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天高笙書當著趙友林的麵表態,說自己將不徇私情,如果查實程道刊確實是延緩軍中糧食供應,貽誤戰機的話,他一定會將程道刊就地正法。趙友林見高笙書如此信誓旦旦,也就滿心歡喜地離開了,而高笙書則陷入了沉思,他發現了許多疑點。


    自從道刊商社開辦以來,這生意是蒸蒸日上,在大梁國各地開了十餘家分號,咱之所以提出糧草自辦,完全是因為道刊商社有著領先這個時代的貨品組織和采購能力。自從程道刊擔任七品糧草采辦專員之後,也是忙的不亦樂乎,前些日子還拿出好幾千兩銀子,在雲州專門建了可以儲存20萬擔糧食的周轉倉庫,可這次為何卻會耽誤軍中5萬擔的糧食供應呢?這是一個大大的疑點,據程道刊所說,那擔糧食已經出庫,可這批糧食又到了哪兒呢?


    還有,丹宇的死,盡管他有時是小孩子心性,喜歡通過狩獵鬧著玩,可是,為什麽這麽巧,那木卓琿就會親自率領大軍把他包圍了呢?這幾萬人馬的調動,可不是這麽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本來按照咱的安排,咱離開邊關之後,段友山老將軍應該很快就迴來,可是,丹宇罹難這天,為何不見段老將軍的身影呢?


    那夥在貓兒坎襲擊咱的家夥,現在總算招供了,幾個骨幹都是京師玄寂門黃添發的門下,咱與那黃添發前世沒仇,今世無冤,他為何要來刺殺咱?咱以為八成是澄如,由於調兵都需皇帝老兒的令牌,身為總理大臣的澄如也是無權調動1000人以上的兵卒,他看咱身邊護衛隻有百把人,以為憑著黃添發糾集的數百人,就可以把咱做了,豈知反被咱抓到了尾巴。今後隻要找到這黃添發,看你澄如該如何解釋。


    高笙書心亂如麻,徹夜難眠,卻一時還理不出個頭緒。第二天,他也沒有擊鼓點將,不是他睡過頭了,而是,他實在吃不準大敵當前,而內部又是隱患重重的情況下,如何發布他的將令。


    他正在帳中枯坐,忽然,何必任麵帶喜色,急匆匆地來到他跟前,躬身致禮,說:


    “大元帥大喜!”


    高笙書卻有些心不在焉,問:


    “何將軍,你怎麽不在雲武衛駐守,怎麽一大早就跑到本帥行轅來了,是不是昨晚擊潰了敵軍偷襲?”


    “嗬嗬,不是不是,現在蠻夷知道大元帥威武,早已遠遁,哪裏還敢再犯咱們邊城三衛?今日的喜事是末將給大元帥帶來了一人。”


    何必任說罷,雙手擊掌,高笙書見到幾個兵士壓著一個雙手被綁,蒙著雙眼的人進來。他卻一時看不出是誰,忙問道:


    “這位是誰,為何蒙著雙眼?”


    何必任迴身拿下蒙著那個人眼睛的黑布,說:“


    元帥請看。”


    高笙書一見此人麵目,“唿”的一聲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何將軍,你今日把此人送來真是太及時啦。”


    被蒙著眼睛的那人一見高笙書,臉上頓時立顯驚恐之色,轉頭惡狠狠地看了何必任一眼,罵道:


    “何必任,你這反複無常的小人,算我看錯了你,呸!”


    何必任對著高笙書一陣耳語,高笙書撫掌大笑,說:


    “好個鄭元凱,善惡終有報,天道會輪迴,你既在咱們軍中為惡,今日再接受軍紀懲罰理所當然。本帥原來也曾給你機會,可你執迷不悟,還唆使雲頂山的強人假扮蠻夷劫了我軍糧食,如今,你再落到了本帥手中,你還有何話可說?”


    見鄭元凱低頭不語,高笙書抬頭對押送他過來的幾位將士勉勵幾句,然後屏退眾人,帳中隻留下他與何必任、鄭元凱三人。接著,他對鄭元凱說:


    “鄭元凱,你也曾指證何將軍和你勾結,一起克扣軍糧,吞吃軍餉,可是,本帥以為,一個人隻要能真的知道自己犯的錯,洗心革麵,重新做人,咱們都可以寬容。譬如,那雲頂山的盜匪頭子胡翰初曾經殺了咱們200來人護糧將士,但他真心悔悟,決心要上戰場多殺蠻夷恕罪,本帥也赦免了他,還讓他做了中郎將指揮使。”


    說到這裏,他抬手對著何必任虛指了一下,說:


    “這位何將軍也一樣,雖然他也曾經和你同流合汙,但他真心悔改,徹底與以往所作錯事決裂,所以,本帥照樣予以重用,不但沒有讓他帶著老弱殘兵到雲州屯田,還讓他鎮守離蠻夷最近的雲武衛。嗬嗬……”


    卻說上迴高笙書通過軟硬兼施,終於逼得何必任對他吐露實情。何必任說:


    “大司馬對末將如此寬容,末將豈有再隱瞞大司馬的道理?前些日子,兵部尚書趙大人多次找末將,讓末將要盯著大司馬的一舉一動,此次以糧換人,換迴蘇婉婉小姐和郎樹之後,是末將把這訊息告訴了趙大人,如果京城的聖上也知道此事,那肯定是趙大人的渠道上去的,因為末將並無把此消息告訴其他人”


    “何將軍,據本將了解,這趙大人以前不曾在邊關任過軍職,他為何會貿然找你呢?”


    “大司馬,說來話長,上迴葛雄飛葛大人和輔國將軍高成一道代表聖上到邊關慰問,使團裏有個叫曹文湖的人,他自稱帶來了兵部侍郎方向學的口信,讓末將多和趙友林趙大人親近親近,說趙大人可以關照末將。末將一生戎馬,在邊關戍守二十年,由於朝中無人,才勉強做到了五品中郎將,現在竟然有了如此機會,末將怎不欣喜……”


    “何將軍,那方向學和你是何關係,你為何對他如此信任?”


    “稟報大司馬,那方大人曾在邊關戍守多年,擔任過西路行軍總管,末將從百夫長升遷至校尉和中郎將,都是方大人一手舉薦,所以,末將一直對方大人的恩情銘記在心。”


    啥啥啥,真是軍中無派,千奇百怪,咱一個從1800年後穿越過來的人,因為會下棋受到皇帝老兒的恩寵和丹宇的欣賞,貿然空降至軍中做了大司馬,看似威風,實則根本不了解背後的人際關係。都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如果,咱不在軍中建立自己的派係,今後如果丹宇一旦有什麽意外,那咱什麽時候被賣了都還不知道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笙書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裏聽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裏聽雨並收藏笙書傳最新章節