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利亞的死讓人很是惋惜。


    他是鋼鐵最忠實的擁躉,也是無數人眼中信仰最為堅定的人。


    他的死似乎又一次在無數信徒的心牆上砸開了一條裂縫,一種莫名的悲戚和失落在全世界席卷而過,帶給許多人深深的不安。


    貝利亞的死又讓人很是竊喜。


    他掌管的內務委員會是無數人頭頂懸著的利刃,震懾著宵小之徒。


    他死後,內務委員會的威懾力便丟失大半,那些身懷異心的人蠢蠢欲動,竊喜自己身上的枷鎖又少了一道。


    無論內務委員會的名聲有多差,它終究是毛子當局最為重要的利劍之一。


    但是隨著貝利亞的死亡,它終究是淪為了爭權奪利的工具。


    這大概是貝利亞最大的悲哀。


    他更像是一名殉道者,但他注定是個悲情人物,一個因為信念崩塌走上不歸路的可憐人。


    他不想看到自己心中的理想國毀滅,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痛苦,而不是努力去改變頹敗的局麵。


    他的死不出意外的成為了羅科索夫和反對派之間化解矛盾的催化劑。


    某些人連鋼鐵的死都敢做文章,更不要說是貝利亞之死了。


    貝利亞屍骨未寒之際,第一個拿他來做文章的便是羅科索夫。


    他得罪的人太多了,內務委員會的敵人太多了,天然的成為了平息各方怒火的目標,成為了可供拉攏人心的籌碼。


    貝利亞下葬的第三天,羅科索夫便開始了對他的清算。


    無數罪名被扣到他的頭上,在某些人的筆下,貝利亞成了罪人的代名詞,大批原內務部高層遭到清洗。


    大批不滿貝利亞的人得到提拔重用。


    平心而論,羅科索夫的做法雖然讓人不齒,但他的舉動的的確確轉移了不少反對派的怒火,這是一個成熟的統治者會做的事情,但絕對不是個合格的領導者會做的事情。


    張浩很為貝利亞感到不值。


    可那又怎樣?


    這個世界本就是如此殘酷。


    對貝利亞來說,或許在自己的信仰大廈徹底崩塌之前離開,是一種幸運,是他最後的倔強。


    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卻保留了自己最後的一絲信念。


    內務委員會很快成為了羅科索夫手裏真正的利刃,各地的內務部人員開始全麵監控當地的軍政事務。


    大批反對派和消極怠工的人被清理,聯盟內部的輿論控製權收迴到了當局手中。


    高壓的政策固然會引起無數人的不滿,但羅科索夫的強力手段終於見效,使得搖搖欲墜的聯盟局勢快速穩定下來。


    不過大批的技術裝備並不能挽救毛子在戰場上的頹勢。


    張浩尊重每一個對手。


    所以他私下與畫家也達成了大量武器裝備的出口協議。


    不隻是羅科索夫需要戰爭繼續下去,畫家和張浩同樣希望戰爭繼續下去。


    他們的目的並不相同。


    羅科索夫是在自救。


    張浩是在幫助花國爭取時間。


    而畫家則是在完善歐陸聯盟的一體化進程。


    三者之中,畫家麵臨的局麵其實是最為複雜的。


    歐陸本就是鬆散的,不具備大一統的條件,畫家手腕再強硬,漢斯的國力再強盛,也無法輕易完成這一壯舉。


    拿破侖做不到的事情,畫家同樣做不到。


    畫家本身也很清楚這件事的難度。


    他必須另辟蹊徑。


    統一歐陸需要的可不僅僅是強大的軍事、經濟和科技實力,更需要構建出一套可以讓歐陸各國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


    他已經通過戰爭手段得到了歐陸的領導權,他還需要一個機會,一個瓦解掉歐陸原有秩序的機會。


    很快,這個機會便來了。


    九月二十一日,貝當元帥在法蘭克福的莊園病逝。


    這個極具爭議的人物離世,對高盧的社會衝擊非常大。


    從心理上講,他帶著高盧在二戰初期直接舉白旗是一種讓人十分不齒的行為。


    整個高盧從此失去了在歐陸的絕對話語權,淪為了漢斯的馬前卒和納崔最大的幫兇。


    從數一數二的頂級列強淪落為全世界的笑柄,巨大的心理落差讓高盧民眾很難對他有什麽好感。


    可是從實際的結果看,高盧似乎成為了戰爭中僅次於漢斯的獲利者。


    他們是歐陸大國中損失最小的。


    漢斯傷亡超過四百萬,意呆利傷亡超過百萬,東歐各國的總傷亡超過了八百萬,北歐傷亡過百萬,日不落傷亡近七百萬不說,更是直接被滅國。


    大半個歐陸被打成廢墟,即便是後來各國瓜分了米國佬,大大的迴了一口血,但是戰爭帶給各國的傷害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消除。


    反觀高盧,戰爭中的傷亡滿打滿算不到五十萬,整個工農業體係幾乎沒有遭受任何損失。


    在進軍美洲的行動中,他們拿到了僅次於毛子和漢斯的巨大蛋糕,成為二戰中最大的受益者。


    正在進行的戰爭中,頂在前線的依舊是漢斯,他們的傷亡和損失微乎其微。


    毛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落下去,可以預見,在戰爭結束後,他們獲得的利益也是巨大的。


    一方麵是舉白旗帶來的屈辱,一方麵又是無數白撿的好處。


    這讓高盧內部出現了嚴重的撕裂。


    一直以來,高盧內部支持貝當當局和爭取擺脫漢斯控製的人便分為兩派。


    兩派之間的論戰異常激烈,經常性的出現全武行式的物理交流。


    雙方的矛盾經過十來年的激化,已經到了難以化解的程度。


    貝當之死成為了引爆雙方積壓已久的矛盾的導火索。


    畫家對高盧內部的矛盾采取的一向是拱火的辦法。


    反對貝當當局的勢力經常公開罵他,他都當做沒聽到。


    他要的就是激化高盧的內部矛盾。


    貝當元帥死後,高盧群龍無首,掀起了爭權奪利的風潮。


    畫家隻是略施手段,便挑起了各方的怒火。


    貝當元帥剛剛下葬,巴黎老區的人便發動了傳統藝能,把整座城市變成了巷戰戰場。


    各方用手裏的槍支彈藥激烈的交流意見,一時間,整座城市變的無比熱鬧。


    畫家一方麵宣布充分尊重高盧民眾的選擇,不會幹預各方的訴求,讓各方自行決定國家的未來。


    另一方麵,他又頻繁接見高盧各個勢力的代表,凡是想要參與到高盧權利爭奪當中的勢力都得到了他的許諾。


    隻要不影響前線高盧部隊的作戰,你們放心幹,我給你們兜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沒有鬼子對我很重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樓頂望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樓頂望遠並收藏亮劍,沒有鬼子對我很重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