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再次出現的戰略平衡
亮劍,沒有鬼子對我很重要! 作者:樓頂望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淡定點兒,天塌不了,把衛星調過去確認一下情況再說。”
“二妮,這種情況在我們的預料之中,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就行,其他的事情不是你該擔心的。”
吳二妮表現出來的焦急在張浩看來毫無必要。
巴隆斯基得到了成熟的扳機組件設計,毛子的相關專家完全有能力倒推出蘑菇的基礎構造。
他們需要的僅僅是提純出足夠的原料,便能直接越過實驗裝置的驗證階段,造出可以投入戰場的成品。
對毛子而言,擁有蘑菇隻是時間和產能的問題而已,張浩和總部早就預料到了。
以他們對毛子的原料產能的估計,很難短時間內拿出足夠數量的成品投入戰爭。
如果隻是幾顆,對於戰局的影響微乎其微。
羅科索夫把數量有限的蘑菇投入戰場,除了讓戰爭變得更加慘烈,不會逆轉任何戰局。
畫家要的隻是肢解毛子,而不是徹底消滅他們。
他若是受到刺激,等待毛子的就是真正的滅國了。
羅科索夫莽是莽了些,但他是鋼鐵最堅定的擁躉,鋼鐵不可能不告訴他該怎麽利用手裏的籌碼。
硬實力上的差距是有限的蘑菇無法彌補的,蘑菇於毛子來說是自保的最後手段,而不是逆轉局勢的決定性因素。
毛子的蘑菇引爆成功,羅科索夫接下來很可能要做的是與畫家進行談判。
談判不成,他就會拿著蘑菇去嚇唬同盟軍的其他國家。
這是正常人的辦事邏輯。
張浩其實還是有些擔心的。
毛子畢竟是毛子,鬼知道他們究竟能幹出什麽事情來。
還有畫家那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作風,很難說急眼了會不會鋌而走險。
很快,吳二妮再次接通了張浩的通訊器,“偵查衛星已經確定,西伯利亞的爆炸的確是蘑菇造成的,我們的專家預估,爆炸當量在兩萬三千噸到兩萬五千噸。”
“他們進行的是空爆實驗,實驗裝置具備實戰能力。”
“老師,他們的爆炸裝置做的非常粗糙,應該是沒有收集到足夠的實驗數據便匆匆上馬,爆炸後的輻射汙染範圍非常大。”
張浩沉吟片刻,說道,“我知道了,立刻把收集到的數據傳給總部,衛星網絡重點關注同盟軍的調動,特別是漢斯境內的情況,發現問題立刻向總部匯報。”
“是!”
掛斷通訊,張浩立刻動身前往長安。
總部雖然已經有了應對預案,但還有些事情需要他去處理。
總部的態度和張浩基本一致。
他們最擔心的其實不是毛子和漢斯相互扔蘑菇,而是擔心羅科索夫和畫家同時上頭,直接把毛子給打沒了。
張浩需要去警告一下二人。
忽悠人的事情,老張是專業的。
畫家很快便收到了毛子蘑菇爆炸成功的消息,同時也收到了有關和冬天的大量資料和實驗數據。
“張浩這是什麽意思?”
畫家並不是科學家,有些不太懂張浩的意思。
他找來了相關專家開始論證那些資料和實驗數據的真實性。
專家們熬了好幾個通宵,終於給了畫家一個非常恐怖的結論。
“大量的和爆會汙染土地,還會把巨量的塵埃送進高層大氣,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
畫家看著麵前的報告,隻覺得報告裏的內容似曾相識,“各位,你們可以確定報告的準確性嗎?你們給出的結論怎麽那麽像往火山中投放蘑菇造成的後果?”
“元首閣下,的確是這樣的,蘑菇的數量足夠多的時候,在地麵引爆與在火山口引爆的後果沒有太大區別,隻不過向活火山裏麵投放蘑菇引發的災難活動會更加的劇烈。”
“這種影響是全球性的,我們也會受到影響,帶有放射性的塵埃不僅會削弱陽光,造成作物減產或是絕收,塵埃落到地麵,還會直接影響人體,造成不可逆的病變和損傷。”
“我們認為,張的提醒其實是一種警告,他在鬼子本土和南洋使用蘑菇的後果已經顯現出來了,數以百萬計的戰區人員出現惡性病變,當地的環境當中輻射危害嚴重,根本不適合人員居住和工農業生產。”
“我們建議您謹慎使用這種武器。”
專家們考慮問題的方式和畫家這樣的政客不同。
他們能看的出來,張浩給的資料和數據半真半假。
但這些東西完全可以證明蘑菇的危害。
毀滅世界差得遠,後續影響確實嚇人。
這足夠他們冒著風險勸阻畫家了。
畫家對專家的結論並未全盤采納,又找了幾個經曆過冷戰陰雲的時空難民諮詢。
時空難民給他的反饋更加嚇人,什麽和冬天、輻射雨、大饑荒、世界末日全都出來了。
張浩就是摸準了時空難民對相關情況所知不多的漏洞,故意嚇畫家的。
時空難民數量不少,但是真正來自蘑菇誕生後的時空的並不多,經曆過和威懾時代的人大概率也說不清全球和戰到底是怎麽迴事。
畫家的反應正如張浩所料,並未第一時間去摧毀毛子的相關設施,而是派出了秘密特使,準備跟羅科索夫談判。
毛子方麵也收到了張浩的“恐嚇信”。
如果隻是張浩個人的行為,毛子或許不會相信,但有花國的背書,他給的資料和數據就相當有分量了。
畢竟花國是目前為止第一個大規模種蘑菇的狠人,在這方麵還是相當有發言權的。
加上鋼鐵留下的交代,羅科索夫立刻打消了把手裏的蘑菇扔到同盟軍頭上的打算。
畫家的特使到來,更加證明了鋼鐵的預見性,毛子當局瞬間冷靜了下來。
戰爭就是這樣,打打停停,談完再打,打完再談,直至實現戰爭雙方的目的。
戰爭是為了利益,不是為了同歸於盡。
但雙方都有了毀滅性的武器,戰略平衡便再次出現了。
不過畫家還是搶在談判開始之前,拿下了莫斯科。
羅科索夫也不甘示弱,一邊準備談判,一邊在五大湖地區發起了新一輪的反擊。
張浩的恐嚇手段奏效,讓畫家和羅科索夫冷靜下來,但並沒有達到他的目的。
戰爭還會繼續,他需要給羅科索夫上點強度才行。
半死不活的毛子才是好毛子嘛!
“二妮,這種情況在我們的預料之中,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就行,其他的事情不是你該擔心的。”
吳二妮表現出來的焦急在張浩看來毫無必要。
巴隆斯基得到了成熟的扳機組件設計,毛子的相關專家完全有能力倒推出蘑菇的基礎構造。
他們需要的僅僅是提純出足夠的原料,便能直接越過實驗裝置的驗證階段,造出可以投入戰場的成品。
對毛子而言,擁有蘑菇隻是時間和產能的問題而已,張浩和總部早就預料到了。
以他們對毛子的原料產能的估計,很難短時間內拿出足夠數量的成品投入戰爭。
如果隻是幾顆,對於戰局的影響微乎其微。
羅科索夫把數量有限的蘑菇投入戰場,除了讓戰爭變得更加慘烈,不會逆轉任何戰局。
畫家要的隻是肢解毛子,而不是徹底消滅他們。
他若是受到刺激,等待毛子的就是真正的滅國了。
羅科索夫莽是莽了些,但他是鋼鐵最堅定的擁躉,鋼鐵不可能不告訴他該怎麽利用手裏的籌碼。
硬實力上的差距是有限的蘑菇無法彌補的,蘑菇於毛子來說是自保的最後手段,而不是逆轉局勢的決定性因素。
毛子的蘑菇引爆成功,羅科索夫接下來很可能要做的是與畫家進行談判。
談判不成,他就會拿著蘑菇去嚇唬同盟軍的其他國家。
這是正常人的辦事邏輯。
張浩其實還是有些擔心的。
毛子畢竟是毛子,鬼知道他們究竟能幹出什麽事情來。
還有畫家那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作風,很難說急眼了會不會鋌而走險。
很快,吳二妮再次接通了張浩的通訊器,“偵查衛星已經確定,西伯利亞的爆炸的確是蘑菇造成的,我們的專家預估,爆炸當量在兩萬三千噸到兩萬五千噸。”
“他們進行的是空爆實驗,實驗裝置具備實戰能力。”
“老師,他們的爆炸裝置做的非常粗糙,應該是沒有收集到足夠的實驗數據便匆匆上馬,爆炸後的輻射汙染範圍非常大。”
張浩沉吟片刻,說道,“我知道了,立刻把收集到的數據傳給總部,衛星網絡重點關注同盟軍的調動,特別是漢斯境內的情況,發現問題立刻向總部匯報。”
“是!”
掛斷通訊,張浩立刻動身前往長安。
總部雖然已經有了應對預案,但還有些事情需要他去處理。
總部的態度和張浩基本一致。
他們最擔心的其實不是毛子和漢斯相互扔蘑菇,而是擔心羅科索夫和畫家同時上頭,直接把毛子給打沒了。
張浩需要去警告一下二人。
忽悠人的事情,老張是專業的。
畫家很快便收到了毛子蘑菇爆炸成功的消息,同時也收到了有關和冬天的大量資料和實驗數據。
“張浩這是什麽意思?”
畫家並不是科學家,有些不太懂張浩的意思。
他找來了相關專家開始論證那些資料和實驗數據的真實性。
專家們熬了好幾個通宵,終於給了畫家一個非常恐怖的結論。
“大量的和爆會汙染土地,還會把巨量的塵埃送進高層大氣,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
畫家看著麵前的報告,隻覺得報告裏的內容似曾相識,“各位,你們可以確定報告的準確性嗎?你們給出的結論怎麽那麽像往火山中投放蘑菇造成的後果?”
“元首閣下,的確是這樣的,蘑菇的數量足夠多的時候,在地麵引爆與在火山口引爆的後果沒有太大區別,隻不過向活火山裏麵投放蘑菇引發的災難活動會更加的劇烈。”
“這種影響是全球性的,我們也會受到影響,帶有放射性的塵埃不僅會削弱陽光,造成作物減產或是絕收,塵埃落到地麵,還會直接影響人體,造成不可逆的病變和損傷。”
“我們認為,張的提醒其實是一種警告,他在鬼子本土和南洋使用蘑菇的後果已經顯現出來了,數以百萬計的戰區人員出現惡性病變,當地的環境當中輻射危害嚴重,根本不適合人員居住和工農業生產。”
“我們建議您謹慎使用這種武器。”
專家們考慮問題的方式和畫家這樣的政客不同。
他們能看的出來,張浩給的資料和數據半真半假。
但這些東西完全可以證明蘑菇的危害。
毀滅世界差得遠,後續影響確實嚇人。
這足夠他們冒著風險勸阻畫家了。
畫家對專家的結論並未全盤采納,又找了幾個經曆過冷戰陰雲的時空難民諮詢。
時空難民給他的反饋更加嚇人,什麽和冬天、輻射雨、大饑荒、世界末日全都出來了。
張浩就是摸準了時空難民對相關情況所知不多的漏洞,故意嚇畫家的。
時空難民數量不少,但是真正來自蘑菇誕生後的時空的並不多,經曆過和威懾時代的人大概率也說不清全球和戰到底是怎麽迴事。
畫家的反應正如張浩所料,並未第一時間去摧毀毛子的相關設施,而是派出了秘密特使,準備跟羅科索夫談判。
毛子方麵也收到了張浩的“恐嚇信”。
如果隻是張浩個人的行為,毛子或許不會相信,但有花國的背書,他給的資料和數據就相當有分量了。
畢竟花國是目前為止第一個大規模種蘑菇的狠人,在這方麵還是相當有發言權的。
加上鋼鐵留下的交代,羅科索夫立刻打消了把手裏的蘑菇扔到同盟軍頭上的打算。
畫家的特使到來,更加證明了鋼鐵的預見性,毛子當局瞬間冷靜了下來。
戰爭就是這樣,打打停停,談完再打,打完再談,直至實現戰爭雙方的目的。
戰爭是為了利益,不是為了同歸於盡。
但雙方都有了毀滅性的武器,戰略平衡便再次出現了。
不過畫家還是搶在談判開始之前,拿下了莫斯科。
羅科索夫也不甘示弱,一邊準備談判,一邊在五大湖地區發起了新一輪的反擊。
張浩的恐嚇手段奏效,讓畫家和羅科索夫冷靜下來,但並沒有達到他的目的。
戰爭還會繼續,他需要給羅科索夫上點強度才行。
半死不活的毛子才是好毛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