那交手,蘇暮槿想先弄清那地的情況,心裏也好有個準備。
“糾龍坡,”康瑞摸了摸腦袋,“我對那邊也不是很熟悉,”他從後頭提上一士兵,讓當地人跟蘇暮槿講解,“你問他吧。”
“說說糾龍坡是什麽樣的吧。”蘇暮槿也不知該問些什麽,隻好讓士兵自由發揮。
“糾龍坡,”沒想到同神子大人說話的殊榮落到了自己頭上,士兵騎著馬,緊跟在蘇暮槿所乘馬車的一旁,她比傳聞中看上去要更年輕一些,稚嫩的臉蛋讓人根本沒法想到,就是她領頭消滅了一度威脅江湖均衡的黎忼,“糾龍坡東低西高,東麵有一道坎,坎被稱作‘葬龍坎’,那坡從南看去,就像一條被折斷的巨龍,所以被我們稱‘糾龍坡’。那都是黃沙,平日隻有商隊會經過那兒,幾年前,路上還有一些客棧,如今那些老爺子們都拿著行裝居住到城池中。我也隻在兒時去過一次……估計現在那兒,最多隻剩一些魄落房屋。”
“那邊沒有城池嗎?村莊呢?”
“都沒有。”士兵肯定地說,“尚朝還在的時候就已經沒了,如今分裂,更不會有人費心思在那建造東西。”
康瑞點頭。
“這樣啊……就是說,那處隻是一個山坡?”蘇暮槿確認。
“是。”
這還真是怪,那裏沒有居所,是怎麽容納下十萬臘柴人的?
“對了,平天卿,”蘇暮槿想到另一件事,“我們加上聯軍,一共多少人?”
“大概二十萬。”康瑞說道,“西國最近,調遣了十萬;楚國則有六萬,他們從北麵進軍;西國先來三萬,半個時辰後,還會在派遣兩萬——不過那些人估計是加入不到戰事了。”
二十萬對十萬,人數有明顯的優勢,士氣也應當勝過地方一截,而且軍隊是從西北兩方進軍,呈夾擊之勢,應該是勝券在握。
可蘇暮槿心中還是有些困惑和擔憂。
“臘柴人十萬,十萬人都在糾龍坡——”笪千潭跟蘇暮槿想的差點多,他詢問康瑞,“斥候是如何說的?”
“是十萬左右的人,在那兒安營紮寨。”
既然康瑞都這麽說了,那笪千潭也不好再質疑什麽。
蘇暮槿看了他一眼,兩人簡短地交換了下眼神,隨後都閉口不言,靜養身體,準備接下來的戰鬥。
行軍用了近三個時辰——他們把動靜弄得很小,以免臘柴人有所警覺。
“和那邊的楚國已約定好了,”康瑞說道,“卯時一到,就發起進攻,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那時,若赤格丙在——他一定在那裏,那可是所有臘柴人的聚集之所——你就負責把他解決。”
“嗯。”蘇暮槿身上的任務,說來也算簡單,她不用顧全戰局,不必調兵遣將,隻需緊緊咬住敵人的領袖即可,而且一旦成功解決了赤格丙,那臘柴人這麽多年的心血也就毀於一旦。
赤格丙肯定不會讓這種事發生,不過蘇暮槿也同樣不會給他任何翻身之機會。
車輪轉動,濺起細碎的沙粒,同時起來的還有結成塊的石塊,蘇暮槿伸手一抓,手心便躺上一小塊石子,她輕放在馬車上。
卯時將至,東方的太陽已慢慢攀上了遠方的山巒,無數縷散漫的陽光落進汾州,太陽不會知道,在光天化日之下,即將出現一場激烈而血腥的廝殺。徐徐吹來的北風也因地麵的坑坑窪窪而變得顛簸,顫抖地撫摸著眾人的衣袍。
“大人!再往前,翻過那座矮丘就是糾龍坡了!”走在前麵探報的斥候騎馬過來,高聲向康瑞匯報,“臘柴人還沒有任何察覺。再前頭就是我們的大軍,他們已經準備就緒,就等時辰到,楚軍也已就位,但糾龍坡西北麵是斷崖,他們雖到,但沒法很快跟上。”
“斷崖,”康瑞滿意地說道,“那我們從東麵進攻,他們豈不是無路可逃。”
“不過都說窮寇莫追,”笪千潭說道,“若把他們逼如絕境,恐怕反倒不便於我們的進攻。”
“是這麽個理。”康瑞對笪千潭笑了笑。他很滿意這個孩子,小小年紀,能把讀到的東西用於實戰,這可非一般人能做到的,想當年,他康瑞自己也是憑借飽讀軍理加之善於變通,才在蜀道打出了一番名氣。他勒住馬,示意後麵的人停下。之後再對笪千潭說道:“我自有辦法。”
“諸位!”康瑞大聲說道,“翻過這矮丘就是臘柴人,他們殺我弟兄,掠我城池,燒殺搶掠,食人骨頭,無惡不作!眼下,就是為我們西國那些百姓將士報仇之時,”他身下的馬仿佛也受到鼓舞,正昂首在眾士兵前闊步,“也是為生者帶來心中安寧之時,保家衛國,驅逐臘柴!即將到達卯時,今夜連夜趕路,各位一定疲憊不堪,但接下來才是認真之時,激血為氣,準備進軍!”
“是!”
千名士兵呐喊。
軍隊繼續前行,已經能看到臘柴人安營紮寨之所。
因為臘柴人選擇在斜坡之上駐紮,蘇暮槿他們目前所在的山丘已經和斜坡最高的高度相近,他們幾乎是隔著葬龍坎遙相唿應。
葬龍坎是一道縱深而寬窄的南北裂縫,裏頭因常年沒有光照而看上去濕漉無比,蔥蔥鬱鬱的花草從黃沙地上生長出來,讓蘇暮槿嘖嘖稱奇。狹長的裂縫好似大地上的一塊傷疤,在這種情況下更是尤為突兀。
西國的十萬大軍就在眼前,康瑞率領而來的千人也並入其中的起兵隊列。
“我要去前頭指揮,三位接下來保重。”康瑞拍了拍蘇暮槿的肩膀,沒等眾人迴應,匆匆騎馬衝到了大軍陣前。
蘇暮槿還從未見過如此多的人。這可是十萬人啊!她不經感慨。放眼望去,士兵組成了人海,風吹衣動,大海波瀾,鮮豔的西國旗幟幾乎印滿了蘇暮槿的眼簾,站在略高的山丘之上,她好像感受到了千萬人的唿吸和心跳。
“糾龍坡,”康瑞摸了摸腦袋,“我對那邊也不是很熟悉,”他從後頭提上一士兵,讓當地人跟蘇暮槿講解,“你問他吧。”
“說說糾龍坡是什麽樣的吧。”蘇暮槿也不知該問些什麽,隻好讓士兵自由發揮。
“糾龍坡,”沒想到同神子大人說話的殊榮落到了自己頭上,士兵騎著馬,緊跟在蘇暮槿所乘馬車的一旁,她比傳聞中看上去要更年輕一些,稚嫩的臉蛋讓人根本沒法想到,就是她領頭消滅了一度威脅江湖均衡的黎忼,“糾龍坡東低西高,東麵有一道坎,坎被稱作‘葬龍坎’,那坡從南看去,就像一條被折斷的巨龍,所以被我們稱‘糾龍坡’。那都是黃沙,平日隻有商隊會經過那兒,幾年前,路上還有一些客棧,如今那些老爺子們都拿著行裝居住到城池中。我也隻在兒時去過一次……估計現在那兒,最多隻剩一些魄落房屋。”
“那邊沒有城池嗎?村莊呢?”
“都沒有。”士兵肯定地說,“尚朝還在的時候就已經沒了,如今分裂,更不會有人費心思在那建造東西。”
康瑞點頭。
“這樣啊……就是說,那處隻是一個山坡?”蘇暮槿確認。
“是。”
這還真是怪,那裏沒有居所,是怎麽容納下十萬臘柴人的?
“對了,平天卿,”蘇暮槿想到另一件事,“我們加上聯軍,一共多少人?”
“大概二十萬。”康瑞說道,“西國最近,調遣了十萬;楚國則有六萬,他們從北麵進軍;西國先來三萬,半個時辰後,還會在派遣兩萬——不過那些人估計是加入不到戰事了。”
二十萬對十萬,人數有明顯的優勢,士氣也應當勝過地方一截,而且軍隊是從西北兩方進軍,呈夾擊之勢,應該是勝券在握。
可蘇暮槿心中還是有些困惑和擔憂。
“臘柴人十萬,十萬人都在糾龍坡——”笪千潭跟蘇暮槿想的差點多,他詢問康瑞,“斥候是如何說的?”
“是十萬左右的人,在那兒安營紮寨。”
既然康瑞都這麽說了,那笪千潭也不好再質疑什麽。
蘇暮槿看了他一眼,兩人簡短地交換了下眼神,隨後都閉口不言,靜養身體,準備接下來的戰鬥。
行軍用了近三個時辰——他們把動靜弄得很小,以免臘柴人有所警覺。
“和那邊的楚國已約定好了,”康瑞說道,“卯時一到,就發起進攻,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那時,若赤格丙在——他一定在那裏,那可是所有臘柴人的聚集之所——你就負責把他解決。”
“嗯。”蘇暮槿身上的任務,說來也算簡單,她不用顧全戰局,不必調兵遣將,隻需緊緊咬住敵人的領袖即可,而且一旦成功解決了赤格丙,那臘柴人這麽多年的心血也就毀於一旦。
赤格丙肯定不會讓這種事發生,不過蘇暮槿也同樣不會給他任何翻身之機會。
車輪轉動,濺起細碎的沙粒,同時起來的還有結成塊的石塊,蘇暮槿伸手一抓,手心便躺上一小塊石子,她輕放在馬車上。
卯時將至,東方的太陽已慢慢攀上了遠方的山巒,無數縷散漫的陽光落進汾州,太陽不會知道,在光天化日之下,即將出現一場激烈而血腥的廝殺。徐徐吹來的北風也因地麵的坑坑窪窪而變得顛簸,顫抖地撫摸著眾人的衣袍。
“大人!再往前,翻過那座矮丘就是糾龍坡了!”走在前麵探報的斥候騎馬過來,高聲向康瑞匯報,“臘柴人還沒有任何察覺。再前頭就是我們的大軍,他們已經準備就緒,就等時辰到,楚軍也已就位,但糾龍坡西北麵是斷崖,他們雖到,但沒法很快跟上。”
“斷崖,”康瑞滿意地說道,“那我們從東麵進攻,他們豈不是無路可逃。”
“不過都說窮寇莫追,”笪千潭說道,“若把他們逼如絕境,恐怕反倒不便於我們的進攻。”
“是這麽個理。”康瑞對笪千潭笑了笑。他很滿意這個孩子,小小年紀,能把讀到的東西用於實戰,這可非一般人能做到的,想當年,他康瑞自己也是憑借飽讀軍理加之善於變通,才在蜀道打出了一番名氣。他勒住馬,示意後麵的人停下。之後再對笪千潭說道:“我自有辦法。”
“諸位!”康瑞大聲說道,“翻過這矮丘就是臘柴人,他們殺我弟兄,掠我城池,燒殺搶掠,食人骨頭,無惡不作!眼下,就是為我們西國那些百姓將士報仇之時,”他身下的馬仿佛也受到鼓舞,正昂首在眾士兵前闊步,“也是為生者帶來心中安寧之時,保家衛國,驅逐臘柴!即將到達卯時,今夜連夜趕路,各位一定疲憊不堪,但接下來才是認真之時,激血為氣,準備進軍!”
“是!”
千名士兵呐喊。
軍隊繼續前行,已經能看到臘柴人安營紮寨之所。
因為臘柴人選擇在斜坡之上駐紮,蘇暮槿他們目前所在的山丘已經和斜坡最高的高度相近,他們幾乎是隔著葬龍坎遙相唿應。
葬龍坎是一道縱深而寬窄的南北裂縫,裏頭因常年沒有光照而看上去濕漉無比,蔥蔥鬱鬱的花草從黃沙地上生長出來,讓蘇暮槿嘖嘖稱奇。狹長的裂縫好似大地上的一塊傷疤,在這種情況下更是尤為突兀。
西國的十萬大軍就在眼前,康瑞率領而來的千人也並入其中的起兵隊列。
“我要去前頭指揮,三位接下來保重。”康瑞拍了拍蘇暮槿的肩膀,沒等眾人迴應,匆匆騎馬衝到了大軍陣前。
蘇暮槿還從未見過如此多的人。這可是十萬人啊!她不經感慨。放眼望去,士兵組成了人海,風吹衣動,大海波瀾,鮮豔的西國旗幟幾乎印滿了蘇暮槿的眼簾,站在略高的山丘之上,她好像感受到了千萬人的唿吸和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