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快速升級的裝備水平讓張浩有些擔心。


    他覺得自己有必要找專業人士對各國的新武器裝備做一次全麵的準確評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省得到時候打起來,己方兩眼一抹黑。


    張浩找特科和軍部情報局拿到了最近幾年各國裝備情況的情報,又找在北非當軍事觀察員的同誌拿到了北非戰場上,交戰雙方武器裝備和戰術的第一手資料。


    最後他趁著會議的空當,找各位老帥做了相關的諮詢。


    做完這些,他分別去了戰略科學部隊和9108倉庫,請專家做相關評估。


    評估的內容比較複雜。


    從各國的單兵武器到步兵的重火力,從陸軍到空軍再到海軍的裝備水平分析,另外還有對各國戰場戰術的變化分析等內容,可是耗費了不少的時間。


    不過投入大量精力的結果是值得的。


    在張浩之前,也有人在做同樣的調查任務,隻是他們沒有老張能調動的資源多,效率並不高。


    老張的調查分析結果挺嚇人的,至少在老帥們看來是這樣的。


    各國的武器裝備水平和幾年前相比,完全是跨時代的進步。


    在輕武器方麵,歐陸聯盟各國和毛子都完成了製式單兵武器的升級換代,以及輕武器口徑的統一。


    以漢斯為首的歐陸聯盟各國,陸軍部隊統一采用了全新設計的編號m48的半自動步槍。


    這款步槍采用加蘭德步槍的導氣結構,使用全新設計的7.92毫米中口徑子彈,子彈裝藥比老款的毛瑟步槍彈減少了百分之三十八,采用20發可拆卸彈匣。


    有效射程五百米,射速每分鍾四百五十發。


    由於子彈發射藥大減,加上m48步槍優秀的槍口製退器和全新的減震係統設計,連續射擊時的後坐力很小,五百米內的精確度相當的高。


    在m48步槍外,歐陸聯盟軍隊大量裝備了基於stg44改進而來的突擊步槍,以及基於波波沙重新設計的九毫米衝鋒槍。


    在單兵輕武器外,歐陸聯盟的班組火力依舊是以輕機槍為主。


    不過他們新裝備的班用機槍是基於花國部隊大量使用的rpk改進而成的通用機槍,除了作戰車輛和固定火力點還保留了部分mg42和mg34外,步兵班組和連排單位基本上都放棄了那些相對笨重的通用機槍。


    步兵班組開始大量裝備可以給t34\/85開瓢的40火,可以打穿kv2側麵裝甲的新款鐵拳,還裝備了40毫米的單發榴彈發射器。


    連排單位增加了裝備12.7毫米和14.5毫米高平兩用機槍的火力支援和防空單位,大大提升了連排單位的防空能力和火力輸出能力。


    m48步槍等輕武器的大量列裝,使得歐陸聯盟軍隊的班組火力輸出能力基本與花國一線部隊持平。


    在重武器方麵。


    歐陸聯盟的部隊大量增加了作戰車輛的比例。


    各國聯合設計生產了幾款通用的輪式作戰車輛平台,使得一線作戰部隊和後勤部隊的機動性大增。


    漢斯軍隊甚至實現了全員摩托化。


    他們把八十毫米、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二十三毫米、三十七毫米高炮等裝備大量裝到了車上,這些輪式作戰車輛還可以拉著100毫米以下口徑的前線支援火炮到處跑,讓旅團級作戰單位的火力投送能力和機動性猛增了至少兩倍。


    裝甲力量上,漢斯以獵狗一型水陸兩棲裝甲車為基礎,開發出了全新的裝甲輸送平台,通訊型、支援型、防空型、運輸型、獵殲型等型號,搞出了一整個係列的履帶式輕型裝甲作戰平台。


    這些新型獵狗裝甲車在複雜地形的機動性是輪式車輛無法比擬的,讓漢斯的重裝部隊在突擊時,擁有相當的防空和攻堅力量。


    漢斯、高盧、瑞典和意呆利四國聯合研製生產了兩款主戰坦克。


    一款是代號“圓腦袋”的中型坦克,圓腦袋的設計是基於花國使用的59坦克設計進行開發的,使用鑄造半球形炮塔、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


    其整體性能與白板59相比,唯一欠缺的就是發動機的可靠性和炮彈的穿甲能力,但對上毛子的t34\/85絕對是碾壓。


    另一款主戰坦克是基於豹式坦克升級而來的“超級豹”坦克。


    超級豹吸取了之前瘋狂增重導致機動性不足的教訓,設計師削弱了側麵裝甲的重量,采用傾斜裝甲設計彌補防護上的缺憾。


    為了確保超級豹能撬開毛子所有坦克的腦殼,設計師給它裝備了一門毛子的122毫米加農炮改進而成的122毫米線膛炮。


    巨大的坦克炮注定了超級豹的炮塔設計不會小,為了簡化生產和增加防禦,超級豹也采用了半球形鑄造炮塔,這讓豹子看上去更像是大號的圓腦袋。


    歐陸聯盟軍稱超級豹為“大腦袋”,相當的形象。


    這兩款主戰坦克的性能相當優秀,很快就取代了聯盟原有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各種坦克。


    老式坦克基本都被改裝成了防空車和殲擊車。


    本著能省一點是一點的原則,各國還把各種型號的自行火炮全部翻新,作為前線移動支援火力使用。


    空軍方麵,歐陸聯盟空軍保留了大量的螺旋槳戰鬥機和轟炸機的同時,開始大量換裝新款的me262作為主力空戰力量,高盧還開發了一款性能與me262接近的“海鷗”噴氣式戰鬥機。


    me262和海鷗的生產速度很快,截止張浩開始調查前,這兩款噴氣式戰鬥機的裝備數量已經突破了三千架。


    此外,漢斯海軍已經開始了讓噴氣式戰鬥機上航母的實驗,具體結果不知道,但可以肯定,漢斯可以克服相關的技術難關,噴氣式戰鬥機上艦隻是早晚的事。


    與張浩設想的差不多,畫家在得到大推力噴氣式發動機的技術資料後,幾乎放棄了v係列重型火箭的開發,轉而讓相關部門去開發短程地對地導彈。


    不過受限於製導技術和發動機的限製,漢斯搞出來的地對地導彈精度依舊不理想,其火箭發動機使用的還是液體燃料,機動性欠佳,隻能用固定陣位發射。


    歐陸聯盟的裝備水平突飛猛進,毛子自然也不會閑著。


    跟漢斯差不多,毛子的裝備開發過程中,大部分設計是拿來主義。


    漢斯抄花國,毛子也抄花國。


    在輕武器方麵,毛子直接就使用了56全家桶的所有設計,改都懶得改。


    反正這些武器的技術路徑跟他們是一樣的,拿來就用,沒有任何瓶頸可言。


    毛子的武器專家一直懷疑花國的武器裝備發展路徑是抄他們的,他們拿來就用,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


    在重火力上,毛子對火箭炮情有獨鍾,照抄花國的火箭炮的同時,還基於自己的喀秋莎係列,開發出了180毫米火箭炮和300毫米遠程火箭炮。


    不過因為缺少製導技術,毛子所謂的遠程火箭炮隻能進行37公裏範圍內的覆蓋打擊,超出這個距離,火箭彈就不知道會飛到哪裏去了。


    鋼鐵從聯合管理中心引進了全新的火炮生產技術和設計,給自家的火炮來了個大升級。


    毛子的實用主義和從戰爭中吸取的經驗讓他們的炮兵摒棄了一直以來的粗放發展。


    他們重新整合了炮兵部隊的裝備,減少彈藥口徑帶來的後勤壓力。


    原來的多達二十多個中大口徑的陸軍身管火炮被簡化為76.2毫米、85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30毫米和152毫米六個標準口徑。


    設計師還簡化了拖曳式火炮的炮架結構,讓很多火炮實現了炮架的通用,極大減輕了戰場維修維護的難度。


    在迫擊炮上,他們保留了60毫米、81毫米、120毫米和150毫米四種口徑。


    在防空和小口徑速射炮上,他們保留了25毫米、35毫米、57毫米和100毫米四種口徑。


    為了適應戰爭的變化,毛子和漢斯選擇了幾乎一樣的方式,來增加部隊的機動能力和突擊能力。


    毛子部隊大量裝備了米國佬設計的威利斯吉普車,並在這款車的基礎上開發生產了大量的車型,這些車型和各種武器結合,成為了新的輕型移動作戰平台。


    毛子還大量生產軍用卡車,用於重型裝備和物資的運輸。


    在履帶式車輛方麵,毛子更喜歡皮糙肉厚的設計,所以選擇了獵犬一型坦克的底盤做升級改造,設計生產出了一係列的裝甲運輸車、防空車、偵察車、醫療車、牽引車、輕型自行火炮等型號的裝甲車輛。


    這些裝甲車可比歐陸聯盟的同類作戰車輛猛多了,裝備了76炮的型號完全可以當主戰坦克用。


    毛子主戰坦克走的是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並行的路子,輕型坦克被獵犬完全取代。


    主戰坦克t105幾乎是照抄59式,性能比漢斯的圓腦袋強不少,但略遜於超級豹。


    重型坦克kv48則是基於kv2發展而來,換裝了更可靠的大功率柴油發動機和菱形焊接炮塔,使用122毫米炮改進而來的坦克炮。


    隻看外形,kv48和超級豹像是投錯胎了。


    kv48身上到處透著德三味兒,超級豹身上則是滿滿的毛子味兒。


    在裝甲車輛和輪式作戰車輛之外,毛子還相中了花國從軍隊到農場都在用的摩托三輪車。


    這玩意兒生產成本低,機動性無敵,特別適合毛子的國情和地理環境。


    加上重機槍就是移動火力點,加上60毫米迫擊炮就是自行迫擊炮,換上大馬力發動機和載重軸就能拉著120毫米迫擊炮、25毫米高炮和高射機槍滿地跑。


    通過性無敵,能拉人能運貨,結構簡單易維護,除了聲音大點馬力小點,幾乎完美!


    毛子不僅一口氣從花國進口了十幾萬台成品,還購買了生產線,自己改進生產,搞出來四輪摩托、雪地摩托等衍生產品返銷花國。


    大量的不計成本的投入,讓歐陸部分和五大湖地區的部隊基本實現了摩托化升級。


    不過在空軍和海軍的發展上,毛子明顯落後於歐陸聯盟。


    毛子在螺旋槳戰機方麵和歐陸聯盟在一條水平線上,爆肝之下,其空軍規模比整個歐陸聯盟還大。


    但是在噴氣式戰機質量上,毛子就差遠了。


    me262和海鷗都是相當成熟的噴氣式戰機,而毛子在初代me262基礎上開發的噴氣式飛機卻遇到了大麻煩。


    其自產的“獵鷹”噴氣式戰鬥機因為更差勁的發動機技術,發動機壽命隻有新款me262的一半,油耗卻是新款me262的一點五倍,這就導致獵鷹的作戰半徑和滯空時間大減,其有效作戰半徑隻有可憐的180公裏,加上其沒有裝備機載雷達,很難進行夜間作戰,實際作戰能力相當的堪憂,也就打一打螺旋槳戰機,保護一下前線機場的安全,因此被戲稱為機場保衛者。


    不過漢斯裝備的me262也沒強到哪裏去,同樣的腿短,但五百公裏的作戰半徑卻讓歐陸聯盟空軍擁有相當的空中優勢。


    在海軍方麵,毛子幾乎完全躺平,幾年過去,幾乎沒有任何進步,停留在了二戰中後期的水平。


    從紙麵上看,毛子似乎必輸無疑。


    各國的武備進步已經追上了花國,至少在陸軍裝備方麵,他們已經摸到了花國的後腰。


    這讓老帥們很是緊張了幾天。


    好不容易取得的裝備優勢,這麽快就被拉平了代差,換誰都要緊張的。


    但從戰術層麵看,裝備大升級的兩個陣營在戰場上的表現卻讓老帥們緊張的心情舒緩了不少。


    從北非戰場的情況看,雙方拿著全新的高技術裝備,打得依舊是二戰後期水平的戰鬥。


    雙方武裝到牙齒的軍隊依舊在搞正麵的武力對攻、裝甲衝擊戰術。


    換句話說,他們根本不會用手裏的新武器。


    用張浩的話說,看著他們在北非戰場的戰鬥,都不如看當初毛子和鬼子在遠東的戰鬥來的精彩!


    當然,張浩還是有些危機感的。


    向總部匯報了相關情況之後,他得到命令,準備花國部隊武器裝備的升級換代工作。


    但是很快,老張給總部帶迴一個十分尷尬的消息:


    我們不缺裝備和軍費,缺人啊!


    確切的說,花國如果想繼續保持軍事技術和裝備上的絕對優勢,以目前部隊的人員素質和知識水平,根本沒可能讓新裝備和新技術快速普及!


    總部和軍方收到這個消息,一種久違的情緒從心底升起。


    尷尬,實在是太尷尬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沒有鬼子對我很重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樓頂望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樓頂望遠並收藏亮劍,沒有鬼子對我很重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